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的配合(轴和轴承的配合)

海潮机械 2023-02-10 06:08 编辑:admin 184阅读

一、轴和轴承的配合

滚动轴承内圈与轴为基孔制配合,其配合在装配图中只标基本尺寸与轴的公差带代号;滚动轴承外圈与轴承座孔之间为基轴制配合,其配合在装配图中只标基本尺寸与孔的公差带代号。

二、轴和轴承的配合精度

1、以普通级(P0级)6308的轴承为例:

可以在轴承公差表中查到,轴承的外圈公差是:上差:0 下差是:-0.011。

2、根据轴承的旋转方式、承载方式:

外圈一般相对内圈固定,承载是固定承载、不是主要承载。根据这些内容,在外壳孔推荐配合表中可以查到:使用轴承座的轴承,推荐外壳孔公差带为 H8.H8公差带:上公差+0.054,下差0.说明是间隙配合,最大间隙量:0.065,最小间隙量0。

3、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6308轴承内圈公差是:上差0,下差-0.012.根据:内圈旋转载荷、普通载荷,得出推荐轴的配合公差带是:m5,上差:+0.020,下差:0.009.说明:最大间隙是0.020,最大过盈量0.003。

4、综上所述:确定轴承与轴、与外壳孔的配合,可根据轴承的旋转形势、载荷大小、精度等级,查询一系列的表格,就可以轻松的得出了。需要不同的配合,也可以根据列表,作出调整。

三、轴和轴承的配合关系

1,要看使用条件,是外圈固定还是内圈固定,例如车轮,内圈固定在轴上,则轴用h7配合,使他在轴上有微量的移动,不至于固定在一点磨损。

2,变速器或机床主轴,要求外壳有微量移动,轴用过渡配合或紧配合,一般有精度要求的都用过度配合。

四、轴和轴承的配合间隙

轴承与轴的配合公差标准

 

①当轴承内径公差带与轴公差带构成配合时,在一般基孔制中原属过渡配合

 的公差代号将变为过赢配合,如k5、k6、m5、m6、n6等,但过赢量不大;当轴承内径公差代与h5、h6、g5、g6等构成配合时,不在是间隙而成为过赢配合.

②轴承外径公差带由于公差值不同于一般基准轴,也是一种特殊公差带,大多情况下,外圈安装在外壳孔中是固定的,有些轴承部件结构要求又需要调整,其配合不宜太紧,常与H6、H7、J6、J7、Js6、Js7等配合.

一般情况下,轴一般标0~+0.005 如果是不常拆的话,就是+0.005~+0.01的过盈配合

 就可以了,如果要常常的拆装就是过渡配合就可以了.我们还要考虑到轴材料本身在转动时候的热胀,所以轴承越大的话,最好是-0.005~0的间隙配合,最大也不要超过0.01的间隙配合.还有一条就是动圈过盈,静圈间隙.

五、轴和轴承的配合公差表

一、轴承配合

轴承配合一般都是过渡配合,但在有特殊情况下可选过盈配合,但很少。因为轴承与轴配合是轴承的内圈与轴配合,使用的是基孔制,本来轴承是应该完全对零的,我们在实际使用中也完全可以这样认为,但为了防止轴承内圈与轴的最小极限尺寸配合时产生内圈滚动,伤害轴的g面,所以我们的轴承内圈都有0到几个μ的下偏公差来保证内圈不转动,所以轴承一般选择过渡配合就可以了,即使是选择过渡配合也不能超过3丝的过盈量。

配合精度等级一般就选6级,有的时候也要看材料,还有加工工艺,理论上7级有点偏底了,5级配合的话就要用磨。

一般选用是:轴承内圈与轴配合轴选k6轴承外圈与孔配合孔选K6或K7

二、轴承与轴的配合公差标准

1、当轴承内径公差带与轴公差带构成配合时,在一般基孔制中原属过渡配合的公差代号将变为过赢配合,如k5、k6、m5、m6、n6等,但过赢量不大;当轴承内径公差代与h5、h6、g5、g6等构成配合时,不在是间隙而成为过赢配合。

2、轴承外径公差带由于公差值不同于一般基准轴,也是一种特殊公差带,大多情况下,外圈安装在外壳孔中是固定的,有些轴承部件结构要求又需要调整,其配合不宜太紧,常与H6、H7、J6、J7、Js6、Js7等配合。

三、举例说明

一般情况下,轴一般标0~+0.005 如果是不常拆的话,就是+0.005~+0.01的过盈配合就可以了,如果要常常的拆装就是过渡配合就可以了。我们还要考虑到轴材料本身在转动时候的热胀,所以轴承越大的话,最好是-0.005~0的间隙配合,最大也不要超过0.01的间隙配合。还有一条就是动圈过盈,静圈间隙。

四、配合公差(fit tolerance)

指组成配合的孔、轴公差之和。它是允许间隙或过盈的变动量。孔和轴的公差带大小和公差带位置组成了配合公差。孔和轴配合公差的大小表示孔和轴的配合精度。孔和轴配合公差带的大小和位置表示孔和轴的配合精度和配合性质。配合公差的大小=公差带的大小;配合公差带大小和位置=配合性质。

五、公差等级的选择

与轴承配合的轴或轴承座孔的公差等级与轴承精度有关。与P0级精度轴承配合的轴,其公差等级一般为IT6,轴承座孔一般为IT7。对旋转精院驮俗的平稳性有较高要求的场合(如电动机等),应选择轴为IT5,轴承座孔为IT6。

六、公差带的选择

当量径向载荷P分成“轻”、“正常”和“重”载荷等几种情况,其与轴承的额定动载荷C之关系为:轻载荷P≤0.06C 正常载荷 0.06C <P≤ 0.12C 重载荷 0.12C<P

1、轴公差带

安装向心轴承和角接触轴承的轴的公差带参照相应公差带表。就大多数场合而言,轴旋转且径向载荷方向不变,即轴承内圈相对于载荷方向旋转的场合,一般应选择过渡或过盈配合。静止轴且径向载荷方向不变,即轴承内圈相对于载荷方向是静止的场合,可选择过渡或小间隙配合(太大的间隙是不允许的)。

2、外壳孔公差带

安装向心轴承和角接触轴承的外壳孔公差带参照相应公差带表。选择时注意对于载荷方向摆动或旋转的外圈,应避免间隙配合。当量径向载荷的大小也影响外圈的配合选择。

3、轴承座结构形式的选择

滚动轴承的轴承座除非有特别需要,一般多采用整体式结构,剖分式轴承座只是在装配上有困难,或在装配上方便的优点成为主要考虑点时才采用,但它不能应用于紧配合或较精密的配合,例如K7和比K7更紧的配合,又如公差等级为IT6或更精密的座孔,都不得采用剖分式轴承座。

六、轴和轴承的配合尺寸

轴承与主轴的配合,一般采用1-5um的过盈配合;轴承与孔的配合,则采用0-5um的间隙配合。过渡配合是指孔与轴装配时可能有间隙配合也可能有过盈配合,孔的公差带与轴的公差带相互交叠。轴承与轴配合标准是1丝以内。

2、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减轴的最小极限尺寸所得的差值为最大间隙Xmax,是孔、轴配合的最松状态。

七、轴和轴承的配合是基轴还是基孔

一般来说,标准轴承内圈孔的公差为H7。

轴承外圈的公差为h6;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为H7/h7或H7/js6(基孔制),轴承外圈与外壳孔的配合为H7/h6或JS7/h6(基轴制)。直线轴承与导向轴的配合为H7/g6(基孔制),直线轴承衬套与安装孔的配合为H7/h7(基轴制)。注意定位基准不同时采用的配合公差略有不同。

八、轴和轴承的配合怎么标注

这要看你轴承及轴的精度等级,若你所选的轴承是高精轴承(D级及以上),说明你设计的结构精度要求很高,那么轴承的孔、轴配合面的表面粗糙度必须在Ra0.8以上(需磨削加工),如果你选用的轴承是普通轴承(E级及以下),说明你设计的结构的精度要求不高,那么Ra3.2以上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