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机的网点扩大率测量方法(印刷网点扩大率是多少)

海潮机械 2022-12-25 22:53 编辑:admin 284阅读

1. 印刷网点扩大率是多少

  在印刷过程中,印版上的网点缩小、空虚、消失,从而导致图文细小线条、文字的消失,这种现象叫花版。花版是最常见的故障之一,并且会反复出现,花版发生时,高调的细网点很快就会丢失。因此在实地印刷中,因版基亲油基础破坏也会产生这种花白现象。

  花版产生的原因:1.润版液用量过大;2.压力偏小容易出现花版,但压力调整过大后又容易磨损印版,严格按照技术要求合理调整印刷压力;3.润版液酸性强弱因素;4.水、墨辊调节不当或水、墨辊老化和变形也容易出现花版;5.由承印物表面不平整或颜色不均匀而引起。

  花版需要及时发现,找出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糊版作为另一种印刷故障也会经常遇到,其特点是版面网点扩大变形,互相粘连,使印刷品的层次模糊不清。发生糊版故障后,针对油墨的性质,用适当的溶剂进行擦洗。擦洗时注意从印刷面开始,由中间向外围轻轻擦拭。擦拭后检查印版,如有缺损要及时修补,修补后可重新开始印刷。

  造成糊版的原因有:1.水量控制不好;2.输墨量太大和油墨太稀;3.印刷压力太大。处理方法有如下几种:1.油墨中添加调墨油;2.增大供水量,尤其是增大药水酸值;3.采用浓度大的油墨,尽量使印迹薄一些;4.选用较高表面张力的药水;5.调整印版和橡皮辊筒之间的压力;6.减少干燥剂;7.调换较快干型的树脂墨。

  花版和糊版作为印刷过程中的常见故障,操作人员一定要及时发现并加以解决,这是保证产品品质,降低废品率的最有效的途径。

资料参考必升印刷网:

2. 印刷网点扩大率是多少啊

在打样和印刷过程中,网点适当地增大是正常现象,但是一定要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否则将影响印张的阶调再现性和色彩再现性。

网点百分比为1%-10%的区域为高光部分,网点百分比为10%-30%的区域为亮调部分,网点百分比为40%一60%的区域为中间调部分,网点百分比为70%以上的区域为暗调部分。网点覆盖率不同,印张呈现的明暗程度也不一样,这样印张就再现了原稿的浓淡层次,实现了阶调再现。

3. 印刷网点成数

  网点是实现印品能体现出版面层次不等、色阶调浓淡(明暗)分界自然的基本单位。  它在印刷中起到决定印品颜色、层次和图像轮廓的作用。所以,制版时只有网点大小准确才能忠实再现原稿色彩,保证印刷工艺取得较好的效果。  印品版面的浓淡程度是通过网点的大小来表现的,面积大小不同的网点,工艺上俗称“成”。只有准确地了解网点成数的概念,才能较好地运用网点印出最接近原稿色彩的印品。所以,认识网点的成数是印刷操作者和质检人员应该掌握的知识。

4. 印刷网点覆盖率

把自己的名字刻个章,用不退色的颜料,敲在无纺布上就可以了。

一般的无纺布袋上的印刷都是采用的水性弹胶浆,这种水性弹胶浆特色是印刷后有显著的凹凸感,并且覆盖率好,耐水洗,根本上没有异味

5. 印刷网点大小

网点的成数包括有阴网点和阳网点之分。

阳网点是指印品上黑点面积大小,而阴网点则是牢白(透明)部分的白点面积大小。现假设是以方形网点印刷为例。两个网点之间(包括黑点或白点)如果能填进三粒同样大小的网点时,这种大小的网点就称为“1成”。若能填进两个同样大小的网点,则称为“2成”。若能填进一个半同样大小的网点,则称为“3成’”。若能填进1.25个同样大小的网点,则称为“4成”。黑、白各半的网点即为“5成”,5成以上网点成数与前面所述刚好相反。因此您想判断产品的成数时,只要用放大镜观察网点与网点之间究竟能填进几个同样大小的网点,即可知道该产品的网点成数

6. 印刷网点密度

指的是印刷品的网线数,网线数是指印刷品在每一英寸内印刷线条的数量(lines per inch,简称:lpi,即每英寸行数),换句话说,“网线数”也就是印刷网线的密度。 在印刷的过程中,网点的大小是由网线密度所控制,网线数越少越容易用肉眼看到印刷品的网点。

在实际应用方面,则会依照纸张种类来选用印刷时的网线数。

一般的定律是纸张表面越粗糙,印刷时使用的网线数就越低(网线就会越粗),否则会因为网线周密,导致油墨扩散黏糊而造成印刷品质不够清晰。

7. 印刷网点扩大率是多少合适

从目前的情况下来看,以下的几个行业需要的印刷品是较多的:

第一个行业是“教育服务行业”,它们印刷的印刷资料、教学教材以及训练试卷等这些方面的印刷品是很多的了;

第二个行业是“房地产行业”,随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扩大,应用于房地产市场中的宣传广告印刷的印刷品也是比较多的了;

第三个行业是“旅游服务行业”,作为一个黄金产业,每年应用于旅游宣传的印刷品也是很多的了。

8. 印刷网点扩大率正常是多少

【概念】 出血(实际为“初削”)指印刷时为保留画面有效内容预留出的方便裁切的部分。

是一个常用的印刷术语,印刷中的初削是指加大产品外尺寸的图案,在裁切位加一些图案的延伸,专门给各生产工序在其工艺公差范围内使用,以避免裁切后的成品露白边或裁到内容。在制做的时候我们就分为设计尺寸和成品尺寸,设计尺寸总是比成品尺寸大,大出来的边是要在印刷后裁切掉的,这个要印出来并裁切掉的部分就称为出血或出血位。【制作方法】 出血位的常用制作方法为:实行的出血位的标准尺寸为3mm。就是沿实际尺寸加大3mm的边。这种‘边’按尺寸内颜色的自然扩大就最为理想。出血位统一为3MM有几个好处:

1、制作出来的稿件,不用设计者亲自去印刷厂告诉他们该如何如何裁切。(当然最准确判断实际形状的,是按稿件中的裁切标记)。

2、在印刷厂拼版印刷时,最大利用纸张的使用尺寸。以A4 285X210例举计算出血位的方法:. 加出血位时不是单纯的加一个边,是四个边都要加 210*285=[210+(2*3)]*[285+(2*3)]=216*291, 要注意边上切掉3MM后会不会把文字或重要的图片也切了,所以要把那些文字和重要的图片略靠里边6MM,这样就不怕切3MM了。

9. 印刷网点扩散

1.印刷线数指的是印刷品的网线数,网线数是指印刷品在每一英寸内印刷线条的数量(lines per inch,简称:lpi,即每英寸行数),换句话说,“网线数”也就是印刷网线的密度。

2、在印刷的过程中,网点的大小是由网线密度所控制,网线数越少越容易用肉眼看到印刷品的网点。在实际应用方面,则会依照纸张种类来选用印刷时的网线数。

3、一般的定律是纸张表面越粗糙,印刷时使用的网线数就越低(网线就会越粗),否则会因为网线周密,导致油墨扩散黏糊而造成印刷品质不够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