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冷库压缩机冷凝器漏油怎么办
汽车冷却液漏最常见的大多有三种情况:
1、自然损耗,汽车的各种油液是有损耗的,防冻液因为担负着为汽车发动机冷却的责任,常常处于高温状态,一般情况下,防冻液1年损耗10%—36%左右算正常;
2、三四天就少了需要添加,过三四天又少了又要添加,这种说明防冻液有泄漏的地方。经常处于高温状态下的橡胶金属管件会因为热胀冷缩的缘故从而产生老化,稍有缝隙防冻液就会渗出来,水箱水管,空调热水管,节温器,水泵密封圈等,都是造成渗水的多发部位,经常检查密封胶,紧固卡扣,及时保养检修就可以确保行车安全,避免抛锚或事故的发生了;
3、防冻液进入汽缸内参与燃烧,比如缸体裂缝,缸垫烧蚀或腐蚀变形等,这时拔出油尺看机油是否出现乳化现象(机油乳化就是机油变成了乳状液体,呈现乳白色或乳黄色,看起来像是用水搅拌的面糊,且有泡泡),因为缸体上有油道和水道,一旦缸垫损坏,水道便无法密封,就流到了油道里。
二、空调压缩机漏油怎么办?
建议去维修厂进行空调系统压力测试,是否在正常使用标准范围之内,对于压缩机漏油则是需要进行维修或更换的,主要看其损坏情况,建议你对整个系统进行检查,如冷凝器的散热效果,干燥管的工作性能及蒸发器是否存有堵塞等。
也有可能是空调压缩机密封垫坏了,将密封垫更换即可。 还有可能是里面的闷头没有拧固,导致往外渗油。
三、空调压缩机有油喷出?
1、避免单向阀、通气阀堵死:如果单向阀、通气阀堵死、会引起箱壳内温度上升,油气充满整个空间,使箱壳内压力升高,并增加了活塞的运动阻力,使油耗增加,同时由于箱壳体内外气压差的作用,往往会引起密封薄弱漏油。
2、保证各类油管接头的密封:工程机械用的连管螺母因经常拆装,容易因滑丝断扣而松脱,如两接头喇叭口精度差、两锥面中心线不重合或锥度不同都会引起渗油。可用研磨法修复其锥面密封,使螺母压紧而可靠密封。
四、冰箱压缩机启动电容坏了的表现?
1.压缩机电容损坏: 通常表现现象为正常压缩机启动会伴有较大噪音和抖动,如果电容损坏,手按在压缩机上方的外壳上会感觉到压缩机有轻微的抖动;
2.外电机电容损坏: 表现现象为压缩机正常工作后,一段时间里外机停止工作。
希望可以帮到你!
五、制冷模式下如何判断室内机工作?
制冷设备系统内有关阀门及设备处于应有的状态,压缩机吸、排气阀,油分离器进出口阀,冷凝器、储液器的进出口阀等,均呈正确开启位置;节流阀开度适当;各风机及电动机运转平稳;水循环系统的水泵运转正常,无异常声响;水循环管路及其各连接处无严重漏水现象;具有冷却排管或冷库冷风机的冷库中,排管或冷风机盘管均匀地结满“干霜”;氟里昂制冷系统各接头不应渗油(渗油说明制冷剂泄漏),氨系统各阀门及连接处不应有明显漏氨现象。
1、冷凝压力与冷凝温度、蒸发压力与蒸发温度呈对应关系蒸发温度和压力随要求的制冷温度而定,运行中蒸发压力与压缩机的吸气压力应近似。冷凝温度和压力随冷却介质的温度及其流动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对于国家标准系列的制冷压缩机,R22和R717的冷凝压力最高不超过1.8MPa(表压)。运行中,冷凝压力与压缩机的排气压力、储液器压力相近,如不相近就不正常。
2、卧式壳管式冷凝器冷却水的水压应在0.12MPa以上,且必须保证一定的进水温度和水量;而风冷式冷凝器应保持一定的进风温度、风量和迎风面风速。用手触摸卧式壳管式冷凝器的外壳,应感到上部热下部凉。立式冷凝器的进出水温差约在2~4℃范围内,卧式冷凝器约为4~6℃。
3、储液器内制冷剂的液位符合要求。正常工作时储液器的液面应在液面指示器的1/3~2/3位置。
4、采用自动回油的油分离器的自动回油管,应时冷时热,一般冷热周期为1h左右。制冷系统液体管道上的过滤器、电磁阀线圈运行应是温热,其前后不应有明显的温差,更不能出现结霜和结露现象,否则就是堵塞。
5、节流阀阀体结霜或结露均匀,进口处不能出现浓厚结霜。制冷剂液体经过节流阀时,只能听到沉闷的微小声响。
6、制冷设备上的保护装置,如安全阀、旁通阀等应启闭灵活,而各控制装置,如压力控制器、压差控制器、温度控制器等调定值应正确,且动作正常。压力表指针应相对稳定,指针灵活。温度计指示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