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压弯机(铁管压弯机)

海潮机械 2023-01-29 16:23 编辑:admin 100阅读

1. 管子压弯机

首先看材料,弯曲半径,管子壁厚,芯棒做法等,一般做方管,最好内侧能起点圆弧,这样管子比较好弯,做出产品也好看。

2. 铁管压弯机

1/3分步阅读

1.粗钢筋机械调直。

目前粗钢筋一般还是采用人工平直。在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大吨位冷拉设备。如卷扬机拉直法,不但可以减轻劳动强度,而且钢筋经过冷拉后,强度提高,长度增加,节约钢材。但在冷拉前,需将钢筋对焊接头,且大弯需要人工扳直,故很少采用。

在没有冷拉设备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平直锤平直。如皮带锤,弹簧锤等,但在平直前,需将钢筋的大弯用人工方法在扳柱铁板上扳直。然后在平直锤上将小弯逐个锤直。这种平直锤是利用电动机通过皮带轮变速,带动偏心轮旋转,使平直锤作上下往复运动。钢筋放在锤墩上,在锤的冲击下达到调直的目的。

 

2/3

2.细钢筋机械调直。

1级盘圆钢筋一般采用卷扬机拉直法。采用卷扬机拉直钢筋,可以建立一条机械化程度较高的生产自动线。如钢筋上盘、开盘、拉直、切断等工序连续作业,可减少操作人员,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使调直、除锈、切断三道工序合并一道完成。所以,在钢筋加工中巳被广泛采用。

采用卷扬机拉直钢筋的操作程序是:将装在转架上的盘圆钢筋一端夹入马架上电动牵引小车的夹具内,开动牵引小车。当牵引小车行进到马架端头限位开关时,停止牵引,将钢筋切断,分别将钢筋两端夹入地锚夹具和张拉小车夹具内。然后开动卷扬机将钢筋拉直,拉伸率控制在1%范围内。对直径6—9毫米的I级盘圆钢筋,也可利用调直机调直。

在调直机前增设阻轮装置,由电动机带动滚筒强力冷拉钢筋,再接入调直机进行加工。这样,使冷拉、除锈、调直和切断四道工序联动化,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3/3

3.钢丝机械调直。

直径在5.5毫米以下的冷拔低碳钢丝,采用调直机进行加工。采用调直机加工冷拔钢丝,可使除锈、调直、切断三道工序一次完成。调直机是由机座、调直装置、牵引装置、切断装置、定长机构、受料支架及电动传动机构等组成。其工作原理是:将放在盘架上的钢丝的一端穿过由电动机驱动的调直筒。筒内装五组调直块,其中三组调直块的中心孔偏离调直筒的旋转轴线。钢丝通过旋转的调直筒时,向不同方向弯曲而得以调直。牵引辊和齿轮刀具由另一电动机驱动,牵引辊拉动钢丝穿过齿轮刀具中的槽口。当其端头触及受料支架上的限位开关时,接通离合器电路,使齿轮刀具旋转120度下定长钢筋,被切断的钢丝落入托架内。受料支架上的限位开关可根据下料长度调至相应位置。

一般调直机齿轮刀具切断装置的实际下料长度误差较大。若在调直机上装一个电子控制仪,使之按给定长度将钢丝切断,并随时示出切断根数,这种调直机叫做数控电子调直切断机。

电子调直切断机适用于冷拔钢丝的调直切断。它要求钢丝表面光洁,断面均匀,以免钢丝移动速度不均,影响切断长度的准确性。当切断长度在4000毫米以内时,误差仅1~2毫米,可直接用于构件中的配筋,不需做第二次切断,从而收到减少材料消耗、节省工序的效果。

人工调直方法:

1/3

1.粗钢筋人工调直。

直径在12毫米以上的粗钢筋,一般采用人工调直。其操作程序是:先将钢筋弯折处放到扳柱铁板的扳柱间,用平头横口扳子将弯折处基本扳直。。然后放到工作台上,用大锤将钢筋小弯处锤平。操作时需要两人配合好,一人掌握钢筋,站在工作台一端,将钢筋反复转动和来回移动,另一人掌握大锤,站在工作台的侧面,见弯就锤。掌锤者应根据钢筋粗细和弯度大小来掌握落锤轻重。握钢筋者应视钢筋在工作台上可以滚动时则认为调直合格。

2/3

2.细钢筋人工调直。

直径在12毫米以下的盘圆钢筋为细钢筋。细钢筋主要采用机械调直。但在工程量小或无冷拉设备的情况下,也可采用人工调直。人工调直又分小锤敲直和绞磨拉直两种。不管哪一种都需要先放盘。前者是按需要长度截成小段在工作台上用小锤平直。后者是按一定长度截断,分别将两端夹在地锚和绞磨的夹具上,然后人工推动绞磨将钢筋拉直。这种方法简单可行。但只宜拉直I级钢筋中的Φ6盘圆,且劳动强度较大,目前已不常使用。

3/3

3.钢丝人工调直。

冷拔低碳钢丝一般采用机械调直。但在设备困难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蛇形管人工调直。

 

蛇形管是用长一米左右的厚壁钢管弯成蛇形,钢管内径稍大于钢丝,管两端连接喇叭状进出口,固定在支架上。需要调直的钢丝穿过固定的蛇形管,用人力牵引,即可将钢丝基本拉直。钢丝若有局部小弯再用小锤敲直。

3. 油压弯管机

液压弯管机工作原理:由电动油泵输出的高压油,经高压油管送入工作油缸内,高压油推动工作油缸内柱塞,产生推力,通过弯管部件弯曲管子。

优点:

1、弯管机采用触荧幕加数控模组,对话式操作,程式设定简便容易;

2、床身结构稳固,不易变形;

3、每一档可设定16个弯管角度,记忆体可储放16组档案;

4、俱慢速定位功能,弯管角度稳定,重复精度达±0.1°;

5、错误讯息在屏幕上显示,帮助操作者立即排除;

6、提供自行研发之座标转换弯管加工值,软体可选购装在桌上型电脑编辑计算。

缺点:

1、大管径的管子不能一次成型,速度也较慢;

2、不同管径的管子要不同的尺寸的模具。

4. 圆管压弯机

我认为一般用水煤气管就可以了,弧形屋架是压弯构件,18米跨度一般至少要做成平面桁架结构,这样承受竖向荷载产生的弯矩大一点,承受轴向压力稳定性也好一点。

5. 弯机弯管机

1、首先得确定自已弯管器的“余量”(取一段铜管量好尺寸如500mm划上线,刻度对准后弯好了再量如521)。

2、这个弯管器的余量是21mm,然后在弯管时将需要的长度减去“余量”。如冰柜某边的需要内径是500mm,可将圈尺头勾在铜管左顶端,弯管器的 0刻度 对准479,弯好后的尺寸正好是479+21=500(在实际操作时减2cm,方便些)

3、由于铜管滚滑等因秦操作时可能有些误差,1~2mm的误差也不会有大碍。

可以认真观察管道在弯管器中的走向,然后多练习,记得总结经验。可以准备好量尺,然后标注上记号,接着跟弯管器的零刻度对准,弯完以后观察一下实际的尺寸是多少,最后减掉剩下的。这是一个比较粗糙的办法,假如右边出成品的话,直接按照尺寸量就可以了,左边出成品的话减掉二十万毫米就可以,最后算算弯角即可。

6. 钢管压弯机

  “空中怪车”事件轰动一时。有人认为它的出现是外星造物,有人认为是自然天象,由其引发的诸多猜测和调查在这几年间一直没有停止过。而最近,我国权威科学家欧阳自远确定地向媒体宣布,“空中怪车”并非外星人所为。排除否定答案,肯定的说法究竟又是什么呢?记者近日采访了参与调查的几位专家。  近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向媒体表示,发生在1994年贵阳都溪林场的“空中怪车”事件,其实是一个正常的普通气象灾害,并非外星人所为,并且到目前为止,没有证据表明外星人存在和外星人造访过地球。  这起事件之所以多年来尤为引人关注,是由于人们对这一事件的原因始终争论不休,而各方专家的说法又没能找到一个圆满的答案来解释,于是出现了“空中怪车”事件是由UFO造成的,外星人曾经造访都溪林场的说法。此次事件也成为了中国神秘“UFO事件”之一。本报曾在2004年9月刊登的《惊世“空中怪车”突袭贵阳北郊》一文中,还原了事件的现场景象。  1994年12月1日凌晨3时许,贵阳市北郊18公里处的都溪林场附近的职工、居民被轰隆隆的响声惊醒,风速很急,并有发出红色和绿色强光的不明物体呼啸而过。  几分钟过后都溪林场马家塘林区方圆400多亩的松树林被成片拦腰截断,在一条断续长约3公里、宽150米至300米的带状四片区域里,只留下1.5米至4米高的树桩并且折断的树干与树冠大多都向西倾倒,长2公里的4个林区的一人高的粗大树干整齐排列在林场上。有的断树之间又有多棵安然无恙,个别几棵被连根拔起,周围一些小树有被擦伤的痕迹。  这些被折断的树木直径大多为20厘米至30厘米,高度都在20米左右。和都溪林场相距5公里的都拉营贵州铁道部车辆厂也同时遭到严重破坏,车辆厂区房顶的玻璃钢瓦被吸走,厂区砖砌围墙被推倒,地磅房的钢管柱被切断或压弯。50吨重的火车车厢位移了20余米远,其地势并不是下坡,而是略微有些上坡。除了在车辆厂夜间执行巡逻任务的厂区保卫人员被风卷起数米并在空中移动20多米落下且无任何损伤外,没有任何的人畜伤亡,高压输电线、电话、电缆线等均完好无恙。  各地的专家学者纷纷来都溪林场考察研究,并利用了现代化的先进仪器如卫星定位仪测定了被毁的具体位置及面积。对于贵州车辆厂被破坏的重点地方及物件进行了时频、弱刺及γ射线的测试,对都溪林场实地进行监测分析。  欧阳自远向记者表示,造成这一事件的原因无非是“下击暴流”或“陆龙卷”等自然现象。  欧阳自远关于“下击暴流”的看法与当时贵州省气象学会的调查结果相吻合。“下击暴流”现象是由雷暴引起的一种强烈的下沉运动。这种下沉运动可以在近地面附近形成一个非常大的向外扩散的水平风。雷雨、冰雹是诱发“下击暴流”现象的原因,这是经过当时气象学专家的实地考察得出的结论,也与当时贵州的气象条件相符。  但是,据现场一位勘察者描述,现场的落叶层没有被吹动的迹象。而“下击暴流”产生的辐射风吹到地面,树木倒地的形状应该是向四周辐射倒地的,这与现场情况有所出入。  对于常理与现场情况有所出入的原因,欧阳自远认为,当时的迹象也与陆龙卷极其相似。根据现场察看,树木和车辆厂区顶棚,甚至火车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和位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中国科学探险协会主席高登义教授同样认为,“空中怪车”事件是陆龙卷造成的。  陆龙卷是龙卷风的一种,龙卷风是风力极强而作用范围不大的旋风,气象学上一般根据龙卷风形成的环境,将之分为陆龙卷和水龙卷。高教授说:“但不管是哪种龙卷风,它都呈漏斗状,上大下小,吸引力特别强。当陆龙卷转动来临的时候,把大树吸断,把屋顶掀飞,甚至把人吸离地面都是可能的,它巨大的旋转力量也可能推动火车。从林场树木的断口来看,现场的确有一些树是被一种旋转力就像拧麻花那样给拧断的,这也符合龙卷风的特征。”  对于此观点,UFO研究协会现任理事王焕良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依据当时现场状况,不太可能是龙卷风造成的,更不能用陆龙卷的现象来解释。王焕良说:“龙卷风所造成的破坏轨迹应该呈旋转带状,而依据我们现场看到的地面上留下的破坏痕迹,很多是跳跃状的。”  根据当时贵州气象局的资料显示,当时都溪林场并没有观测到龙卷风的记录,在贵州历史上也没有出现过陆龙卷现象,因为贵州地处高原地带,一般的陆龙卷不会出现在这个地区,通常应该出现在比较低的、临海的地方或者是陆地上。  对于王焕良提出的质疑,高登义解释:“龙卷风的移动方向是变化的,贵州山区地形起伏,因此龙卷风也会忽高忽低,在地面上留下深浅不一、方向不定的痕迹。目前对龙卷风的研究在我国还几乎是一个空白,山区发生的陆龙卷现象更是很少被观测到。这样的事情在美国等发达国家较多,由于我们了解得很少,因此会对这样的现象比较新奇。”  虽然最终还有很多难以解释的疑点,但是学术界均表示,此次事件并非外星人所为。王焕良说:“我们UFO研究会的多数专家把这个事件看成是目前科学还不能解释的谜,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研究,但不能用UFO和外星人来简单的解释。”专家称,从现场观测和现场仪器检测的情况来看,造成这一事件的原因都与气流有关。因为当时树木折断,甚至火车位移都很明显地表现出气流造成的特点。附近的人们曾经听见很大的响声,也是气流流经建筑物时,因流动速度过快而产生的巨响。“但是现在看来这个说法也不能完全解释这一事件,例如我们在厂区的水泥地上看到了很多类似于‘龙抓’的痕迹。”王焕良说。  高登义说:“龙卷风里面会携带雷电,而雷电诱发球状闪电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这个雷电如果打到地面上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滚地雷’,雷电造成地面被烧灼,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痕迹。至于痕迹像‘龙爪’的说法,只是我们的主观想象而已。这种雷电在山丘地区,尤其是比较潮湿的环境是很常见的。‘空中怪车’事件虽然还有很多值得研究和争论的焦点,但是我认为这是一种自然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