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塔药剂添加量(冷却塔加药量计算)

海潮机械 2023-01-06 07:39 编辑:admin 203阅读

1. 冷却塔药剂添加量

如不能停机处理青苔的情况,可以将冷却塔蓄水部分临时增加补水管路,另一面打开泄水口,水中放入药剂循环清洗,并用高压水枪对黏附青苔冲洗---- 待彻底处理完毕后,再运行一段时间,确保水质清澈后结束工作,投加其它阻垢药剂及杀菌灭藻药剂即可。

2. 冷却塔加药量计算

)一次性或首次加药量

冷却水系统开始运行时,与正常运行时不同,会消耗大量药剂,因此,初期投加的药剂如清洗剂、预膜剂、首次投入的缓蚀阻垢剂、非氧化性杀生剂等,浓度都很高(3~10倍于正常值)。一次性或首次加药时多不排污,故药剂消耗量(即加药量,kg)T1,与排污水量无关。可用下式计算:

T1=100VC1/1000=VC1/10S

式中V-系统容积,m;

C-循环水中应达到的纯药剂的浓度,mg;

S-商品药剂的纯度,%。

2)连续排污并连续加药系统的维持加药量T2(即药剂日常维持量,kg/h)

由初期投加转入正常状态运行时,由于系统内的消耗、飞溅和排污导致药剂排出系统外,循环水中的药剂浓度逐渐降低。当药剂浓度下降至正常运行的浓度时,为保持一定药剂量而开始连续投加(即正常投加)。所需药剂量,由下式估算:

T2=100BC2/1000S=BC2/10S

C2-纯药剂的维持浓度,mg/L

B-排污水量、渗漏量及风吹损失之和,m3/h

3)连续排污间断加药系统的维持加药量T3(即药剂日常维持量,kg/h)按下式估算:

T3=100(C3-C0)V/1000tS=(C3-C0)V/10tS

t-加药间隔时间,h;

C0-纯药剂加药后的浓度,mg/L;

C3-纯药剂加药前的浓度,mg/L

3. 冷却塔加药记录表

循环冷却水处理剂是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废水在冷却水塔、冷水机台等设备处理过程中必需的化学药剂,通过使用这些化学药剂,可使水达到一定的质量要求。

它保证冷却水塔、冷水机台等设备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有效的控制微生物菌群、抑制水垢的产生、预防管道设备的腐蚀。达到降低能耗、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的目的。

4. 冷却塔药剂添加量计算

冷却塔循环水内加两种药剂: 灭藻剂和阻垢剂, 两种药剂分开加(如早班加灭藻剂, 中班加阻垢剂), 并且记录加多少, 灭藻剂不用每天都加, 阻垢剂看电导率范围,试情况而加。

如系统意外大量失水, 重新补水后应加阻垢缓蚀剂。 如系统停车时间超过 3 天, 重新开车后应一次性投加阻垢缓蚀剂。

如系统电导率过高, 进行加大排污补水操作后, 应补加阻垢缓蚀剂。

5. 冷却塔加药装置的作用

分析一、针对这个问题,提问者对于问题描述不太具体,最好能再具体点方好进一步分析,如 1、加药前有没有泡沫 2、泡沫的颜色 3、什么样的系统,具体带哪些装置 4、水处理用的方案以什么为主 5、系统运行是否正常 等等吧,应综合的分析才能更准确些。个人也认为,把各情况描述得越清楚,越容易发现问题之所在。

分析二、可参考以下原因分析,1、冷却水投加的药剂是否出了问题,没有加药、加药不足、加多了、药品更换了? 2、冷却水被污染了也有可能的,看看有没有药剂、或冷冻水接触了其他原材料。

分析三、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 1、查看补水的总磷含量; 2、计算实际药剂投加量,与水中含磷量是否相符,是不是由于人为看管原因造成; 3、系统中是否有泄漏物,微生物、粘泥量如果多会吸附一部分磷,池下水搅起来就会使水中的磷含量升高;泄漏物是否会影响总磷含量的测定,测一下过滤磷含量。

6. 冷却塔药剂添加量怎么算

补充水电导率为800,循环水药剂方案给你设计的 浓缩倍数为四倍运行,800*43200。

循版环冷却水是权指通过换热器交换热量或直接接触换热方式来交换介质热量并经冷却塔凉水后,循环使用,以节约水资源。一般情况下,循环水是中性和弱碱性的,pH值控制在7-9.5之间;在与介质直接接触的循环冷却水的有酸性或碱性(pH值大于10.0)的情况,一般较少。

循环水的冷却是通过水与空气接触,由蒸发散热、接触散热和辐射散热三个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

1、蒸发散热:水在冷却设备中形成大大小小的水滴或极薄的水膜,扩大其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和延长接触时间加强水的蒸发,使水汽从水中带走气化所需的热量从而使水冷却;

2、接触散热:水与较低温度的空气接触,由于温差使热水中的热量传到空气中,水温得到降低;

3、辐射散热:不需要传热介质的作用,而是由一种电磁波的形式来传播热能的现象。

7. 冷却塔加药加什么药

采用连续投加二氧化氯的加药方式,虽然可以控制冷却塔内的生化反应,提高循环冷却水水质,但采用该方式二氧化氯用量较大,处理费用高。

自2004年11月开始采用间歇式加药方式,即每天只向1台冷却塔内投加二氧化氯,在不控制余氯的情况下连续加药8h。不同加药方式下循环冷却水主要指标的数据表明,自2004年11月采用间歇式投加二氧化氯以来,二氧化氯的用量由平均每月的15.1t减少到10.6、氢氧化钠的用量由平均每月的73t降低到58t。在此期间,虽然源水的水质(CODmn)比采用连续投加时更差,但仍然可以将循环冷却水的各项指标维持在合格的范围之内,由此,采用二氧化氯作为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杀菌灭藻药剂时,间歇投加方式更加有效和经济,不但对系统中的微生物具有很高的灭活效果,同时可以降低二氧化氯的投加量,减少循环冷却水的处理费用。因此二氧化氯用做电厂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杀菌灭藻剂是很有效的,特别是在高氨氮的水体中,可以避免水中氨污染的干扰,杀菌效率高。由于二氧化氯的氧化能力很强,在使用中应注意安全防护措施。

8. 冷却塔加药时间间隔

冷却水一定要保证其浓缩倍数,浓缩倍数太高容易导致水中的钙镁沉积结垢,另外一些缓蚀剂添加过多,例如锌盐缓蚀剂,加多了也容易导致结垢;但是,在加分散剂的时候,不是加的越多越好,建议加药后定期多水质进行一个分析,例如Fe含量,polymer,COD,COC,电导率,钙硬,浊度等。

缓蚀阻垢剂加的太多就会导致polymer太高,建议polymer分析结果在5~15ppm范围之内。

可以通过提高浓缩倍数的方法提高提高pH值,但是浓缩倍数一定不要太高,太高的话一方面电导率也会随之升高,另一方面,水的硬度也会升高,更加容易导致结垢。

另外,水中的微生物会严重影响系统的腐蚀,一定要控制好水中的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