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科宁杀菌剂(达科宁百菌清)

海潮机械 2023-01-13 20:06 编辑:admin 299阅读

1. 达科宁百菌清

  乳油剂的杀菌剂可以用于葡萄上,葡萄常用杀菌剂  

1、波尔多液  

2、石硫合剂  

3、代森锰锌,也叫大生M-45,、大生富、喷克、速克净、山德生。剂型:50%、70%、80%可湿粉  

4、阿米西达,也叫Abound 250EW,有效成分:嘧菌酯  

5、达科宁,也叫百菌清,剂型:70%百菌清可湿粉,75%达科宁可湿粉  

6、金雷,也叫精甲霜灵锰锌 ,有效成分:精甲霜灵与代森锰锌的混合物  

7、世高,也叫势克,有效成分:苯醚甲环唑  

8、氟硅唑 ,也叫福星、稳歼菌,有效成分:氟硅唑  

9、丙环唑,也叫敌力脱、金力士、必扑尔,有效成分:丙环唑  

10、多菌灵,也叫棉萎丹、棉萎灵,有效成分:多菌灵  

11、甲基托布津 ,也叫托布津-M、NF44,有效成分:甲基硫菌灵  

12、多抗霉素 ,也叫多氧霉素、宝丽安、多效菌素、保利霉素。有效成分:多抗霉素  

13、嘧霉胺 ,也叫施佳乐、灰克等,有效成分:嘧霉胺  

14、霜脲锰锌 , 也叫克露、克抗灵、克霜氰、霜疫清等,复合配制剂,含有8%霜脲氰和64%代森锰锌  

15、烯酰吗啉锰锌,也叫安克锰锌,有效成分:烯酰吗啉、代森锰锌复配  

16、卉友,也叫适乐时,有效成分:咯菌腈  

17、阿迷妙收 ,通用名苯甲嘧菌酯,有效成分:嘧菌酯+苯醚甲环唑  

18、瑞凡,有效成分:双炔酰菌胺

2. 达科宁百菌清和其它百菌清

黄瓜嫁接后易发生病害,既有侵染性病害, 也有生理性病害,对黄瓜苗期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发生症状 南瓜子叶上有黄褐色病斑,一般从叶缘开始发 病,有时茎秆上有长条状褐色病斑。如果病斑上有密 生小粒点的为蔓枯病,无小粒点的为炭疽病。如是气 害或药害病斑一般是白色不规则的,严重时透明或穿孔,与侵染性病斑有明显区别。

防治方法:化学防治所用药剂既能防治蔓枯病,也能防治 炭疽病。目前用阿米妙收(嘧菌酯苯醚甲环唑)1 500倍液喷雾,对蔓枯病和炭疽病治疗效果良好;另外, 达科宁500倍液(百菌清)加世高1 500倍液(苯醚 甲环唑)或甲基硫菌灵600倍液喷雾,防效较好。

发生症状 接穗(黄瓜苗)真叶边缘近白色干枯,上卷,叶片变小,生长点不长。

发病原因;该病应为生理性缺钙引起的细菌性缘枯病。叶 肉细胞缺钙导致细胞壁变薄,易溶解,引起细菌侵染 从而发病,单纯补钙无济于事。

防治方法;化学防治有效方法:三唑类药剂加铜制剂或抗 生素。如阿米妙收1 500倍液、铜高尚600倍液混合

发生症状 砧木(南瓜)嫁接口以下茎秆出现黄褐色病斑, 逐渐坏死腐烂。

发病原因;嫁接后苗床高湿感染病菌所致,为真菌性病害。

防治方法;化学防治同蔓枯病。喷雾时要做到上喷下灌,防 止烂根死棵。

发生症状;叶背面有方格状水浸病斑,后出现黑色霉层为 霜霉病;烂叶子一般是疫病;病斑膜质、半透明,有菌 脓为细菌性角斑病;叶面上密生针尖样小白点是细 菌性叶枯病。

发生时间;在嫁接后即可发生。

防治方法;及早喷药预防是最佳措施,如嫁接前后用阿米 西达(嘧菌酯)或达科宁(百茵清)喷雾,能预防多种 真菌性病害。当病害发生时,可用精甲霜锰锌(金雷)或恶霜灵锰锌(杀毒矾)喷雾。当病害较重时,可以每 15千克水用金雷50克加阿米西达混合喷雾。如果添加铜高尚或噻菌铜,对于细菌性病害也能兼治。

另外随着棚室嫁接黄瓜种植面积的增加,出现了许多新的异常症状

砧木根茎褐变萎缩,湿度大时腐烂,叶片由下至上干枯,植株死亡。经过近几年的观察,出现此症状有两种可能:其一,茎腐病的危害,茎腐病是近些年瓜类作物发生的主要病害,除危害黄瓜外,还危害其他瓜类作物。该病主要危害瓜类作物的根茎部,造成植株死亡。其二,苗床湿度过大,土壤黏重,根系因缺氧而窒息死亡,引起其他杂菌的侵染,致使根茎腐烂,植株死亡。

防治方法:避免在过于黏重的土壤上作苗床,苗床不旱不浇,过于潮湿时,可撒草木灰或过筛的细土降湿。嫁接用苗床,栽前应做好消毒工作。常用杀菌剂有50%速霉克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1000倍液,栽前随浇栽苗水施入苗床。

接穗产生不定根的主要原因是砧木茎过短,定植时,接穗与土壤接触,产生不定根,或棚室湿度过大,接穗产生的气生根逐渐伸长,形成不定根。不定根的产生,使嫁接失去意义,而且黄瓜易受枯萎病危害,造成结瓜盛期植株死亡。

防治方法:育苗时适当提高砧木苗床的夜温,以加大上胚轴的长度;嫁接部位最好在子叶下5--10毫米处;防止定植过深,发现不定根及时在晴天的中午去除。

急性枯萎不同于枯萎病,黄瓜的维管束无褐变症状。根瓜膨大时,植株中午萎蔫,早、晚恢复正常,反复数日,植株死亡。出现这种症状的原因是嫁接时刀口过浅,砧木与接穗的维管束没完全吻合,致使因水肥供应不足,而导致植株死亡。

防治方法:提高嫁接质量,刀口与子叶平行并按25--30°角向下斜切。刀口长度不宜超过1厘米,深度不超过下胚轴粗度的1/2。发现急性枯萎的症状,及时进行无蔓处理,具体方法是:将健壮的茎蔓,长约4--5厘米埋入潮湿的土壤中,然后用50毫克/千克的萘乙酸和100毫克/千克的吲哚乙酸等量混合液浇透,促使植株迅速产生不定根,恢复正常生长。重茬田可用800--1000倍高锰酸钾溶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土壤处理。

泡泡病的症状为:叶片表面出现大小不规则的瘤状突起,形成泡泡,初呈浅黄色,后泡泡中间出现浅白色小斑点,逐渐干枯,叶片光合作用降低,易出现畸形瓜。经过近几年的观察及调查研究,该病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①移植过晚,根系老化,再生受阻,引起吸水与失水的比例失衡;②因划锄等作业因素造成伤根,导致吸水小于失水;③湿度过大,蒸腾作用减弱;④根部病害,造成伤根;⑤激素使用过频,引起累积中毒,激素指唑类。

防治方法:适期、适时定植,―般二叶一心或三叶一心为定植最佳适期,选择晴天的中午定植。定植前移苗时,尽量少伤根,土壤过于黏重的地块,增施草木灰、有机肥,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通透性,促进新根形成。避免使用粉锈宁、助壮素、多效唑等农药、激素。防治白粉病可选用甲基托布津、多菌灵代替粉锈宁。植株出现徒长,应采取物理方法调节,如适当降低夜温,减少浇水次数,少施氮肥等抑制植株徒长。

3. 达科宁百菌清悬浮剂

油葵烂盘重在防。

最有效的措施是:实行轮作,避免重茬,避开豆茬,种植油葵2年后,最好与禾本科等非寄主作物轮作2年以上;选用抗病品种;使用包衣种子,用2.5%适乐时30份、40%毒死蜱乳油1份、水150份,充分调匀,包衣药种比例为1:50,对地下害虫和苗期病虫害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雨季注意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防止偏施氮肥;药剂防治必须抢在发病初期对症下药。

防治菌核病选用75%达科宁(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亩用药量100至150克);或25%阿密西达悬浮剂每亩用药75至100毫升,对水50至75公斤;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每亩用药100至150克,对水40至60公斤喷雾。防治灰霉病选用3%多抗霉素乳油每亩用药500倍液(每亩用药量100克);或50%速克灵(腐霉利)50%可湿性粉剂50克,对水40至60公斤喷雾。防治细菌性茎腐病可用25%大蒜素800倍液对发病部位喷雾。

4. 达科宁百菌清说明书

保护地可采用熏蒸法。发病初期用世高水分散粒剂或混杀硫悬浮剂,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波尔多液、7达科宁(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喷雾,7?10天一次,共喷2?3次。

5. 达科宁百菌清作用

散尾竹的养殖方法:上盆用的基质

可以选用下面的一种: 菜园土:炉渣 =3:1;或者园土:中粗河沙:锯末(茹渣) =4:1: 2;或者水稻土、塘泥、腐叶土中的一种。上完盆后浇一次透水,并放在遮荫环境养护一周。小苗移栽时,先挖好种植穴,在种植穴底部撒上一层有机肥料作为底肥(基肥),厚度约为 4 ~ 6公分,再覆上一层土并放入苗木,以把肥料与根系分开,避免烧根。放入苗木后,回填土壤,把根系覆盖住,并用脚把土壤踩实,浇一次透水。

散尾竹的养殖方法:湿度管理

喜欢湿润的气候环境,要求生长环境的空气相对温度在 70 ~ 80% ,空气相对湿度过低,会使叶尖干枯。

散尾竹的养殖方法:温度管理

由于它原产于热带地区,喜欢高温环境,对冬季的温度的要求很严,当低于 10 ℃时生长缓慢,开始进入半休眠或休眠状态;当 低于 5 ℃时就不能安全越冬;在夏季,当温度高达 35 ℃ 以上时也能忍受,但生长会暂时受到阻碍。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 18~30℃。

散尾竹的养殖方法:光照管理

对光线要求不严,喜欢阳光充足,也耐半荫,但光照充足时生长得更好。

散尾竹的养殖方法:肥水管理

对于盆栽的植株,除了在上盆时添加有机肥料外,在平时的养护过程中,还要进行适当地肥水管理。

春、夏、秋三季 这三个季节是它的生长旺季,肥水管理按照“花宝”——清水——“花宝”——清水顺序循环,间隔周期大约为 1 ~ 4天,晴天或高温期间隔周期短些,阴雨天或低温期间隔周期长些或者不浇。冬季,在冬季休眠期,主要是做好控肥控水工作,肥水管理按照“花宝”——清水——清水——“花宝”——清水——清水顺序循环,间隔周期大约为3 ~ 7 天,晴天或高温期间隔周期短些,阴雨天或低温期间隔周期长些或者不浇。对于地栽的植株,春夏两季根据干旱情况,施用 2 ~ 4 次肥水:先在根颈部以外 30 ~ 100分开一圈小沟(植株越大,则离根颈部越远),沟宽、深都为 20 公分。沟内撒进 25 ~ 50 斤有机肥,或者 1 ~ 5两颗粒复合肥(化肥),然后浇上透水。入冬以后开春以前,照上述方法再施肥一次,但不用浇水。

散尾竹常见病虫害与防治方法

1.根腐病

(1)症状特征:植株感病之初,表现为抽梢少、细弱,叶小而色淡,树势差。重时叶片脱落,呈现典型的输导组织病症,最后全株萎蔫死亡。初期症状不明显,不易发现,等到植株表现生长不良及盆土、茎基部长出子实体后就能确认。该菌可以腐生,但以寄生为主。以菌丝和菌素在寄主病残组织上越冬。条件适宜时菌丝借病、健根接触,从根茎、大根、侧根的伤口处侵入,继而向邻近组织蔓延扩展。花田、盆土排水不畅,湿气滞留时,发病严重。

(2)防治方法

①散尾葵是耐阴、喜温暖潮湿的热带植物,养护条件应满足这些要求。此外,夏季应遮阳,冬季保证温度10℃以上,并多给光照。春至夏末每月喷施1次稀薄液肥或0.1%浓度的化肥。促进植株生长强健。

②分株时用利剪分开植株,并涂木炭粉或硫磺粉消毒伤口,后再上盆栽植。盆土用不含病残体组织的新土。

③发病初期,浇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倍液。 2.叶枯病

(1)症状特征:病斑生于叶缘或叶面,形状不规则,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至深褐色,病健交界明显。病斑上的细小黑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病菌借气流、淋水或雨水传播。夏天、秋雨天多发病重。北方多发生于湿度大、温度高的棚室内。

(2)防治方法:发现病叶及时剪除。发病初期喷施40%百菌清(达科宁)悬浮剂600倍液或喷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800倍液、50%百硫磺悬浮剂5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