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升降式避雷针图片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西郊某公司,是一栋五层框架办公楼,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编制总高度为25米的外脚手架,密目网围护。
二、搭设材料
1、搭设脚手架全部采用ф48mm,壁厚3.5mm的钢管,悬挑型钢采用16#工字钢,其质量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规定。
2、脚手架钢管的尺寸、横向水平杆最大长度2.2m,其它杆最大长度为6.5 m,每根钢管的最大质量不小于25KG。
3、钢管表面平直光滑,无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剌、压痕和深的划痕。
4、钢管上严禁打孔,钢管在便用前先涂刷防锈漆。
5、扣件材质必须符合《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规定。
①新扣件具有生产许可证,法定检测单位的测试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证。对扣件质量有怀疑时,按现行国家规定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规定抽样检测。对不合格品禁止使用。
②旧扣件使用前,先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拴进行更换处理。
③新、旧扣件均进行防锈处理。
6、脚手片用毛竹脚手片,无发霉、腐蚀。
7、密目式安全网必须有建设主管部门认证的产品。
三、地基与基础
1、脚手架地基与基础的施工,根据脚手架搭设高度,原土或回填土必须事先进行夯实,(地基能承受0.8kg/c㎡的压力)后用C20砼浇筑厚度大于10cm硬化,2m平面沿杆基础周边位置,基础和能承受上澡结构荷载。
2、脚手架底面标高高于自然地坪50mm
3、立杆基础外侧设置截面20cm×20cm的排水沟。
四、脚手架设计尺寸
1、脚手架底步距为2m,其余每步为1.8m。
2、立杆纵距为1.5m,横距为1.2m。
3、踢脚杆、防护杆从第二步起设置分别为0.3m和平共处2m,顶排防护栏不少于二道,高度分别为0.9m、1.3m。
4、剪刀撑设置为间距为9m(6跨)一排剪刀撑。
5、连墙杆件设置为竖向每层、水平向为四跨。
五、纵向、横向水平杆、脚手板、防护栏杆、踢脚杆
1、纵向水平杆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小于3跨。纵向水平杆接长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接头设置相互错开不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纵距的1/3。
2、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1米,并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小于100mm。
3、纵向水平杆的各节点处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横向水平杆上。
4、横向水平杆的各个节点处必须设置并采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
5、脚手片必须垂直于墙面横向铺设,满铺到位,不留空位。四角用18铁丝双股并联绑扎,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要求绑扎牢固,交接处平整,无空头板。
6、脚手片底层满铺,中间每隔三层,操作层的上下层顶层都必须满铺。
7、脚手片外侧自第二步起必须设1.2m高同材质的防护栏和30cm高处的踢脚杆。
六、立杆
1、每根立杆垂直稳放在垫板上。
2、脚手架里立杆距离墙体净距为20cm,大于20cm处的须铺凤站人脚手片,并设置平稳牢固。
3、脚手架怕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离底座上不大于200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伸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小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小于500mm。
4、立杆必须用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
5、立杆接长除顶层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用①、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搭接均须符合下列规定。
立杆上的对接扣件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相互错开,不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0,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步距的1/3。
②、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采用不小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七、连墙件
1、连墙件数量的设置,坚向间距为每层,横向间距为4跨。
2、连墙件的布置;
①宜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
②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
③宜优先采用菱形布置,也可采用方形,矩形布置。
④一字型、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连墙杆,连墙件的垂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并不应大于4m(2步)。
⑤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可采用Φ12钢筋预埋或砼中,钢筋与钢管焊接配合使用的附墙连接方式。
八、门洞
脚手架出入洞口宜采用上升斜杆,平行弦杆桁结构形式,钭杆与地面的倾角a应在450~600之间。
门洞桁架的形式宜按下列要求确定:
①当步距(h)小于纵距(La)时,应采用A型。
②当步距(h)大于纵距(La)时,应采用B型,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h=1.8m时,纵距不应大于1.5m:
2)h=2m时,纵距不应大于1.2m:
九、剪刀撑、安全网
1、每道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数6根(小于9m)。
2、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0~600之间。
3、应在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差上连接设置剪刀撑。
4、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宜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两根撑杆须交错布置,同立杆的交错相同。
5、剪刀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
6、一字型、开口型双排脚手架的两端均必须设置横向斜撑,中间宜每隔6跨设置一道。
7、脚手架外侧必须用建设主管部门认证的合格的密目式安全网封闭,且应将安全网固定在脚手架外立杆里侧,应用18#铅丝张持严密。
十、斜道
1、采用之字型斜道,宜附着外脚手架或建筑物设置。
2、人行斜道宽度不宜小于1m,坡度宜采用1:3。
3、拐弯处应设置平台,其宽度不上于斜道宽度。
4、斜道两侧及平台外围均应设置栏杆及踢脚杆,栏杆高度应为1.2m,踢脚杆高度仅为0.3m,内侧应挂密目网封闭。
5、脚手板横铺时,应在横向水平杆下增设纵向支托杆,纵向支托杆间距不应大于500mm。
6、脚手板上应每隔250~300mm设置一根防滑木条,木条厚度宜为20~30mm。
十一、避雷装置
1、脚手架顶部高于2m,四角设置(长度大于35m,应中间设几根)避雷针。
2、用16mm2黄绿双色铜芯线作引下线,途中用磁瓶,导线绑扎。
3、接地装置的接地线应采用三根导体,在不同点与接地体作电气连接,垂直接地体应采用5×50角钢、Φ48钢管或Φ22圆钢,长度2.2m,不得采用螺纹钢,接地电阻不大于4Ω。
十二、脚手架搭设质量和安全要求
脚手架的搭设应将质量要求和安全要求有机地统一起来,确保搭设过程以及以后的使用和拆除过程的安全与适用。
(一)、搭设前的准备工作
1、 搭设前,单位工程负责人应按脚手架搭拆方案的要求,对架子工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交义双方履行签字手续。
2、 熟悉图纸和施工现场看,掌握建筑平面和立面的构造特点,环境条件,按照>(JGJ130-2001)中构造要求,决定脚手架步距等等,具体施搭设步骤。
3、 材料准备。对进场的钢管、扣件、脚手架、安全网等进行检查验收。
4、 搭设场地准备。根据脚手架搭设高度、搭设场地土质情况与现行国家标准>(JBJ202)做好脚手架地基与基础的施工要求,坚实平整,不积水,砼硬化。经验收合格后,按方案的要求放线定位。
5、 架子工应持有效的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上岗作业。必须戴好安全帽、佩安全带、必须穿鞋,严禁穿塑料底鞋,皮鞋等硬底易滑的鞋子登高作业。操作工具及小零件要放在工具袋内,扎紧衣袖口,领口以及裤腿口,以防钩挂发生危险。
(二)搭设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要求
1、扣件式双排钢管脚手架搭设一般顺序是:里立杆→外立杆→小横杆→大横杆→扫地杆→脚手片→防护栏杆和踢脚杆→连墙杆→安全网
2、脚手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二步,保证搭设过程中和稳定性。
3、脚手架搭设中累计误差超过允许偏差,难经纠正,每搭完一步脚手架后,按规定校步距、纵距、横距、立杆的垂直度。
4、竖立杆时应由两人配合操作。大、小横杆与立杆连接时,也必须两人配合。
5、当有六级及六级以上大风和雾、雨或雪雨、雪天气时,应停止脚手搭设作业。雨、雪后上架作业应注意防滑,并采取防滑措施。
6、非操作层脚手架上严禁堆放材料,且必须保持清洁,操作层脚手架上材料堆放不能集中,不能超高,堆放要稳固,每平方米的堆放不得超过300kg,工作完成后及时清除干净。
7、脚手架搭设后由施工企业组织分段验收(一般不超过3步架),办理验收手续。验收表中应写明验收的部位,内容量化,验收人员履行验收签字手续。验收不合格和,应在整改完毕后重新填写验收表。脚手架验收合格并挂合格牌后方可使用。
十三、拆除方案
1、外架拆除前应由单位工程负责人召集有关人员对架子工程进行全面检查与签证确认,建筑物施工完毕,且不需要使用时,脚手架方可拆除。
2、拆除脚手架应设置警戒,张挂醒目的警戒标志,禁止非操作人员通行和地面施工人员能行,并有专人负责警戒。
3、长立杆、斜杆的拆除应由二人配合进行,不宜单独作业,下班时应检查是否牢固,必要时应加设临时固定支撑,防止意外。
4、拆除外架前应将通道口上的存留材料杂物清除,按自上而下先装后拆,后装先拆的顺序。
5、拆除顺序为:安全网→踢脚杆→防护栏杆→剪刀撑→脚手片→搁栅杆→连墙杆→大横杆→小横杆→立杆,自上而下拆除,一步一清,不得采用踏步式拆除,不准上、下同时作业。
6、如遇强风、雨、雪等气候,不能进行外架拆除。
7、拆卸的钢管与扣件应分类堆放,严禁高空抛掷。
8、吊下的钢管与扣件运到地面时应及时按品种规格堆放整齐。
2. 可移动升降式避雷针
规格 T5-110-1500-6000
外形尺寸 1500 mm
重量 110 kg
适用范围 应急升降避雷针
自动升降避雷针根据安装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移动式车载避雷针防雷装置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升降速度快、可靠性高、耐久性强、安全稳定、重量轻、闭合高度小、携带方便等特点。升降方式分手动和电动、自动三种,车载升降式避雷针防雷装置可升高高度为3—30米,闭合高度在1.2-5米,主杆重量15Kg-200Kg。广泛适用于、环保、公安、移动、消防、水利、铁路、电力、建筑、野外施工、大型文体活动、抗灾救灾等应急的雷电防护。使用自动升降式避雷针,能使野外工作更加方便与安全。
避雷针的主要技术参数:
(1) 雷电通流能力。装在建筑物顶部的避雷针,应能经受建筑物首次雷击电流的冲击。我国《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规定,对一类防雷建筑物,首次雷击电流参量为200千安;对二类防雷建筑物首次雷击电流参量为150千安;对三类防雷建筑物为100千安。由此可知,某一类防雷建筑物如采用一支避雷针来防弊直击雷,其雷电通流能力应大于或等于200千安,其余类推。
(2) 抗风强度。避雷针应有足够的抗风强度,一般要求能耐受35至40每秒米的风力。
避雷针的类型与结构:
避雷针按其安装方式来分,有独立避雷针和非独立避雷针。独立避雷针是将针尖和针体都用特别的钢结构做成一个独立整体,固定在水泥基础上,与被保护的建筑物无机械连接。非独立避雷针是将针尖部分架设在建筑物顶部,如高层楼宇避雷针,烟囱避雷针等。
非独立避雷针的高度比独立避雷针要小很多,但由于其安装位置较高,设计安装结构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 砖木结构的房屋,可把避雷针敷设在山墙顶部或屋脊上,用抱箍或者对锁螺丝固定于梁上,固定部分的长度为针高的三分之一。也可以将避雷针嵌于砖墙或水泥中,为了结构的坚固,插在砖墙中的部分为针高的三分之一,插在水泥中的部分约为针高的四分之一至五分之一。
(2) 对于平顶屋上的避雷针应安上底座与屋顶层连接,并用螺栓紧固好
避雷针的保护范围是根据雷电理论、模拟实验和雷击事故统计等三种研究结果进行分析规定出来。世界各国关于避雷针保护范围的计算方法不尽相同,主要有折线法、曲线法、直线法、滚球法等。其中“滚球法”是国际电工委员会推荐的接闪器保护范围
3. 升降式避雷针的结构和基本原理
手动升降避雷针的升降原理是由手摇轴、伞齿轮、丝杠、丝母、钢丝绳组合传递动力,达到升降目的。手动升降避雷针具有各种通讯天线,照明灯、摄像头、夜视仪、避宙针等设备的架设支探。
尤其适用机动性较强,频萦移动的各种仪器的配备使用,如卫星回收时信号接收天线机动雷达防雷避雷针的架设安装等。
4. 伸缩式避雷针
1、建筑结构内防雷钢筋的焊接必须对钢筋大小、焊接长度、焊缝的密实等严格实施,并密切配合土建施工。钢筋用圆钢双面焊接,焊接长度不得小于6倍D。
2、防雷带、支架、避雷针等焊接处做好防腐,遇到伸缩缝的做煨弯处理。
3、屋面防雷带(女儿墙上防雷带必须做在抹灰层内)施工与土建密切配合,不得影响防水等其它项施工,做好屋顶引下线及测试点。
4、等电位联结线缆的大小:最小截面积必须满足主干线16mm2,支线6mm2。
5、等电位盒安装位置准确,平直稳固,盒内接线端牢固可靠,盒体清洁无污物。
6、接地电阻测试隐蔽记录、试验记录、施工记录、自检记录,记录及时。
5. 可升降避雷针
不是
它是热棒,又称为无芯重力式热管,是一种高约4米、内部中空、外部有散热片的金属柱子。它们是为地基而存在的,就像无需能源的“空调”,用来给路基降温的。
热棒还能把低温不断地输送给路基下的冻土,使冻土保持稳定。冻土保持稳定的状态后,路基自然也不会因此产生升降,而是稳稳地成为道路的依托。
6. 升降式避雷针图片及价格
(一)脚手架的一般规定
(1)脚手架应由持有特种作业证的工人,按批准后的施工方案和措施搭设;经施工和使用部门验收合格后,挂上标牌,方可使用。
(2)脚手架的两端。转角处每隔6-7根立杆处应设置支杆和剪刀撑;支杆和剪刀撑与地面的夹角不得大于60°。
(3)脚手架高度在7m以上及无法设置支杆时,竖向每隔4m,横向每隔7m必须与建、构筑物牢固连接;脚手架的外端与顶部应与建、构物多加几处牢固的连接点。
(4)脚手架的外侧、斜道两侧、平台的周边应设置1.O5m高的栏杆和18cm高的挡脚板或设置立安全网;脚手架必须设置可供作业人员上下的垂直爬梯和斜道,斜道上应有防滑条。料口、平台、通道上部应设天棚。
(5)脚手架严禁钢木、钢竹混搭;长期未用的脚手架,大风、暴雨后和解冻期的脚手架,在恢复使用前,必须经检查、鉴定合格后,方可重新使用。
(6)脚手架上架设的照明线必须有绝缘子或其他绝缘支撑;高度在20 m以上的,且不在避雷保护范围内的脚手架必须设立单独的避雷针,避雷装置必须符合安全要求。
(7)脚手板的铺设应满足:满铺、平稳、牢固、无探头板;对头搭接处应设双排横杆;拐角(弯)处应交错搭接;搭接的长度应大于2Ocm,与建、构筑物的立表面距离应小于20cm;脚手板铺设后应采取加固措施,防止翘动或移位。
(8)高度在30m以上的钢管脚手架和高度在15m以上的木、竹脚手架,应有专门的设计,才可以搭设。
(二)木脚手架的一般规定
(1)木脚手架的材质应采用去皮的杉木或落叶松及其他坚韧的硬木;严禁使用易腐朽、易折裂、有枯节的木杆。
(2)脚手架搭设时,如遇松土或无法挖基坑时应绑扫地杆;立杆和大横杆应错开搭设,立杆搭接长度应不少于15Ocm;立杆间距不大于15Ocm,大横杆间距不大于120cm,小横杆间距不大于100cm。
(3)脚手架如确因施工需要,必须早行局部拆除时,应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否则不得使用。
(4)木质脚手板应使用5cm厚的杉木或红、白松板材;脚手板的两端8cm处应用8号镀锌铁线箍绕2-3圈或用铁皮钉牢;凡腐朽、扭曲、破裂及多节疤的严禁使用。
(三)钢管脚手架的一般规定
(1)钢管脚手架应用41~51mm,δ=3~3.5mm厚的钢管,长度为4~6.5m和2.1~ 2.6m,钢管弯曲、变形、有裂纹或严重锈蚀,不准使用。
(2)扣管必须是有生产合格证厂家的产品,产品必须有出厂合格可,凡有裂纹、残缺或滑丝的扣件严禁使用。
(3)脚手架的立杆应垂直,其间距应小于2m,底部应设置金属底座或垫木,土质比较松散时,立杆底部应设置扫地杆。
(4)大横杆间距应小于1.2m,小横杆间距应小于1.5m;立杆、大横杆的接头应错开位置搭设;立杆、大横杆的搭接长度应大于5Ocm,承插式接头连接长度应大于8cm,水平承插式接头应使用销子并加扣件连接;任何部位均不得用铁线或绳子绑扎,必须使用扣件。
(5)钢脚手板应用δ=2~3mm厚的A3钢板制作,两端应有连接装置,板面上应有防滑孔;焊缝开焊,板面上有裂纹和扭曲变形的钢脚手板严禁使用。
(四)竹脚手架的一般规定
(1)严禁使用青嫩、枯黄、黑斑、虫蛀以及裂纹连续二节以上的竹杆搭设脚手架。
(2)竹脚手板的厚度应大于5cm,板上的螺丝坚固牢靠,竹条无断裂。
(3)立杆架设时如遇松散土质或无法挖基坑时,应绑扎扫地杆;立杆和大横杆应错开搭设,搭接长度应大于1.5m。
(4)绑扎宜采用8号镀锌铁线,如用竹蔑或棕绳绑扎时,应保证其直径在10mm以上。
(5)立杆间距应小于1.3m,大横杆间距应小于1.2m,小横杆间距小于0.75m。必需搭设双排架子。
(五)挑脚手架的一般规定
(1)挑脚手架的挑出宽度应小于1.2m,斜撑上端应用螺栓、扒钉或铁线与挑梁嵌槽固定连接,下端固定在立柱或建、构筑物上。
(2)在门洞口处搭设的挑脚手架,其斜撑杆与墙面的夹角应小于30º,并支承在建、构筑物的牢固位置。
(3)工作层外侧应设防护栏杆,防护栏杆的外侧应张挂安全网。
(4)挑脚手架上应满铺脚手板,不能满铺的挑脚手架应张挂兜底安全网;脚手板离墙面的距离应小于15cm。
(六)移动式脚手架的一般规定
(1)移动式脚手架在使用前必须与建、构筑物牢固的连接或将脚手架自身牢固的稳定;应将下部的滚动部分牢固的固定。
(2)脚手架在移动前,应将架上的物品(材料、物料、工器具等)和垃圾清除干净;并有可靠的防止脚手架倾倒的措施。
(七)固定式悬吊脚手架的一般规定
(1)悬吊脚手架的挑梁应固定在建、构筑物的牢固部位上,悬吊脚手架本身也应与建、构筑物牢固的连接。
(2)立杆的上下两端应加设一道保险扣件,立杆两端伸出的长度应大于2Ocm。
(3)各种挂钩和吊钩均应加套环扣紧。架子周边应设1.O5m高的栏杆和18cm的挡脚板,也可以设防护立网,脚手板应满铺。
(八)可升降式悬吊脚手架的一般规定
(1)卷扬机应用地锚固定牢,卷扬机应有双制动装置;滑轮、钢丝绳应通过计算选择和确定;钢丝绳的安全系数大于14倍。
(2)脚手架应有双重保护,升降时应缓慢、平稳;脚手板应满铺。
(3)各种挂钩、吊钩均应用套环扣紧;工作前应对脚手架结构、卷扬机、挂钩、吊钩、钢丝绳等进行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
(4)使用中应有防止绳索与建、构筑物棱角磨擦的措施,应避免焊接的电弧损伤绳索。
7. 电动升降杆避雷针
一、钢管脚手架的避雷方法与措施
搭设在旷野山坡上雷击区的钢管脚手架在架体搭设初期,就应做好雷雨季节时期防雷措施及避雷装置,主要包括:接闪器、接地极和接地线。
1、接闪器(即避雷针) 可用直径25-32mm,避厚≮3mm的镀锌管或直径≮12mm的镀锌钢筋制作,设在房屋四角的脚手架立杆上,高度≮1m,并应将最上层所有的横杆连通,形成避雷网络。在垂直运输架上安装避雷针时,应将一侧的中间立杆接高出顶端≮2m,在该立杆下设置接地线,并将卷扬机外壳接地,接地线应尽可能采用钢材。
2、接地极 垂直接地极可用长1.5-2m,直径25-30mm,壁厚≮2.5mm的钢管,直径≮20mm的圆钢或50*5的角钢。水平接地极可选用长度≮3m,直径8-14mm的圆钢或厚度≮4mm宽25-40mm的扁钢。另外也可用埋设在地下的金属管道、钻管、吸水进管及与大地有可靠连接的金属结构作为接地极。
接地极按脚手架上的连续长度在50m之内设置一个,并应满足离接地极最远点内脚手架上的过渡电阻≯10Ω的要求。接地电阻≯20Ω,接地极埋入地下的最高点,并在地面以下并不浅于50mm,埋设时应将新填土夯实。
3、接地线(即引下线) 可采用截面≮16mm2铝导线或截面≮12mm2的铜导线。为节约有色金属可在连接可靠的前提下采用直径≮8mm的圆钢或厚度≮4mm的扁钢。接地线的连接要绝对接触可靠,连接时应将表面的油漆及氧化层清除,露出金属光泽,并涂中性油漆;接地线与接地极的连接最好用焊接,焊接点的长度应为接地线直径的6倍以上或扁钢宽度的2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