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农业和智慧农业(数字农业和智慧农业的概念)

海潮机械 2023-01-06 13:43 编辑:admin 268阅读

1. 数字农业和智慧农业的概念

农业数字化转型推动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可以最大限度减少投入,降低成本,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数字化转型促进农产品产销精准对接,推动农产品生产流通各环节的数字化,提高产需双方信息获取效率和处理效率,降低交易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将经验、知识和技术数据化,实现智能化、产业化、高效化生产,能有效解决劳动力缺乏、行业风险高、生产效益低等问题。

2. 数字农业和智慧农业相互关系

1.数字经济催生了智慧农业的诞生。

智慧农业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载体,运用先进的物联网、人工智能以及大数据等技术对农业的生产经营进行智能化管理,从而实现农业生产精准化、管理可视化、决策智能化的新型管理模式。

2.数字经济实现了农产品物联网的建设。

高效地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技术开展农业生产活动,在智慧农业方面实现智慧农业。在生产及经营上,借助物联网和大数据分析,实现了农产品全生命周期和全生产流程的数据共享及智能决策。

3. 数字农业和智慧农业的概念区别

当前,农业信息技术不断飞速发展,现代农业向着规模化、集约化、精准化发展,迫切需要一种新的农业信息服务模式出现。

以可信云等为代表的新型信息服务无疑将为农业农村领域创新发展带来变革,推动我国农业向“数字农业”和“智慧农业”稳步迈进。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现代农业信息化发展,相关政策陆续出台。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数字农业领域一批重点研究中心、实验室和创新联盟相继成立,农业物联网、数据科学、人工智能等相关专业在高等院校普遍设立,农业物联网、传感设备等标准陆续出台,相关技术日臻成熟。

4. 数字农业是

数字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管理方面,互联网农业指的是农产品销售方面

5. 数字农业与智慧农业的区别

数字经济是指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数字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数字通信技术的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重要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涵盖了共享经济、平台经济和电子商务等多种应用形态。发展数字经济的意义包括:

1、为全球经济复苏和社会进步积累经验;

2、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

3、国家竞争新优势的重要先导力量;

4、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势所趋;

5、实现全球价值链整合与延伸。

1、为全球经济复苏和社会进步积累经验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进入了深度调整的新阶段。新旧经济交替的图景波澜壮阔又扣人心弦:一方面传统经济持续低迷,而另一方面数字经济则异军突起。中国的实践印证了这一历程,也使得这一图景更加清晰可见。在全球信息化进入全面渗透、跨界融合、加速创新、引领发展新阶段的大背景下,中国数字经济得到长足发展,正在成为创新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能,并不断为全球经济复苏和社会进步积累经验。

2、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

发展数字经济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为特征的智能制造模式,正在引发新一轮制造业变革,数字化、虚拟化、智能化技术将贯穿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柔性化、网络化、个性化生产将成为制造模式的新趋势,全球化、服务化、平台化将成为产业组织的新方式。

数字经济也在引领农业现代化,数字农业、智慧农业等农业发展新模式就是数字经济在农业领域的实现与应用。在服务业领域,数字经济的影响与作用已经得到较好体现,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网络教育、远程医疗、在线娱乐等已经使人们的生产生活发生了极大改变。

3、国家竞争新优势的重要先导力量

数字经济是构建信息时代国家竞争新优势的重要先导力量。在信息革命引发的世界经济版图重构过程中,数字经济的发展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信息时代的核心竞争能力将越来越表现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字能力、信息能力、网络能力。

4、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势所趋

发展数字经济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势所趋。当前,数字技术创新和迭代速度明显加快,成为集聚创新要素最多、应用前景最广、辐射带动作用最强的技术创新领域。

5、实现全球价值链整合与延伸

数字经济是实现全球价值链整合与延伸的关键所在。数字经济具有高度的开放性与兼容性,并可以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培育各国的经济交融,进而提升全球组织、服务和技术创新的相互交融,推动单一价值链向价值系统或者价值网络跃升。同时,数字经济通过实现数据信息的全方面、零时损的共享,能够提升全球价值链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构建,进而提升全球资本与生产发展之间的对接效能,实现规模经济效应与数字经济驱动的全球化新机制。

此外,数字经济通过推动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的创新变革,能够提高研发设计、生产管理、协同营销的集成化应用,进而带动产品、企业和产业等多方面交融创新,实现全球价值链的多层次、多方位衍生。

6. 智慧农业的定义

数据库管理系统,动态网站设计与制作,无线通信技术,农产品网络营销等课程。

7. 智慧农业的概述

是一家正规科技型农业公司。

重庆智慧农业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08-12,注册资本为50000万,法定代表人为彭强,工商注册号为500107013257152,所属行业为科技推广业。

公司经营范围:农作物种子经营,兽药经营,烟草种植,蔬菜种植,食用菌种植,花卉种植,园艺产品种植,水果种植,坚果种植,含油果种植,香料作物种植,茶叶种植,可可豆种植,咖啡豆种植,中草药种植,草种植,水生植物种植,橡胶作物种植,石斛种植,农业园艺服务,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服务,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服务等。

8. 什么是数字农业,精准农业和智慧农业

农业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以人力和畜力为代表的传统农业、以机械化为主的小型规模化农业、以信息技术和自动化配备为主的自动化农业以及以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为主的智慧化农业。这农业四个阶段分别说为农业1.0、农业2.0、农业3.0和农业4.0。

一、农业1.0阶段

农业1.0阶段是人力与畜力为主的传统农业,农业1.0是农业社会的产物。在农业社会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人类最重要的劳动工具是用以开发土地资源的各种简单手工工具和畜力,它们是对人类体力劳动的有限缓解,它并没有从根本上把人类的生产活动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二、农业2.0阶段

农业2.0阶段是以机械化为主,同时伴跟着一些农场的呈现,农业开始呈现种养殖等大户。通过运用机械机器而替代了传统农人的部分作业,也改善了部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状况。我国现在强调的农业产业化,很大部分的内容都是指农业2.0时代的产业化拉长产业链,虽然能够带来一些收益,但是即使是在美国,这个收益能留在农民手里的也不到10%,而在中国,农业产业链中,农民得到的收益恐怕连8%都不到。

此外,2.0的农业产业化带来的直接后果是生产过剩。我国农业大宗产品的产量很多都是世界第一,生产全球70%左右的淡水产品,67%的蔬菜,51%的生猪,40%的大宗果品,这些产品都过剩。我们现在的粮食产量占世界的21%,人口占世界的19%,即使粮食不再增产,只要节约,就足够养活未来的新增人口。2.0的农业产业化能够拉长产业链,产生收益,但农业劳动力的收入并不会同步增长,农村存款来源不足,并没有产生现代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金融工具的条件。同时,它又对资源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三、农业3.0阶段

农业3.0是以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局部生产作业自动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农业。通过加强农村广播电视网、电信网和计算机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构建信息服务体系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使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农业装备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各方面实现普及应用。与机械化农业相比,自动化程度更高,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更大。

四、农业4.0阶段

农业4.0是资源整合、数据驱动的智慧化农业时代。跟着土地流转,农业土地规模化程度加深,资源集中于少部分专业的农人手中,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完结无人化的管理。农业4.0是现代农业的最高阶段。农业4.0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仅体现在农业生产环节,它会渗透到农业经营、管理及服务等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是整个农业产业链的智能化,农业生产与经营活动的全过程都将由信息流把控,形成高度融合、产业化和低成本化的新的农业形态,是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