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轴承安装基准面
(1) 现场检查表面磨损情况;
(2) 对修复部位清洁除油,用氧气乙炔将轴承为进行除油,直至油污碳化;
(3) 使用砂轮片进行表面处理,将轴承室表面打磨至粗糙;
(4) 使用无水乙醇清洗轴承位表面至无油污、粉尘;
(5) 调配碳纳米聚合物材料SD7101H;
(6) 涂抹材料SD7101H至磨损的轴承室表面;
(7) 使用刀口尺沿未磨损的基准面进行刮研处理;
(8) 使用工具进行加热,加快固化时间并提升材料使用性能;
(9) 材料固化后去除多余材料并测量尺寸;
(10) 空试轴承,检查有无高点,检查接触面积;
(11) 在装配时在轴承室再次涂抹材料,在轴承上涂抹脱模剂SD7000,一次装配到位;完成修复。
2. 轴承安装面粗糙度
这要看你轴承及轴的精度等级,若你所选的轴承是高精轴承(D级及以上),说明你设计的结构精度要求很高,那么轴承的孔、轴配合面的表面粗糙度必须在Ra0.8以上(需磨削加工),如果你选用的轴承是普通轴承(E级及以下),说明你设计的结构的精度要求不高,那么Ra3.2以上即可。
3. 平面轴承安装示意图
因轴结构、配合、条件而异,一般,由于多为轴旋转,所以内圈需要过盈配合。
圆柱孔轴承,多用压力机压入,或多用热装方法。
锥孔的场合,直接安装在锥度轴上,或用套筒安装。
安装到外壳时,一般游隙配合多,外圈有过盈量,通常用压力机压入,或也有冷却后安装的冷缩配合方法。安装和更换轴承需要注意:
(1)施力的合力尽可能通过轴承的轴线,这就要求施力点均匀对称而平稳,通过球面或平行于轴线施力。
(2)施力的大小宜平稳均匀,不宜有冲击,这就要求采用油压或用能施加平稳拉力或压力的工具,实在不得不采用锤击时,也要通过铜套筒等较软而不落屑金属加以缓冲,敲击力尽可能轻缓。
最好使用铜棒或铜锤进行锤击。
(3)避免通过滚动体施力,这就要求装拆内圈(轴圈)时通过内圈施力,装拆外圈时)通过外圈施力。
(4)拖力要持续到应有的程度,例如在安装轴承时要在轴承刚好装到正确位置时停止施力,保证套圈(垫圈)的端面抵靠座孔或轴的挡肩端面,既不能挤得太紧,又不能装不到位。
4. 平面轴承装配方法
1、压入配合
轴承内圈与轴是紧配合,外圈与轴承座孔是较松配合时,可用压力机将轴承先压将在轴上,然后将轴连同轴承一起装入轴承座孔内。压装时在轴承内圈端面上,垫一软金属材料做的装配套管“铜或软钢”。
装配套管的内径应比轴颈直径略大,外径直径应比轴承内圈挡边略小,以免压在保持架上。进口轴承的外圈与轴承座孔为紧配合,内圈与轴为较松配合时,可将轴承先压入轴承座孔内,这时装配套管的外径应略小于座孔的直径。
如果轴承套圈与轴及座孔都是紧配合时,安装时内圈和外圈要同时压入轴和座孔,装配套管的结构应能同时压紧轴承内圈和外圈的端面。
2、加热配合
通过加热轴承或轴承座,利用热膨胀将紧配合转变为松配合的安装方法。是一种常用 和省力的安装方法。此法适合于过盈量较大的轴承的安装。热装前把轴承或可分离型轴承的套圈放入油箱中均匀加热80~100℃,然后从油中取出尽快装到轴上,为防止冷却后内圈端面和轴肩贴合不紧,轴承冷却后可以再进行轴向紧固。轴承外圈与轻金属制的轴承紧配合时,采用加热轴承座的热装方法,可以避免配合面受到擦伤。
用油箱加热轴承时,在距箱底一定距离处应用一网栅, 或者用钩子吊着轴承,轴承不能放到箱底上,以防沉淀杂质进入轴承内或不均匀的加热,油箱中必须有温度计,严格控制油温不得超过100℃,以防止发生回效应,使套圈的硬度降低。
5. 轴承配合面
一、轴承配合
轴承配合一般都是过渡配合,但在有特殊情况下可选过盈配合,但很少。因为轴承与轴配合是轴承的内圈与轴配合,使用的是基孔制,本来轴承是应该完全对零的,我们在实际使用中也完全可以这样认为,但为了防止轴承内圈与轴的最小极限尺寸配合时产生内圈滚动,伤害轴的g面,所以我们的轴承内圈都有0到几个μ的下偏公差来保证内圈不转动,所以轴承一般选择过渡配合就可以了,即使是选择过渡配合也不能超过3丝的过盈量。
配合精度等级一般就选6级,有的时候也要看材料,还有加工工艺,理论上7级有点偏底了,5级配合的话就要用磨。
一般选用是:轴承内圈与轴配合轴选k6轴承外圈与孔配合孔选K6或K7
二、轴承与轴的配合公差标准
1、当轴承内径公差带与轴公差带构成配合时,在一般基孔制中原属过渡配合的公差代号将变为过赢配合,如k5、k6、m5、m6、n6等,但过赢量不大;当轴承内径公差代与h5、h6、g5、g6等构成配合时,不在是间隙而成为过赢配合。
2、轴承外径公差带由于公差值不同于一般基准轴,也是一种特殊公差带,大多情况下,外圈安装在外壳孔中是固定的,有些轴承部件结构要求又需要调整,其配合不宜太紧,常与H6、H7、J6、J7、Js6、Js7等配合。
三、举例说明
一般情况下,轴一般标0~+0.005 如果是不常拆的话,就是+0.005~+0.01的过盈配合就可以了,如果要常常的拆装就是过渡配合就可以了。我们还要考虑到轴材料本身在转动时候的热胀,所以轴承越大的话,最好是-0.005~0的间隙配合,最大也不要超过0.01的间隙配合。还有一条就是动圈过盈,静圈间隙。
四、配合公差(fit tolerance)
指组成配合的孔、轴公差之和。它是允许间隙或过盈的变动量。孔和轴的公差带大小和公差带位置组成了配合公差。孔和轴配合公差的大小表示孔和轴的配合精度。孔和轴配合公差带的大小和位置表示孔和轴的配合精度和配合性质。配合公差的大小=公差带的大小;配合公差带大小和位置=配合性质。
五、公差等级的选择
与轴承配合的轴或轴承座孔的公差等级与轴承精度有关。与P0级精度轴承配合的轴,其公差等级一般为IT6,轴承座孔一般为IT7。对旋转精院驮俗的平稳性有较高要求的场合(如电动机等),应选择轴为IT5,轴承座孔为IT6。
六、公差带的选择
当量径向载荷P分成“轻”、“正常”和“重”载荷等几种情况,其与轴承的额定动载荷C之关系为:轻载荷P≤0.06C 正常载荷 0.06C <P≤ 0.12C 重载荷 0.12C<P
1、轴公差带
安装向心轴承和角接触轴承的轴的公差带参照相应公差带表。就大多数场合而言,轴旋转且径向载荷方向不变,即轴承内圈相对于载荷方向旋转的场合,一般应选择过渡或过盈配合。静止轴且径向载荷方向不变,即轴承内圈相对于载荷方向是静止的场合,可选择过渡或小间隙配合(太大的间隙是不允许的)。
2、外壳孔公差带
安装向心轴承和角接触轴承的外壳孔公差带参照相应公差带表。选择时注意对于载荷方向摆动或旋转的外圈,应避免间隙配合。当量径向载荷的大小也影响外圈的配合选择。
3、轴承座结构形式的选择
滚动轴承的轴承座除非有特别需要,一般多采用整体式结构,剖分式轴承座只是在装配上有困难,或在装配上方便的优点成为主要考虑点时才采用,但它不能应用于紧配合或较精密的配合,例如K7和比K7更紧的配合,又如公差等级为IT6或更精密的座孔,都不得采用剖分式轴承座。
6. 滚动轴承的基准制
基准制的选择原则如下:
1.优先选用基孔制,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I T的等级。
2.当基本尺寸小于500时,孔的公差等级要低于轴的公差等级当基本尺寸大于500时,选择同级的孔与同级的轴进行配合。为便于生产,实现零件的互换性及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国家标准《极限与配合》规定了公差带由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两个要素组成,以两个相配合的零件中的一个零件为基准件,并确定其公差带位置,而改变另—个零件(非基准件)的公差带位置,标准公差确定公差带的大小,而基本偏差确定公差带的位置,从而形成各种配合的—种制度。国家标准中规定有基孔制和基轴制两种配合制度。
7. 轴承座安装的安装基准
一般来说,标准轴承内圈孔的公差为H7,轴承外圈的公差为h6;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为H7/h7或H7/js6(基孔制),轴承外圈与外壳孔的配合为H7/h6或JS7/h6(基轴制)。
直线轴承与导向轴的配合为H7/g6(基孔制),直线轴承衬套与安装孔的配合为H7/h7(基轴制)。注意定位基准不同时采用的配合公差略有不同。
端面推力球轴承公差配合
按装配的实际配合要求选择,通常参考上述公差配合,精度到丝级,小数点后两位,第三位小数点通常结合经验一般按四舍五入取,特殊机构除外。
8. 轴承内端面
原理:
轴承端盖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机械零件之一,是轴承座的主要外零件,其用途十分广泛。该零件的主要工作表面为左右端面以及左端面的外圆表面,一般作用:
(1)轴承外圈的轴向定位;
(2)防尘和密封,除本身可以防尘和密封外,也常和密封件配合以表达到密封的作用;
(3)位于车床电动机和主轴箱之间的端盖,主要起传送扭矩和缓冲吸震的作用,使主轴箱的转动平稳。
9. 轴承的基准面
SolidWorks画轴承座的流程(以SolidWorks2016为例)
1、新建一个零件模型。选择前视基准面绘制草图。绘制几何关系的草图。如图所示。
2、单击特征,“旋转凸台/基体”命令,选择中心线作为旋转轴,其它参数保持默认,单击确定,生成旋转凸台。如图所示。
3、正视于右视基准面,在右视基准面上绘制草图。绘制几何关系的草图。如图所示。
4、单击特征,“拉伸凸台/基体”命令,方向选择“两侧对称”,深度设置为“350 mm”,单击确定,完成拉伸凸台的创建。
5、选择如图所示的端面,绘制草图。绘制几何关系的草图。如图所示。
6、单击特征,“拉伸凸台/基体”命令,点击“反向”,深度设置为“30 mm”,单击确定,完成拉伸特征的创建。
7、单击特征,“镜像”命令,镜像面选择右视基准面,镜像特征选择“凸台-拉伸2”,单击确定,完成镜像。
8、正视于右视基准面,在右视基准面上绘制草图。绘制几何关系的草图。如图所示。
9、单击特征,“拉伸凸台/基体”命令,方向1和方向2都选择“成形到一面”,分别选中如图所示的端面,单击确定,完成拉伸特征创建。
10、创建“圆角1”。单击特征,“圆角”命令,选择边线圆角半径设置为“20mm”,单击确定。效果如图所示。
11、创建“圆角2”。单击特征“圆角”命令,选择边线圆角半径设置为“3mm”,单击确定。效果如图所示。
12、创建“圆角3”。单击特征“圆角”命令,选择边线圆角半径设置为“4mm”,单击确定。效果如图所示。
13、创建“倒角1”。单击特征“倒角”命令,选择边线倒角距离设置为“2mm”,单击确定。效果如图所示。
14、隐藏原点。至此,轴承座创建完成。单击保存,保存零件模型。
SolidWorks软件是世界上第一个基于Windows开发的三维CAD系统,SolidWorks能够提供不同的设计方案、减少设计过程中的错误以及提高产品质量。SolidWorks不仅提供如此强大的功能,而且对每个工程师和设计者来说,操作简单方便、易学易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