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促早熟的叶面肥(水稻在生长后期需要进行叶面施肥)

海潮机械 2023-01-13 15:17 编辑:admin 280阅读

1. 水稻在生长后期需要进行叶面施肥

氮肥高产水稻要求早发、中稳、后不衰,栽培上则是采取前促、中控、后补的施肥措施来达到。因此水稻后期通过叶面喷施氮肥,可延长功能的寿命,防氮早衰。一般在孕穗期和灌浆初期各喷1次1%的尿素溶液,如与3000——4000倍的802调节剂混合喷施效果更好。

磷肥在水稻生长后期喷磷,可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促进早熟。一般在抽穗至灌浆期喷2次2%的过磷酸钙溶液。配制方法:取优质过磷酸钙2公斤,粉碎后倒入10公斤水中浸泡24小时(经常搅拌)后过滤,每次每亩喷肥液60公斤。在缺氮田块可在配制好的磷肥溶液中添加适量尿素混喷。

钾肥在水稻孕穗期和齐穗期各喷1次钾肥溶液,能促进抽穗,提高结实率。取新鲜草木灰5公斤,加清水100公斤,充分搅拌后浸泡12——24小时,然后取澄清液喷用。每次每亩喷肥液50公斤左右,也可选用1%的氯化钾溶液。

磷酸二氢钾在水稻上喷用,可提高其抗逆性,增强抗热和抗寒能力,增粒增重,增产效果好。一般在孕穗期、齐穗期和灌浆期各喷1次,每次每亩用磷酸二氢钾150克,加水50公斤稀释后喷雾,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双晚稻在抽穗达20%时,每亩用磷酸二氢钾150克加1——2克920(若为粉剂,宜先用酒精化解),加水50公斤稀释后均匀喷洒,可促进抽穗整齐,减少包颈,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

锌肥水稻属于对锌敏感的作物,在始穗期和齐穗期各喷1次锌肥液,可促进抽穗整齐,增强叶片后劲,加速养分运转,有利于灌溉结实。每次每亩用硫酸锌100克,加水50公斤稀释后喷施。与磷酸二氢钾混用效果更佳,不宜与磷肥混用。

硼肥在水稻灌浆期,硼营养供应充足,结实率高,空秕少,尤其在杂交稻上施用有明显的增产作用。一般在齐穗期和灌浆期各喷1次0.1%——0.2%的硼砂溶液,可增产10%左右。对处于不利于水稻灌溉结实的低温阴雨时,喷施硼肥效果更好。若选用硼砂为叶面肥,则应先用温热水将其溶解,再加水稀释后及时喷用。

2. 水稻苗期叶面肥

水稻专用-浩尔丰-浩达

功能特点:

氨基酸叶面肥,苗期使用,促扎根促返青,有效预防烂秧、沤根、黄秧、小苗等 症状。分蘖期使用:促进分蘖,茎杆粗壮,解决无效分蘖。孕穗灌浆期使用,迅 速补充灌浆肥,穗大粒饱,增加千粒重,减少秕粒小粒,提高产量

使用方法:整个生育期均可使用,每包35毫升兑水15公斤(1桶)叶面均匀喷雾, 作物中后期适当增加用量,一盒(2袋)兑水15---30公斤叶面均匀喷雾。

3. 水稻叶面施肥一般在什么时期

开三到四个叶

4. 种植水稻施肥的全部过程

水稻生产周期里要施四次肥。

一、施足底肥。

底肥是栽插或直播前,施用的肥料,有条件的地方每亩施用3000公斤腐熟的农家有机肥,用旋耕机深翻土壤中,另外,要每亩施用氮磷钾复合肥10公斤。如果没有农家肥,每亩用10公斤尿素加15公斤氮磷钾复合肥做底肥,放水耙、耖、耘,平整水稻田待栽插或直播。

二、返青壮秧肥。

一般水稻栽插一个星期之内,或直接后,秧苗4匹至六匹真叶后,要适时施用返青肥,促进秧苗早发,活棵。可结合人工除草进行施肥,每亩施用氮肥(尿素)10公斤。保持水稻田底水位24小时后灌溉。

三、重视分蘗肥。

水稻返青后,开始分蘗,这个时候要及时施用分蘖肥,也可结合人工除草进行,每亩施用尿素10公斤,促进水稻分蘗封行。分蘗肥不能省,否则,影响水稻生长,封行,甚至孕稳,水稻会有早衰现象。分蘗肥要早施,防止水稻“恋青”不孕穗、抽穗。

四、孕穗抽穗肥的施用方式。

水稻完全封行后,要视水稻长势施,一般不用施用氮肥了,防止水稻“恋青”,如果水稻旺长,要及时“晒田”一个星期至十天左右,抽水灌溉后,每亩施用氯化钾5公斤,或用硫酸锌、硫酸钙做叶面肥喷雾。促进水稻孕穗、抽穗扬花。

水稻灌浆期,不能再施用化肥了,防止水稻因营养过剩,“贪青”倒伏,更不能施用氮肥!

5. 水稻后期用什么叶面肥好

叶面肥,故名思义,就是其含有对农作物生长,通过叶面所能吸收有益的各种营养元素肥料。

先来分析水稻生长所需要的主要有氮磷钾外,还有其它硅、钙、镁等中微量矿物质元素,而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少的不足,可以从增加施用发酵好的有机肥和秸秆还田等能得到补充,水稻生长所需氮磷钾的不足,根据测土配方施肥,施用水稻专用肥,才有利于水稻正常生长。

那是不是如果按配方施用了水稻专用肥后,就不需要再喷施高含量的磷酸二氢钾和其它含有中微量元素的叶面肥,从理论上来说当然可以,不过,从实际的水肥管理操作中,撒施后的各种肥料受天气的高温阴雨等因素很多,各种肥料会流失或挥发,肥料的不足,会影响秧苗在不同时期的正常生长。

如水稻育苗期,秧苗出现乏黄、僵化不发棵,不完全是受到病虫害,而是受土壤中酸碱度不平衡等影响,喷施叶面肥后,能有效地缓解秧苗乏黄并不发棵分孽等症状,秧苗转青快,分孽好,提高秧苗移栽成活率。

而在秧苗生长中后孕穗期,氮磷钾及硅、钙等中微量元素的不足,能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硅肥等叶面肥,能迅速增强水稻的光合作用,提高水稻的结实率和千粒重等。

至于在什么时间喷施叶面肥好,由于叶面肥属浓缩型并通过作物的叶面吸收,为减少药剂溶液的挥发,喷施叶面肥应选择在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喷雾效果最好。

6. 水稻的管理和施肥

水稻怎么施肥 1、早施分蘖肥从移栽至幼穗分化前的施肥叫分蘖肥。

分蘖肥要求追施时间早、数量足,通常分蘖肥的用量占追肥总量的50 —60%。因为,分蘖期是水稻一生中吸收氮素营养的第一顶峰期,追肥量太少难以满足水稻对养分的需要。只有早施肥才有 利于水稻早分蘖、多分蘖,低位分蘖,为大穗、大粒重创造条件。分蘖肥在水稻栽后7—10天施用,每亩施用尿素15—20公 斤。底肥不足的可恰当增施,但不能盲目过量追肥,以防疯长。2、巧施穗肥从幼穗分化到抽穗以前的追肥叫穗肥。也是氮素吸收的第二个顶峰期。施好穗肥能保花增粒,增进穗大粒多。施用时间为水稻圆杆期。亩施尿素3—5公斤,并配施磷钾肥,每亩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溶液50公斤。3、酌情施粒肥抽穗后的追肥叫粒肥或壮籽肥。粒肥能延长功能叶的持绿时间,防止叶片早衰,增加粒重。但要注意的是, 苗不黄的不施,阴雨天不施,有病害的田块不施。水稻各个生育时期吸收的养分主要是供给生长点,不同时期施肥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很大。通过合理施肥,确保水稻分 蘖、长穗、灌浆3个生育时期的营养需求是实现水稻高产的基础。所以,我们该有效施肥更应该科学施肥。

7. 水稻在生长后期需要进行叶面施肥嘛

水稻的整个生长期往往分为三个阶段,需要进行四次施肥。第一次施肥自然就是基肥了,往往是在种植之前使用的,肥料主要选择氮磷钾复合肥就可以了,充足的肥料可以让土壤更加肥沃,也更有利于水稻生长。

 而第二次施肥则是分蘖肥,这次施肥可以有效的促进水稻进行分蘖,对于水稻增产是非常有帮助的。这次施肥主要是以氮磷复合肥为主,这次施肥是非常重要的,施肥总量也应该控制在总施肥量的30%。

 一般来说,水稻第二次施肥的常用肥料,多是使用磷酸二铵、尿素等肥料。施肥的量一般每亩地控制在磷酸二铵15公斤左右,尿素10公斤左右。

 水稻什么时候施肥好?

 由于我国南方稻区各地的自然条件和耕作制度生产水平和施肥水平差异很大,因此也存在着不同施肥方法。

 前稳、中促、后补施肥法:此法是在前期施入一定的肥料基础上,中期增加追肥量攻大穗,后期看苗补施粒肥。一般基础用量占40%~60%,在中期追肥中,分蘖肥占30%,穗肥占50%,粒肥占20%。这种方法主要用于生育期较长的一季杂交中、晚稻的大穗、大粒型的品种和土壤保肥力差、肥料不足的田块。

 稀、控重施肥法:此法也主要使用于大穗型的杂交稻。“稀”,主要指在稀播育带蘖壮秧的情况下,采用1尺×3×4宽窄行的株行距。“控”,控制基肥(40%~50%),不施分蘖肥,够苗晒田,控制无效分蘖。“重”,即重施穗肥,穗肥用量占总施用量的40%~60%,分两次施用。第一次在抽穗前30~35天施促花肥,以增加每穗颖花数和迟生分蘖成穗,第二次在孕穗期(减数分裂期)施保花肥,以减少颖花退化和提高结实率,抽穗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1~2次作壮籽肥。

 无论采用哪种施肥方法,都必须要因地制宜,看苗看地,科学合理施肥。一般亩产550~650公斤,纯氮量只需8~12公斤即可,施多了反而是浪费。

 水稻如何平衡施肥?

 水稻平衡施肥技术是通过土壤测试掌握土壤肥力状况,根据作物的需肥特性等信息要素,实行肥料配比合理施用,促进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的一种科学施肥方法。包括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氮肥与磷、钾肥配合,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配合。

 平衡施肥N、P、K配比为1:0.4~0.6:0.7~0.9,可提高肥料利用率10~15%,作物增产10~15%,亩节本增效40~80元。同时还能提高作物抗病、抗倒、抗冻害能力,提高农产品品质,培肥改良土壤,促进养分平衡,减少污染。

 习惯施肥N、P、K配比为1:0.36:0.17,肥料利用率低,仅30%,投肥浪费大,效益低。作物抗病、抗倒、抗冻害能力差,农产品品质低下,养分比例失调,土壤肥力退化,环境污染大。

 水稻施肥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基肥以有机肥为主

 据测定,水稻的总吸肥量有50%-60%的氮素和70%的磷、钾来自土壤,施肥不足就会过多消耗土壤潜在养分而降低地力,增施有机肥是维护和提高地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水稻生产要强调积制土杂肥,发展养殖业多施栏肥、多种绿肥,推广撩穗收割和稻草还田等,使有机肥施用量占全期施肥量的40%。

 (2)适量早施分蘖肥

 由于水稻一般根系活力强,插后新根发生较快,一般早稻在插后5天,晚稻在插后3天,即可追施尿素等促进分蘖,分蘖肥宜分次施用,第一次每亩施尿素6- 7.5千克;隔7天左右,根据苗情,对生长差的田块,补施第二次蘖肥亩用尿素4千克以内;对施有机肥少和缺钾肥的田块每亩追5-7.5千克钾肥。

 (3)看苗施用穗肥

 穗肥因施用时期和作用不同,可分为促花肥和保花肥。凡是前期施肥适当、禾苗长势平衡的 一般应以保花增粒为重点只施保花肥而且施用量不宜过多,一般每亩施用尿素2.5千克左右。如果前期施肥不足,群体苗数偏少,个体长势效差,那么促花肥与保花肥都可施用,每次每亩可施用尿素5千克。水稻对钾肥需求量大,晒田复水后结合追施氮肥 ,每亩追施工2.5千克左右钾肥,增产效果显著。

 (4)看苗施用粒肥和叶面追肥在始穗前禾苗叶色过淡的,每亩撒施2-2.5千克尿素,齐穗后过早落黄的田,每亩施尿素2.5--3千克,生长正常的杂交稻,只宜用500--750千克尿素兑水50千克喷雾作粒肥。

 由于水稻后期对磷钾的吸收量较高,因此后期施叶面肥有良好的增产作用。在始穗前4-6天或齐穗后勤部2-3天用磷酸二氢钾150-200千克兑水50千克对生长差的禾苗喷施,有增强植株抵抗高温或低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