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平板水位计(锅炉平板水位计玻璃安装)

海潮机械 2023-01-14 12:32 编辑:admin 291阅读

1. 锅炉平板水位计玻璃安装

在蒸汽锅炉运行中,当出现锅筒内的水位高出正常水位时称为满水现象,此时蒸汽温度会突然下降,蒸汽中带有大量的水而发生汽水撞击产生水击。当锅筒内的水位在规定的水位值以下,通过“叫水”仍见不到水位时,说明炉内已严重缺水了,如处理不当,司炉工人急切向炉内加水会引起严重的锅炉爆炸或严重烧损等事故。因此,水位计也是保证蒸汽锅炉安全运行的重要附件。

  蒸汽锅炉常用的水位计有玻璃管式水位计和玻璃板式水位计。

  玻璃管式水位计主要由汽旋塞、水旋塞、玻璃管及放水旋塞组成,玻璃板式水位计主要由汽旋塞、水旋塞、玻璃板、金属框盒、放水阀等组成。金属框盒内的玻璃板内表面开有三棱形沟槽,可利用光线在沟槽内的折射作用,水位线清晰分明。

  水位计与锅筒连接:锅筒的水位通过连通管显示在水位计上。每台锅炉应在锅筒两侧各安装一个水位计,以便相互校正和更换。

2. 锅炉平板水位计玻璃安装视频

1、液氨存储与装卸装置的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使用单位应当设专(兼)职人员管理,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

--按照TSGR0004、GB/T 20801.5等对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定期进行检测检验,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不准使用;

--液氨储罐、输送管道应至少每月进行一次自行检查,并作出记录。对日常维护保养时发现异常情况的,应当及时处理。

2、液氨储罐应满足下列要求:

--液氨储罐应设置液位计、压力表和安全阀等安全附件,超过100m3的液氨储罐应设双安全阀,要定期校验,保证完好灵敏。

--安全阀应为全启式,安全阀出口管,应接至火炬系统。确有困难时,可就地放空,但其排气管口应高出8m范围内的平台或建筑物顶3m以上;

--根据工艺条件,液氨储罐应设置上、下限液位报警装置;

--日常储罐充装系数不应大于0.85;

--存储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应在设置温度、压力、液位等检测设施的基础上完善视频监控和联锁报警等装置。装置中液氨总量超过500吨的,应配备温度、压力、液位等信息的不间断监测、显示和报警装置,并具备信息远传和连续记录等功能,电子记录数据的保存时间不少于60天。

3、液氨存储装卸区域应加强安全用电管理,并满足以下要求:

--电气、仪表设备以及照明灯具和控制开关应符合防爆等级要求;

--电力电缆不应和液氨管道、热力管道敷设在同一管沟内;

--应急照明灯具和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的备用电源的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30min;

--设备、设施的电器开关宜设置在远离防火堤处,严禁将电器开关设在防火堤内。

4、防雷接地应符合以下要求:

--液氨罐体应作防雷接地,接地点不应少于两处,间距不应大于18m,并应沿罐体周边均匀布置;

--防雷装置和设施,每季度至少检查1次,每年至少检测一次。

5、静电连接、接地应满足以下要求:

--液氨汽车罐车、铁路罐车和装卸栈台,应设专用静电接地装置;

--泵房的门外、储罐的上罐扶梯入口处、操作平台的扶梯入口处等部位应设人体静电释放装置;

--生产岗位人员对防静电设施每天至少检查一次,车间每月至少检查一次,企业每年至少抽查两次。

6、液氨存储与装卸场所应设置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报警仪,其安装维护应符合以下要求:

--设备、管道的法兰处和阀门组处应设置检测点,其有效距离不宜大于2m;

--有毒气体的检(探)测器安装高度应高出释放源0.5m~2m;

--检测系统应采用两级报警,且二级报警优先于一级报警;

--报警信号应发送至现场报警器和有人值守的控制室或现场操作室的指示报警设备,并且进行声光报警;

--定期校验,加强维护,保证灵敏好用。

7、安全警示标志、标识

7.1现场应在醒目位置高处设置风向标。

7.2应规范设置职业危害告知牌和防火、防爆、防中毒等安全警示标识,并设置警示线。

7.3消火栓、阀门、消防水泵接合器等设置地点应设置相应的永久性固定标识。

8、制度、规程

8.1液氨存储与装卸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消防防火管理制度;

--开具提货单前的资质查验、装卸前的车辆安全状况查验制度;

--装卸过程中的操作制度;

--车辆出厂前的安全核准制度;

--装卸登记制度;

--存储、装卸作业操作规程等。

8.2液氨存储与装卸岗位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或作业指导书要求,车间和科室要定期检查执行情况,并及时修订完善。

8.3液氨储存区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必须执行以下规定:

--应建立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完善厂、车间、班组三级管理体系;

--必须定期进行风险辨识、重大危险源登记和安全评估,随时掌握存储数量、安全状况;

--每季度不少于一次专项检查,及时排查治理隐患,完善监控运行措施;

--编制专项应急救援预案,至少每半年演练一次。

9安全培训

9.1岗位人员应严格岗前安全培训,必须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证,特种作业人员除取得本单位安全作业证外,还需取得政府主管部门的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后,方可上岗作业。

9.2安全培训应包括以下内容:

--岗位安全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

--工作环境、危险因素及可能遭受的职业伤害和伤亡事故;

--预防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措施及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

--安全设备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

--氨《安全技术说明书》、《安全标签》;

--应急救援预案的内容及对外救援联系方式;

--有关事故案例;

--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9.3外来人员在进入现场前,应由装置所在单位进行作业前的安全教育。

9.4安全防护

根据氨的理化特性及相关规定,液氨存储、装卸岗位应配备相应安全防护用品。

--过滤式防毒面具、防冻手套、防护眼镜应满足每人一副;

--空气呼吸器、隔离式防化服每个岗位至少应分别配备两套;

--现场应设置洗眼喷淋设施;

--岗位应配备便携式氨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应急通讯器材、应急药品等。

9.4.1防护用品、应急救援器材和消防器材等应定点存放,专人管理,定期检查校验,及时更新。

9.4.2操作人员应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正确使用、维护和保养消防、应急救援器材。

3. 锅炉平板水位计玻璃安装方法

你是透发射的还是 什么的?如果里面是灯管的话,那么查看灯管是否需要更换,通常我经销的是B-49X型号的 连接方式是220V接变压器成36V 然后接镇流器接灯管。

一般情况镇流器是易损件。不知道是否符合你的水位计情况。

4. 锅炉水位玻璃的安装视频

一、竣工验收检查

建设项目是否经过消防验收合格。

二、消防安全管理检查

1.是否落实站区现场火源管理,是否存在加油加气区内吸烟、营业期间动用明火等违规现象,辅助服务区内是否存在新增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设在加油加气区内的站房内是否存在明火设备。

2.是否严格落实动火审批制度,因设备检修等情况必须动用明火时是否停止加油加气作业,并采取提前清理置换罐体、管道油气、清除可燃物等可靠安全措施。

3.是否在站区内设置了“严禁烟火”等醒目的消防安全标识,加油加气区与辅助服务区之间是否设有明显界线标识。

4.是否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卸油、加油(气)等作业。

5.是否在操作中落实防静电措施。

6.是否对现场开展防火巡查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置“跑、冒、滴、漏”现象。

7.是否按要求定期对消防设施器材和防静电装置进行检查、维修、保养,固定消防设施是否按要求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

8.是否定期对防静电接地装置进行检测。

9.是否按要求委托有相应资质的防雷装置检测机构对防雷设施进行定期检测,查阅检测报告结论是否为合格。

10.可燃气体浓度探测装置的报警阈值是否每年由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检定,并查阅检定证书。

11.是否结合站内具体情况(针对储罐区、加油加气区、压缩机、站房等不同部位起火的情况)制定了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二、建筑防火检查

(一)平面布局检查

1.站内的储罐、加油机和液化石油气、压缩天然气工艺设施等部位,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是否存在变化。

2.站内各建筑和设施的状态是否改变。

3.加油加气作业区内是否存在违规设置住宿、餐饮、商场(不含经营食品、饮料、润滑油、汽车配件等小商品的便利店)和娱乐等设施的现象,辅助服务区内的服务设施是否与加油加气作业区保持足够防火间距。

4.是否存在超量储存的现象。

5.站区内是否违规采用沥青路面。

6.站内是否存在违规种植的油性植物,液化石油气加气站内是否违规种植有树木和易造成可燃气体积聚的其他植物。

7.加油加气作业区内,是否有“明火地点”或“散发火花地点”。

(二)防火分隔检查

1.小型内燃发电机组的废气排出口是否安装有阻火器,排烟管口至各爆炸危险区域边界的水平距离是否符合以下规定:当排烟口高出地面4.5m以下时,不应小于5m;当排烟口高出地面4.5m及以上时,不应小于3m。

2.加油加气站内是否按规定采用明沟排水,围墙处设置的水封装置是否正常。

3.位于爆炸危险区域内的操作井、排水井的防渗漏和防火花发生的措施是否到位。

4.站房与餐厅、汽车服务、锅炉房、厨房、员工宿舍、司机休息室等设施之间是否以无门窗洞口的实体防火墙分隔。

5.站内的锅护房、厨房等有明火设备的房间与工艺设备之间的距离符合防火间距的规定但≤25m时,其朝向加油加气作业区的外墙是否为无门窗洞口的实体防火墙。

6.加油站内的工艺管道除必须露出地面的以外,是否均已埋地敷设。当采用管沟敷设时,管沟是否用中性沙子或细土填满、填实。

(三)电气防爆、防雷、防静电措施检查

1.检查站内罩棚、泵房、压缩机间、营业室等部位设置的事故照明是否正常。

2.爆炸危险区域内电器设备选型、电气线路敷设是否符合防爆要求。

3.储罐(瓶组)防雷防静电接地是否完好,接地点是否不少于2处。

4.埋地储罐与量油孔、通气管、放散管及阻火器、油罐车御油用的卸油软管、油气回收软管与两端快速接头等附件相互间的电气连接是否良好。

5.油品和液化石油气卸车场地,是否设置接地装置、跨接线及静电接地仪。

6.爆炸危险区域内的油、气管道上的法兰、胶管两端的金属线跨接是否保持完好。

7.当采用电缆沟敷设电缆时,加油加气作业区内的电缆沟内是否充沙填实,电缆是否违规与油品、气体管道以及热力管道敷设在同一沟内。

三、消防设施器材检查

1.检查LPG、LNG加气站及合建站设置的固定消防给水系统。

2.检查加油站的灭火器材配备。

3.检查配置的灭火器型号是否与使用环境相符;检查灭火用沙子是否保持干燥,有无结块、冰冻现象。

4.检查加气站、加油加气合建站内设置有LPG设备、LNG设备的场所和设置有CNG设备(包括罐、瓶、泵、压缩机等)的房间内、罩棚下是否按要求设置可燃气体检测器,报警功能是否正常,配备的不间断电源是否正常。

四、重点部位检查

(一)加油加气作业区

1.加油机、加气机是否违规设置在室内。

2.加气枪加气软管上是否设有拉断阀。

3.自助加油站是否设置了加油油气回收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加油机是否设置了释放静电装置和紧急停机开关。

4.加气机附近是否设有防撞柱(栏);加气机附近安装的可燃气体探测器是否完好、正常。

5.液化石油气加气机的液相管道上是否设置能自行关闭的事故切断阀或过流阀。

6.液化石油气加气机附近是否设置有紧急切断按钮或装置。

7.压缩天然气加气机安全限压装置是否正常。

8.加油加气机内部电器选型和电气线路敷设是否符合防爆要求,防静电等电位连接和接地装置是否完好。

9.加油(气)软管是否存在软管老化、管内导静电铜丝断裂等情况。

10.现场是否存在“跑冒滴漏”现象。

11.站内紧急切断系统功能是否正常。

(二)油罐区

1.检查油罐通气管管口阻火器是否完好。

2.检查汽油罐与柴油罐是否分开设通气管,是否高出地面不小于4m,通气管公称直径是否大于50mm。

3.当采用卸油油气回收系统和加油油气回收系统时,汽油罐通气管口是否安装了机械呼吸阀。

4.检查油罐车卸油是否采用密闭卸油方式,密闭卸油管道的各操作接口处,是否设有快速接头及闷盖和明显标识。

5.油罐液位计的高液位报警及自动停止进油功能是否正常。

6.卸油时用的卸油连通软管、油气回收连通软管,是否采用导静电耐油软管或内附金属丝(网)的橡胶软管,软管有无老化、管内导致静电铜丝断裂等情况。

(三)站房内锅炉间

1.设置在站房内的锅炉间是否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h的隔墙与其他房间隔开。

2.燃煤锅炉烟囱出口是否高出屋顶2m及以上,是否采取防止火星外逸的有效措施。

3.采暖用燃气热水器是否设有排烟系统和熄火保护等安全装置。

5. 锅炉水位计玻璃的拆装

普通工业锅炉的锅炉水位计冲洗顺序

一、水位计各旋塞的位置

按照旋塞的位置下面是放水旋塞,中部是水旋塞,上部是汽旋塞。

二、水位计冲洗顺序

可归纳成七个字:下 中 中 来 上 上 下

具体操作:

1、先开启放水旋塞(下),冲洗汽、水通路和玻璃管。

2、再关闭水旋塞(中),单独冲洗汽通道。

3、然后先开水旋塞(中),再关汽旋塞(上),单独冲洗水通路。

4、最后先开汽旋塞(上),再关放水旋塞(下),使水位恢复正常。

6. 锅炉平板式水位计

锅炉的水位计是在锅炉底部连接出一个透明的玻璃管,因为锅炉和玻璃管上端开口,底部相连通,形成连通器。所以当液体不流动时,里外液面相平,通过观察管里的液面就可知锅炉里液面的高度。这就是连通器的原理。

7. 锅炉水位计玻璃板更换

每班冲洗1-2次,有规程啊?有6点必须冲洗,1锅炉点火之前,2锅炉点火后压力开始上升时,3两组水位表出现水位差需要校对时,4水位表液面波动迟钝对其指示有怀疑时,5更换玻璃管及其修补之后,6操作者交接班前,且下一班又继续运行

8. 锅炉液位计玻璃板

(1)每台蒸汽锅炉至少应安装2个彼此独立的就地水位计。但额定蒸发量小于或等于0.5 t/h的锅炉可只装1个就地水位计。

  (2)就地水位计距离操作地面高于6m时,应加装远传水位计,且控制室内应有2个可靠的远传水位计。

  (3)水位计应用指示最高、最低水位和正常水位的明显标志。以便司炉监视水位的变化。最低安全水位比水位计下部可见边缘,至少高25 mm;最高安全水位比水位表上部可见边缘至少低20 mm。对于锅壳式锅炉,水位计的下部可见边缘应比最高火界至少高50 mm。

  (4)水位计与锅筒(锅壳)之间的汽、水连接管内径不得小于18 mm,连接管长度大于500 mm或有弯曲时,内径应适当放大,以保证水位计灵敏准确。

  (5)旋塞的流道直径及玻璃管的内径都不得小于8 mm。

  (6)水位计应有放水阀门和接到安全地点的故水管,以便锅炉发生轻微满水时放水或进行水位计冲洗和叫水时用。

  (7)为了便于水位计的冲洗和在运行状态下更换水位计的玻璃板(管)、云母片,在水位计和锅筒(锅壳)之间的汽、水连通管上,应装设旋塞,在锅炉运行中应处于全开位置。

  (8)用两个及两个以上玻璃板或云母片组成一组的水位计,应能够保证连续指示水位。

  (9)锅炉运行中,为了经常保持水位计的灵敏可靠,应经常冲洗水位计,并根据锅炉给水水质情况,确定每班冲洗水位计的次数。

9. 锅炉水位计玻璃管

水垢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其原因有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一是水中有钙、镁离子及其它重金属离子存在,是水垢形成的根本原因也叫内因;二是固态物质从过饱和的炉水中沉淀析出并粘附在金属受热面上,是水垢形成的外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