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菌剂的功能(杀菌剂的成分及作用)

海潮机械 2023-02-12 08:22 编辑:admin 196阅读

一、杀菌剂的成分及作用

真菌性杀菌剂按成分分无机杀菌剂和有机杀菌剂两种,按作用方式分为内吸性杀菌剂和非内吸性杀菌剂,也可分为保护型,铲除型等。常见名单有:石硫合剂,波尔多液,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百菌清,代森锰锌,苯醚甲环唑,嘧菌酯,咪鲜胺,甲霜灵,三环唑,乙磷铝等。

二、杀菌剂的成分及作用是什么

一、配方不一样:百泰杀菌剂主要成分是5%吡唑醚菌酯+55%代森联,凯润杀菌剂主要成分是25%吡唑醚菌酯。

二、功效不完全一样:百泰杀菌剂对非靶标生物和环境安全,其具有预防、免疫、治疗、调节植物增产等多重功效,对几乎所用的真菌性病害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早期使用还能很好的促进抗病毒蛋白的形成;凯润杀菌剂可以抑制乙烯的产生,防止谷物早熟,确保最佳的成熟度,凯润还可以通过改善氮的利用增加产量,在受到病毒袭击时,持续加速抗逆蛋白的形成,制止感染。

三、防止病害不完全一样:百泰杀菌剂主要防治黄瓜霜霉病、疫病、炭疽病,番茄和马铃薯的早晚疫病,西瓜的蔓枯病,花生的叶斑病,苹果的轮纹病,葡萄霜霉病、白腐病等杀菌谱很广。凯润杀菌剂防治病害:白粉病、霜霉病、炭疽病、叶斑病、黑斑病、褐斑病,在60多种作物上体现出广谱特性。

扩展资料

一、全世界对植物有害的病原微生物(真菌、强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病毒、藻类等)有8万种以上。植物病害对农业造成巨大损失,全世界的农作物由此平均每年减少产量约500Mt。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因某种植物病害流行而造成严重饥荒,甚至大量人口饿死的灾祸。使用杀菌剂是防治植物病害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

二、杀菌剂的作用方式有两种:一是保护性杀菌剂,二是内吸性杀菌剂。保护性杀菌剂在植物体外或体表直接与病原菌接触,杀死或抑制病原菌,使之无法进入植物,从而保护植物免受病原菌的危害。

三、吡唑醚菌酯为新型广谱杀菌剂。作用机理:为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即通过在细胞色素合成中阻止电子转移。具有保护、治疗、叶片渗透传导作用。吡唑醚菌酯乳油经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对黄瓜白粉病、霜霉病和香蕉黑星病、叶斑病、菌核病等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治黄瓜白粉病、霜霉病的用药量为有效成分75~150g/ hm2(折成乳油商品量为20-40mL/667m2)。

三、杀菌剂百科

亚磷酸钾,一种含钾丰富的钾肥,K2O含量为58%左右,化学为式K2HPO3,同时亚磷酸钾也可作为磷肥,作为杀菌剂,在防治卵菌纲真菌方面的作用在国外许多国家已被广泛接受,由于亚磷酸钾的抗菌增效作用给环境带来节能减排效应,美国环保总署将亚磷酸及亚磷酸盐产品归类为一种环保的生物制剂。具体每种作用往下看。

亚磷酸钾对作物作用

1.作为肥料,亚磷酸钾一可作为一种钾肥,同时喷施柑橘可使得缺磷的柑橘可以恢复植物的生化反应并恢复其正常生长。

2.作为杀菌剂,亚磷酸盐作为杀菌剂在国外的应用已经较为广泛,在马铃薯上可防治块茎腐烂、疫病。通过叶面喷施亚磷酸,薯块中马铃薯晚疫病平均感病率和薯块腐烂程度均比不喷施亚磷酸处理显著降低。

3.在小麦、柑橘等作物上亚磷酸钾与杀菌剂混用,也可以起到增效的作用。

亚磷酸盐作用机理

1、通过抑制疫霉菌孢子萌发及菌丝生长来抑制病菌的发生与发展。

2、直接攻击病原体并诱导作物产生植保素(PA)。

3、通过激活植物自然防御反应来防治植物的卵菌纲病害。

4、诱导细胞产生木质素,增加细胞壁的厚度

四、杀菌剂的分类和作用

杀菌剂按化学成分分为无机杀菌剂和有机杀菌剂。无机杀菌剂有硫素、铜素和汞素杀菌剂3类;有机杀菌剂分为有机硫类(如代森锰锌)、三氯甲硫基类(如克菌丹)、取代苯类(如百菌清)、吡咯类(如拌种咯)、有机磷类(如乙磷铝)、苯并咪唑类(如多菌灵)、三唑类(如三唑酮、三唑醇)、苯基酰胺类(如甲霜灵)等;按防治对象分为杀真菌剂、杀细菌剂、杀病毒剂等。按作用方式分为保护性杀菌剂、内吸性杀菌剂等。按原料来源分为化学合成杀菌剂、农用抗生素(如井冈霉素、农抗120)、植物杀菌素、植物防御素等。按作用方式分为喷布剂、种子处理剂、土壤处理剂、熏蒸和熏烟剂、保鲜剂等。

五、杀菌剂的化学成分

一类农药

杀菌剂是用于防治由各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植物病害的一类农药,一般指杀真菌剂。但国际上,通常是作为防治各类病原微生物的药剂的总称。根据杀菌剂的化学成分,可以分为无机杀菌剂和有机杀菌剂两类。例如,氯、溴、二氧化氯、臭氧和次氯酸钠等属于无机杀菌剂;氯酚类、季铵盐类、氯胺类和大蒜素等则属于有机杀菌剂。按药剂杀生的机制来分,一般可分为氧化型和非氧化型杀菌剂两类。例如,氯、次氯酸钠、溴、臭氧和氯胺等为氧化型杀菌剂;季铵盐、二硫氰基甲烷等属于非氧化型杀菌剂。

杀菌剂按来源分,除农用抗生素属于生物源杀菌剂外,主要的品种都是化学合成杀菌剂,杀菌剂是一类用来防治植物病害的药剂。凡是对病原物有杀死作用或抑制生长作用,但又不妨碍植物正常生长的药剂,统称为杀菌剂。杀菌剂可根据作用方式、原料来源及化学组成进行分类。

从杀灭微生物的程度将杀菌剂分成两类

(1)微生物杀菌剂

这是杀生作用很强的化学药剂,它们能在短时间内产生各种生物效应,能够真正杀死有关的微生物。一般而言,它们大都是强的氧化剂,常以冲击性的方式加入循环冷却水系统中,毒性一般比较大。

(2)微生物抑制剂

这类药品不能大量的杀死在循环冷却水中的微生物,而是阻止它们的繁殖,不让其发展到出现系统故障的水平。这类药剂的毒性比杀生剂类要小。

按杀菌剂的原料来源分

1、无机杀菌剂如硫磺粉、石硫合剂、硫酸铜、升汞、石灰波尔多液、氢氧化铜、氧化亚铜等。

2、有机硫杀菌剂如代森铵、敌锈钠、福美锌、代森锌、代森锰锌、福美双等。

3、有机磷、砷杀菌剂如稻瘟净、克瘟散、乙磷铝、甲基立枯磷、退菌特、稻脚青等。

4、取代苯类杀菌剂如甲基托布津、百菌清、敌克松、五氯硝基苯等。

5、唑类杀菌剂如粉锈宁、多菌灵、恶霉灵、苯菌灵、噻菌灵等。

6、抗菌素类杀菌剂井冈霉素、多抗霉素、春雷霉素、农用链霉素、抗霉菌素120等。

7、复配杀菌剂如灭病威、双效灵、炭疽福美、杀毒矾M8、甲霜铜、DT杀菌剂、甲霜灵·锰锌、拌种灵·锰锌、甲基硫菌灵·锰锌、广灭菌乳粉、甲霜灵—福美双可湿性粉剂等。

8、其他杀菌剂如甲霜灵、菌核利、腐霉利、扑海因、灭菌丹、克菌丹、特富灵、敌菌灵、瑞枯霉、福尔马林、高脂膜、菌毒清、霜霉威、喹菌酮、烯酰吗啉·锰锌等。

六、杀菌剂的主要成分

抗生素类杀菌剂主要有链霉素、井冈霉素、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农抗120)、多抗霉素、春雷霉素、灭瘟素、公主岭霉素、四霉素(梧宁霉素)、中生霉素、武夷菌素、宁南霉素、申嗪霉素、长川霉素、嘧肽霉素等。

农用抗生素是微生物产生的代谢物质,能抑制许多植物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具有内吸作用和内渗作用,易被植物吸收,能起到治疗作用,并且容易被生物体分解,残毒问题小,不污染环境。适于蔬菜无公害生产的应用,具有效果好、起效快、持效期长、耐雨水冲刷、应用成本低、未发现抗药性等优点。另外,农用抗生素类农药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有效成分相对比较稳定,在生产、储存、使用等多个环节对温、湿度等环境条件要求不像其他活体生物农药那样严格。

农用抗生素杀菌剂都属于广谱性抗生素类杀菌剂,为低毒杀菌剂,虽然对人、畜、环境都是友好的,但多数品种在农产品中的残留都有严格限制。所以,在使用时仍应按安全规则操作,并且要注意不能与碱性或酸性农药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