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
从清末到中华民国初期中国机器棉纺织业开始酝酿于19世纪70年代后半期。但第一家棉纺织厂──上海机器织布局直到1890年才投产。该厂集资40万两,拥有纱锭35000枚,布机530台。可惜在投产后三年左右,毁于大火。1889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武昌筹建湖北织布局,于1892年底投产。上海尚建有3家纺织厂,即华新纺织新局(1891)、华盛纺织总局(1894)和裕源纱厂(1894)。到1894年甲午战争前全国已开车的机器设备计有纱锭12.9万余锭,布机1800台。这反映了中国棉纺织业创建时期的状况。
甲午战争后,棉纺织业利润优厚,刺激了这一行业的发展。1895~1899年五年中分别在上海、宁波、无锡、苏州、杭州、萧山、南通等地增设了10家棉纺织厂,18.8万枚纱锭,形成中国棉纺织业第一次设厂高潮。著名的业勤纱厂、大生纱厂等就是在这一时期中建立的。
衰退
但是,外国资本势力凭借马关条约特权,迅速侵入这一行业。在1897年一年中,上海出现了4家外资棉纺织厂,分属英、美、德三国所有。资本总计405万余两,纱锭16万枚。
20世纪初,列强加紧对华侵略。1902年又有日本三井洋行收买华厂楔入上海棉纺织业。在英、美、德、日四国势力交相抢夺的情势下,1900~1904年五年中,华资棉纺织厂竟无一家成立。1905年的抵制美货运动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棉纺织业也在原有基础上稍有进展。1905~1908年四年中,分布在苏、浙、豫及上海的新建棉纺织厂8家,共有资本534万元,纺锭12.9万余枚。但是面临外资兼并和压迫的处境,中国棉纺织业经营的困难有增无已。创业于1895年的大纯纱厂到1908年为日本资本所兼并;1907年以中日合资开办的上海九成纱厂,开业不久便为日资所吞并。其他华商各厂也屡经改组。据不完全统计,在1905年以后的六年中,新旧华资纱厂的改组、出租和出售的达 8家、11次之多。这表明了中国棉纺织业在兴起阶段遭到外国侵略势力的威胁,处于艰难的地位。截至中华民国建立后的1913年,全国还只有纱锭484192枚,布机2016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