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挤模具的结构(拉挤模具结构设计)

海潮机械 2023-01-04 19:26 编辑:admin 215阅读

1. 拉挤模具的结构

都是同过改变材料的晶粒方向来实现的。 拉伸模具是使材料受到拉伸的力 挤出模具正好相反,是受到的挤压的力

2. 拉挤模具结构设计

  拉挤板是一种采用环氧树脂作为基体材料,以高模量纤维作为增强材料,通过拉挤工艺制造,表面带有脱模布的板状型材,主要用于风电叶片大梁的制造。

  相比传统真空灌注工艺,拉挤工艺在复合材料生产工艺中 效率最高 ,制作叶片的时间只有灌注工艺的50%;取消大梁成型工序,节省大梁模具费用有效 降低生产成本 ;纤维含量高, 质量稳定 ,连续成型易于自动化,适合大批量生产。是最适合进行风电叶片大梁制作的生产工艺,也是今后叶片主梁的发展趋势。

3. 挤压模具结构

金属的挤压成型是在强烈的三向压应力状态下完成的,凸模既受强大的压应力,又受各种不均衡侧向力,在回程时瞬间易引起断裂,受力复杂的凸模,特别是在凸模尺寸变化处应力集中,易产生脆性断裂,而凹模有胀裂的可能以及由于金属剧烈流动而引起模腔严重磨损。

冷挤压模具的结构尺寸、工艺、模具加工、润滑都对模具寿命有很大影响,但首先要重视选材和热处理工艺。

传统的冷挤压模具材料有:T10A、CrWMn、60Si2Mn、Crl2、Crl2MoV、W18Cr4V、W6Mo5Cr4V等钢,使用过程都发现凸模易折断,凹模易胀裂,这表明了强韧性较差。

用国产新型模具钢如:基体钢6W6(6W6Mo5Cr4V2)、LD(7Cr7Mo2V2Si)、65Nb (6Cr4W3Mo2VNb)、012Al(5Cr4Mo3SiMnVAl)、RM2(5Cr4W5Mo2V)、LM1(65W8Cr4VTi)、LM2(65Cr5Mo3W2VSiTi)以及高碳低合金钢GD(6CrNiSiMnMoV)、CH-1(7CrSiMnMoV)等可大大提高强韧性,其耐磨性可通过表面处理来达到。

冷挤压模具选用老钢种时,可采用与提高厚板冲裁模强韧性的相同措施来解决,例如重载冷挤压凸模常用高速钢制作,抗压强度和耐磨性都很好,缺点是韧性差,易脆断,降低淬火温度或减少高速钢中的碳化物可提高高速钢的断裂抗力。

新型就是一个例子。

在加工两端带有凹坑的冷挤压件时,原用Wl8Cr4V钢制作凸模、Cr12MoV钢制作凹模,寿命为1万多件,模具为断裂失效。

4. 挤压模具材料

挤压模具选材∶考虑挤压材料,冷和热挤压。如塑料冷挤压,20Cr,20CrMnTis渗碳淬火,3Cr13,4Cr13,9Cr18淬火和回火。铜和铝热挤压模具,5CrMnMo,.5CrNiMo,H13等。

5. 拉挤模具温度

食品冷藏温度以确保冷藏,冷冻温度达到要求并保持卫生。用于贮藏食品的冷藏,冷冻柜(海南冷库)应定期除霜,清洁和维修。即冷藏是指为保鲜和防腐的需要,冷藏,冷冻有严格的温度区别。将食品或原料置于冰点以上较低温度条件下贮存的过程,冷藏食品冷藏温度的范围应在0~10℃之间;而冷冻是指将食品或原料置于冰点温度以下,以坚持冰冻状态的贮存过程,冷冻食品冷藏温度的范围应在-20℃~-1℃之间。因此在冷藏,冷冻应严格做到食品冷藏温度应分别符合冷藏和冷冻的温度范围要求。不得在同一冰室内存放。冷藏,冷冻柜(库)应有明显区分标志,食品冷藏,冷冻贮藏应做到原料,半成品,废品严格分开。宜设外显式温度(指示)计,以便于对冷藏,冷冻柜(库)内部温度的监测。应做到植物性食品,动物性食品和水产品分类摆放。食品在冷藏,冷冻柜(库)内贮藏时。为确保食品中心温度达到冷藏或冷冻的温度要求,食品在冷藏,冷冻柜(库)内贮藏时。不得将食品堆积,挤压存放。冰箱温度如何设定,以直冷式机械温控器为例:1,温控器的旋钮刻度0-7,0是停机,7是强冷,0-6越来越冻。2,冰箱冷冻室的温度区间在-4~-24度(四星级冰箱),冷藏室的温度区间在5~15度。3,温控器调节的是冷冻室温度,而冷藏室温度是随冷冻室调节而间接变化的。4,冰箱是提供食品保鲜的工具,不同食品需要的保鲜温度是不同的,因此应该根据所储存的食品种类来设定冰箱的温度。例如绿叶蔬菜12度,热带水果10度,熟食品8度,啤酒饮料4度,生鲜肉类-18度,鱼虾类0度。5,设定温度与季节无关。食品冷藏温度以确保冷藏,冷冻温度达到要求并保持卫生。用于贮藏食品的冷藏,冷冻柜(海南冷库)应定期除霜,清洁和维修。即冷藏是指为保鲜和防腐的需要,冷藏,冷冻有严格的温度区别。将食品或原料置于冰点以上较低温度条件下贮存的过程,冷藏食品冷藏温度的范围应在0~10℃之间;而冷冻是指将食品或原料置于冰点温度以下,以坚持冰冻状态的贮存过程,冷冻食品冷藏温度的范围应在-20℃~-1℃之间。因此在冷藏,冷冻应严格做到食品冷藏温度应分别符合冷藏和冷冻的温度范围要求。不得在同一冰室内存放。冷藏,冷冻柜(库)应有明显区分标志,食品冷藏,冷冻贮藏应做到原料,半成品,废品严格分开。宜设外显式温度(指示)计,以便于对冷藏,冷冻柜(库)内部温度的监测。应做到植物性食品,动物性食品和水产品分类摆放。食品在冷藏,冷冻柜(库)内贮藏时。为确保食品中心温度达到冷藏或冷冻的温度要求,食品在冷藏,冷冻柜(库)内贮藏时。不得将食品堆积,挤压存放。冰箱温度如何设定,以直冷式机械温控器为例:1,温控器的旋钮刻度0-7,0是停机,7是强冷,0-6越来越冻。2,冰箱冷冻室的温度区间在-4~-24度(四星级冰箱),冷藏室的温度区间在5~15度。3,温控器调节的是冷冻室温度,而冷藏室温度是随冷冻室调节而间接变化的。4,冰箱是提供食品保鲜的工具,不同食品需要的保鲜温度是不同的,因此应该根据所储存的食品种类来设定冰箱的温度。例如绿叶蔬菜12度,热带水果10度,熟食品8度,啤酒饮料4度,生鲜肉类-18度,鱼虾类0度。5,设定温度与季节无关。

扩展资料各种不同的食品在冷藏车运输过程中最适宜的温度一,果,蔬类保鲜区:在2~8℃的冷藏温区能使蔬菜,水果,鸡蛋,啤酒,饮料等冷藏能保色保鲜,保持原汁原味。适宜在这个温度段内运输的水果有葡萄,苹果,樱桃,李子,甜瓜,梨类,柑橘,桃,菠萝,柠檬,香蕉。新鲜蔬菜类:西洋松蘑,龙须菜,胡萝卜,菜花,青豌豆,鲜花菜,卷心菜,芹菜,莴苣,黄瓜,茄子,菠菜,土豆,洋葱,甘薯,南瓜,西红柿。二,肉,鱼类保鲜区:在0~2℃的0度保温区食物在0℃状态下保存,不结冰,营养不流失,能短期存放1-2天食用的鲜鱼鲜肉,新鲜不打折。适宜在这个温度段的一般的都是新鲜肉类:生腊肉,生猪肉,生牛肉,生鸡肉,生羊肉,生火腿,鸡蛋,猪肉腊肠,薰腊肉,咸火腿。三,变温冷藏区:在-2~-14℃的变温温区中其中包括:1,水温冷藏区(-2~-3℃)。适宜于这个温度段的食品有:人造奶油,干酪,炼乳,生奶油,黄油等。2,微冻冷藏(-3~-5℃)。3,软冷冻(-6~-8℃)。4,轻度冷冻(-10~-14℃)四个温区,不但能很好的保持食物的营养不流失,而且能保持新鲜口感。四,快速冷冻区:在-18~-21℃的冷冻温区肉类,鱼类,速冻食品等食物能存放更长时间,冷冻速度快,冷冻更持久。适宜于这个温度的食品有:冰淇凌,冷冻水果,浓缩汁,冷冻鱼类,冷冻牛肉,冷冻羊肉,冷冻猪肉,冷冻鸡肉,冷冻火腿。

6. 挤压模具结构图

根据铝挤压件的截面形状,其对应的模具分为三类:实心模具、半空心模具和空心模具。其中,空心模具的结构最为复杂,易磨损断裂,成本也最高。

7. 拉挤模具加热方式

答:bmc是指复合材料模温机加热方式。

复合材料模温机加热方式主要有两种: 

1.电加热 电加热是电加热管直接加热,其优点是便宜,但是缺点是模具温度表面不均匀,加热管容易损坏。 

2.导热油加热。热流管路易于分布,温度均匀稳定,但是对车间环境有一定的污染,导热油漏在地上。油加热设备要能实现内循环,避免过多外部连接,新模要保证管路内钻削加工的金属碎屑清理干净,油路的布局设计,建立在确保模具在4小时内达到并保持在工艺温度范围内,一般模具厂家设计管路间距在70-90mm之间。 

8. 挤出模具结构

制造挤出吹塑模具型腔最常采用机械加工和铸造两种方法。

采用哪种方法与多种因素有关,例如模具材料、模具型腔数量、型腔的复杂程度及型腔的精度要求。

模具材料是确定制造方法的最主要因素。

铝较难铸造,只有某些铝合金才可铸造。

一般的,硅含量髙的铝合金最适于铸造,而高强度的铝合金不能铸造,要用机械加工方法。

铜铍合金模具有较好的性能。

钢模具多数用机械加工制造,锌合金则易于铸造。

若型腔数量较多、型腔复杂或不规则、型腔尺寸公差要求较低、型腔容积较大或生产批量较少,可采用铸造法来制造模具。

铸造模具的成本较低,但耐用性、导热性能要

9. 拉挤模具用什么材料好

压铸

(注意压铸不是压力铸造的简称)是一种金属铸造工艺,其特点是利用模具腔对融化的金属施加高压。模具通常是用强度更高的合金加工而成的,这个过程有些类似注塑成型。

砂模铸造

就是用砂子制造铸模。 砂模铸造需要在砂子中放入成品零件模型或木制模型(模样),然后在模样周末填满砂子,开箱取出模样以后砂子形成铸模。 为了在浇铸金属之前取出模型,铸模应做成两个或更多个部分;在铸模制作过程中,必须留出向铸模内浇铸金属的孔和排气孔,合成浇注系统。 铸模浇注金属液体以后保持适当时间,一直到金属凝固。 取出零件后,铸模被毁,因此必须为每个铸造件制作新铸模。

熔模铸造

又称失蜡铸造,包括压蜡、修蜡、组树、沾浆、熔蜡、浇铸金属液及后处理等工序。失蜡铸造是用蜡制作所要铸成零件的蜡模,然后蜡模上涂以泥浆,这就是泥模。泥模晾干后,在焙烧成陶模。一经焙烧,蜡模全部熔化流失,只剩陶模。一般制泥模时就留下了浇注口,再从浇注口灌入金属熔液,冷却后,所需的零件就制成了。

模锻

是在专用模锻设备上利用模具使毛坯成型而获得锻件的锻造方法。根据设备不同,模锻分为锤上模锻,曲柄压力机模锻,平锻机模锻,摩擦压力机模锻等。辊锻是材料在一对反向旋转模具的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得到所需锻件或锻坯的塑性成形工艺。它是成形轧制(纵轧)的一种特殊形式。

锻造

是一种利用锻压机械对金属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具有一定机械性能、一定形状和尺寸锻件的加工方法,锻压(锻造与冲压)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通过锻造能消除金属在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铸态疏松等缺陷,优化微观组织结构,同时由于保存了完整的金属流线,锻件的机械性能一般优于同样材料的铸件。相关机械中负载高、工作条件严峻的重要零件,除形状较简单的可用轧制的板材、型材或焊接件外,多采用锻件。

轧制

又称压延,指的是将金属锭通过一对滚轮来为之赋形的过程。如果压延时,金属的温度超过其再结晶温度,那么这个过程被称为“热轧”,否则称为“冷轧”。压延是金属加工中最常用的手段。

压力铸造

的实质是在高压作用下,使液态或半液态金属以较高的速度充填压铸型(压铸模具)型腔,并在压力下成型和凝固而获得铸件的方法。

低压铸造

在低压气体作用下使液态金属充填铸型并凝固成铸件的铸造方法。低压铸造最初主要用于铝合金铸件的生产,以后进一步扩展用途,生产熔点高的铜铸件、铁铸件和钢铸件。

离心铸造

是将液体金属注入高速旋转的铸型内,使金属液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充满铸型和形成铸件的技术和方法。离心铸造所用的铸型,根据铸件形状、尺寸和生产批量不同,可选用非金属型(如砂型、壳型或熔模壳型)、金属型或在金属型内敷以涂料层或树脂砂层的铸型。

消失模铸造

是把与铸件尺寸形状相似的石蜡或泡沫模型粘结组合成模型簇,刷涂耐火涂料并烘干后,埋在干石英砂中振动造型,在负压下浇注,使模型气化,液体金属占据模型位置,凝固冷却后形成铸件的新型铸造方法。消失模铸造是一种近无余量、精确成型的新工艺,该工艺无需取模、无分型面、无砂芯,因而铸件没有飞边、毛刺和拔模斜度,并减少了由于型芯组合而造成的尺寸误差。

挤压铸造

又称液态模锻,是使熔融态金属或半固态合金,直接注入敞口模具中,随后闭合模具,以产生充填流动,到达制件外部形状,接着施以高压,使已凝固的金属(外壳)产生塑性变形,未凝固金属承受等静压,同时发生高压凝固,最后获得制件或毛坯的方法,以上为直接挤压铸造;还有间接挤压铸造指将熔融态金属或半固态合金通过冲头注入密闭的模具型腔内,并施以高压,使之在压力下结晶凝固成型,最后获得制件或毛坯的方法。

连续铸造

是利用贯通的结晶器在一端连续地浇入液态金属,从另一端连续地拔出成型材料的铸造方法。

拉拔

是用 外力作用于被拉 金属的前端,将金属坯料从小于 坯料断面的模孔中拉出,以获得相应的形状和尺寸的制品的一种塑性加工方法。由于拉拔多在冷态下进行,因此也叫冷拔或冷拉。

冲压

是靠压力机和模具对板材、带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冲压件)的成形加工方法。

金属注射成形

(Metal Injection Molding,简称MIM)是一种从塑料注射成形行业中引伸出来的新型粉末冶金近净成形技术,众所周知,塑料注射成形技术低廉的价格生产各种复杂形状的制品,但塑料制品强度不高,为了改善其性能,可以在塑料中添加金属或陶瓷粉末以得到强度较高、耐磨性好的制品。近年来,这一想法已发展演变为最大限度地提高固体粒子的含量并且在随后的烧结过程中完全除去粘结剂并使成形坯致密化。这种新的粉末冶金成形方法称为金属注射成形。

车削加工

是指车床加工是机械加工的一部份。车床加工主要用车刀对旋转的工件进行车削加工。车床主要用于加工轴、盘、套和其他具有回转表面的工件,是机械制造和修配工厂中使用最广的一类机床加工。车削加工是在车床上利用工件相对于刀具旋转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的方法。车削加工的切削能主要由工件而不是刀具提供。车削是最基本、最常见的切削加工方法,在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车削适于加工回转表面,大部分具有回转表面的工件都可以用车削方法加工,如内外圆柱面、内外圆锥面、端面、沟槽、螺纹和回转成形面等,所用刀具主要是车刀。

铣削加工

铣削是将毛坯固定,用高速旋转的铣刀在毛坯上走刀,切出需要的形状和特征。传统铣削较多地用于铣轮廓和槽等简单外形/特征。数控铣床可以进行复杂外形和特征的加工。铣镗加工中心可进行三轴或多轴铣镗加工,用于加工,模具,检具,胎具,薄壁复杂曲面,人工假体,叶片等。 在选择数控铣削加工内容时,应充分发挥数控铣床的优势和关键作用。

刨削加工

是用刨刀对工件作水平相对直线往复运动的切削加工方法,主要用于零件的外形加工。刨削加工的精度为IT9~IT7,表面粗糙度Ra为6.3~1.6um。

磨削加工

磨削是指用磨料,磨具切除工件上多余材料的加工方法。磨削加工是应用较为广泛的切削加工方法之一。

选择性激光熔融

在一个铺满金属粉末的槽内,计算机控制着一束大功率的二氧化碳激光选择性地扫过金属粉末表面。在激光所到之处,表层的金属粉末完全熔融结合在一起,而没有照到的地方依然保持着粉末状态。整个过程都需要在一个充满惰性气体的密封舱内进行。

选择性激光烧结

是SLS法采用红外激光器作能源,使用的造型材料多为粉末材料。加工时,首先将粉末预热到稍低于其熔点的温度,然后在刮平棍子的作用下将粉末铺平;激光束在计算机控制下根据分层截面信息进行有选择地Z烧结,一层完成后再进行下一层烧结,全部烧结完后去掉多余的粉末,则就可以得到一烧结好的零件。目前成熟的工艺材料为蜡粉及塑料粉,用金属粉或陶瓷粉进行烧结的工艺还在研究之中。

金属沉积

与“挤奶油”式的熔融沉积有些相似,但喷出的是金属粉末。喷嘴在喷出金属粉末材料的同时,还会一并提供高功率激光以及惰性气体保护。这样不会受到金属粉末箱尺寸的局限,能直接制造出更大体积的零部件,而且也很适合对局部破损的精密零件进行修复。

辊轧成型

辊轧成型方法是使用一组连续机架来把不锈钢轧成复杂形状。辊子的顺序是这样设计的,即:每个机架的辊型可连续使金属变形,直到获得所需的最终形状。如果部件的形状复杂,最多可用三十六个机架,但形状简单的部件,三、四个机架就可以了。

模锻

是指在专用模锻设备上利用模具使毛坯成型而获得锻件的锻造方法。此方法生产的锻件尺寸精确,加工余量较小,结构也比较复杂生产率高。

模切

即下料工艺,将前制程成型后的薄膜定位在冲切模公模上,合模去除多余的材料,保留产品3D外形,与模具型腔相匹配。

模切制程-刀模

刀模下料工艺,将薄膜面板或线路定位在底板上,将刀模固定在机器上模板,利用机器下压提供的力量控制刀锋将材料切断。他区别于冲切模的地方在于,切口更光滑;同时通过对切割压力、深浅的调整可以冲切出压痕、半断等效果。同时模具的成本低作业更方便、安全、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