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线端子针型(针式接线端子图片)

海潮机械 2023-01-06 01:50 编辑:admin 289阅读

1. 针式接线端子图片

答:首选 AMP的汽车端子很多 根据产品不一样 使用不一样用的材料不一样 常用的是黄铜和磷铜 也有铍铜 不锈钢 和复合材料的。

AMP端子是电子和计算机系统中常见的连接器形式。它由D形金属带和两个或多个平行排的针式触头(公头)或插座触头(母头)组成。

2. 针头接线端子

1.目的:(1)去除精磨的破坏层达到规定的外观限度要求

(2)精修面形,达到圆面规定的曲率半径R值,满足面本数NR要求及光圈局部的曲率允差(亚斯)的要求

2.基本原理:通过机械的运动,经过研磨皿,研磨剂与玻璃之间的化学作用,从而达到精度拋光的目的

二、所需治具的种类及用途

1.研磨皿:用来精磨镜片

2.夹具:用来盛装镜片,进行精磨

3.中继治具:皿具与机台之间的椄头,可调节同轴度及高度

4.合皿:用来修复钻修皿精度

5.钻修皿:用来修正研磨皿精度,(钻修皿是由金钢石钻石颗粒料贴付而成的曲率面或是走形曲率面,其精度一般为正皿+2条,负皿0~-1条,修复研磨皮之用)

一、 研磨的主要控制点

1. 外观有无定点、伤痕、砂目、破裂、青蛙皮、腐蚀

2. 面精度的亚斯、垂边、面本数是否在标准内

3. 研磨量是否在标准内

亚斯----面精度偏差中象散光圈(椭圆、马鞍形、柱形),局部不规则光圈(中高、中低、垂边)

△ 中高----当镜片与原器相接触时完全吻合,中小光圈过粗,拉边时中心凸起向内凹,拉边1/2时,会出现椭现象

△ 中低----当镜片与原器相接触时,完全吻合,中心光圈间隙过狭,过密,拉边时中心凸起向外,接边1/2时会出现椭现象

△ 腐蚀----通常称为腐蚀,是光学镜片表面与外界空气中的水份或其它物质产生化学反应而造成的块状,点状,雾状的现象.

二、 各种不良及对策措施

不良项目

产生的原因

对策措施

伤痕

1. 研磨皮太薄,没有切削量(磨到皿)造成

2. 研磨皮綎太开(摆动太偏)

3. 研磨皮有脱落现象(研磨皮边缘不整齐)

4. 面检时,原器与镜片未擦拭干凈

5. 研磨液太浓(研磨皮毛细孔被堵塞)

6. 研磨液有杂质

7. 来料镜片有杂质,研削镜片本身有伤痕

8. 机台停动时间长,取拿时吸附太紧刮伤

9. 插篮动作不规范(洗凈篮不合格)

10.危险动作(搬运过程中,镜处重迭)造成

1. 更换研磨皮

2. 更换研磨皮(摆动调整)

3. 更换研磨皮(研磨皮边缘修整齐)

4. 检面时,原器与镜片被检面擦拭干凈

5. 稀释研磨液(刷皿)

6. 过滤或更换

7. 退前区选别

8. 激活机台后2~3秒内关机再取拿

9. 垂直插篮动作标准(洗凈篮不合格不使用)

10.杜绝危险动作

光圈不良

1. 钻修皿精度不好,不平均

2. 研磨皮未修成一个面,吻合不好

3. 夹具垫纸不平整(不均)

4. 端子与串棒搭配不好,夹具运转不畅

5. 保护膜太厚

6. 压力不重(皮带太松)

7. 夹具壳太紧(镜片边缘太利)

8. 研磨皮太开(机台精度不良)

9. 研磨皿径偏大或偏小

10.来料面本数太差

1. 修复钻修皿

2. 加长时间修研磨皿,修成一个面

3. 垫纸垫平

4. 更换端子或串棒

5. 褪保护膜重喷

6. 减轻压力(调整皮带)

7. 修理夹具壳(镜片边缘倒角)

8. 更换研磨皮(修理机台)

9. 更改研磨皿口径

10.退前区返修

砂目

1. 来料光圈太负,磨不过来,中间产生砂目,(太正,边缘砂目)

2. 研磨皮太薄,研磨量不够

3. 研磨液太淡

4. 来料面太粗

5. 压力太轻,串棒太高

6. 研磨液不足(研磨液选用不当)

1. 来料NG退前区返修

2. 更换研磨皮

3. 添加研磨粉

4. 来料面粗退前区返修

5. 适当增加压力,调低串椴高度

6. 添加研磨液(选择匹配的研磨粉)

烧蚀

1. 研磨液(洗凈液)温度太高,马达发热快

2. 研磨完品未及时擦(擦拭物品选用不当)

3. 擦好的镜片溅到水尘吸水份

4. 研磨水注入不足,促使中间发热造成

5. 研磨液太浓(研磨液偏碱)

6. 研磨皮太脏

7. 研磨皮选用不当(太旧),性能不好

8. 研磨好的镜片积压太久(定内温度)

9. 放置良品之镜片盘太脏或有油污

10.研磨粉选用不当(腐蚀为蓝、白、黑、污雾状,朦

11.裸手接触镜片的研磨面

1. 添加研磨液

2. 易腐蚀部番及时擦拭

3. 研磨完品用报纸或白布盖住

4. 研磨水分足量注入

5. 研磨液调淡

6. 研磨皮刷洗

7. 更换合适研磨皮

8. 研磨好的镜片及时送往洗凈

9. 更换干凈的镜片盘

10.选用合适的研磨粉

11.裸手不可触摸到研磨面

肉厚不良

1. 归零件误差(磨损)

2. 测量时未测到镜片最中心点

3. 加工时间(返修过长)

1. 更换归零件

2. 规范测量动作

3. 控制加工时间

面精度不良

1. 钻修皿(Lap皿)面精度不良

2. 新研磨皿尚未磨合好

3. 研磨皮磨损

4. 夹具壳内黑皮磨损或脱落

5. 摆幅、串棒的位置或角度设定不适

6. 研磨液过浓

7. 串棒顶针磨耗,治具转动不畅

8. 端子磨耗,治具转动不畅

9. 研磨液未注入或不足

10.准球芯未调好

11.S2砂挂面形与研磨皿面形不匹配

12.NCG切削无倒角,偏肉严重

13.落镜片贴付拉力变形(蜂巢皿多片加工)

14.夹具壳R面精度不良镜片产生中高(中低)

15.夹具壳与镜片外径配合过松或过紧

1. 修理钻修皿

2. 重新磨合研磨皿

3. 更换研磨皮

4. 重新更换黑皮

5. 重新设定

6. 加水调整

7. 更换串棒顶针

8. 更换端子

9. 注入适量研磨液

10.重新调整

11.修正砂挂皿或研磨皿

12.重新倒角,来料检查(NCG改善)

13.调整温度贴付或单片加工

14.修正夹具壳R值

15.重新加工或修正夹具壳

三、 研磨机台特性

1. LR(推拉机):来回推拉摆幅,适于加工R值较大的凹凸面镜片

2. 平摆机:平面旋转摆幅,适用于加工△H半径大且精度高的镜片

3. LP-330:随研磨皿半径(R)值摆幅,适于加工R值小的凹凸面镜片

四、 作业注意事项

1. 加工镜片之前:首先要了解相应部番之作业标准书,依标准书确认加工条件是否符合标准,压力、时间、研磨粉、研磨皮、抽检来料之外观,光圈、肉厚等.

2. 区分为待加工面别,避免磨错面,并随时查寻夹具情况

3. 加工镜片时进行首件检查,确认面精度状况,加工过程要做自主检查工作,每间隔2小时合修一次研磨皿,确保研磨量在标准范转内.

(操作平摆机时,取拿镜片和开机前要踩气压开关,防止取镜片费国和夹具飞出)

五、 加工时,面精度变化时的一种调试及修皿方法

1. 面高:镜片摆幅向皿的边缘调或用负皿合修

2. 面低:镜片摆幅向皿的中心微调或用正皿合修

3. 中高:镜片摆幅向皿的中心微调,再用负皿合修1~3秒,或中心加垫纸

4. 中低:镜片摆幅向皿的边缘微调,再用正皿合修1~3秒,或减垫纸

5. 垂边:镜片摆幅向皿的中心位置调整,再用负皿合修后调回原来的位置加工

6. 压印:镜片摆幅向皿的边缘调,用正、负皿交替合修

六、 伤痕:加工物的表面由于碰撞造成的伤痕

1. 伤痕的分类及其常见类型

2. 伤痕的范围:中心部为有效径的1/2范围内,周边部为中心部以外的区域

3. 伤痕的种类:A类---透过观察时,旋转镜片伤痕消失

B类---透过观察时,旋转镜片,伤痕变浅、变薄

C类---透过观察时,伤痕无明显变化

D类---透过观察时,伤痕不变化,反射观察有光的反射

伤痕的判定良否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长度、宽度(粗细),亮度(深度),其中深度最为关键.检查时一般光透过旋转镜片看亮度的变化,其次是宽度(粗细)的变化,然后再反射旋转观察是否明显,痕迹暗淡无光不明显且较为细长条的为OK品,反之为NG品.

七、砂目:由于研磨量、研削量不够或砂挂面与研磨皿不符所致,表现为细小密集的小点,严重时会发亮,(原则中心部0.03mm以下不可集中为ok品,周边部0.05mm下不可集中为ok).

八、材不:为硝材在炼制时所产生的不良,表现多样化,用针头刮时无感觉

九、定点:为砂挂时未完全去除残留表面点状物,用针头刮时有感觉

1. 点的大小常规上允许0.1mm

2. 点的位置分中心部、周边部

3. 一般周边部要求略松,但单个点不可超过0.2mm

十、破裂:即透镜边,斜面、倒角等处破裂现象

1. 判定:A.很小的破裂,即使连续有数个,也可忽略不计,判为良品

B.对已芯破裂原则上破至研磨面0.1mm以下,涂墨镜片视除墨后状况而定

3. 针型接线端子

而计算机显卡一般用八针S端子(正规叫法是“七针接口”),是在四针S端子基础上又增加了复合视频信号。

(Y、Cr、Cb)就是利用其针同时传送三路信号:Y是亮度信号,只包含黑白图象信息;Cr是R-Y信号,即红色信号与亮度信号的差;Cb是B-Y信号,即蓝色信号与亮度信号的差。色差信号实际也是亮色分离信号,与S端子不同的是色度信号不用解调,之所以用R-Y和B-Y是要避免传输G绿信号,因为G信号占据色度信号的59%,不利于数据压缩,用R-Y和B-Y通过矩阵运算同样可以得到G信号。由于VCD和DVD用的MPEG1和MPEG2数字压缩信号就是用色差信号编码的,所以色差信号图象质量大大提高,远远优于四针S端子传递的视频信号。追问: 那应该用几针信号质量会好一点?回答: 两种传递的信号模式不同,才有了好坏之分。单从传递信号的质量来说,它与插头和传输线的质量有关,与用几针无关。

4. 接线端子的图片

有具体的规定(0.866*0.993*压前直径+0.2mm=压后直径,三个对边测量,不能弯曲,不能校直,飞边打磨,清洗导线),关键是多大端子就采用多大模子(液压钳生产厂已经考虑了),建议顺序叠加压接;第二张照片的工艺明显好于第一张; 另外注意从末端开始压接;

5. 针式电源线接线端子

接网线甚至是电话线的时候,一般我们全是用压线钳把相关的线压到端口内部。我们一般还是要依据网线以及电话线,对应的不同颜色进行相应的配对组合。有所不同的是在特殊的机械线路的组装上,压线钳的使用也是把线压进相应的端子里。但是它们的型号与网线以及相关的电话线端子完全是有差异的,而且为了把线合在一起甚至仅仅是压制单独一根线路。并且端子是线路终端,也可以是接通合并端,压制也是需要一定技巧的。

压线钳

但是我们实际工作中的使用,裸线的相应接线端子的种类也是蛮多的,压线钳使用方法的选择也是让我们很关注的。在通常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把线分类为裸接线端子、绝缘接线端子这两个类型。至于热缩接线端子等这些类的线端,根本就不用压,只需要利用热风枪吹一下就ok了。

压线钳

我们说裸接线端子的情况众多,依据实际情况以及相关压型来挑选压线钳是很有必要的。压线钳的功能可以同时具备压绝缘和裸端子的,但也有仅仅只是压绝缘或裸端子的。还有一些需加压模处理,另外液压手动或者是电动的也有。现在流行气动压线钳,这个是既能节省人力,对能源成本来说也是很节省,中小型单位或者企业都会选择,最后大型企业也会有批量的选择。

6. 针式接线端子型号

严格的讲,前二者都是属于端子类别下的细分产品。专指用于接驳线束链接的金属配线器材。

铜鼻子学名叫窥口铜接端子,铜接头是笼统的叫法,下面还分好多款型,诸如,针式铜接头,片式铜接头,叉形铜接头等等,这个具体的在选用时因为没有成文的行业指导书和规范,最好以实物或实物图片作为参选依据,方便快速确认。

7. 针式接线端子图片大全

一般来说,压线钳还是六棱的比较好。这是因为,接线端子是圆形的。六边形的压块更能把接线端子压的更加牢固,而且还不损坏接线端子的外部结构。

而四边型的压接钳的压块在呀圆形的接线端子的时候很可能会在直角处形成死角破坏接线端子的外部结构,压松了,不牢靠,压紧了会破坏接线端子。所以说压接钳的压块还是六棱的好。

8. 针型接线端子使用方法

标准RS232串口DB9针公头端子2脚tx,3脚rx,5脚gnd;DB9针母头端子2脚rx,3脚tx,5脚gnd。

9. 针孔式接线端子

空气开关接线按规范必须装铜鼻子。

空开中的三相四线也可以称成为动力线,以黄绿红三线表示,在配电时只需将三根火线连接空气开关即可。目前大部分的配电箱、配电表都含有地排和零排,我们将火线连接好后,再将零线与零排相连接即可。

二、空开怎么选择

1、如果对空开不了解,那选购时最好先问下专业人员,选择怎么的空开比较好,这样用起来也更加安全,让自己和家人拥有一个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

2、选购空开前,要先把家里的进户开关和回路开关搞清楚,进户开关是整个房屋总电表那条线的总额定电流,而回路开关是家装的电路,这两个是选空气开关的重要参考。

3、对于空开型号也要注意,空开型号主要分DZ5、DZ15、DZ47等,不同的型号电流不一样,所以选购时可以根据家里的具体电流情况,选择合适的空开型号,和家里的电流相匹配即可。

4、空开的主要作用是起到保护用电安全,所以使用时当电流超过额定电压,空开会自动跳闸,对于不同电压,跳闸的时间不一样,比如额定电流是两倍时,超过了两秒以后就会自动跳闸。

5、选择空开时要从大到小,比如家里用的话,要考虑是否能承载家里卧室、厨房、卫生间等区域电流,要确定能承受比家里总电流更大的电流,这样才不会出现电流短路等问题。

10. 针式接线端子怎么接线

用2.5--6平方的线鼻子就行。但是10平方以下的导线可不用线鼻子,可直接压到元件上,10平方以上,如果一般用开口鼻子,用锤子或钳子捏严,或砸紧即可,但必须得上锡,否则能抽出来。管型线鼻子必须得液压钳子,最低压两道

6平方线安全载流量36A,可用TD-60A的端子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