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的种植技术与田间管理是怎样的?

海潮机械 2022-04-17 02:20 编辑:潘勇 300阅读

您好,很高兴为您回答!

油菜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它的栽种面积大,仅次于小麦、玉米等作物的种植面积。它还是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种子含油量在50%左右,在市场上占有不小的数量。

油菜多在春秋季种植,种植时间和小麦差不多(或略提前),成熟一般比小麦要早。油菜是一种轮播换茬不错的农作物,而且在有的地方,油菜花是带动当地旅游重要的产业,所以,这种既是油料作物又是观赏作物的农作物,很受种植户们的欢迎。

选种整地播种根据当地环境,和种植土壤地形,应选适合本地生长,优良抗病性强的中晚熟品种为主栽品种。

油菜是一种需肥较多的作物,应重施基肥。若基肥施入不足,苗期生长缓慢、瘦弱,不仅影响安全越冬,而且对后期的生长也非常不利,即使追肥也不能弥补。油菜在生长过程中,对氮钾肥的需求相对比较多,每生产出100公斤优质油菜籽,需氮9公斤,磷3公斤,钾9公斤左右。

油菜宜种植在土壤疏松,土层厚肥力强,排灌方便的地方为宜。播种前,建议亩施优质有机肥2000公斤左右,磷肥25公斤左右,硼肥1公斤,均匀撒施于田间,并对土壤做深翻细耙。一般于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择机播种,播种时建议条播,行距在3-40厘米左右,株距可在齐苗后间苗、定苗时再决定距离。播种深度3-4厘米,播后覆土1厘米左右,保证快速出苗。

条播一般使用的是播种工具,株距在播种时很难掌握,所以在齐苗后及时对稠密的幼苗进行间除;1-2片真叶时,要再次间苗,要做到油菜叶片之间有空隙,互不遮盖;3-4片真叶时就可以定苗了,株距把握在15-20厘米左右,间苗时,我们要拔出小庙,病弱苗,去密留稀,去弱留强。

田间管理科学排灌

油菜在生长发育期,怕旱怕涝,所以,油菜生长期间要做到旱能浇,涝能排;田间挖好排水沟,畦沟要保持通畅,以便随时排灌。出苗后,如遇干旱要及时浇一次水,抽薹开花期需水较大,要注意抗旱防干;结荚果期,上部茎干重量增加,为防止倒伏和病虫害,要控制浇水量和排灌防渍的工作。

科学追肥

油菜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只靠土壤的基肥是明显不够的,还要分时期追肥,满足各时期的养分需要。

1,提苗肥,定苗后10天左右,配合中耕松土,喷施一次以速效氮肥为主的叶面肥。一个月后,视苗情长势,如油菜苗长势弱,再重复喷施一次速效叶面肥。可用尿素5公斤左右,兑适量的水均匀喷施。

2,越冬肥,土壤封冻前,对作物施肥,保证作物在冬季有充足的养分,并提高土壤温度,防冻的作用是越冬肥。越冬肥可和第二次中耕松土一同进行,越冬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速效钾肥,大概在12月下旬陆续施入。

3,抽薹肥,油菜抽薹后,在薹高5-10厘米左右时,使用速效氮肥5公斤和0.5斤硼肥,于叶面喷施。另外,在油菜始花期,也建议喷施一次硼肥,促进开花结实,荚大粒多,籽粒饱满。

病虫害防治

1,菌核病,油菜菌核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严重年份发病率可达80%以上,导致减产50%左右,极大降低油菜籽的含油量,降低了质量。

油菜菌核病俗称白杆,从油菜苗期到成熟均可发生。茎、叶、花、果都可被危害,而且它们受害后表现不一,其中茎部受害后造成的损失最大。

苗期染病,根茎相连处受害,初为红褐色斑点,后扩大并变为枯白色,组织湿腐,病处长出絮状菌丝。严重时,幼苗死亡病处形成黑色菌核。

防治措施,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可减少油菜菌核病发病的几率,芥菜型油菜,具有较强的抗菌核病性。

油菜开花期,是防治菌核病的关键时期,当绝大部分花开放时,可用50%扑海因,农利灵,22%多菌灵,40%菌核净喷施。用药喷施时,要重点对植株的中下部茎叶喷施,一般每周一次,连续2次左右即可防治。

2,油菜霜霉病,油菜霜霉病是油菜上重要的病害,在我国各种植地均有发生,严重田发病率可高达100%。

油菜霜霉病在油菜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主要危害油菜的茎,叶,果实。叶片染病后,初现淡黄色小斑点,后扩展成黄褐色不规则或多角形大斑点,病斑背面出现白色霜霉层。

防治措施,选用抗性品种,避免植株密度过大,田间低洼易积水湿度过高。注意施足有机肥,早施薹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的抗病性。在初花期,发病之前,使用百菌清,甲霜灵锰锌等药剂喷施,每周一次,连续用药2-3次即可有不错的防治效果。

好,更多关于无公害种植技术,请关注我们的【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讲解】专栏,我们会在里面随时更新种植技术、和经验。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