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雷针与保护物的距离(避雷针与保护物的距离要求)

海潮机械 2023-01-15 09:42 编辑:admin 212阅读

1. 避雷针与保护物的距离要求

1)独立避雷针与被保护物之间应有不小于5m距离以免雷击避雷针时出现反击。独立避雷针宜设独立的接地装置,与接地网间地中距离不小于3m。

(2)35kV及以下高压配电装置构架及房顶上不宜装设避雷针。装在构架上的避雷针应与接地网相连,并装设集中接地装置。

(3)变压器的门型构架上不应安装避雷针。

(4)避雷针及接地装置距道路及出口距离应大于3m,否则应铺碎石或沥青面5~8cra厚,以保人身不受跨步电压危险。

(5)严禁将架空照明线、电话线、广播线、天线等装在避雷针或构架上。

(6)如在独立避雷针或构架上装设照明灯,其电源线必须使用铅皮电缆或穿人钢管,并直接埋人地中长度10m以上。

2. 避雷针的保护半径

单支避雷针的保护范围是一个锥体,高度为h的避雷针,其在地面上的保护半径r=1.5h;在被保护物高度hx的水平面上,其保护半径rx为:rx=(1.5h-2hx)P。保护范围半径45米。

3. 避雷针与保护物的距离要求是多少

独立避雷针对于下面的被保护物有保护范围限制,范围在具体计算方法可以参见各种电力设计手册。

当被保护物在避雷针保护范围之外时,就对被保护物失去了保护作用,所以被保护物不能与避雷针之间的距离太远。

当雷电击中避雷针后,有很大的雷电流通过避雷针流向大地,这个电流会在避雷针引下线上形成较大的电压,如果被保护物距离避雷针过近,引下线上的电压会击穿与被保护物之间的空气,造成二次反击。我国设计规定:防止二次反击的距离在空气中5米,地中3米。

4. 避雷针与避雷线的保护范围

避雷针的保护范围比避雷线要大。

避雷线是水平悬挂的狭长线,其保护角为25度角,保护范围为有一定宽度的长带状。

    避雷针是一个尖端,单针时其保护范围象一个放大的球体状,保护角(空间立面内的边缘线与铅垂线之间的夹角)为60度角,多针时互相配合可适用于保护一块占地一定面积的大范围区域,因而保护范围较大。

5. 避雷针与保护物的距离要求是

避雷针地线安全距离总共分为3类:

一类防雷建筑物为30米;

二类防雷建筑物为45米;

三类防雷建筑物为60米。  避雷针,又名防雷针,是用来保护建筑物、高大树木等避免雷击的装置。在被保护物顶端安装一根接闪器,用符合规格导线与埋在地下的泄流地网连接起来。避雷针规格必须符合GB标准,每一个防雷类别需要的避雷针高度规格都不一样。  当雷云放电接近地面时它使地面电场发生畸变。在避雷针的顶端,形成局部电场集中的空间,以影响雷电先导放电的发展方向,引导雷电向避雷针放电,再通过接地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将雷电流引入大地,从而使被保护物体免遭雷击。

6. 避雷针与被保护物的安全距离

20米。避雷针,又名防雷针、接闪杆,是用来保护建筑物、高大树木等避免雷击的装置。在被保护物顶端安装一根接闪器,用符合规格导线与埋在地下的泄流地网连接起来。避雷针规格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每一个防雷类别需要的避雷针高度规格都不一样。

20米。避雷针,又名防雷针、接闪杆,是用来保护建筑物、高大树木等避免雷击的装置。在被保护物顶端安装一根接闪器,用符合规格导线与埋在地下的泄流地网连接起来。避雷针规格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每一个防雷类别需要的避雷针高度规格都不一样。

现代避雷针是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发明的。富兰克林认为闪电是一种放电现象。为了证明这一点,他在1752年7月的一个雷雨天,冒着被雷击的危险,将一个系着长长金属导线的风筝放飞进雷雨云中,在金属线末端拴了一串银钥匙。当雷电发生时,富兰克林手接近钥匙,钥匙上迸出一串电火花。手上还有麻木感。幸亏这次传下来的闪电比较弱,富兰克林没有受伤。

7. 避雷针与被保护的设备距离越近越好

1、顶避雷针避雷针安装

把支撑钢板先固定到预埋地脚螺栓上,再来焊接一块肋板,之后再竖立避雷针,找正,点焊和校正后焊接上其余三块肋板。之后再引下线焊接到底板上,清除涂层涂刷上防锈漆。

2、顶避雷针支架安装

角所有的支撑都要牢固,砂浆饱满和水平以及垂直要求。防雷设备的支架顶部要和建筑物表面距100毫米钢支架有燕尾榫,它的深不能小于100毫米,还有扁钢和圆钢支架的深度不能小于80毫米。接地主支架顶距墙是在20毫米,支架之间不能大于1米如是混凝土支架就不能不大于2米,再来就是垂直的距离不能大于1.5米。

3、顶避雷针做防腐处理

所有的预埋支架水泥砂浆配合比都不能小于1比2,而支架的安装要和结构一起施工到预埋,还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弹线,定位和孔内外的这些尺寸都必须要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