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镁磷肥是酸性还是碱性(钙镁磷肥是酸性还是碱性肥料)

海潮机械 2023-01-18 22:21 编辑:admin 72阅读

1. 钙镁磷肥是酸性还是碱性肥料

钙镁磷肥的主要产地在中国。

由于其原料来源广,生产工艺简单,所以近年来在我国南方磷矿产地发展很快。

该种肥料的外观为灰白、黑绿或棕色玻璃状细粉。

由于产地不同,产品规格相差较大,一般磷(P2O5)的含量在14%~20%之间,氧化钙(CaO)的含量在25%~40%之间。

由此可见,钙镁磷肥是一种以含磷为主,同时含有钙、镁、硅等成分的多元肥料。

钙镁磷肥不溶于水,无毒,无腐蚀性,不易吸湿,不易结块,为化学碱性肥料。

它广泛适用于各种作物和缺磷的酸性土壤,特别适用于南方钙镁淋溶较严重的酸性红壤。

具体使用方法如下: (1)最适合于作基肥深施。

钙镁磷肥施入土壤后,其中磷只能被弱酸溶解,要经过一定的转化过程,才能被作物利用,所以肥效较慢,属缓效肥料。

一般要结合深耕,将肥料均匀施入土壤,使它与土层混合,以利于溶解及作物的吸收。

(2)南方水田可用来蘸秧根。

每亩用量在10kg左右,对秧苗无伤害,效果也比较好。

(3)与10倍以上的优质有机肥混拌堆沤1个月以上,沤制好的肥料可作基肥、种肥,也可用来蘸秧根。

钙镁磷肥施用中应注意的事项: (1)钙镁磷肥与普钙、氮肥配合施用效果比较好,但不能与它们混施。

(2)钙镁磷肥通常不能与酸性肥料混合施用,否则会降低肥料的效果。

(3)钙镁磷肥的用量要合适,一般每亩用量要控制在15~20kg之间。

通常亩施钙镁磷肥35~40kg时,可隔年施用。

(4)钙镁磷肥最适合于对枸溶性磷吸收能力强的作物,如油菜、萝卜、豆科绿肥、豆科作物和瓜类等作物上。

水稻田缺硅时,施用钙镁磷肥效果也好。

2. 钙镁磷肥是生理酸性肥料吗

可以放

 一、钙镁磷肥在酸性和中性土壤中施用,增产效果和过磷酸钙相似;在石灰性土壤中施用,当季的增产效果相当于过磷酸钙的85%左右,但后效比过磷酸钙更持久。给水稻田施用钙镁磷肥,有以下几种方法:

 1. 育壮秧在整秧田时,把钙镁磷肥作面肥施入秧田,亩施30公斤~35公斤,能促进秧苗根系发育,早生分蘖,能培育出壮秧。

 2. 沾秧根在水稻插秧时,把钙镁磷肥放在盆里,掺些黄泥拌成糊状,将成捆的秧苗根沾匀肥料,然后插秧。钙镁磷肥沾秧根比较安全,不会烧苗,每亩用量7.5公斤左右,用肥少,收效大。

 3. 作面肥在插秧前最后一次耙田以前,亩撒施钙镁磷肥25公斤,经过耙田,使肥料和表层土壤均匀混合,然后插秧。耙面肥相当于基肥的作用,用肥量较多,但较省工,且后效较长,到第三、四茬仍有增产作用。

二,钙镁磷肥的使用注意事项:

1、钙镁磷肥与普钙、氮肥配合施用效果比较好,但不能与它们混施。

2、钙镁磷肥通常不能与酸性肥料混合施用,否则会降低肥料的效果。

3、钙镁磷肥的用量要合适,一般每亩用量要控制在15~25公斤之间。过多地施用钙镁磷肥,其肥效不仅不会递增而且会出现报酬递减的问题。通常亩施钙镁磷肥35~40公斤时,可隔年施用。

4、钙镁磷肥最适合于对枸溶性磷吸收能力强的作物,如油菜、萝卜、豆科绿肥、豆科作物和瓜类等作物上。

以上就是钙镁磷肥的使用特点和注意事项,钙镁磷肥培育大苗时作为底肥效果很好,植物能够缓慢吸收所需养分。

3. 钙镁磷肥属于什么肥

您所说的磷肥也是复合肥生产的一种原料,比如磷酸一铵、过磷酸钙、磷酸氢钙等等,复合肥的生产原料主要由氮磷钾三种原料组成,氮肥如:尿素、氯化铵,磷肥:磷酸一铵、磷酸二铵、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等,钾肥:主要是以氯化钾为主,有进口钾国产钾生产复合肥的厂家会按照自己产品的比例来进行原料配比,比如这个产品要放多少氮肥磷肥钾肥,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工艺转换最后造粒成为成品复合肥。

4. 钙特镁肥是碱性还是酸性

碳酸氢铵是弱酸弱碱盐。

其溶液显酸性还是碱性,要看其弱酸和弱碱的相对强弱,碳酸的K1=4.2X10^-7 氨水的K=1.8X10^-5,氨水的碱性比碳酸的酸性强,所以水解后溶液显碱性。

农村利用碳酸氢铵能和酸反应这一性质,将碳酸氢铵放在蔬菜大棚内,将大棚密封,并将碳酸氢铵置于高处,加入稀盐酸。

这时,碳酸氢铵会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铵、水和二氧化碳。碳酸氢铵的化学式中有铵根离子,是一种铵盐,而铵盐不可以和碱共放一处,所以碳酸氢铵切忌和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放在一起。

碳酸氢铵是一种白色化合物,化学式为NH4HCO3,呈粒状、板状或柱状结晶,有氨臭。

碳酸氢铵是一种碳酸盐,所以一定不能和酸一起放置,因为酸会和碳酸氢铵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使碳酸氢铵变质。

5. 钙肥是酸性肥料还是碱性肥料

磷酸二氢钾是酸性化肥。芸苔素是有机化学生物制剂,混合性良好。这些肥料都是弱酸性的与芸苔素可以混合使用,但不能与碱性或弱碱性物质混合使用,避免造成肥料失效。

总之,硼肥、过磷酸钙浸出液、磷酸二氢钾等酸性物质和芸苔素可以混合使用、喷雾,但不要加入碱性物质。

6. 钙镁磷肥是碱性肥料吗

主要成分为磷酸二氢钙Ca(H2PO4)2和石膏CaSO4·2H2O。又称过磷酸石灰。用硫酸分解磷灰石Ca5(PO4)3F制得的称为普通过磷酸钙,简称普钙,主要成分为Ca(H2PO4)2·H2O、无水硫酸钙和少量磷酸 ,含有效 P4O10 14 % ~ 20 % ,其中80%~95%溶于水,属水溶性速效磷肥,可直接作磷肥,也可用于制复合肥料。由于普通过磷酸钙的品位比较低,单位有效成分的销售价格偏高,磷肥工业又出现一些高浓度磷肥。用磷酸和磷灰石反应,所得产物中不含硫酸钙,而是磷酸二氢钙,这种产品被称为重过磷酸钙,为灰白色粉末,含有效P4O10高达30%~45%,为普通过磷酸钙的两倍以上。重过磷酸钙主要用作酸性磷肥。将重过磷酸钙与碳酸氢钠作用,可放出二氧化碳气体,用于食品发酵。过磷酸钙为混合物.

7. 钙镁磷肥的酸碱度

因为镁是合成叶绿素的重要元素,钙质钙剂补充不够,维生素补充不够,缺营养,饮食方面不注意影响有关,三餐规律饮食指导意见:缺镁无法合成叶绿素,就只表现出叶黄素的颜色,就发黄了

镁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元素,是叶绿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多种酶的辅助因子,对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的提高有重大作用。那么。作物出现缺镁该如何补救?

作物缺镁首先导致植物中下部分叶脉间色泽变淡,由淡变黄再变褐,严重时叶片枯萎脱落,幼嫩组织发育也受阻,从而导致植物长势衰弱,产量明显下降。

部分作物缺镁表现:

1.禾谷类作物

早期叶片脉间褪绿出现黄绿相间的条纹花叶,严重时呈淡黄色或黄白色。

2.葡萄

表现为叶片失绿,最初从基部叶片开始,叶缘先变黄,叶片呈水渍状,严重时脉间黄化。缺镁还会导致枝干细长柔弱,根少,开花受抑制,花的颜色苍白。

3.柑橘

叶片黄化、脱落;果实变小且甜度低,色泽差。

4.草莓

最初上部叶片的边缘黄化和变褐枯焦,进而叶脉间褪绿并出现暗褐色的斑点,部分斑点发展为坏死斑,形成有黄白色污斑的叶片。

5.番茄

老叶叶脉组织失绿,并向叶缘发展,严重时扩展到小叶脉,最后全株变黄。

一、镁的作用

1.镁是叶绿素的成分,对光合作用有重要作用;

2.镁作为核糖体亚单位联结的桥接元素,能保证核糖体结构的稳定,为合成蛋白质提供场所;

3.镁也是植物体内许多酶如葡萄糖激酶、丙酮酸激酶、苹果酸合成酶、核糖核酸聚合酶等的活化剂,因而镁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以及碳水化合物的转化和降解,在核酸和蛋白质代谢中有重要作用。

二、缺镁的原因

镁在植物体内的分布:种子(果实)>茎、叶>根系

作物生长初期,镁大多存在于叶片中,到了结实期,则转移到种子中,以植酸盐的形态储存。镁在韧皮部中的移动性强,储存在营养体或其他器官中的镁可以被重新分配和再利用。缺镁状常常首先表现在老叶上,如果得不到补充,则逐渐发展到新叶。

1、当镁的供应量较少时,首先累积在子粒中,而且生殖器官能优先得到镁的供应。

因此挂果量大时,如不及时补充镁,叶片中的储存镁会优先分配给果实,从而导致老叶出现缺镁症状。此现象在膨果着色期尤为明显。

2、砂质土壤和酸性土壤导致缺镁

沙质土壤本身镁含量不高,而且团粒结构松散,镁的缺失非常严重。酸性土壤中淋溶作用更为强烈,且氢、铝等离子浓度较高,抑制镁的吸收。

3、元素间拮抗作用导致缺镁

镁与钾拮抗。物质在细胞跨膜运输中,钾肥用过量造成细胞膜内外钾、钠离子交换较多,镁、钠离子交换减少,抑制细胞对镁的吸收。镁与铵拮抗。在酸性土壤条件下,铵根离子使根尖细胞中的氨基酸带正电荷,趋向吸收带负电荷的阴离子,导致镁、钙等金属阳离子吸收受阻。

三、如何合理施用镁肥

1、不同土壤环境不同施肥策略

各种镁肥酸碱性不同,施用不同种类镁肥时,要考虑实际土壤性质。

酸性土壤:建议施用碳酸镁、氧化镁、钙镁磷肥等缓效性镁肥做基肥;

中性土壤:建议施用硫酸镁、硝酸镁等效果较好;

碱性土壤:建议以叶面补充为主,地面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环境。

2、重点生育期叶面补充镁肥

抓住三个重要时期:谢花保果期、秋梢萌发期、果实着色期;

3、注意肥料混配,避免拮抗作用

土壤施用镁肥时,不宜与高钾复合肥或铵态氮复合肥同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