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欢迎的200种农药(农民常用的农药)

海潮机械 2023-01-23 05:23 编辑:admin 290阅读

1. 农民常用的农药

是指将农药母液(也就是药物原液)中加入800-1000倍的水进行稀释。

这里采用农药配制中的倍数法:即量取一定质量或一定体积的制剂,按同样的质量或体积单位(如克、千克、毫升、升)等的倍数计算加水或其他稀释剂,然后配制成稀释的药液或药粉,加水量或其他稀释剂的量相当于制剂用量的倍数。

例如:配制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即1公斤50%多菌灵制剂加水800公斤(严格应加799公斤水),即可得800倍药液。

倍数法一般不能直接反映出药剂有效成分的稀释倍数。倍数法一般都按重量计算,实际上稀释倍数越大,按容量计算与按重量计算之间的误差越小(密度不同),在生产应用上这种误差没有什么影响,但在科学实验中需计算清楚。在应用倍数法时,通常采用两种方法:

(1)内比法:在稀释一百倍以下时,稀释量要扣除原药所占的一份。如稀释60倍,即原药剂1份加稀释剂59份。

(2)外比法:在稀释一百倍以上时,计算稀释量不扣除原药剂所占的1份。如稀释1000倍,即原药1份加稀释剂1000份。

扩展资料:

农药使用中的误区:随意加大用药浓度或用药量

农药配置时不按比例,不用专门量具,只用瓶盖和其他非标准器皿;没有数量概念,一般都超过规定浓度,不仅造成浪费,而且易发生药害,同时也加快了病虫的抗药性。

有的农民朋友甚至本身就存在着误解,认为农药浓度越大,对病虫的防效越高。

然而在农药使用中,充足的用水量十分重要,因为虫卵、细菌多集中于叶背面、临近根系的土壤中,施药时用水量少,很难做到整株喷施,死角中的残卵、残菌很容易再次爆发,加大使用浓度还能强化病菌,害虫耐药性,超过安全浓度有可能发生药害。

叶面肥在高浓度使用时,不但不能被作物吸收,还是作物体液外渗,造成生理干旱。激素类农药过高时,起反作用或使作物畸形。因此,单纯提高药液浓度你,往往适得其反。

植物生长调节剂就属于微量浓度用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药液的有效成分浓度通常是以百万份之几来计算。随意更改浓度,产生的效果往往差距极大。

郑氏化工的郑先福教授告诉记者:农业生产中,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常见的药害反应,有很多都是不按规定剂量浓度使用造成的。所以建议大家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标注剂量浓度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还有些农民朋友过量施用农药,用量是常用药量的几倍甚至十几倍,常造成药害,同时也加快了病虫抗药性的产生。

2. 50种常见农药

农药最佳施用时间

1.选择害虫盛发期

害虫盛发期可以是卵孵盛期,可以是幼虫盛发期,也可以是成虫盛发期,究竟在哪个时期用药防治效果最好,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原则上是要节制害虫的生活习惯,在最易杀损并能有效地节制损害时进行。如防治粘虫,在卵块孵化顶峰期喷药,虽对已孵化的幼虫防治效果良好,但对后期孵化的幼虫并不一定见效,而当幼虫2-3龄顶峰时喷施药剂,一次防治即可解决虫害问题。又如防治棉铃虫时,因为初孵幼虫在不长的时间内就要钻进蕾铃内,若在幼虫2-3龄顶峰时再用药,则防治效果很差,而在卵块孵化顶峰期用药,其防治效果非常明显。水稻螟虫、斜纹夜蛾也一样。

2.选择天敌敏感期

在害虫天敌对药剂反应比较敏感的时期内,应尽量少用药或不用药,以保护天敌,维持田间生态平衡。

3.选择感病生育期

对于病害来说,易感病的生育期都是药剂防治的最佳适期。如苗期最易感染立枯病,可在播种前用杀菌剂拌种或在苗期喷雾防治;再如花期也是病害侵染的顶峰期,应节制在开花期选用对路药剂重点进行防治。

4.选择杂草敏感期

施用除草剂通常应节制在杂草敏感期用药。对于以种子滋生的杂草,幼芽期和幼苗期对除草剂较为敏感,因此,这一时期经常是除草剂用药的适期。通常节制在播后苗前或杂草1-2叶期为好。当使用广谱灭生性除草剂时,如克无踪、草甘膦、农达等,应在杂草茂盛生长期较为敏感时用药,除草效果明显,并且持效期长。如果防除春季和夏季农田杂草,应在杂草盛发初期。

5.选择害鼠断食期

从有效节制害鼠度来说,毒铒的投放宜节制在鼠类断食阶段较好。多年试验证实,春季灭鼠的效果最好,这是因为害鼠的冬贮食料耗尽,对毒铒的摄食相应较多;同时春季灭鼠还能够缩小基数,保护春播作物正常出苗和安全生长。

6.选择植物安全期

选择作物对药剂有较强抗性时喷施,免得引起作物药害。

7.选择安全间隔期

依据农药安全使用标准,节制在安全间隔期内施药,免得农药残留超标,造成不良结果。

农药施用方法

1.选择合适的农药

农药的成分、理化性质、剂型都影响着药效的发挥,相同成分同等含量的不同剂型之间都会存在差异,各公司生产工艺和制剂生产能力高低不同,药效也会有所差异。

2.准确诊断病害

当前,病害的诊断多是靠经销商和农户的经验,因为经验的多寡,混淆真菌病害与细菌性病害的事情时有发生。当真菌、细菌病害混发时,众多农户一味定性为真菌或细菌病害,使用单一的药剂进行防治,如此诊治极容易错过病害的最佳防治时期,造成一些药剂达不到农户所希望的“一药多效、药到病除”的效果,就会产生药效不佳。

3.喷雾质量很关键

喷雾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药效的高低。目前一些地方使用常规喷雾器械,所喷出的雾滴过大,雾滴落于作物表面时会产生弹跳,约有50%左右的药液落在地面上,导致药效不能完全发挥。等量的药液如果雾滴中径缩小一半,所得的雾滴数目可增加8倍,药效也有大幅提高。

许多农户担心药液不能全部沾着在作物表面,便加大用水量,这种做法非但不能提高药效,还会降低药效。因为作物叶片表面能附着的药滴有限,当喷洒量超过一定限度时,叶片上的细小雾滴就会聚集成大雾滴滚落,降低叶片上的农药量。

为了提高喷雾质量,有必要改良现有喷雾器械,减小喷片孔径,降低雾滴中径,喷药时喷头与作物保持20厘米以上的距离,形成良好的雾化效果,同时在喷药时加入助剂,可以降低药液表面张力,减少药液因弹跳造成的损失。

4.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对于作物病害的防治,许多农民普遍的做法是“见病施药、重治轻防”。有农民表示,为了治疫病用过烯酰吗啉、甲霜灵、霜脲氰的单剂还有很多“特效药”,而且是在病害发生前用这类农药进行防治,每次用药都加入以上品种。这种“主动出击”的病害防治方式,在众多地方普遍存在。

一旦发现药效有所降低,就加大用量,长期单一使用某种药剂,势必会造成病菌过早产生抗性,病害大暴发时将面临无药可治的境地。应改变现有防治观念,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科学选用农药品种,避免多种同一有效成分的制剂混用,建议轮换使用不同成分药剂并与保护性制剂混配使用,延缓抗性的发生。

5.农药混配要合理

当前,农户希望一次用药将所有病虫害问题解决,经常把不同类型、不同剂型的农药进行复配,存在着诸多问题。

第一,是二次稀释存在误区。正确做法是把要用的几种农药分别进行稀释,稀释完一种后倒入喷雾器再稀释下一种,依次进行,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二次稀释在提高药效上的作用。

第二,在混配时不同剂型投药先后顺序影响药效的发挥。投药及肥料依次为叶面肥、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微乳剂、水乳剂、水剂、乳油,这样混配出来的药剂稳定性较好。

第三,药剂的酸碱度影响药效的发挥。混配不当容易出现酸碱中和的情况。如防治细菌性病害占有比例较大的铜制剂,与其他药剂混配后药液极易出现变色、沉淀等现象,轻者药效会减弱,重者会出现药害。

6.喷施农药时看温湿度

湿度、温度都会影响到药效的发挥,如在露水未干的时候喷药,露水会稀释药液浓度。气温过高过低都会影响到药效的发挥,一般而言,气温在20℃~30℃范围内用药效果较好。

总之,一味寄希望于“特效药”是不理智的,“药到病除”的“神丹妙药”也是可遇不可求,为了提高药效,就需要从以上几点入手找到限制药效提高的因素,只有尽可能的排除不利因素,才能将农药的药效更好的发挥出来。

3. 现用农药大全

 在现在的农业生产中,保护性杀虫剂相信都有见过,但是我们经常用到的保护性杀虫剂有哪几种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一、波尔多液

  是一种良好的保护性杀菌剂,由硫酸铜、生石灰和水配制而成,根据硫酸铜和生石灰用量不同可分为等量式(1:1),半量式(1:0.5),多量式(1:3)和倍量式(1:2)等数种。配制时,先各用一半的水化开硫酸铜和生石灰,然后将硫酸铜倒入生石灰溶液中,并用棍棒搅拌均匀即可。配成的波尔多液呈天蓝色的胶体悬浮液,呈碱性,粘着力强,能在植物表面形成一层薄膜,有效期可维持半个月左右。波尔多液不耐贮存,必须现配现用,不能与忌碱农药混用。可防治黑斑病、锈病,霜霉病,灰斑病等多种病害。

  二、石硫合剂

  也是一种保护性杀菌剂,以生石灰,硫磺粉和水按1:2:10的比例经过熬制而成,原液为深红褐色透明液体,有臭鸡蛋味,呈碱性。配制时,先将水放锅中煮开,倒入1份生石灰,等石灰溶解后,再加入先用少量水调成糊状的2份硫磺粉,边加边搅拌,加毕用大火烧沸1小时左右,等

  药液呈红褐色时停火,冷却后,滤去沉渣,即为石硫合剂原液,其波美充度一般为20-24。原液在使用前必须稀释,休眠期喷洒可用波美3-5度,生长期只能用波美度0.3-0.5的稀释液。能

  防治白粉病,锈病,霜霉病,穿孔病,叶斑病等多种病害,还可防治粉虱,叶螨,介壳虫等害虫。

  三、代森铵

  杀菌力强,兼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分解后,还有一定肥效作用,呈淡黄色液体,常用1000倍液喷雾防治白粉病,霜霉病和叶斑病,也可用200-400倍液浇灌土壤防治立枯病。

  四、百菌清

  有保护和治疗作用,杀菌范围广,残效期长,对皮肤和粘膜有刺激作用。常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1000倍液喷雾防治锈病,霜霉病,白粉病,黑斑病,炭病,疫病等病害。也可用40%粉剂喷粉,用量3-4克每平方米。不能与强碱性农药混用,对梨,柿,梅等易发生药害。

  五、托布津

  是一种高效低毒、广谱的内吸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残效期长,其杀菌范围和药效和多菌灵相似,对人畜毒性低,对植物安全。常用50%的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喷雾防治白粉病,炭疽病,煤污病,白绢病,菌核病,叶斑病,灰霉病,黑斑病等病害,常用的还有甲基托布津。

4. 农作物常用农药

1.盐水

用盐水洗蔬果是生活中常见的方式之一,理由是食盐有杀菌消毒的作用,可以清洗掉水果表面的细菌。

2.淘米水

淘米水本身有一定黏性,可以吸附食物表面附着的一些农药及化学物质,除去蔬菜,包括葡萄、桑葚、草莓等不容易清洗的水果。

3.果蔬清洁剂

一些果蔬清洁剂含有表面活性剂,成分复杂,容易附着于果蔬表面的蜡层,不易去除。

5. 农民常用的农药有哪些?

农村最常见的垃圾和城市的生活垃圾差不多,大多田里有农药瓶,农药袋,吃的东西也是有垃圾箱放的,农村最常见的垃圾就是污水排到沟里河里,随地吐痰小便还比较严重,农村动物散养,狗猫,农村其实产生的垃圾并没有城市多。另外就是养猪养家禽家畜的对空气有一定的污染。

6. 我国农药使用

我国使用的农药种粪绝大多数为有机磷农药,因为价格底技术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