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机械基础(印刷机械基础知识)

海潮机械 2023-01-05 06:14 编辑:admin 227阅读

1. 印刷机械基础知识

书籍: 《印刷概论》或者英文的《印刷工程导论》--内容涵盖整个印刷技术,但只是点到为止,适合初学者; 《桌面出版技术》--主要指印前技术一块,设计、编排、制版之前的工序,当然都是理论上的东西,如果要深究的话建议学习Adobe的PS、AI、ID等文字图像处理软件; 《印刷工艺与原理》--介绍印刷工艺的课本,这个的实用性比较大; 《印刷色彩学》--现在比较热门的话题,也是印刷中必不可少的一门----色彩管理,涵盖了印刷整个工艺,因为印刷讲的就是颜色的复制,所以建议这本书好好读读; 《印刷应用光学》--针对于印刷成像技术的学习,主要从光谱着手,然后延伸到印刷中的颜色、密度。。。因为这些都是反射测量,通过光谱值换算过来,所以好好学; 《印刷机械》--重在讲机械,主要是胶印机的机械构造、传动机构、气路结构等等,主要从走纸路线着手; 《印刷材料适性》--这是物料检测一块的,内容包括纸张、油墨、印版、显影液、润版液等等材料着手,讨论了各自针对印刷与影响印刷的性能 暂时介绍这么多,其实很多需要学习,需要去摸索,自己多和企业联系多喝印刷院校的老师沟通,多上论坛看看,自然而然能学到很多~~~~

2. 印刷机知识大全

印刷机是一种把着墨面压在媒体面的机械装置。作为印刷厂所有设备中利用率最高的设备之一,印刷机印刷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印刷速度快、产品质量好的优点。印刷机的发明和发展,对于人类文明和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那么印刷机种类有哪些?印刷机原理是什么?

印刷机是一种把着墨面压在媒体面的机械装置。作为印刷厂所有设备中利用率最高的设备之一,印刷机印刷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印刷速度快、产品质量好的优点。印刷机的发明和发展,对于人类文明和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那么印刷机种类有哪些?印刷机原理是什么?

1 印刷机原理

先将要印刷的文字和图像制成印版,装在印刷机上,然后由人工或印刷机把墨涂敷于印版上有文字和图像的地方,再直接或间接地转印到纸或其他承印物(如纺织品、金属板、塑胶、皮革、木板、玻璃和陶瓷)上,从而复制出与印版相同的印刷品。

丝网印刷机工作原理:经传动机构传递动力,让刮墨板在运动中挤压油墨和丝网印版,使丝网印版与承印物形成一条压印线,由于丝网具有张力N1和N2,对刮墨板产生力 F2,回弹力使丝网印版除压印线外都不与承印物相接触,油墨在刮墨板的挤压力F1作用下,通过网孔,从运动着的压印线漏印到承印物上。

平网曲面丝网印刷机工作原理:a-滚轮支座 b-轴会支座 c-镶嵌支座 。印刷时,平面丝网印版与承印物运动,而刮墨板静止。平面丝网印版夹持在网框上由平网曲面丝网印刷机带动作匀速平移,由于网版的摩擦便放置在支承装置上的承印物随之转动。在压印线处曲面承印物的线速度与平面丝网印版移动速度一致,实现刮墨印刷。

3. 印刷设备概论重点知识

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从事现代包装设计、包装印刷、包装材料及设备选用、质量检测、技术管理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包装概论、包装工艺、包装印刷、平面设计、包装材料与加工、包装测试、包装设计、包装印刷设备、包装装潢设计、包装结构设计等。   主要就业面向:各类包装企业、商品生产和流通相关领域的包装技术工作。

4. 印刷机械基础知识试题

区别是:

1,印刷是指将文字或图案用油墨磨为介体,用印和涂刷的办法使纸上留下相应的痕迹。一般会理解为这只是一道工序。

2,装订,是指在将己印刷完成并经初步裁剪后将文件或书本等经过缝制或钉制后,使其成册。这在印刷行业中也只是一道工序。

所以,两者相比,在印刷行业中是工作内容不同,使用的工具不同,达到的效果不同的两种有相互联系的工序。

5. 印刷机械基础知识培训

1、较薄纸张的印刷注意事项。所谓较薄纸张,是指克重在100G以下的一些承印纸张,较薄的纸张在印刷了一面之后容易起皱,所以应该尽快翻版。印刷的时候,由于纸张比较薄,应该适当调节印刷机的速度,尽可能的让印刷机跑慢一些。

  2、较厚的纸张要注意跑版。所谓较厚的纸张,是指克重在250G以下的一些承印纸张,较厚的纸张在印刷工程中容易出现印刷机跑版的现象,印刷时应该采取低速运行的同时适当调大机器的吸风量,参考版面及用墨量的大小进行微调。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快速的印刷较厚的纸张会不可避免的损坏印刷机的进纸系统。实际生产中遇到具体情况,必须根据客观条件灵活对待处理。

  3、注意涂布白板画册印刷 时叠印、重影。涂布白卡纸的表面用于涂布白卡涂布的液体中的含胶量要比铜版纸高1倍左右,优质的白卡纸表面还要涂少量上光蜡,根据这些条件限制在印刷白卡纸的时候,印版与白卡纸接触的瞬间有打滑的情况发生。再加上印版压力过重水性油墨,不易渗透印刷后的画册油墨干燥慢,印刷时连续作业,印品重叠堆放,箱面即出现擦痕形成叠印重影。要解决这一问题,油墨要用乙醇调淡不要用水,原因是它不易挥发及油墨的干燥。印刷机的压力尽可能调小,印刷速度要尽可能的慢一点。

  4、保证套印的精确度。套印精度首先取决于设备的精密度和送纸部推纸板的调节是否平行,再者就是版面制作、装配、校正。下面就版面拼贴方面浅谈套印精度。印版做好后,取半毫米厚透明聚丙烯版基一张,在其长度中心画一垂线,然后按待印画册规格,用小笔画出长宽高边线,再依样稿或样箱按生产通知单规定拼版。版面位置定位后,用水笔依印版边缘画线,之后将事先准备好的同样大小版基,覆盖在画好线的版基上,精确描出所有边线(如套印三色可再画一块版基),最后按套印色别,把相应的印版用氯丁胶牢牢粘在画好的位置。然后用双面胶将印版贴到印刷机的辊筒上,版基中线与印机装版辊筒中线对正重合即可,只要拼版位置准确,其它客观条件满足,套印就准确无误。

  5、确保印刷的清晰度。首先印版要选用耐磨,弹性适中、质量上乘的材料,同一块版面的版材厚薄要一致,树脂版厚度不低于四毫米,橡皮版以五毫米左右为最佳。无论是用阴片菲林晒制,还是手工刀刻,版面一定要工整,字迹图案,线条深度不低于3mm,文字图案的排列不可过分拥挤,弧线要圆滑,粗细均匀,直线要直且流畅。印刷时油墨要适当调淡,涂墨辊的墨层不宜过厚,且辊筒压力适中,以印刷着墨均匀,箱面印迹无明显凹痕为佳。切忌用增加油墨浓度,加大涂墨辊压力的方法改善印刷效果,如此非但达不到理想的目的,反而会导致版面糊墨,印刷质量更差,尤其文字较小,图案复杂,线条细腻,套印要求精度高的版面,劣势更加明显;太快,墨迹过浓,版面易模糊,同时还要防止纸毛、纸屑等进入印刷机粘到印版上,如发现有纸屑粘版,要立即停机,用抹布蘸酒精揩拭干净。印刷机车速不能低于800转/min,太低,箱面着墨不均匀,且有露底现象。

  6、印刷颜色要纯正,批量无色差。水性油墨的优劣是关系到画册印刷颜色纯正、鲜亮的关键,因此在选用时要十分注意。优质的油墨与色标无明显差异,手感细腻、粘稠、浓度适宜加水或醇类溶剂稀释无沉淀、结块现象,用木棒搅拌无泡沫产生,与其他油墨混合配色,亲和力好,无不相溶现象,所配出的墨色纯正,无异常反应。反之,不可使用。印刷时最好批量一次印完,不然,既使用的是同一桶油墨,也会出现色差。原因是原墨加水或醇类溶剂稀释后,不密封,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油墨中的化学成分与空气中的氧发生反应,即降低了色素,同时强光对油墨也有分解作用。

  7、满版印刷对画册强度的影响。我们知道画册印刷时,瓦楞纸板是经过印刷机各导纸辊、印刷辊筒传递到开槽部成型的,纸板在传递过程中受辊筒压力后,其物理性质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必然影响到画册的强度。满版印刷尤为突出,同样材料的画册与无印刷的相比,其强度要降低30%左右,因此生产过程中要十分注意,可采取如下措施缓解。首先对印刷机各导纸辊间隙适当调整,以待印纸板顺利通过不变形为宜。其次印版压力调整以能满足印刷清晰,箱面手感无凹陷,平整即可;最后适当提高印刷机的车速,使纸板尽快通过印机,减少纸板受压时间。

  8、画册漏版及时补印。实际生产中无电脑校版装置的印刷机,由于操作者的疏忽,掉字漏版现象难以避免。类似事情发生后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如果只是开槽切角尚未钉针,可将开槽刀卸去,把漏掉的版面补贴到相应位置,然后把其它喷头印版揭下便可开机重印,不过切忌车速过快,否则会造成补印效果不佳或版面跑位。假如所印画册已钉针成型,除版面按上述方法处理外,还要调整各导辊间隙至成型后画册顺利通过不变形为宜,印刷辊简压力也要适当调整,之后再调送到纸部档板,确定版面位置,印刷时单个输送。

  9、装订质量的重要性。之所以要把装订放在最后来探讨,主要是因为他的重要性不可小觑。画册印刷好了,如果装订的不好一切都白费了。装订工艺可以分为,折页、配页、装订三个过程。每道工序都应该细致入微的完成。

6. 印刷设备概论

  印刷技术(graphic technology,printing technique)指的是视觉信息印刷复制的全部过程,包括印前、印刷、印后加工和发送等。即通过制版、印刷、印后加工批量复制文字、图像的方法。  印刷技术专业的学生大一学的是基础课有:语文、英语、数学、计算机都,还有一门PS,另外还有印刷概论和工程制图、印刷色彩学等等,大二的话就是接触专业了,例如有丝网印刷,特种印刷,凹版印刷,制版工艺等等,另外还有一些印前设计的软件。还有印刷色彩、印前设计、印后加工等等。

7. 印刷机的基本结构

印刷机起源于德国。

1439年,德国的谷腾堡制造出木制凸版印刷机,这种垂直螺旋式手扳印刷机虽然结构简单,但却沿用了300年之久;1812年,德国的柯尼希制成第一台圆压平凸版印刷机;1847年,美国的霍伊发明轮转印刷机;1900年,制成六色轮转印刷机;1904年,美国的鲁贝尔发明胶版印刷机。

印刷机是印刷文字和图像的机器。 现代印刷机一般由装版、涂墨、压印、输纸(包括折叠)等机构组成。它的原理是先将要印刷的文字或图像制成印版,装在印刷机上,然后由人工或印刷机把墨涂敷于印版上有文字和图像的地方,再直接或间接地转印到纸或其他承印物(如纺织品、金属板)上。

8. 印刷机械考试题库

货运运输驾驶员从业资格证考试试题

  一.本试题适用于:全国货运运输驾驶员从业资格证学习及考试的学员。作为学习货运运输从业资格证的学员来

讲:本试题简洁易懂,突出学习的重点,从根本上解决道路货运运输驾驶人员对道路运输过程中的各种情况给与切实的技术指导与帮助。而且本试题基本包含所有考

试试题,是货运从业资格证学员学习和应对考试的一种很好的途径。

  二.考试说明

  1.考试试题题型及考试形式:

  a.题型为:判断题 单选题 多选题 共计试卷试题90题;

  b.成绩划分:满分90分,合格80分。

  c.考试形式全部在电脑上完成。

  一.判断题(计90题)

  1.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主管全国道路运输管理工作。

  2.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负责具体设施道理运输管理工作。

  3.货运经营者应当持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有关登记手续。

  4.货运经营者不得运输法律,行政法规禁止运输的货物。

  5.国家鼓励货运经营者实施封闭式运输。

  6.货运经营者应当加强对车辆的维护和检测,确保车辆符合国家规定技术标准.

  7.货运经营者应当制定有关交通事故,自然灾害以及其他突发事件的道路运输应急预案。

  8.中国国际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当在其投入运输车辆的显著位置,标明中国国籍识别标志。

  9.外国国际道路运输经营者的车辆在中国境内运输,应当标明本国国籍识别标志。

  10.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行为进行举报。

  11.货运运输驾驶员从业人员在发证机关所在地以外的从业,且从业时间超过3个月的,应当到服务地管理部门备案。

  12.超过从业资格证件有效期180日未换证的,注销其从业资格证件。

  13.凡被注销的从业资格证件,应由发证机关予以收回,公告作废并登记归档。

  14.无法收回的,从业资格证件自行作废。

  15.身体健康情况不符合有关机动车驾驶和相关从业要求且没有主动申请注销从业资格证,吊销其从业资格证件。

  16.发生重大以上的交通事故,且负主要责任的,吊销其从业资格证件。

  17.诚实信用是道路运输驾驶员必须具备的职业素质。

  18.诚实信用就是要求对乘客,货主保持善意,诚实,恪守信用,反对任何欺诈行为。

  19.通过改善服务的方式提高服务水平,公开,公正,公平地参与竞争,确保运输市场的规范和健康发展。

  20.增强竞争意识,在运输活动中要敢为人先,努力提高运输,优化服务品质,增强竞争力。

  21.驾驶员的心里素质和生理状况对安全行车有着决定性影响。

  22.凡是违章肇事的驾驶员,其心里活动必然是消极性的。

  23.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和良好的睡眠效果,可以预防疲劳。

  24.燃油至少能保证行驶到下一个加油站,避免在服务区之间耗尽。

  25.沿加速车道行驶,并将车速尽快提高到60km/h以上。

  26.不准在紧急停车带和路肩上行车。

  27.驶出隧道后,在亮适应过程中切勿盲目加速,以免因视力瞬间下降不适应而造成危险。

  28.因此预计要发生撞击时,可立即顺车转向,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力使侧面相撞变为刮碰,以减轻损伤的程度。

  29.救火时不要张嘴呼吸或高声呐喊,以免烟火灼伤上呼吸道。

  30.二级维护由维修企业负责执行的车辆维护作业。

  31.二级维护必须按期进行,不进行罚1000-5000元。

  32.发动机应动力性能良好,运转平稳,怠速稳定,点火,燃料供给,润滑,冷却和排气等系统的机件应齐全,性能良好。

  33.发动机应能由驾驶员在座位上起动。

  34.汽车(三轮汽车除外)转向盘必须设置与左侧,转向盘应转动灵活,操纵方便,无阻滞现象,转向轮转向后应能自动回正,以使车辆具有稳定行驶能力。

  35.最高设计时速不小于100km/h的汽车转向盘的最大自由转动量不允许大于20°。

  36.最高设计时速小于100km/h的汽车转向盘的最大自由转动量不允许大于30°。

  37.三轮汽车转向盘的最大自由转动量不允许大于45°。

  38.汽车在运行过程中不允许有自行制动现象。

  39.总质量大于12000kg的长途客车和旅游客车,总质量大于16000kg允许挂接总质量大于10000kg的挂车的货车及总质量大于10000kg的挂车。

  40.必须安装符合规定的防抱死制动装置,失效时能发出报警信号。

  41.气压制动的汽车,当制动系统的气压低于起步气压,报警装置应能连续向驾驶员发出容易听到或看到的报警信号。

  42.减震器应齐全有效,不允许有明显渗漏油现象。

  43.最高设计车速不小于100km/h的货车和半挂牵引车的前排座椅应装置汽车安全带。

  44.汽车的前,后转向信号灯,危险报警闪光灯及制动灯白天在距100m处能观察到其工作情况。

  45.前,后位置灯,示廓灯和挂车标志灯夜间好天气时在距300m处能观察到其工作情况。

  46.后排照灯夜间好天气时在距20m处能看清号牌。

  47.前照灯应设置远,近光变换装置,并且当远光变为近光时,所有远光应能同时熄灭。

  48.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的最大允许总质量不得超过各车轴最大允许轴荷之和,且不得超过规定的最大值。

  49.挂车及二轴货车的货箱栏板高度不得超过600mm。

  50.二轴自卸车,三轴及三轴以上货车的货箱栏板高度不得超过800mm。

  51.三轴及三轴以上的自卸车的货箱栏板高度不得超过1500 mm。

  52.若因机油量不足造成机油压力过低,应及时添加机油。

  53.左右轮胎气压不一致,规格不一,花纹差异过大都会引起行驶跑偏。

  54.轮胎气压不足会造成轴向沉重。

  55.电能不足或电源线柱接触不良则起动不转动或转动无力。

  56.道路大型物件运输是指在道路上运用汽车运载大型物件的运输。

  57.凡托运人一次托运货物3t以上或不足3t,但其性质,体积,形状需要1辆3t以上车辆运输的,称为整车货物运输。

  58.货物摆放时应当使重心保持得尽可能低,重的货物应当摆放在车辆的中心,并放置在轻的货物前面。

  59.大型货物运输中要悬挂明显的标志,以引起其他车辆和行人的注意,标志物要悬挂在货物超限的末端。

  60.白天行车时,悬挂标志旗,夜晚行车时和停车休息时悬挂,装设标志灯。

  61.采用罐状车辆运输时,要检查有关设备是否齐全,关好闸门。

  62.从事道路运输经营以及道路运输相关业务,应当坚持依法经营,诚实信用,公平竞争的原则。

  63.申请人在从业考试中有舞弊行为的,取消当次考试资格。

  64.装车时,货物应当重不压轻。

  65.集装箱运输,交接检收凭箱口的铅封,不点件计收。

  66.车辆装载长度,宽度不得超出车厢。

  67.经营性道路运输驾驶员连续驾驶车辆时间不得超过4h。

  68.进入高速公路匝道后,根据匝道的弯度掌握好转向盘,并将车速控制在限定的时速以下。

  69.车辆驶入高速公路前,应对驾驶室内,发动机机舱等安全部位进行必要的检查。

  70.发动机应有良好的起动性能,发动机应由驾驶员在座位上起动。

  71.液压行车制动在达到规定制动性能时,踏板行程不应大于全行程的3/4.

  72.长时间驾驶车辆,由于全身的主要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都在频繁动作,复杂和紧张程度高,极易引起疲劳。

  73.驾驶员就寝过晚,睡眠时间太少,第二天驾驶车辆时容易疲劳。

  74.车内温度过冷,过热,湿度过大,容易引起驾驶疲劳。

  75.驾驶员不得在服用麻醉药后驾驶车辆。

  76.驾驶员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对安全行车非常重要。

  77.驾驶员不得在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后驾驶车辆。

  78.驾驶员有眼疾或视力障碍时,不应该在驾驶车辆。

  79.驾驶员在病态下开车,注意力和反应力会大大降低,会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

  80.驾驶车辆由明处驶入暗处或由暗处驶入明处,眼睛对光线的强弱变化有一个适应过程。

  81.为确保运输市场的规模和健康发展,道路运输经营者应文明,公平,公正,公开,公正地参与竞争。

  82.平和的心态,稳定的情绪,良好的精神状态对安全行车至关重要。

  83.车内噪声和振动严重,易引起驾驶疲劳。

  84.经营性道路货物运输驾驶员不得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驾驶证,道路运输证和从业资格证。

  85.经营性道路货物运输驾驶员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货物脱落,扬撒等。

  8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办理有关手续后方可运输货物,货运经营者应当查验有关手续。

  87.货运经营者应当使用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车辆从事道路运输经营。

  88.按件托运的零担货物,长宽高分别不超过3.5m,1.5m,和1.3m。

  89.运输的货物应当符合货运车辆核定的载质量,载物长宽高不得违反载货要求。

  90.悬架系统同一轴上的弹簧形式应相同,应符合产品使用说明书上的规定。

  二.单选题(计135题)

  1.货运经营:予以许可的,向申请人颁发(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

  2.客,货运经营者应当使用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车辆从事道路运输经营。

  3.不得使用报废的,(擅自改装)的和其他不符合国家规定的车辆从事道路运输经营。

  4.应急预案应当包括报告程序,应急指挥,应急车辆和(设备)以及处置措施等内容。

  5.申请从事国际道路运输的,应当向(省道路运输机构)提出申请,并提交符合许可规定的相关材料。

  6.省,自治区,直辖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审查完毕,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

  7.国际运输予以批准的,应当向(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备案。

  8. 中国国际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当在其投入运输车辆的显著位置,标明(中国国籍)识别标志。

  9.外国国际道路运输经营者的车辆在中国境内运输,应当标明(本国国籍)识别标志。

  10.外国国际道路运输经营者经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批准,可以依法在中国境内设立常驻代表机构,常驻代表机构(不得)从事经营活动。

  11.客,货运经营者非法转让,出租道路运输许可证的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12.不符合规定条件的人员驾驶道路运输经营车辆的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

  13. 客,货运经营者不按规定携带车辆营运证的处(20元以上200元以下)的罚款。

  14.强行招揽旅客,货物的处(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罚款。

  15.没有采取必要措施防止货物脱离,扬撒的处(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罚款。

  16. 客,货运经营者不按规定维护和检测运输车辆的处(1000元以上5000以下的)罚款。

  17.经营性道路客货运输驾驶员从业资格证件全国通用,由(交通部)统一式样印制并编号。

  18. 经营性道路客货运输驾驶员从业资格证件由设区的(市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发放和管理。

  19.已获得从业资格证件的人员需要增加其他从业资格类别的,应当向(原发证机关)提出申请并按规定参加相应培训和考试。

  20. 道路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证件有效期为(6)年。

  21.道路运输从业人员应当在从业资格证件有效期届满(30)日前到原发证机关办理换证手续。

  22. 道路运输从业人员在从事道路运输活动时,应当携带相应的(从业资格证件)。

  23.经营性道路客货运输驾驶员,连续驾驶时间不得超过(4h)。

  24.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定期对货运车辆进行审验,每年审验(一)次。

  25.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者对达到国家规定的报废标准或者经检测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的货运车辆,应当及时交回(道路运输证)。

  26.涉及超限运输的应当交通部颁布的(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办理相应的审批手续。

  27. 经营性道路运输驾驶员连续驾驶车辆时间不得超过(4h)。

  28.24h内驾驶车连时间累积不得超过(8h)。

  29.(性格)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区别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的主要标志之一。

  30.有目的克服困难的心里过程,就是驾驶员的(意志)表现。

  31.驾驶员应有的基本意志品质为(坚持性)。

  32.驾驶员饮酒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33.夜间行车,车速超过30km/h使用(远光灯)。

  34. 夜间行车,车速在30km/h以内,可使用(近光灯)。

  35.炎热天气行车要注意防止发动机过热,应随时注意水温表读数,一般不超过85°。

  36.驾驶员的脉搏和心率增高,这主要是由于(心脏)活动加快的缘故。

  37.(简单,呆板的驾驶操作)会导致精神疲劳。

  38.驾驶员常会出现腰酸,背痛,这是由坐姿不正确引起的(脊椎疲劳)反应。

  39.每天保持7-8h的睡眠,可以预防疲劳。

  40.睡前1.5-2h内不饮食,可以预防疲劳。

  41.连续驾驶时间不得超过4h,连续行车4h,必须停车休息(20min)以上。

  42.夜间长时间行车,应由2人轮流驾驶,交替休息,每人驾驶时间应在(2-4h)之间。

  43.(睡眠)是预防驾驶疲劳和恢复清醒最可靠,最有效的方法。

  44.有中央分隔带将(上下行驶的车道)完全隔离。

  45.匝道与主线的交点称为匝道的(终点)。

  46.在高速公路进出口附近,主线右侧增设的与匝道终点相连的为车辆进出变速而用的附加车道称为(变速车道)。

  47.入口处的变速车道为(加速车道)。

  48.出口处的变速车道为(减速车道)。

  49.(行车道)是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两侧的上行和下行车道。

  50.(路肩)是路幅的一部分,位于行车道最右侧至路基边缘的地带。

  51.每隔一段距离,在道路的右侧加宽路幅,或留一定宽度和长度的路面,专供(紧急停车)用。

  52.在高速公路坡道较长或较陡的路段,有专供载货汽车,大客车等使用的(爬坡车道)。

  53. 沿加速车道行驶,并将车速尽快提高到(60km/h)以上。

  54.驾驶车辆一旦进入加速车道就必须(加速)。

  55.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驶时,最低时速不得低于(60km/h)。

  56.同方向有2车道的,在左侧车道行驶时的最低车速为(100km/h)。

  57. 同方向有2车道的,在右侧车道行驶的最低车速为(60km/h)。

  58. 同方向有3条以上车道的,最左侧车道行驶时的最低车速为(100km/h)。

  59. 同方向有3条以上车道的,中间车道行驶时的最低车速为(90km/h)。

  60. 同方向有3条以上车道的,最右侧道路行驶时的最低行驶车速为(60km/h)。

  61.当车速为100km/h时,纵向行车间距(两车间的前后距离)为(100m)以上。

  62. 当车速为70km/h时,纵向行车间距为(70m)以上。

  63. 遇大风,雨,雪,雾天或者路面结冰时,应当减速行驶,纵向行车间距应适当加大(1.5倍)或1.5倍以上。

  64.超车时,当车速为100km/h时,横向间距为1.5米以上。

  65.超车时,当车速为70km/h时,横向间距为1.2米以上。

  66.双向行驶的隧道内禁止使用(远光灯)。

  67.如果因故障不能离开行车道时,必须立即开启危险报警灯,在行驶方向后方(150m)处设立警告标志,夜间还需开启示宽灯和尾灯。

  68.驶离车道的最佳时机是行驶至出口(500m)处。

  69.如果驶出出口,只能继续向前行驶至立体交叉桥掉头,或者在(下一出口)驶离。

  70.转向突然失控时,若车辆和前方道路情况允许保持直线行驶时,不可使用(紧急制动)。

  71.当无ABS装置的车辆已偏离直线行驶方向,事故已经无可避免时,应(果断地连续踏制动踏板)。

  72.当制动,转向或擦撞引起车辆侧滑时,应立即(松抬制动踏板),并迅速向侧滑的一方转动转向盘。

  73.当意识到爆胎时,双手应紧握转向盘,松抬加速踏板,极力控制车辆直线行驶,若已有转向,也不要过度矫正,应在控制住方向的情况下(轻踏制动踏板)。

  74.感觉车辆不可避免的要倾翻时,但倾翻的力度不大,估计只是侧翻时,双手应紧握转向盘(双脚钩住踏板)。

  75.缓慢翻车有可能跳车逃生时,应向翻车的(相反方向)跳车。

  76.使用灭火器时,人站在上风处,尽量远离火源,灭火器要瞄准(火源)。注意:此题考试微机中答案是(火苗)。

  77.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记伤员)的原始位置。

  78.(1211)干粉灭火器是一种轻便,高效的灭火器材,适用于扑救油类,精密机械设备,仪表,电子仪器设备及文物,图书,档案等贵重物品的初起火灾。

  79.腐蚀品着火时,不得用水柱直接喷射,以防腐蚀品飞溅,应用水柱向高空(喷射形成雾状覆盖火区)。

  80.扑救易散发腐蚀性蒸汽或有毒气体的火灾时,扑救人员应穿戴防毒面具和相应的防护用品,站在(上风处)施救。

  81.液压行车制动在达到规定的制动效能时,踏板行程不应大于踏板全行程的(3/4)。

  82.乘用车,挂车轮胎胎冠上花纹深度不允许小于1.6mm。

  83.钢板弹簧不允许有(断片)现象。

  84.汽车外后视镜的安装位置和角度应保证驾驶员能看清车身左右外侧,车后(50)以内的交通情况。

  85.汽车的前,后转向信号灯,危险报警闪光灯及制动灯白天在距(100m)处能观察到其工作情况。

  86.前,后位置灯,示廓灯和挂车标志灯夜间好天气时在距(300m)处能观察到其工作情况。

  87.后牌照灯夜间好天气时能在距(20m)处能看清号牌。

  88.车长大于6m的客车至少有(两条)车厢照明电路。

  89.保持(最适宜)的轮胎气压是延长轮胎使用寿命的最有效措施。

  90.如果车辆严重超载,会造成轮胎严重超负荷运转,使轮胎侧壁的(弯曲),温度升高。

  91.气压过高,接地面积小,单位压力增高,使(胎冠)部分磨损加剧。

  92.点火系断电器触点间隙每增加或减小,油耗将(增加)。

  93.使点火提前角多提前或滞后1°,油耗将增加1%。

  94.断电器触点间隙过大或过小都将影响最佳点火时间,(增加)油耗。

  95.一只火花塞不工作,(增加)油耗。

  96.空气滤清器部分堵塞时,油耗(增加)。

  97.使用粘度,拉磨性及温度性能不符合要求的齿轮油,也会使油耗将(增加)。

  98.在冬季,传动机构用夏季齿轮油代替冬季齿轮油时,燃料消耗将(增加)。

  99.轮胎气压低于标准,燃料的消耗量(增加)。

  100.发动机在(低转速)时,耗油率增大。

  101. 发动机在(高转速)时,耗油率增大。

  102发动机在(中等转速)时,耗油率低。

  103.热车与冷车起步,将会使燃料消耗(增加)。

  104.发动机起动后,水温升至(40-50°C)时,方可起步。

  105.起步操作要手脚协调,(轻踏)加速踏板,(缓抬)离合器踏板,做到起步平稳可靠。

  106.在运用加速踏板时要做到轻踏,缓抬,若猛踏加速踏板或加空油,加速装置和省油装置提前起作用而额外供油,致使燃料消耗(增加)。

  107.在山区上坡行驶,失去最佳换挡时机,车辆惯性会迅速消失,加上车辆重力分力的影响,易造成停车,甚至倒溜,使车辆不得不重新起步,(增加)了燃料的消耗。

  108.发动机的转速在最大功率转速的(50%—75%)时,最节约燃料。

  109.液化石油气轿车使用(汽油)和(液化石油气)两种燃料。

  110.储气瓶内的气压不得超过额定工作压力,压缩天然气瓶不大于(20)MPa。

  111. 储气瓶内的气压不得超过额定工作压力,液化气石油气瓶不大于(2.2)MPa。

  112.燃气汽车需停驶超过(10min),应关闭手动气阀及电器总开关。

  113.因风扇传动带松弛造成散热不良使水温过高时,应调整传动带的张紧度,其挠度调至(12-14mm)为宜。

  114.重负荷时,离合器发出臭味和黑烟会(打滑)。

  115.直线行驶时无异响,但转弯时却出现异响原因是(后桥)。

  116. 左右轮胎气压不一致,规格不一,花纹差异过大都会引起(行驶跑偏)。

  117. 轮胎气压不足会造成(轴向沉重)。

  118.蓄电池停用一段时间或数天后,电能自行消失,无法使用,属于(自放电)。

  119.起动机运转无力,电压很低,甚至为零,是因为(内部短路)。

  120.电能不足或电源线接线柱接触不良,则起动(不转动或转动无力)。

  121.充电指示灯亮或电流表指示放电是因为(不发电)。

  122.不充电原因可能是发电机(传动带过松或断裂)。

  123.前照灯一个灯不亮(灯泡损坏或熔断丝烧坏)。

  124.燃油报警灯亮(燃油箱储油量不足)。

  125.制动报警灯亮(未放松驻车制动器操纵杆)。

  126.按件托运的零担货物,单件体积一般不大于(1.5m3)。

  127.按件托运的零担货物,单件质量一般不超过(200kg)。

  128.(集装箱运输)是交接检收。

  129.(集装箱运输),交接检收凭箱口的铅封,不点件计收。

  130.重型,中型载货车辆,半挂车载货高度从地面起不得超过(4m)。

  131.载运集装箱不得超过(4.2m)。

  132.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者应当制定有关交通事故,(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133.载货汽车,包括载货越野汽车应等于或小于(长度为12m,宽为2.5m,高4m)以下。

  134.半挂车汽车列车应等于或小于(长度为16.5m,宽为2.5m,高4m)以下。

9. 印刷机械基础知识点

1.开机前的准备工作。

开机前首先应检查一下机器,尤其是在操作长时间未开的机器或接开别人的机器时,更应注意这一点。主要检查的地方是滚筒与滚筒中间的接合处、滚筒的缺口部位等,如果有杂物应及时清除。水斗和墨斗辊也是检查的一个重点,一是检查中间是否有杂物,二是检查墨斗辊和墨斗刀片之间是否过紧,空转机器时需把墨斗打开。此外再检查一下一些重要部件(如递纸牙,收纸链条等)是否有松动现象。另外也不能忘记着油标,尤其是那些不带油压检测的设备,更应把住这一关。输纸板上、墨路两边的墙板上、收纸部位的盖板上、脚踏板上等如有不安全的物品应及时清除。 经过上述检查后,用手盘车,如在一周内受力不均匀,则应详细检查有关部位,然后点动机器,如有异常则应停机检查。待这些工作做好后,则可开机运转。

2.开机运转。

开机之前应首先按铃,以便机器周围的人提取做好准备。如果人员比较多,铃声时间应长一些,为了确保安全,还应周围观察一下。按运转开关之前,另一只手应放在紧急停镇开关上,如有异常,则应紧急停车(此判断通常是以机器的声音为依据)。通常上版、上橡皮布或清洗滚筒表面时都应先空转机器,其目的是使轴承、齿轮、凸轮、链轮等表面有足够的润滑油存在。

3.上水、上墨。

上水、上墨量依据具体印品而定,一般应使水量和墨量比实际需要略大一些(通过经验估计,也可通过近似计算给出所需要的量)。上水时应注意不要把水倒在水箱或水斗的外面,以免水滴到机器上,造成机器部件表面生锈。上墨时应使墨尽量靠在墨斗刀片和墨斗辊之间的最下部,不宜弄得整个墨斗上到处都是。上水、上墨一般都应在停车时进行。如果是开机时进行操作一定要注意安全。另外上墨时应将墨桶里的墨皮及杂质清除掉。

4.上版、上橡皮布。

橡皮布一般都应事先安装好。橡皮布安装的是否合适,可通过手弹听其声音来判断。用手指上中部弹橡皮布,如果声音比较清脆,则表明橡皮布比较紧;声音沉闷,表明橡皮布比较松。左右都应仔细检查。

印版的安装应在合压状态下进行,这样可使印版紧靠在滚筒上。对干不带上版合压的设备,可放下靠版水辊。上版前应对印版进行详细检查,具体检查方法参前所述。

5.匀水、匀墨。

开动机器,使水、墨进入水、墨路,并打匀。如果墨量上的不足,可采用压墨斗的办法使其快速上墨。待水、墨全部打匀后,再把靠版水辊靠到印版上,使印版表面先上水,基本上匀后(通过表面反光可观察上水状况),再放下靠版墨辊。这时印版表面的理想状况应是看不见水的反光,同时也无糊版现象。如果有水的反光,表明水大,则应减小水量;如果有糊版,则表明水小,应加大水量。总之应使水、墨处于平衡状态。

6.对规矩线。

这时用的纸应是找规矩用的纸,通常的办法是在废印张里找一些白纸。注意过轮纸应和待印的白纸基本上一致(幅面、定量、类别),直到规矩对准为止。如果规矩不准,可通过拉版、借滚筒、借规矩等措施使规矩准确。 找规矩时有两点要注意:①版动时,纸不动,即将版向前拉,则图文在纸张上的位置向前移动(方向一致);②纸动时(规矩动),版不动,即纸张向前运动时,图文向纸张的后面移动(方向相反)。

规矩的准确指的是图文与纸张的前口及纸张的侧口(拉规边)平行,而且整个图文在纸张表面上都能印出来,左右基本上处于居中位置。

判断规矩线与前四是否平行有两种办法:一是将纸张对折,令其规矩线重合,看纸张前口的相差程度;二是将纸张的前口对齐,看规矩线的相关程度。初学者把纸张折好后,可用按钉将纸的两边口按在一起 判断图文与纸张的前口是否一致,可通过规矩线的相差程度来观察。通常做法是把一打纸以叼口边为基准闯起,然后将其向一侧捻开,目测其相差量。如果基本上看不出差别,则可认为合格;如有明显差别,则需详细分析原因(这种问题多半是由规矩调节不当造成的)。判断侧规矩是否准确多半采用划线的办法。根据印张上图文距纸张边缘的位置,在印版上(拉规边),用划针划出两条线(相距1mm左,使这两条线在印张上刚好能印出来,其中造边上的第一条线正好印在纸张的边缘上。如果这条互没有印上,则说明侧规没有拉到位,且通过第二条线大概能估计出误差的大小。如果不划线,也可采用点点的方法,但这种记号不易观察。要注意的是:划完线后应圈一下墨(即用墨涂在划线处,然后用油布将多余的墨擦去),正常印刷时应经常察看规矩线,如果规矩不准,将给后续工作带来极大困难。

对于单色套印来说,可以完全按上面所述进行。对于多色套印来说,应从各色的规矩线中首先选一个基准,使调节量最少,又不会带来其它问题。选定基准后,再拉动其它印版,使其规矩线与基准的规矩线重合,然后通过借前规使规矩达到规定的要求。不过比较规范化的做法是首先将所有的规矩线都达到单色套印的要求,然后通过印版滚筒整体的周向和轴向移动使各色版的规矩线重合。这种方法在实际过程中是这样进行的:先进一个最接近单色规矩线要求的色版为基准,通过拉版使其达到规定的要求,然后拉动其它色版与此规矩线靠近。如果规矩线中有与基准规矩线平行的,则可通过滚筒的整体移动使规矩线重合。双面套印也应按此方法找正,即以一面为基准,另一面和基准面套印。

7.套印精度分析。

套印精度是评价印品质量的一个最重要套印精度受到机器精度、原材料的性能、操作人员的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要达到理想的套印是不可能的。通常以人们所能接受的套印精度为准,粗糙的活,套印度代一些;普通的活,套印精度中等;精美产品,套印精度高一些;证卷等产品,套印精度最高。双面套印比单面套印要低一些。整个版面的套印精度也不是完全一样的,有的地方高,如人的眼睛;有的地方低,如背景色等。因此找规矩时应首先保证版面的重点部位套准,同样兼顾次要部位,当然如都能套准是最好的。

8.找墨色。

墨色要均匀一致,调整墨色的常用办法是改变给墨量。规范化的做法是首先按照样张上的油墨分布调整墨斗和墨斗辊之间的间隙,使印张上的油墨和样张上的油墨分布规律基本一致,然后增大墨斗辊的转角,使墨层厚度达到规定的要求,当然通过两次调墨就满足要求,那是不可能的,通常还要在此基础上进行修修补补。

9.正式印刷。

正式印刷时应首先校对样张,并把印出的样张交给有关责任人审查,如同意则开机印刷。印正品之前,还要放一些过轮纸,这些过轮纸的作用主要是打匀墨色。进入正品印刷时,应经常抽取样张,观察水、墨的平衡状况。如有墨皮,应用刮板刮或停机用古布将墨皮清除掉。如发现有糊版的,应加大水量;对于花版的,应减小水量。但应防止出现“水大墨大”的恶性循环。糊版容易出现在暗高部位,花版则容易出现在高光部位,但五成点处对糊版和花版最敏感。 要勤搅墨斗,因为油墨时间长了会硬化,造成上墨量不足。如发现上墨量少时应快速压墨斗。要勤看水斗,如局部出现水量过大,则用刮板向下刮水。如发现整个版面墨量过大,可关掉传墨辊,即使其停止上墨;如墨量太大,则可用刮墨器刮墨或用纸张把墨路里面多余的墨去除掉。

如果整个版面的水量过大,则可暂停传水辊的摆,使其不传水,待水量减小到合适的程度后,再使传水辊恢复摆动。

印刷时还应经常观察水、墨辊的转动状况,如果其内外圈同时转,则应停机检查。如有异常声音,应停车检查。

喷粉装置的使用主要根据印品表面油墨的分布状况而定。一般是暗调部位用粉量多,高光部位用粉量少。判断粉量用的是否合适通常采取如下做法:用手在抽出的样张上轻轻地按一下,如果手上基本无墨,则粉量合适;如果手上墨量较大,则应加大喷粉量。如果手上都是粉子,说明喷粉量太大,应减小喷粉量。为了促使印品快速干燥,通常是把印品分打存放。刚印完的印张不宜用手翻动,因为油墨未干,容易蹭脏。当干燥两个小时左右时,可用手翻动,使印品内部因油墨氧化,而产生的热量扩散出去。翻面印刷时应关闭平纸器,否则有可能使已印完的那面蹭脏。

注意走正品时应打开计数器。为了避免纸张数量不够,上纸前应先数一下纸张(如果可能的话),不够应及时补上。印废的纸也应整理好,印完后可以核对印张的数目。中途走过轮纸时应停止计数,待过轮纸走完后,再重新计数。每次印新产品前,应将计数器清零。如印品数量比较大,则每班应把计数器开始的数和最终的数计当下来。

10.配墨。

配墨是操作人员经常要做的一件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配墨技术,但相当一部分人还是靠经验配墨。因而有经验的人就干得快、干得好,无经验的人就干得慢、干得差。那么能不能找到一种快速通用的配墨方法呢?回答是肯定的,那就是掌握配墨的规讹操作工艺。首先看一下墨色的叠加规律:

黄+品红=红

品红+青=蓝

青+黄=绿

黄+品红+青=黑(灰)

墨色越混合,颜色就越深,所以深色墨各种成分都多,而浅色墨各种成分都少。由于墨色存在着色偏,所以等量的三原色墨混合后并不能得到理想的中性灰。通常是黄墨和品红墨差不多,而青墨要大一些。一般来说应按中性发曲线配墨,但实际过程中难以实现,因而通用的标准做法是按色谱配墨。色谱上每一色块都是按网点面积的百分比给定的,但由于油墨的比重基本上一致,所以可把每种油墨网点的百分比划成油墨重量的百分比,这给投色谱配墨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实际上可用天平称量每一份油墨,然后将其混合到一起,均匀搅拌,即能得到所需要的墨色。如金红墨为百分之百的黄和百分之百的品红混合而成,通过比例可以看出黄墨和品红墨的比例为1∶1,即1kg黄墨+1kg品红墨=2kg金红墨。假如配置一种由20%的黄墨,40%的红墨,40%的青墨组成的专色墨10kg,可以看出其墨量的比例为2:4:4,则每份墨量应为:黄墨 20% × 10=2kg 品红墨 40% × 10=4kg青墨 40% × 10=4kg配墨时有几点要注意的是:

(1)所选用的色谱应和油墨的型号一致,一般都直选用油墨厂家提供的色谱。

(2)不同厂家的墨不宜混用,因为每一厂家的墨都有其自己的特色。

(3)选色块时,应把待印色块放在一起,这样便于比较观察。

(4)取少许配完的墨放在和色谱(或样张)接近的纸张上。用刀片轻轻利一下,然后和色谱(或样张)上的色块进行比较,如果不一致,看和那个色块相近,通过色块下面的标注可看出哪种墨不足。

(5)把混合在一起的墨分开是不可能的,所以配墨时墨量不宜过大,只要略有节余即可,墨的用量可通过经验或近似计算估计出来。每次配的墨应把其比例记住,以防墨量不够时,重新补墨用。

(6)注意纸张对墨色的影响。

(7)浅色墨的配置可使用添加撤淡剂的方法对原墨进行稀释。

(8)要控制燥油,调墨油,亮油等辅助材料的用量。

(9)配墨应在光滑的平板上进行,如PS版等。

11.晾纸。

晾纸是消除纸张上机遇水产生的纸张变形,减小因纸张所造成的套印不准。铜版纸一般无需晾,通常需要晾的都是1009以下的胶版纸。晾纸时每一打纸不要夹得太多,以免风吹不开。晾纸机应装在印刷车间内,这样可与环境的温、湿度基本上一致。

12.补墨色。

有时印品会出现某些色印得不足,如果不补印的话,印品的质量将受到影响。出现这种现象应再印刷一次,即把所缺的墨补上。缺一色,补一色;缺两色,补两色。补墨时,墨斗应重新调节。

13.印实地。

印刷机上要印出高质量的实地是比较困难的,通常的做法是印两次,这样可使实地密度有较大的提高。这时实地应是单独的,如果实地和图文连在一起,则不宜这样做。

上面几节详叙了机器规范化操作的一般方法,但是对不同的机器来说,其操作方法是有所差别的,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