3d打印机喷头(3d打印机喷头温度上不去)

海潮机械 2023-01-04 19:01 编辑:admin 128阅读

1. 3d打印机喷头温度上不去

打印机加热头温度不正常,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排查:

A.有时候打开打印机加温度了有时候会出现0度,或者温度加上后显示温度还是0度。这个时候要注意了,赶快关闭电源联系厂家(检测温度的传感器坏掉了)让厂家发配件。如果不及时关闭电源的话就会出现加热头一直加温会把连接喷嘴的PEEK烧熔掉 打印头就彻底坏掉了。

B.联机打印经常会出现温度显示有问题(建议更换联机的数据线)

2. 3d打印机喷头不加热

3d打印机喷头不升温就清洗下,方法如下:1、 将喷头温度手动调节至240℃,将前风扇拆下,温度达到后,手动往进料喉管中挤压胶丝,使喷嘴正常出丝。接着拔出胶丝,再次进入进料喉管后,稍等胶丝熔化后拔出胶丝,使半熔化的胶丝将喷嘴中的残留物带出。反复操作几次。2、 使用0.3mm钢丝疏通喷嘴。然后重复上面方法

1检查加热棒、加热电阻的引线跟延长线之间的压接套,有没有接触不良的问题。

2

风扇口是否正对打印模块的打印喷头。

3. 3d打印机喷头温度传感器故障

加温一段时间,温度没变化。一直显示现场环境温度(如室温25℃)

  遇到此类故障,首先查看SV值设定值是否设好、仪表OUT指示灯是否点亮、用“万用表”测量仪表的3与4号端子是否有12VDC输出。如果灯亮,3与4号端子也有12VDC输出。则表明问题出在发热体的控制器件上(如;交流接触器、固态继电器,中继等),查看控制器件是否有开路、器件规格是否有误(如220的电路中接380V的器件)、线路是否接错等现象。另外查看传感器是否有短路现象(热电偶短路时,仪表始终显示室温)。

4. 3d打印机喷头温度过高

塑料在充模过程中受到气体的干扰常常在制品表面出现银丝斑纹或微小气泡或制品厚壁内形成气泡。这些气体的来源主要是原料中含有水分或易挥发物质或润滑剂过量,也可能是料温过高塑料受热时间长发生降解而产生降解气。 一 设备方面:喷嘴孔太小、物料在喷嘴处流涎或拉丝、机筒或喷嘴有障碍物或毛刺,高速料流经过时产生摩擦热使料分解。 二 模具方面: (1)由于设计上的缺陷,如:浇口位置不佳、浇口太小、多浇口制件浇口排布不对称、流道细小、模具冷却系统不合理使模温差异太大等造成熔料在模腔内流动不连续,堵塞了空气的通道。 (2)模具分型面缺少必要的排气孔道或排气孔道不足、堵塞、位置不佳,又没有嵌件、顶针之类的加工缝隙排气,造成型腔中的空气不能在塑料进入时同时离去。 (3)模具表面粗糙度差,摩擦阻力大,造成局部过热点,使通过的塑料分解。 三 工艺方面 (1)料温太高,造成分解。机筒温度过高或加热失调,应逐段减低机筒温度。加料段温度过高,使一部分塑料过早熔融充满螺槽,空气无法从加料口排出。 (2)注射压力小,保压时间短,使熔料与型腔表面不密贴。 (3)注射速度太快,使熔融塑料受大剪切作用而分解,产生分解气;注射速度太慢,不能及时充满型腔造成制品表面密度不足产生银纹。 (4)料量不足、加料缓冲垫过大、料温太低或模温太低都会影响熔料的流动和成型压力,产生气泡。 (5)用多段注射减少银纹:中速注射充填流道→慢速填满浇口→快速注射→低压慢速将模注满,使模内气体能在各段及时排除干净。 (6)螺杆预塑时背压太低、转速太高,使螺杆退回太快,空气容易随料一起推向机筒前端。 四 原料方面 (1)原料中混入异种塑料或粒料中掺入大量粉料,熔融时容易夹带空气,有时会出现银纹。原料受污染或含有有害性屑料时原料容易受热分解。 (2)再生料料粒结构疏松,微孔中储留的空气量大;再生料的再生次数过多或与新料的比例太高(一般应小于20%) (3)原料中含有挥发性溶剂或原料中的液态助剂如助染剂白油、润滑剂硅油、增塑剂二丁酯以及稳定剂、抗静电剂等用量过多或混合不均,以积集状态进入型腔,形成银纹。 (4)塑料没有干燥处理或从大气中吸潮。应对原料充分干燥并使用干燥料斗。 (5)有些牌号的塑料,本身不能承受较高的温度或较长的受热时间。特别是含有微量水分时,可能发生催化裂化反应。对这一类塑料要考虑加入外润滑剂如硬脂酸及其盐类(每10kg料可加至50g),以尽量降低其加工温度。 五 制品设计方面:壁厚太厚,表里冷却速度不同。在模具制造时应适当加大主流道、分流道及浇口的尺寸。

5. 3d打印机喷头温度不稳

有两种可能:

1温度控制器坏了。

2热电偶没有插好---测的不是设备的真实温度,有可能是空气的温度,空气温度达不到设定温度,所以一直加热。----插到别的区看下,看热电偶是否正常。如果正常则检查温控--换一个好的到这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