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自动化企业(中国工业自动化企业排行榜)

海潮机械 2023-01-07 03:26 编辑:admin 288阅读

1. 中国工业自动化企业排行榜

汇川技术300124:工业自动化龙头股。

工业自动化上市公司其他的还有:海得控制002184:主营工业自动化系统集成和产品分销业务,国内工业信息化和自动化领域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系统集成服务商。英威腾002334:公司上半年工业自动化产品变频器、数据中心产品UPS占利润比靠前。科远智慧002380:公司作为工信部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基于公司强大的工业自动化系统和工业软件产品平台,致力于IT和OT的无缝融合,为工业企业提供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和智能工厂规划、设计、集成、安装、调试和运维服务,用工业互联网、工业云服务、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智能制造技术帮助国内工业企业实现产业升级转型的目标,用安全可控的自动化系统和工业软件践行“中国制造2025”。2021年三季报,公司营收7.43亿元,净利润5085.02万元,同比增长-47.18%。

2. 世界十大工业自动化公司

智立CHILLI,这个品牌在这几年成长很快,公司名字是:卉喆自动化系统(上海)有限公司,专业桁架机械手,非标自动化的研发、制造

3. 中国工业自动化企业排行榜最新

1、弗迪动力

成立于2019年12月25日,属于比亚迪的子公司。主要配套车企:比亚迪

2、方正电机

方正电机全名为浙江方正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是微电机及控制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驱动总成,汽车控制系统的领军企业,目前有深圳高科润,上海海能,湖北方正,越南方正等4家子公司。配套车企:小鹏、吉利汽车、上汽通用五菱、宏光

3、汇川技术

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汇川技术是工业自动化控制与驱动技术领军者 ,公司持续致力于以领先技术推进工业文明,快速为客户提供更智能、更精准、更前沿的综合产品及解决方案。配套车企:东风汽车、长安汽车、威马汽车、昌河汽车

4、上海电驱动

2010年成立,2015年并入大洋电机,成为其子公司,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配套车企长安汽车、雷丁汽车、北汽、长城汽车等

5、巨一动力

合肥巨一动力系统有限公司于2015年,司经营范围包括工业自动化产品、新能源产品、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配套车企:奇瑞、江淮、本田汽车

6、联合电子

1995年成立,为中外合资企业,是中联汽车电子有限公司和德国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主要配套车企:理想汽车、长城汽车、大众

7、蔚来驱动科技

2015年成立,智能动力解决方案的科技公司,为蔚来汽车子公司,旗下产品只配套蔚来汽车使用。

8、中车时代电气(中国中车)

配套车漆:中国一汽、浙江中车、中车时代

4. 中国工业自动化公司排行

1、宁德时代:

全球领先的动力电池企业,全球领先的锂离子电池研发制造公司,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17至2019年动力电池销量连续三年排名全球第一。

2、比亚迪:

在二次充电电池领域,比亚迪进行全产业链布局,从矿产资源开发到电池包产出,拥有完备的大规模全自动化生产线,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目前产品涵盖镍氢电池,钴酸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三元电池。

3、恩捷股份:

公司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湿法锂电池隔离膜生产企业之一,已在国内布局了上海、珠海、江西、无锡四大锂电池隔离膜生产基地。

5. 中国工业自动化10强

自动化设备主要包括流水线设备和自动化专机两大类:

1、流水线设备:滚筒流水线、皮带流水线、链板流水线、烘干流水线、装配流水线、差速链流水线、插件流水线、组装流水线等;

2、自动化专机:烘烤箱、工业烤箱、钻孔机、铆钉机、提升机、移栽机、缩口机等。

我国工业自动化设备发展已取得巨大成就,但机械产品仍存在着附加值不高、竞争力不强等较严重的问题,高端机械产品仍大量依赖进口。产品创新不足和质量问题是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

6. 中国工业自动化企业排行榜前十名

1、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于自动化专业聘请了国际著名控制科学家、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外籍院士、哈佛大学何毓琦教授和国际著名生物信息学和系统生物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南加州大学W.S.Waterman教授担任讲席教授等担任客座教授。专业方向包括工业企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自动学与远动学专业、热能动力装置专业中的热力设备自动化专门化以及热工量测及自动控制专业等。 

2、东北大学 东北大学的自动化专业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半个多世纪以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该专业教学力量雄厚、实验设备先进,依托的“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在国内学科评比中一直名列前茅。

7. 全球工业自动化50强

面对工业4.0的机遇与挑战,我们不应盲目跟从、一拥而上,而应该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做好切合实际的规划,特别是要做好“两化深度融合”这一篇大文章,既不能畏缩不前,更不能迷失方向。

  无论德国的工业4.0还是我国的两化深度融合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都不可能出现超越某一阶段的跃升式发展。只有从本国国情出发,立足国内产业,以开放和辩证的方式来参考世界其他国家的做法与理念,才能够真正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创造新的产业模式,实现产业链的良性互动与可持续发展,从而完成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这一历史任务。

  新的机会来了,如果没有及时积极应对,很可能会抑制产业发展,从而在新的技术大潮中败下阵来。而对我国来说,只要能借助新的技术力量快速形成新的制造技术,制定新的制造业产业升级路径,则完全可能成为赢家,成为引领全球制造业的先导力量。

  我国将推动“3D打印”产业化,路线图和中长期发展战略的制定工作。工信部副部长苏波认为,如果中国能把握住3D打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趋势,那麽将成长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中国制造行业目前数字化3D设计技术应用人才的缺口约为800万人,未来的需求还在不断攀升。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呼唤一种比传统模式更加自由、灵活和有效的3D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的变革正是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产业互联网与德国“工业4.0”最大的共同点是具有相同的技术支撑,都是建立在物联网、信息通信技术以及大数据分析等相关技术基础上,通过网络与信息物理生产系统的融合来改变当前的产业生产与服务模式。两者更多的区别在于行业覆盖范围、技术要求程度、商业运作模式和运营主体都存在一定差异。与“工业4.0”相比,产业互联网主要存在两大方面不同。

  首先,产业互联网覆盖范围更广泛,各行业都将被互联网化。而“工业4.0”的着眼点仍集中在工业制造业内部。其次,产业互联网主体更倾向中小企业。而“工业4.0”也会引导企业从“集中型”转变为“分散智能型”,但仍具有一定的规模性和集聚性要求。

  新产业革命即将到来,中国必须加强政策引导与资金支持,通过制定激励政策,鼓励物联网、大数据、3d打印等技术的研发与推广,鼓励产业加快互联网化应用。

8. 中国自动化企业排名

一、北京和利时集团

北京和利时集团始创于1993年,是一家从事自主设计、制造与应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平台和行业解决方案的高科技企业集团。集团具有系统集成国家一级资质,是国家级的企业技术中心,当前国内最大的国产DCS系统供应商。

二、浙江中控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控集团始创于1993年3月,是一家依托于浙江大学,主要从事化工行业自动化产品生产的自动化企业,业务涉及流程工业自动化、城市信息化、工程设计咨询、科教仪器、机器人、装备自动化、新能源与节能等领域。浙江中控偏重于化工,大部分国产DCS业绩均来自于化工行业。

三、南京科远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SCIYON)

南京科远自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SCIYON)创立于1993年,是国内领先的工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产品与解决方案供应商。该公司2010年3月31日在深圳股票交易所上市。

四、北京国电智深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国电智深控制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初,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和国电科技环保集团公司共同投资组建,是中国国电集团公司的下属自动化公司。是一家主要负责完成国电集团内火力发电机组的国产DCS系统工程实施的自动化厂商,在国电系统外的火电厂DCS市场中也有少量的业绩,完成了500余台火电机组的自动化工程项目。

五、上海新华控制工程有限公司(GE新华)

上海新华控制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与1983年,是国内最早从事DEH、国产DCS系统研发、生产的国产DCS厂商。后在此基础上组件上海新华控制技术(集团)有限公司。2005年3月31日,新华集团将从事电厂分散控制工程业务的新华控制工程有限公司控股权转让给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因此上海新华控制工程有限公司的DCS系统严格来讲已经不能属于国产DCS系统。

六、上海新华控制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正泰新华)

上海新华控制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是在原上海新华控制工程有限公司基础上组建的,致力于工业自动化、信息化的高新技术企业。2012年7月被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以3.15亿元收购。

七、上海自动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自动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经历了100年的历史积淀和16年的创新发展,成为国内首家自动化仪表行业的上市公司,而且成为上海电气集团的一部分,是国家三大仪表基地之一。与国家核电共同组建了国核自仪系统工程有限公司,逐步做到具备核电工程仪控系统设计、控制系统集成、核电仪控设备成套供应等的能力,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形成较大规模批量化建设中国品牌核电站的能力。早期代理美卓公司max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