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施肥怎么(如何合理施用尿素肥料?)

海潮机械 2023-01-06 04:41 编辑:admin 262阅读

1. 如何合理施用尿素肥料?

尿素适用于作基肥和追肥,有时也用作种肥。尿素在转化前是分子态的,不能被土壤吸附,应防止随水流失;转化后形成的氨也易挥发,所以尿素也要深施覆土。

尿素适用于一切作物和所有土壤,可用作基肥和追肥,旱水田均能施用。由于尿素在土壤中转化可积累大量的铵离子,会导致PH升高2——3个单位,再加上尿素本身含有一定数量的缩二脲,其浓度在500ppm时,便会对作物幼根和幼芽起抑制作用,因此尿素不宜用作种肥。

用量及两次使用间隔时间因作物需肥量和需肥规律不同而异。

2. 如何使用尿素施肥

尿素,又称碳酰胺,是由碳、氮、氧、氢组成的有机化合物是一种白色晶体,是目前含氮量最高的氮肥。尿素含氮量高,施用量不宜过大,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肥害”。很多水果产区农户大量使用尿素,造成死树,后果十分严重。今天我们来介绍一下尿素的正确使用方法。

尿素使用十忌

一忌与碳铵混用

尿素施入土壤后,要转化成氨才能被作物吸收,其转化速度在碱性条件下比在酸性条件下慢得多。碳铵施入土壤后呈碱性反应,ph值为8.2~8.4。农田混施碳铵和尿素,会使尿素转化成氨的速度大大减慢,容易造成尿素的流失和挥发损失。因此,尿素与碳铵不宜混用或同时施用。

二忌地表撒施

尿素撒施在地表,常温下要经过4~5天的转化才能被利用,大部分氮素容易在氨化过程中挥发掉,一般实际利用率只有30%左右,如果在碱性土壤和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中撒施,氮素的损失会更快更多。而且尿素浅施,易被杂草消耗。尿素深施,融肥于土,使肥料处于湿润的土层中,有利于肥效的发挥。作追肥应穴施于苗旁或沟施在苗侧,深度应在10~15cm左右。这样,尿素集中在根系密集层,便于作物吸收利用。试验证明,深施比浅施能提高尿素的利用率10%~30%。

三忌作种肥

尿素在生产过程中,常产生少量的缩二脲,当缩二脲含量超过2%时就会对种子和幼苗产生毒害,这样的尿素进入种子和幼苗中,会使蛋白质变性,影响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故不宜作种肥。若必须作为种肥施用,要避免种、肥接触,并控制用量。

四忌施后马上灌水

尿素属酰胺态氮肥,它要转化成氨态氮才能被作物根系吸收利用,转化过程因土质、水分和温度等条件不同,时间有长有短,一般在经过2~10天才能完成,若施后马上灌排水或旱地在大雨前施用,尿素就会溶解在水中而流失。一般夏秋季节应在施后2~3天才能灌水,冬春季节应在施后7~8天后浇灌水。

五忌与碱性肥料混施或同时施用

尿素施后须转化成氨态氮才会产生肥效,而氨态氮在碱性条件下,大部分氮素会变成氨气挥发掉,所以尿素不能与石灰、草木灰、钙镁磷肥等碱性肥料混施或同时施用。一般来说,夏秋季节,尿素与碱性肥料应错开3~4天施用,冬春季应错开7~8天。

六忌施于芹菜上

芹菜整个生长期间需追施大量的氮素肥料,但不可施尿素。因为追施尿素,芹菜纤维增多变粗,植株老化,生长缓慢,且食用带苦味,品质低劣。芹菜适宜施碳铵、氨水和有机肥料,有利提高品质。

七忌用量过大

尿素含氮量高,施用量不宜过大,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肥害”。一般每亩施用5~15公斤,水田每亩施15~20公斤。施用过多,在转变为碳铵前不能被土壤吸收,容易被雨水淋失,且易伤害作物。同时尿素施得过多,大部分被流失,进入地下水,将会导致水体的氮素污染,造成亚硝酸盐的沉积,严重影响人畜安全。

八忌高浓度叶面喷施

在所有氮肥里面,尿素是最理想的叶面肥。喷施尿素,作物合成蛋白质的数量和速度都超过其他氮肥。但是,叶面喷施时切忌尿素溶液浓度过大,否则会烧坏叶片,也会毒害植株。通常对玉米、小麦、水稻、棉花的浓度以2%为宜;蔬菜、瓜果以0.5-1%比较合适;果树以0.5-1.5%为宜。

九忌施用过迟

施用尿素过晚,不利于肥效的发挥,易造成作物贪青晚熟,故一般应比其他氮肥早4~7天施用。

十忌单一施用

尿素的有效成分是氮素,养分单一,而作物生长发育需要多种营养成分。

因此,尿素应和有机肥及磷、钾肥等配合施用,以满足农作物对各种养分的需要。而且尿素与有机肥及化肥合理混施,还能有效提高其利用率。如尿素与过磷酸钙混合施用,可以使不稳定的碳酸氢铵转变为稳定的磷酸铵,这样氮的自然挥发就大大减少。尿素与有机肥料混合施用,在发酵过程中产生有机酸,也可加速尿素的转化与分解,迅速被作物吸收,提高尿素的利用率。

尿素的正确使用方法

1、平衡施肥

尿素是纯氮素化肥,不含作物生长必需的大量元素中的磷、钾,因此,做追肥时应在测土化验的基础上,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平衡施入氮、磷、钾肥。先把作物全生育期所需的全部磷、钾肥和部分(30%左右)氮肥结合整地底施。再把剩下70%左右的氮肥(可以用尿素)作为追肥施入,其中作物的需肥临界期、最大效率期追施60%左右,后期追施10%左右。只有氮、磷、钾3种肥料合理配合、科学施入,才能使追施尿素的利用率提高。

2、适期追施

在农业生产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些不合理的施肥现象:每年开春后的小麦返青期,农户借浇返青水的机会将尿素撒施或冲入麦田;玉米苗期,农户在雨前将尿素撒入田间;白菜苗期随浇水将尿素冲施;番茄在苗期浇水时冲施尿素等。这样追施尿素,虽说肥料用了,但浪费现象严重(氨气挥发,尿素颗粒随水流失),还会导致营养生长过旺,小麦、玉米后期倒伏、番茄“吹花”、白菜包心推迟等不良现象发生。

每种作物对氮、磷、钾的吸收都有一个特定的临界期(即作物对某种元素吸收特别敏感的时期)。此期缺肥(氮、磷、钾),作物的产量降低,品质下降,影响巨大,即使以后再施入充足的肥料,对作物产量、品质的影响也无法逆转。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最大效率期,即此期施肥作物可获得较高的产量,作物对肥料的利用效率最高。由以上分析可见,只有在作物的营养临界期和最大效率期追肥,才能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使作物达到高产、优质。

尿素做追肥时,应在作物的需氮临界期、最大效率期之前1周追施。不同的作物其需肥临界期、最大效率期不同,应区别对待,合理施用。比如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的需氮临界期在分蘖期、穗分化期,棉花在蕾铃期等。氮最大效率期小麦在拔节至孕穗期,水稻在分蘖至拔节期,玉米在大喇叭口期,番茄在结果期,白菜在莲座期,向日葵在花蕾期,大豆在初花期等。

3、适时追肥

尿素为酰胺态肥料,需要转化为碳酸铵被土壤胶体吸附,进而被作物吸收,这一过程需要6~7天,此间尿素首先被土壤中的水分溶化,后缓慢转化成为碳酸铵,因此,尿素做追肥施用时,应在作物的需氮临界期和肥料最大效率期前1周左右施入,不可过早或过迟。

4、深施覆土

施用方法不当极易造成尿素随水流失、氨气挥发等氮素损失现象,浪费肥料,耗费人工,还极大地降低了尿素的利用率。

正确的施用方法是:在玉米、小麦、番茄、白菜等作物上施用,应在距离作物20厘米处,挖15~20厘米深的穴,将肥料施入后用土盖严,在土壤不是太干旱的情况下7天后浇水。当土壤干旱严重确需浇水时,应小水轻浇1次,不可大水漫灌,以防尿素随水流失。在水稻上施用时,应采用撒施,施后保持土壤湿润,7天内不能灌水,待肥料充分溶化被土壤吸附后,可浇1次小水,而后再晾晒5~6天。

5、叶面喷施

尿素易溶于水,扩散性强,易被叶片吸收,对叶片损伤较小,适合做根外追肥,可结合作物病虫害防治进行叶面喷施。但做根外追肥时,应选择缩二脲含量不超过2%的尿素,以防损伤叶片。根外追肥的浓度因作物不同而有差别。喷施时间宜在下午4时后,此时蒸腾量小,叶面气孔逐渐张开,有利于作物对尿素水溶液的充分吸收。

以上介绍了尿素的正确使用方法,尿素含氮量高,施用后效果明显、无副作用,它既可作基肥、追肥,还可作根外追肥,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喜爱。但若施用方法不正确,施用时期不适宜,就会导致其利用率显着下降,严重时利用率仅为10%~20%。种植户既花了钱,又浪费了时间,但却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甚至还可能引发引发“肥害”,危害作物,因此,正确、科学地追施尿素非常必要。

3. 尿素施肥注意事项

第一,施尿素的技巧。农民在日常种植过程中,使用尿素的技巧是非常关键的事情,是提高尿素在作物上产生肥效的技巧,做到施肥恰到好处,尿素产生的肥料越显著,肥效作用大,对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和提高产量是有非常大的作用的。否则,尿素的肥料成本已经花费了,可是肥效只有正常的一半,或微量,白白浪费了生产成本,又得再次投入追施肥料,保证作物产量,得不偿失。

1.不要雨前施,建议雨后施。一般情况下,农民都不会在大雨到来之前,撒施尿素作追肥的。如水稻田,大雨来前撒施尿素,大雨落下,雨水大量排放出田外,尿素撒后溶解于水,被排水而流失,尿素肥液绝大部分被流失了。若是旱地在大雨来前撒施尿素在地表上,下大暴雨时,尿素被雨水溶解,大部分尿素溶液随水流失,只有少数渗透到地下土壤里,肥效大损。所以,建议撒洒追施尿素时,在雨后撒施,土壤潮湿,尿素溶解后的溶液马上渗透到土层里,就能保住大部分的尿素在土壤里发挥肥效作用。

2.不要带露施,建议干露施。晴天早晨和傍晚,庄稼叶片和茎杆上将会蒙上一层冷凝水,若是这时撒施尿素,肥料颗粒被露地粘在上面,马上溶解成高浓度的尿素溶液,将会灼伤烧坏叶片局部部位,轻者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重都整个叶片甚至全株都会死亡,造成严重的肥害。补救办法,撒洒后马上浇水化解叶片灼伤。所以,在使用尿素作追肥时,必须禾苗叶片干露水后才能进行。

3.不要高温施,建议常温施。夏天中午高温时间段,太阳炽烤着土地表面,将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撒尿素后水蒸气马上融化了尿素颗粒,尿素液体随着水蒸气上升到叶片背面时,被大开的叶片气孔所接纳,马上造成作物叶片蔫萎灼伤,也将造成肥害。因此,在夏季高温时间段,千万不要追施尿素,要在上午8~11点之内,下午在2~5点之内进行,可以避免因高温造成作物产生肥害。

4.幼苗期轻施,壮苗期重施。在农村,不管是什么作物幼苗期,即种子发芽一个月之内,绝对不能使用颗粒尿素撒施和高浓度的尿素水浇施,避免烧苗。幼苗期在种子发芽20天后,可以使用0.1~0.2%尿素水浇施。在幼苗生长期超过30天以后,可以按照常规追肥尿素,必须注意使用技巧,避免烧苗,造成肥害。

5.干土不要施,湿土最合适。天气干旱,土壤墒情差,土面干燥,撒洒尿素长时间不能溶解,就算在早晚被露水溶解后,被表层土壤吸附,很难进入泥土深层,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化成氨态氮和硝态氮,在高温天气被逸出土表,变成气体挥发流失,尿素肥效大打折扣,降低了尿素的肥效,丧失了化肥投资,得不偿失,增加了种植成本。只有在潮湿的泥土上撒施尿素,融化后马上渗透到土壤深层,保存了肥效,使尿素不会流失。

6.尽量不要撒施,建议深施。给作物追施尿素或作基肥时,都建议深施,深施后掩土,能够大大提高尿素的损失浪费程度,大大提高了尿素的利用率和肥效。因为,尿素在土壤深层里,通过微生物分解后,所形成的氨态氮和硝态氮,不易气化成气体而流失,而是溶解于土壤水分里,被土壤吸附,马上被作物根部吸收利用。这样一来,所追施的尿素,只要作物根系能够吸收到的地方,尿素肥效不会折损而流失。

7.干旱土壤追施,施后浇水。若是干旱土地追施尿素后,马上浇水溶解,尿素溶液马上被耕作层泥土所吸附而得到固定后,得到作物根系的有效吸收利用,达到了尿素应该具有的肥料作用。干旱土地撒施尿素后,浇水不要浇得过量,避免被融化的尿素肥水流失。这种办法适合土地干旱时使用,避免尿素发生一系列的生化反应后而使氮元素营养物质损失。

第二,施尿素的方法。尿素的用途大概归纳为三种,基肥、追肥和叶面喷肥。这三种使用的途径,有多种使生方法,只要达到肥料利用率最高,肥效最高,经济实惠就是好方法。

1.底肥要在耕作层内深施。尿素是偏中性肥料,是一种万能搭配肥料,把目前所有的肥料均可以互配混合使用,不会发生化学反应,不会使任何肥料因发生化学反应而失效。因此,在作物的种植时,基肥可以按照作物所需的氮磷钾三元素的比例,混合搭配,在土壤耕作层之内深施作为底肥使用,尿素的利用率是最高的,肥效也是最好的,对作物幼苗的发芽后生长发育是有着非常大的积极意义的。

2.追肥提倡随水追施。水稻田尿素作追肥,可以在大田插秧7天以后,到拔节期之前,选择晴天无露水的时候,稻田保持5~10㎝水位时,均匀撒洒即可,但必须注意追施用量,避免造成肥害,做到恰到好处。旱地追肥,①可以雨后撒施的方法;②可以随水浇洒的方法;③可以采取管道滴灌的方法;④可以结合锄草和中耕的方法追肥;⑤可以条施或穴施的方法,施后掩土浇水,避免烧苗。尿素作为追肥,提倡深施,尽量避免表现追施,减少肥料氨态化后造成损失而流失。

3.反对撒施建议深施。尿素撒洒在土壤表层后,逐渐被早晚的露水和水蒸气溶解,吸附在土壤表层泥土上,在3~5天后,将会有大量的微生物分解尿素,使之转化成氨态氮和硝态氮,在地表土壤受到高温的环境时,就会气化成气体被逸出挥发到大气中,造成含氮元素物质受到损失,导致尿素肥料失效。所以,农民在追施尿素的时候,要尽量深施为妙,避免土壤表层撒洒,造成损失肥效。

4.叶面喷肥高效省肥。在化学氮肥中,唯有尿素是最优质的叶面氮肥,分子体积小,稳定性好,化学性质好,可溶性好,用量少,吸收快,肥效好。在使用尿素作叶面喷肥时,一定要注意使用浓度,不能超过3%,否则会造成灼伤叶片,抑制作物生长,造成叶片枯黄蔫萎直至死亡。

第三,施尿素的作用。尿素是一种优质氮肥,一般含量是46%,是氮肥中含量最高的一种化肥,是作物根系、茎杆、叶片的营养生长主要的营养物质基础,是必须的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条件,是作物花果实的生殖生长的营养基础条件,是作物产量的物质基础。

1.尿素具有提苗作用。作物在发芽后,最需要的营养物质元素是氮元素,只有氮元素为作物体内细胞提供充足的营养,供作物细胞分裂和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促进磷钾元素的吸收,使细胞快速伸长增多,作物开始生长。所以,作物幼苗期追施尿素,可以快速促进幼苗的生长,具有提苗作用。

2.尿素具有促根作用。作物的根系伸长和生长的主要物质基础来源于氮元素营养肥料。因此,作物根系的生长是离不开氮元素的。所以,尿素具有促进作物的快速生根。

3.尿素具有长叶作用。作物的叶片主要营养物质是来源于氮元素营养物质,氮元素是构成作物叶片的主要物质基础,叶片缺少氮元素,将会发黄变暗,氮肥充足,叶片肥大敦厚,颜色浓绿有光泽。

4.尿素促进增高作用。作物的长高全凭氮元素作用。氮是茎杆生长的主要营养物质,离开了氮元素,作物茎杆是无法伸长长高的。作物的茎杆是靠作物的根系或叶片吸收氮元素,通过根系和茎杆以及叶脉的道管运输而来,构成茎杆,支持植株,成的作物的脊梁支柱。作物产量高,全靠强劲的茎杆支撑。这些都是氮元素的功劳。

5.尿素促进光合作用。作物的光合作用主要是在叶片上进行的,叶片的好坏关系到叶片的光合作用的强弱。因此,叶片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基础,所以,氮元素是叶片光合作用的重要支撑。若是作物叶片缺少氮元素营养物质,叶片面积细小,含叶绿素数量少,光合作用能力差。所以,作物必须通过追施氮肥,促进叶片的增大加厚,增加叶绿素的数量。

6.尿素是生殖生长基础营养作用。作物的花果实虽然是生殖生长的结果,但是仍然是营养生长作物基础。如果缺少营养物质即氮元素营养,花果实就缺少支撑,必须就会影响产量。所以,氮肥是生殖生长的营养物质基础,尿素是氮肥的最佳选择。

4. 如何合理施用尿素肥料呢

一忌与碳铵混用

尿素施入土壤后,要转化成氨才能被作物吸收,其转化速度在碱性条件下比在酸性条件下慢得多。碳铵施入土壤后呈碱性反应,ph值为8.2~8.4。农田混施碳铵和尿素,会使尿素转化成氨的速度大大减慢,容易造成尿素的流失和挥发损失。因此,尿素与碳铵不宜混用或同时施用。

二忌地表撒施

尿素撒施在地表,常温下要经过4~5天的转化才能被利用,大部分氮素容易在氨化过程中挥发掉,一般实际利用率只有30%左右,如果在碱性土壤和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中撒施,氮素的损失会更快更多。而且尿素浅施,易被杂草消耗。尿素深施,融肥于土,使肥料处于湿润的土层中,有利于肥效的发挥。作追肥应穴施于苗旁或沟施在苗侧,深度应在10~15cm左右。这样,尿素集中在根系密集层,便于作物吸收利用。试验证明,深施比浅施能提高尿素的利用率10%~30%。

三忌作种肥

尿素在生产过程中,常产生少量的缩二脲,当缩二脲含量超过2%时就会对种子和幼苗产生毒害,这样的尿素进入种子和幼苗中,会使蛋白质变性,影响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故不宜作种肥。若必须作为种肥施用,要避免种、肥接触,并控制用量。

四忌施后马上灌水

尿素属酰胺态氮肥,它要转化成氨态氮才能被作物根系吸收利用,转化过程因土质、水分和温度等条件不同,时间有长有短,一般在经过2~10天才能完成,若施后马上灌排水或旱地在大雨前施用,尿素就会溶解在水中而流失。一般夏秋季节应在施后2~3天才能灌水,冬春季节应在施后7~8天后浇灌水。

五忌与碱性肥料混施或同时施用

尿素施后须转化成氨态氮才会产生肥效,而氨态氮在碱性条件下,大部分氮素会变成氨气挥发掉,所以尿素不能与石灰、草木灰、钙镁磷肥等碱性肥料混施或同时施用。一般来说,夏秋季节,尿素与碱性肥料应错开3~4天施用,冬春季应错开7~8天。

六忌施于芹菜上

芹菜整个生长期间需追施大量的氮素肥料,但不可施尿素。因为追施尿素,芹菜纤维增多变粗,植株老化,生长缓慢,且食用带苦味,品质低劣。芹菜适宜施碳铵、氨水和有机肥料,有利提高品质。

七忌用量过大

尿素含氮量高,施用量不宜过大,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肥害”。一般每亩施用5~15公斤,水田每亩施15~20公斤。施用过多,在转变为碳铵前不能被土壤吸收,容易被雨水淋失,且易伤害作物。同时尿素施得过多,大部分被流失,进入地下水,将会导致水体的氮素污染,造成亚硝酸盐的沉积,严重影响人畜安全。

八忌高浓度叶面喷施

在所有氮肥里面,尿素是最理想的叶面肥。喷施尿素,作物合成蛋白质的数量和速度都超过其他氮肥。但是,叶面喷施时切忌尿素溶液浓度过大,否则会烧坏叶片,也会毒害植株。通常对玉米、小麦、水稻、棉花的浓度以2%为宜;蔬菜、瓜果以0.5-1%比较合适;果树以0.5-1.5%为宜。

九忌施用过迟

施用尿素过晚,不利于肥效的发挥,易造成作物贪青晚熟,故一般应比其他氮肥早4~7天施用。

十忌单一施用

尿素的有效成分是氮素,养分单一,而作物生长发育需要多种营养成分。因此,尿素应和有机肥及磷、钾肥等配合施用,以满足农作物对各种养分的需要。而且尿素与有机肥及化肥合理混施,还能有效提高其利用率。如尿素与过磷酸钙混合施用,可以使不稳定的碳酸氢铵转变为稳定的磷酸铵,这样氮的自然挥发就大大减少。

尿素与有机肥料混合施用,在发酵过程中产生有机酸,也可加速尿素的转化与分解,迅速被作物吸收,提高尿素的利用率。

5. 如何合理施用尿素肥料的方法

无色或白色针状晶体,无臭无味,含氮量46.67%,溶于水丶甲醛丶醇,有水解作用,弱碱性。尿素在酶的作用下水解生长氨和二氧化碳,一般可做底肥丶追肥和叶面喷肥。

因尿素溶水性好,水溶液易被叶片吸收,故可根外追肥,掌握好浓度在1%,防止烧叶。

6. 肥料尿素应该如何使用

尿素对植物的作用和使用:

1、调节花量。

遇小年时,于花后5-6周,叶面喷施0.5%尿素水溶液,连喷2次,可以提高叶片含氮量,加快新梢生长抑制花芽分化,使大年的花量适宜。

2、疏花疏果。

桃树的花器对尿素较为敏感,但嘎面反应较迟钝,所以国外用尿素对桃和油桃进行了疏花疏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桃和油桃的疏花疏果,最适合浓度为8%-12%,需要较大浓度(7.4%)才能显示出良好效果,喷后1—2周内,即能达到疏花疏果的目的。

3、水稻制种。

为了提高父母本的异交率,在杂交稻制种技术中,以增加杂交稻制种量或不育系繁种量,一般都采用赤毒素喷施母本以减轻母本包颈程度或使之完全抽出;或喷施父母本,调节二者的生长,使其花期同步。

由于赤霉素价格比较昂贵,用赤霉素制种成本高,因此人们用尿素代替赤霉素进行实验,在孕穗盛期、始穗期(20%抽穗)使用1.5%-2%尿素,其繁种效果与赤霉素类似,且不会增加株高。

4、防治虫害。

用尿素、洗衣粉、清水4:1:400份,搅拌混匀,可防止蔬菜、果树、棉花上的菜青虫、蚜虫、红蜘蛛等害虫,杀虫效果达90%以上。

5、尿素铁肥。

尿素以络合物的形式,与Fe2+形成螯合铁。这种有机铁肥防治缺铁失绿效果很好,造价低。此外叶面喷0.3%硫酸亚铁时加入0.3%尿素,防治失绿效果比单喷0.3%硫酸亚铁好。

7. 尿素肥料怎么施肥效果好

尿素作物目前含氮量最高的氮肥,正确使用的前提下,肥料利用率可以达到60%以上,使用对象非常广泛,一般作为基肥(底肥)、种肥、根部追肥和叶面喷雾。根部追肥也可以稀释以后进行灌根,可以大大提高肥效。现在来介绍一下尿素的兑水比例和使用方法。

利用尿素溶液灌根,一般进行二次稀释,稀释倍数为300倍,避免烧根现象发生。也可以加入适量的磷酸二氢钾、杀虫剂和杀菌剂,同时为农作物提供氮肥、磷钾肥和消灭病虫害。

小麦、玉米等禾谷类农作物喷施的尿素溶液,一般都是稀释500-650倍,一亩地需要尿素溶液15-20公斤,配比的比例为100公斤的清水加入1.5-2公斤的尿素颗粒,稀释后喷雾。

一般的叶菜类和瓜类蔬菜,一般都是将尿素稀释650-1000倍,一亩地需要尿素溶液20-30公斤,配比的比例为100公斤的清水加入1-1.5公斤的尿素颗粒,稀释后喷雾。

西红柿、辣椒和茄子等茄果类蔬菜,将尿素稀释3300倍,一亩地需要尿素溶液20-25公斤,配比的比例为100公斤的清水加入0.3公斤的尿素颗粒,稀释后喷雾。

一般的花卉喷施尿素溶液的同时,经常加入磷酸二氢钾,500斤水只需要加入尿素和磷酸二氢钾各一两。

葡萄、苹果和梨等果树,100公斤清水加入0.5公斤尿素即可喷雾。

温馨提示:

选用尿素的时候,一定要看清尿素当中的缩二脲含量,不小心使用了缩二脲超标的尿素,对于作物损害极大。缩二脲含量超过2%时,不能用于所有作物的基肥、种肥、追肥和叶面喷肥,会造成烧种、烧根和烧叶现象。 缩二脲含量超过1%时,不能做种肥,苗肥和叶面喷肥。缩二脲含量高于0.5%时,不可作叶面喷肥。正规厂家都会有缩二脲含量说明,只需要小心查看就能知道。

在蔬菜和果树上不宜长期单一使用尿素,可以和碳酸氢铵、硫酸铵、硝酸铵等氮肥交替使用,避免深积累中毒。

尿素并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也只有分解为铵态氮和硝态氮以后才可以让根系吸收,这个过程需要2-10天的时候,根据墒情和温度而定,所以,需要提前施入土壤,在作物出现缺肥症状的时候,可以使用其他速效氮肥或者用尿素叶面喷施。

使用尿素时,土壤湿度应该在黄墒至合墒状态,才能提高肥料利用率,土壤干旱会加速氨气挥发,湿度过大会造成肥料随水流失和亚硝酸盐沉积。施入尿素以后,不能马上灌水,也不宜在大雨前施入,一般在施入尿素以后7-10天开始浇水比较合适。

尿素宜深施和集中施肥,浅施和地表撒施,会降低肥效,特别是在碱性土壤和石灰质土壤更为严重。

尿素在水田使用的时候,最好晒田,水层深度不得超过3厘米,否则会大量流失。

尿素不宜和碳酸氢铵混合使用。碳酸氢铵属于碱性肥料, PH值高达 8.2-8.4,会抑制尿素的有效转化,造成尿素挥发和流失,降低肥效。

尿素的单次最大使用量为:高水肥地块不得超过25公斤/亩,低产田最多施入27公斤/亩。

尿素施肥以前期为主,在农作物后期施入过多,会造成贪青晚熟等症状,一般在农作物的需肥临界期施肥,肥效最好,比如小麦的三叶期,水稻的返青至分蘖期,玉米的拔节至大喇叭口期;高梁的拔节至孕穗期,大豆的初花期,向日葵的现蕾期,土豆的块茎快速膨大期和红薯的块根膨大期等。

8. 怎样使用尿素追肥

使用方法是:

1、平衡施肥

尿素是纯氮素化肥,不含作物生长必需的大量元素中的磷、钾,因此,做追肥时应在测土化验的基础上,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平衡施入氮、磷、钾肥。先把作物全生育期所需的全部磷、钾肥和部分(30%左右)氮肥结合整地底施。再把剩下70%左右的氮肥(可以用尿素)作为追肥施入,其中作物的需肥临界期、效率期追施60%左右,后期追施10%左右。只有氮、磷、钾3种肥料合理配合、科学施入,才能使追施尿素的利用率提高。

2、适期追施

在农业生产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些不合理的施肥现象:每年开春后的小麦返青期,农户借浇返青水的机会将尿素撒施或冲入麦田;玉米苗期,农户在雨前将尿素撒入田间;白菜苗期随浇水将尿素冲施;番茄在苗期浇水时冲施尿素等。这样追施尿素,虽说肥料用了,但浪费现象严重(氨气挥发,尿素颗粒随水流失),还会导致营养生长过旺,小麦、玉米后期倒伏、番茄“吹花”、白菜包心推迟等不良现象发生。

每种作物对氮、磷、钾的吸收都有一个特定的临界期(即作物对某种元素吸收特别敏感的时期)。此期缺肥(氮、磷、钾),作物的产量降低,品质下降,影响,即使以后再施入充足的肥料,对作物产量、品质的影响也无法逆转。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效率期,即此期施肥作物可获得较高的产量,作物对肥料的利用效率。

9. 如何合理施用尿素肥料视频

  答:可以变色!

一夜就可变色!这个神奇方法,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说是把涂上尿素膏得金刚菩提放蒸锅上蒸,会让金刚菩提变得颜色红亮。

这是因为文玩的包浆是需要氧化过程的,而使用了文玩膏以后变色这件事儿就被提到了紧前面,基本没有时间氧化!

所以用文玩膏的文玩会出现颜色变红但是整体却非常干涩,即便有轻微的包浆也是商加为了卖相更好而简单的抛光,这种所谓的包浆一点厚重感没有并且非常的假!所以文玩膏的变色想要冒充玩家手盘的变化可以说是非常难!

还有给金刚“敷面膜”的,就是把金刚菩提刷上一层鸡蛋清液,然后放到冰箱里冻一会,再拿出来就变红了。还有尿素膏泡文玩,当然这里说的不是人体排泄物,而是一种“尿素膏”。

对于文玩人来说,盘的不是物件,是内心的沟壑与生活的烦躁;收藏品也不应是用金钱来衡量的物品,而是日积月累下来的文化积淀与心灵寄托。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里,我们难得的能有一样可放松心情的爱好,请不要用急功近利的心态去触碰文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