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压力(呼吸机压力控制模式)

海潮机械 2022-12-14 21:38 编辑:admin 158阅读

1. 呼吸机压力控制模式

呼吸机的参数设置

一、呼吸机的潮气量的设置

潮气量的设定是机械通气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容量控制通气时,潮气量设置的目标是保证足够的通气,并使患者较为舒适。成人潮气量一般为5~15ml/kg,8~12mg/kg是最常用的范围。潮气量大小的设定应考虑以下因素:胸肺顺应性、气道阻力、呼吸机管道的可压缩容积、氧合状态、通气功能和发生气压伤的危险性。气压伤等呼吸机相关的损伤是机械通气应用不当引起的,潮气量设置过程中,为防止发生气压伤,一般要求气道平台压力不超过35~40cmH2O。对于压力控制通气,潮气量的大小主要决定于预设的压力水平、病人的吸气力量及气道阻力。一般情况下,潮气量水平亦不应高于8~12ml/kg。

二、呼吸机机械通气频率的设置

设定呼吸机的机械通气频率应考虑通气模式、潮气量的大小、死腔率、代谢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目标水平和患者自主呼吸能力等因素。对于成人,机械通气频率可设置到8~20次/分。对于急慢性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患者,应设定较高的机械通气频率(20次/分或更高)。机械通气15~30分钟后,应根据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和pH值,进一部调整机械通气频率。另外,机械通气频率的设置不宜过快,以避免肺内气体闭陷、产生内源性呼气末正压。一旦产生内源性呼气末正压,将影响肺通气/血流,增加患者呼吸功,并使气压伤的危险性增加。

三、呼吸机吸气流率的设置

1.容量控制/辅助通气时,如患者无自主呼吸,则吸气流率应低于40升/分钟;如患者有自主呼吸,则理想的吸气流率应恰好满足病人吸气峰流的需要。根据病人吸气力量的大小和分钟通气量,一般将吸气流率调至40~100升/分钟。由于吸气流率的大小将直接影响患者的呼吸功和人机配合,应引起临床医师重视。

2.压力控制通气时,吸气峰值流率是由预设压力水平和病人吸气力量共同决定的,当然,最大吸气流率受呼吸机性能的限制。

四、呼吸机吸呼比的设置

机械通气时,呼吸机吸呼比的设定应考虑机械通气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氧合状态、自主呼吸水平等因素。

1.存在自主呼吸的病人,呼吸机辅助呼吸时,呼吸机送气应与病人吸气相配合,以保证两者同步。一般吸气需要0.8~1.2秒,吸呼比为1∶2~1∶1.5。

2.对于控制通气的患者,一般吸气时间较长、吸呼比较高,可提高平均气道压力,改善氧合。但延长吸气时间,应注意监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3.吸气时间过长,患者不易耐受,往往需要使用镇静剂,甚至肌松剂。而且,呼气时间过短可导致内源性呼气末正压,加重对循环的干扰。临床应用中需注意。

五、呼吸机气流模式的设置

许多呼吸机有多种气流模式可供选择。常见的气流模式有减速气流、加速气流、方波气流和正弦波气流。气流模式的选择只适用于容量控制通气模式,压力控制通气时,呼吸机均提供减速气流,使气道压力迅速达到设定的压力水平。容量控制通气中,有关气流模式比较的研究较少,从现有资料来看,当潮气量和吸气时间/呼吸时间一致的情况下,不同的气流模式对患者通气和换气功能及呼吸功的影响均是类似的。当然,容量控制通气时,习惯将气流模式设定在方波气流上。不同气流模式对患者的影响,应进一步深人研究和观察。

六、呼吸机吸入氧浓度的设置

机械通气时,呼吸机吸人氧浓度的设置一般取决于动脉氧分压的目标水平、呼气末正压水平、平均气道压力和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由于吸人高浓度氧可产生氧中毒性肺损伤,一般要求吸人氧浓度低于50%~60%。但是,在吸人氧浓度的选择上,不但应考虑到高浓度氧的肺损伤作用,还应考虑气道和肺泡压力过高对肺的损伤作用。对于氧合严重障碍的患者,应在充分镇静肌松、采用适当水平呼气末正压的前提下,设置吸人氧浓度,使动脉氧饱和度>88%~90%。

七、呼吸机触发灵敏度的设置

目前,呼吸机吸气触发机制有压力触发和流量触发两种。由于呼吸机和人工气道可产生附加阻力,为减少患者的额外做功,应将触发灵敏度设置在较为敏感的水平上。一般情况下,压力触发的触发灵敏度设置在-0.5~-1.5cmH20,而流量触发的灵敏度设置在1~3升/分。根据初步的临床研究,与压力触发相比,采用流量触发能够进一步降低患者的呼吸功,使患者更为舒适。值得注意的是,触发灵敏度设置过于敏感时,气道内微小的压力和流量改变即可引起自动触发,反而令患者不适。

八、呼吸机呼气末正压的设置

应用呼气末正压(PEEP)的主要目的是增加肺容积、提高平均气道压力、改善氧合。另外,呼气末正压还能抵销内源性呼气末正压,降低内源性呼气末正压引起的吸气触发功。但是呼气末正压可引起胸腔内压升高,导致静脉回流减少、左心前负荷降低。呼气末正压水平的设置理论上应选择最佳呼气末正压,即获得最大氧输送的呼气末正压水平,临床上应用较为困难。对于ARDS患者,呼气末正压水平的选择应结合吸入氧浓度、吸气时间、动脉氧分压水平及目标水平、氧输送水平等因素综合考虑。肺力学监测(压力-容积环)的开展,使呼气末正压选择有据可依。一般认为,在急性肺损伤早期,呼气末正压水平应略高于肺压力-容积环低位转折点的压力水平。对于胸部或上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采用3~5cmH20的呼气末正压,有助于防止术后肺不张和低氧血症。

九、呼吸机气道压力的监测和报警设置

呼吸机通过不同部位监测气道压力,其根本目的是监测肺泡内压力。常见的测压部位有呼吸机内、Y管处和隆突。测压部位离肺泡越远,测定压力与肺泡压力的差异就可能越大。当病人吸气触发时,呼吸机内压力、Y管压力、隆突压力和肺泡压力依次降低,而当呼吸机送气时,呼吸机内压力、Y管压力、隆突压力和肺泡压力依次升高。只有当气流流率为零时,各个部位的压力才相同。900C呼吸机的测压部位在呼吸机内,而Newport和Drag呼吸机的测压部位在Y管。

呼吸机对气道压力的监测包括:

1.峰值压力 峰值压力是呼吸机送气过程中的最高压力。容量控制通气时,峰值压力的高低取决于肺顺应性、气道阻力、潮气量、峰值流率和气流模式。肺顺应性和气道阻力类似的情况下,峰值流率越高,峰值压力越高。一般来说,其它参数相同的情况下,采用加速气流时的峰值压力比其它气流模式高。压力控制通气时,气道峰值压力水平与预设压力水平接近。但是,由于压力控制为减速气流,吸气早期为达到预设压力水平;呼吸机提供的气体流率很高,气道压力可能略高于预设水平1~3cmH20。

2.平台压力 平台压力为吸气末屏气0.5秒(吸气和呼气阀均关闭,气流为零)时的气道压力,与肺泡峰值压力较为接近。压力控制通气时,如吸气最后0.5秒的气流流率为象则预设压力即为平台压力。

3.平均压力 平均压力为整个呼吸周期的平均气道压力,可间接反映平均肺泡压力。由于呼气阻力多高于吸气阻力,平均气道压力往往低于肺泡平均压力。

4.呼气末压力 呼气末压力为呼气即将结束时的压力,等于大气压或呼气末正压。当吸气延长、呼气缩短时,呼气末肺泡内压仍为正压,即产生内源性呼气末压力,此时,呼气末的气道压力和肺泡压力不同。因此,吸气末气道压力高于肺泡内压力,与气道对气流的阻力有关,而在呼气末,如气道压力低于肺泡内压力,则与内源性呼气末正压有关。值得临床医师注意。

2. 呼吸机压力控制模式参数设置

可以自己调整。按住home和旋转按钮出来临床模式,可以调整很多选项。建议配合sd卡数据读取软件调整自己的参数。

3. 呼吸机压力控制模式英文

机械通气的模式比较多,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大部分可以分为三大类,其他一些附加模式都是这三大类引申出来的。第一个叫间歇正压通气,英文叫IPPV或者A/C;第二种叫同步间歇正压通气,这个叫SIMV;第三个就是PSV模式,这三个模式是有联系也有区别的。

在第一个模式下完全由机器控制病人呼吸,所有的呼吸全部由呼吸机来提供,虽然说病人可以触发,但是触发呼吸全部是由呼吸机负责提供。

第二类模式叫同步间歇正压通气,这名字上和第一个虽然有点接近,但它的区别在于允许病人在触发呼吸基础上自主呼吸,如果病人呼吸次数超过设计的呼吸次数,次数之外的呼吸,是由病人按PSV自主呼吸支持的方式来实现的。

第三个模式是PSV模式,这个是病人完全自主呼吸,感到病人吸的动作之后,比如说有一定的气流速,呼吸机就给他一定的压力辅助支持,来帮助他,具体支持力度由呼吸机设定,但是呼吸机的频率、深度都由患者自己决定。

4. 呼吸机压力控制模式和容量控制模式

呼吸机有五种常用的通气模式,一是控制通气,包括有容积控制通气,是指潮气量,呼吸频率,吸呼比和吸气流速完全由呼吸来控制。

还有一种是压力控制通气,是指可以预置压力控制水平和吸气的时间。二是同步间歇强制通气,是指控制通气是间歇给的,每一次间歇外是自主的呼吸。

三是压力支持通气,是指吸气努力达到触发标准后,呼吸机给予一个高速的气流,使气道很快达到预置的辅助压力水平。该模式由自主呼吸触发,并决定呼吸频率和吸呼比,有着较好的人机协调。

四是持续的气道正压。五是呼吸末正压

5. 呼吸机压力控制模式简写

FiO₂是Fraction of inspiration O₂的英文简写,中文解释为吸入气中的氧浓度分数。

此词常在呼吸机的使用中出现 相关词有PaO₂ SaO₂,PEEP。pao2/fio₂小于等于200mmHg作为ARDS的诊断标准之一。

一般的医疗供氧机器的供氧浓度从21~100%可调。既要纠正低氧血症,又要防止氧中毒。 一般不宜超过50%~60%,一般低于60%属于比较安全的供氧浓度;如超过60%才能保证机体供氧,应在最短时间内查找病因,时间应越短越好,最好小于24小时。

6. 呼吸机压力控制模式有哪些参数

呼吸模式是常规模式。

所谓常规模式,是指容量控制通气下的辅助控制通气模式。

迈瑞sv呼吸机参数如下:

一.潮气量参数

潮气量:20ml—2000ml。

二、呼吸频率参数

呼吸频率:1-100次/min。

三、压力参数

压力支持:0—80cmH2O。

压力上升时间:0-2s。

四、灵敏度参数

呼气触发灵敏度:自动或10-80。

7. 呼吸机压力控制模式压力设置数值

压力支持就是呼吸机吸气压与呼气压之间的压差,比如一台睡眠呼吸机吸气压压力为10,呼气压压力为5,那么在这个中间有一个压力差,这个压力差为5,而这个压力差就叫压力支持。

有了压力支持,我们在吸气的时候压力较高,呼气吐气的时候压力就自动降低一些,那么就有利于我们呼气,压力支持越高,呼气越轻松。

8. 呼吸机压力控制模式的特点

呼吸机VTE都代表潮气量,分别是单次吸入、呼出的气体容积,是呼吸机监测的重要指标,在容量控制通气模式和压力控制通气模式下数值均会受到影响。

该模式需要预设吸气压力和呼吸频率等参数,此时潮气量随肺顺应性、气道阻力而改变。在该模式时肺通气量相对不稳,需要实时监测出气潮气量,适用于呼吸状况稳定、气道阻力较小的病人。

9. 呼吸机压力控制模式正常值范围

自主通气:也叫支持通气、SPONT、CPAP、压力支持

压力控制通气:也叫 P-CMV、P-A/C、PCV

容量控制通气:也叫 V-CMV、V-A/C、IPPV、VCV

压力控制通气+自主通气:也叫 P-SIMV、BIPAP

容量控制通气+自主通气:也叫 V-SIMV、SIMV

一、自主通气

模式特点:吸气压力固定,但潮气量不固定、吸气时间也不固定。

设置技巧:只需要设置 1 个参数——支持压力(PSV、PS、ΔPASB)(吸气时间和呼吸频率由患者决定,所以没有吸气时间和呼吸频率的设定)

二、压力控制通气

模式特点:气道压一定,潮气量不一定,任何一次通气均有相同的吸气时间。

设置技巧:需要设置 3 个参数,控制压力(PC、Phigh)、吸气时间(吸呼比)、呼吸频率。

三、容量控制通气

模式特点:潮气量一定,气道压不一定,任何一次通气均有相同的吸气时间。

设置技巧:需要设置 4 个参数,潮气量、吸气时间(吸呼比)、呼吸频率、吸气暂停(吸气保持时间)。

TIPS:秒和峰流速都是吸气时间的设定。

四、压力控制通气+自主通气

模式特点:自主通气和压力控制通气都有。

设置特点:需要设定控制压力、吸气时间、呼吸频率,同时还要设定针对一部分自主通气的支持压力。

五、容量控制通气+自主通气

模式特点:自主通气和容量控制通气都有。

设置特点:其需要设定潮气量、吸气时间(峰流速)、呼吸频率,同时还要设定支持压力

10. 呼吸机压力控制模式是什么意思

是ti。

是指吸气时间。

1、cpap是持续正压通气,一般特指单水平定压模式。

2、ipap是指吸气压力。

3、epap是指呼气压力。

4、bpm指每分钟呼吸次数佰。

5、ti是吸气时间。

11. 呼吸机压力控制模式英文缩写

esp是英文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的缩写,中文译成“电子稳定程序”。

它通过对从各传感器传来的车辆行驶状态信息进行分析,然后向ABS、ASR发出纠偏指令,来帮助车辆维持动态平衡。不是所有车辆电子稳定系统都叫ESP,这只是博世注册的商标,比如丰田就叫做SVS,名称虽不同,作用原理是一致的。确实是现在购车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