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用的土壤杀菌剂(土壤杀菌剂哪种最好)

海潮机械 2023-01-24 18:52 编辑:admin 280阅读

1. 土壤杀菌剂哪种最好

威百亩药液与土壤中的水分接触后发生化学变化,分解出异硫氰酸甲酯,它是实际起熏蒸作用的有效成分,在适当的土壤环境条件下,能够有效杀灭土壤中的真菌、细菌等有害生物。

威百亩土壤杀菌剂的作用

作用谱广,对病虫草害均有作用效果;

在土壤中移动性好,效果更彻底;

大部分为挥发性气体,土壤中没有残留;

具有增产作用。

威百亩土壤杀菌剂使用方法

1、清理地块后翻耕整平,间隔50-70公分开沟;

2、用0.04-0.06mm的薄膜把整个地块覆盖压实,只留进水口;

3、每亩随水均匀冲施威百亩75公斤混伴侣25公斤;

4、浇完水后立刻将进水口压严;

5、15-20天后揭膜并翻耕,放风晾晒7-10天即可。

2. 特效土壤杀菌剂前十

新型环保高效广谱杀菌剂,成分为聚六亚甲基胍单胍(PHMG)阳离子聚合物新型杀菌剂(无毒,色,味,嗅,泡沫,腐蚀)用于造纸,电厂,油田,工业污水循环冷却水杀菌灭澡处理(植物胶,压裂液杀菌防腐)。

3. 土壤杀菌剂哪种最好的

土壤杀菌剂种类较多,常见的有恶霉灵、霜霉威、甲霜灵、敌克松等,其中效果较好的是恶霉灵,不仅可以有效的杀灭土壤中的一些病菌,还能促进植物的生长,改善植物生长的土壤环境条件,有效的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

4. 土壤杀菌什么药剂最好

播种或扦插前对苗圃土壤进行消毒,可消灭病菌,确保苗木安全。常用且效果较好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五氯硝基苯

每平方米苗圃地用75%五氯硝基苯4克、代森锌5克,混合后,再与12千克细土拌匀。播种时下垫上盖。防治由土壤传播的炭疽病、立枯病、猝倒病、菌核病等有特效。

2、福尔马林

每平方米苗圃地用福尔马林50毫升加水10千克均匀地喷洒在地表,然后用草袋或塑料薄膜覆盖,闷10天左右揭掉覆盖物,使气体挥发,两天后可播种或扦插。防治立枯病、褐斑病、角斑病、炭疽病效果良好。

3、波尔多液

每平方米苗圃地用等量式(硫酸铜∶石灰∶水的比例为1∶1∶100)波尔多液2.5千克,加赛力散10克喷洒土壤,待土壤稍干即可播种扦插。对防治黑斑病、斑点病、灰霉病、锈病、褐斑病、炭疽病效果明显。

4、多菌灵

多菌灵能防治多种真菌病害,对子囊菌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防治效果好。土壤消毒用50%可湿性粉剂,每平方米拌1.5克,可防治根腐病、茎腐病、叶枯病、灰斑病等,也可按1∶20的比例配制成毒土撒在苗床上,能有效地防治苗期病害。

5、硫酸亚铁

用3%溶液处理土壤,每平方米用药液0.5千克,可防治针叶树的苗枯病,桃、梅缩叶病,兼治缺铁引起的黄化病。

5. 花卉土壤杀菌剂哪种最好的

喷施甲霜恶霉灵效果好。甲霜恶霉灵属于一种高效杀菌剂,药效持久,杀菌面广,防治作物面广,能够防治多种土壤病害,定植前叶面效果好。

甲霜恶霉灵一般用法用量: 

1、叶面喷施30%恶霉灵稀释1200-1500倍液

2、灌根稀释30%甲霜恶霉灵800-1000倍液,浸种或拌种1200倍液

3、土壤处理:每亩一般使用恶霉灵1-2公斤,拌肥撒施,穴施或条施效果会更好

4、苗床消毒对花生、蔬菜、棉花、烟草、花卉、中草药、林业苗木等的苗床,在播种前,每亩用2公斤或者30%甲霜恶霉灵处理苗床土壤可以预防苗期猝倒病、立枯病、枯萎病、根腐病、茎腐病等多种病害的发生。

5、蔬菜、粮食、花生、烟草、药材等作物幼苗定植时或秧苗生长期,用1200---1500倍液30%恶霉灵喷洒,间隔7天再喷1次,不但可预防枯萎病、根腐病、茎腐病、疫病、黄萎病、纹枯病、稻瘟病等病害的发生,而且定植前叶面,可促进秧苗根系发达,植株健壮,增强对低温、霜冻、干旱、涝渍、药害、肥害等多种自然灾害的抗御性能。 

甲霜恶霉灵适用病害: 

花生:立枯病、白绢病、根腐病、茎基腐病;水稻:立枯病、纹枯病、菌核病以及引起烂秧的多种病害;小麦:全蚀病、赤霉病、纹枯病、雪霉病、根腐病、颖枯病;棉花:立枯病、猝倒病、疫病、枯萎病、黄萎病;甜菜:立枯病、根腐病;烟草:猝倒病、黑胫病;西瓜、黄瓜:枯萎病、蔓枯病、疫病、菌核病、立枯病、白绢病、灰霉病;番茄:灰霉病、早疫病、晚疫病、绵疫病、枯萎病;茄子:褐纹病、枯萎病、绵疫病、菌核病;甜辣椒:灰霉病、疫病;白菜、甘蓝:黑根病、菌核病;豆类:枯萎病、灰霉病、菌核病;葱、蒜类:灰霉病、紫斑病;果树:圆斑根腐病、根朽病、紫纹羽病、白绢病;林木、苗圃:立枯病、猝倒病等;草坪:褐斑病、腐霉枯萎病、镰刀枯萎病。 

甲霜恶霉灵药剂的特性: 

1、具有内吸性和传导性,能直接被植物根部吸收,定植前叶面,植物体内,移动极为迅速。在根系内移动仅需2-3小时便可移动到茎部,24小时内移动至植物全身,其在植物体内的代谢产物为两种葡萄糖苷,对植物有促进生长的作用。

2、其在土壤中能提高药效,大多数杀菌剂,用作土壤消毒,容易被土壤吸附,有降低药效的趋势,而恶霉灵在使用两周内仍有杀菌活性。在土壤中能与无机金属盐的铁。铝离子结合,提高抑制病菌孢子的萌发能力。

6. 土壤杀虫剂哪种最好的

可以使用的防治卫生害虫的品种

1、拟除虫菊酯类如胺菊酯、丙烯菊酯、苄映菊酯、苯醚菊 酯、苯氰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甲醚菊酯、氯菊酯、溴。 氰菊酯、戊菊酯等。

2、有机磷类马拉硫磷、氯辛硫磷、毒死蜱、二嗪磷(地亚 农)、杀螟硫磷、敌敌畏、皮蝇磷、倍硫磷、碘硫磷、二溴磷、 甲基嘧啶磷、双硫磷、敌百虫、喹恶磷、辛硫磷、溴硫磷、乙 酰甲胺磷、甲基砒恶磷等。

3、氨基甲酸酯类恶虫威、残杀威、二氧威、甲荼威(西维 因)、仲丁威、双丙威(除蝇威)、混灭威等。 有机氯类三氯杀虫酯、滴滴涕、林丹等。

4、关于昆虫生长调节剂类:灭幼腮I号(敌灭灵)、灭幼脲Ⅱ号、 灭幼脲Ⅲ号(苏脲I号),烯虫酯等。

7. 土壤杀菌剂哪种最好的栽杨树

一、正确选择品种。 品种的选择很重要,有很多菇农栽培高温平菇失败,多是因为品种选择失误,有的菇农没有将品种的温型搞清楚,随便拿来种植,结果因温型不对,造成不出菇或发菌失败。因此在引种时一定要到信誉高的科研单位,而且要详细询问所购品种的温型、色泽、菇型等生物性状,必要时可在引回后作出菇试验进行鉴定,以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二、保证菌种质量。 要想使高温平菇高产、稳产,掌握菌种的正确制作工艺,保证菌种的良好质量很重要。实践证明,良种可比劣种增产30%以上,而且出菇强壮,病虫害很少发生。因为质量好的菌种生命力强,播种后菌丝生长旺盛,从而可抑制杂菌生长,同时因为菌丝在培养基内分解和吸收营养的能力强,可以更好地为子实体输送养分和水分,可获得平菇的高产、稳产。

三、场地选择。 高温平菇的出菇场地可为大拱棚、半地下式菇棚、夏季闲置菜棚、废弃房舍等。要求是棚上覆盖物必须要厚,通风良好、排水方便。 四、菌袋制作。 可采取熟料制袋和发酵料制袋两种方法,不能采取生料栽培,否则会导致生产失败。 1、熟料制袋。

熟料栽培是指培养料配置后先经高温灭菌,再进行播种和发菌的方法。高温平菇的栽培以这种方式最为适用,其好处一是培养料经高温灭菌后,料内营养能得到充分分解,便于平菇菌丝吸收,平菇菌丝生长速度快,对培养料的营养利用率高,可获得高产、稳产;二是采取该种方式后,培养料内可放心添加多种营养物质,而不必担心杂菌在发菌期污染菌棒;三是熟料栽培的料温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可防止生料栽培发菌中的烧堆现象;四是熟料栽培出菇早,同期播种,可比生料栽培提前出菇10~15天。

熟料菌袋的规格可选用20厘米×45厘米×2。5~3丝为宜,不可过粗或过薄。 2、发酵料制袋。 该种方式是对培养料进行发酵处理,适用于发菌经验比较丰富的菇农。具体办法是将培养料加水拌匀后,建成宽1。5米左右,高1。2~1。5米左右,长度不限的料堆,料堆干料量应在500公斤以上,不能太少,以免料温不能升高或升得太慢。

料堆上部应堆成龟背形,四周轻轻拍实,用直径约5厘米的木棒在料堆顶部打两行透气眼,再在料堆的中部及下部横向向里斜打一行透气孔,孔间距可为30厘米左右,用草帘、麻袋、鱼鳞袋等覆盖好。料堆覆盖好后,用温度表 测量料表层25厘米左右处温度,待温度升到55℃以上时,开始计时,维持12小时左右,进行翻堆,翻堆要领是将料堆上下换位,内外相调,翻好堆后,重新建堆,操作与初建堆时相同。

当料堆温度再升到55℃以上时,保持12小时左右,进行第二次翻堆,一般需要翻堆3次。料发酵好后,拆堆降温,待温度降到30℃左右时,即可装袋。料袋规格可选用22~25厘米×45厘米×1。5~2丝的塑料袋,播种方式采取四层菌种三层培养料的层播方式,播好种后,在料袋四周及两头放菌种部位扎孔透气,两头及中间每层放菌种部位可各扎8~10个通气孔。

五、发菌管理。 夏季温度高,发菌困难,应合理排放菌袋,适时进行倒袋翻堆和通气增氧,控制好发菌温度和环境温度。不论是熟料菌袋或是发酵料菌袋,应一律单层排放,排间距不小于50厘米,袋间距不小于5厘米,发菌场地应加强遮荫,加大通风散热的力度,必要是可往菌袋上喷洒凉水降温,严防料袋温度超过33℃。

六、出菇管理。 当菌丝长满发透,手按菌袋硬挺结实,富有弹性,表面有淡黄色水珠及原基出现,表明菌丝已达到生理成熟,再等到80%菌袋有原基出现时,即可码堆出菇。菌墙最多码三层,袋与袋之间不能紧靠在一起,应预留3~5厘米的空隙散热,层与层之间可用小竹竿隔开。

整个出菇过程中,通风必须良好;因夏天温度高,水分蒸发快,所以为了保证湿度,应经常喷水,喷水可每天3~4次,并且可每隔几天用大水灌棚一次,以保证子实体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湿度。 高温平菇从播种到出菇,时间较快,正常管理,约20几天就可出菇,生物转化率可达到100~130%。

6。

8. 土壤杀菌剂哪种最好使

苯醚甲环唑是一种广谱高效的杀菌剂,主要抑制病菌细胞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从而破坏细胞膜结构与功能,主要用于果树、蔬菜、小麦、马铃薯、豆类、瓜类等作物,对蔬菜和瓜果等多种真菌性病害具有很好的保护和治疗作用 。但在土壤中移动性小,降解缓慢。

防治病菌及病症

苯醚甲环唑对子囊亚门,担子菌亚门和包括链格孢属、壳二抱属、尾孢霉属、刺盘抱属、球座菌属、茎点霉属、柱隔孢属、壳针孢属、黑星菌属在内的半知菌,白粉菌科,锈菌目和某些种传病原茵有持久的保护和治疗活性。同时,苯醚甲环唑对甜菜褐斑病,小麦颖枯病、叶枯病、锈病和由几种致病菌引起的霉病,苹果黑星病、白粉病,葡萄白粉病,马铃薯早疫病,花生叶斑病、网斑病等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使用方法

主要用作叶面处理剂和种于处理剂。其中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颗粒剂主要用于茎叶处理,使用剂量为30~125g(a.i)/hm ,

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颗粒剂的应用主要用于防治梨黑星病、苹果斑点落叶病、番茄旱疫病、西瓜蔓枯病、辣椒炭疽病、草莓白粉病、葡萄炭疽病、黑痘病、柑橘疮痂病等。

①梨黑星病在发病初期用10%水分散颗粒剂6000~7000倍液,或每l00L水加制剂14.3~16.6g(有效浓度14.3~16.6mg/L)。发病严重时可提高浓度,建议用3000~5000倍液或每l00L水加制剂20~33g有(有效浓度20~33mg/L),间隔7~14d连续喷药2~3次。

②苹果斑点落叶病发病初期用2500~3000倍液或每l00L水加制剂33~40g(有效浓度33~40mg/L),发病严重时用1500~2000倍液或每l00L水加制剂50~66.7g(有效浓度50~66.7mg/L),间隔7~14d,连续喷药2~3次。

③葡萄炭疽病、黑痘病用1500~2000倍液或每100L,水加制剂50~66.7g(有效浓度50~66.7mg/L)。

④柑橘疮痂病用2000~2500倍液或每l00L水加制剂40~50g(有效浓度40~50mg/L)喷雾。

⑤西瓜蔓枯病每亩用制剂50~80g(有效成分5~8g)。

⑥草莓白粉病每亩用制剂20~40g(有效成分2~4g)。

⑦番茄早疫病发病初期用800~1200倍流或每l00L水加制剂83~125g(有效浓度83~125mg/L),或每亩用制剂40~60g(有效成分4~6g)。

⑧辣椒炭疽病发病初期用800~1200倍液或每l00L水加制剂83~125g(有效浓度83~125mg/L),或每亩用制剂40~60g(有效成分4~6g)。

恶霉灵是新一代新型农药杀菌剂,内吸性杀菌剂、土壤消毒剂。绿色|环保|低毒|无公害产品。适合作物果树|蔬菜|小麦|棉花|水稻|豆类|瓜类等。属新型抗重茬产品。

防治病害

果树:圆斑根腐病、根朽病、紫纹羽病、白绢病

水稻:立枯病、纹枯病、菌核病以及引起烂秧的多种病害

棉花:立枯病、猝倒病、疫病、枯萎病、黄萎病

小麦:全蚀病、赤霉病、纹枯病、雪霉病、根腐病、颖枯病

豆类:枯萎病、灰霉病、菌核病

番茄:灰霉病、病毒病,早疫病、晚疫病、绵疫病、枯萎病

茄子:褐纹病、枯萎病、绵疫病、菌核病

黄瓜;霜霉病、立枯病、疫病、灰霉病

西瓜、黄瓜:枯萎病、蔓枯病、疫病、菌核病、立枯病、白绢病、灰霉病

叶菜类:立枯病、根腐病、黑根病、菌核病

辣椒:猝倒病、炭疽病、灰霉病、疫病

林木、苗圃:立枯病、猝倒病等

葱、蒜类:灰霉病、紫斑病

草坪:褐斑病、腐霉枯萎病、镰刀枯萎病

用法用量

1、叶面喷施稀释1200—1500倍液

2、灌根稀释600—800液,浸种或拌种1000倍

3、土壤处理:2.5公斤每亩,拌肥撒施,穴施或条施效果更好

4、苗床消毒 对蔬菜、棉花、烟草、花卉、林业苗木等的苗床,在播种前,每亩用2.5-3公斤0.1%噁霉灵颗粒剂处理苗床土壤或用3000-6000倍96%恶霉灵(或1000倍30%恶霉灵)细致喷洒苗床土壤,每平方米喷洒药液3克,可预防苗期猝倒病、立枯病、枯萎病、根腐病、茎腐病等多种病害的发生。

5、蔬菜、粮食、花生、烟草、药材等作物幼苗定植时或秧苗生长期,用3000-6000倍96%噁霉灵(或1000倍30%恶霉灵)喷洒,间隔7天再喷1次,不但可预防枯萎病、根腐病、茎腐病、疫病、黄萎病、纹枯病、稻瘟病等病害的发生,而且可促进秧苗根系发达,植株健壮,增强对低温、霜冻、干旱、涝渍、药害、肥害等多种自然灾害的抗御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