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592mhz的晶振(11.0592mhz晶振的机器周期是多少)

海潮机械 2023-01-04 00:32 编辑:admin 84阅读

1. 11.0592mhz晶振的机器周期是多少

标准的51单片机晶振是1.2M-12M,一般由于一个机器周期是12个时钟周期,所以先12M时,一个机器周期是1US,好计算,而且速度相对是最高的(当然现在也有更高频率的单片机)。11.0592M是因为在进行通信时,12M频率进行串行通信不容易实现标准的波特率,比如9600,4800,而11.0592M计算时正好可以得到,因此在有通信接口的单片机中,一般选11.0592M。

2. 11.0592mhz晶振定时50ms

11.0592晶振起振后,可以用8位数字频率计来检测频率值。

3. 11.0592m晶振的时钟周期

波特率=振荡器频率/[32*12(256-TH1)],如果使用9600的波特率,那么当TH1为3的时候,振荡器频率为11.0592MHZ。这样,用这个晶振可以得到一个准确的波特率。

4. 晶振对应的机器周期

单片机时序的最核心参数为机器周期,单片机的正常运行正是在机器周期的统一指挥下有序进行的。我们知道周期和频率是倒数关系,单片机的机器周期是由内部振荡电路讲外置晶振频率进行12分频得到的,即机器周期Tm=12/fosc晶振频率,因此,当80C51单片机外置12MHz晶振频率时,其机器周期Tm=12/12MHz=1×10^(-6)s=( )s=( )us。(全部用阿拉伯数字形式的小数或整数填写)

5. 晶振为11.0592MHZ

软件延时并不精确,我都是用一个叫dpjxjl的小软件自动生成,具体准确否,没校验过,以1MS例:STC的1T单片机12MHz:

void delay(void) //误差 0us{ unsigned char a,b; for(b=129;b>0;b--) for(a=45;a>0;a--);}1T单片机11.0592MHz:

void delay(void) //误差 -0.018084490741us{ unsigned char a,b,c; for(c=8;c>0;c--) for(b=197;b>0;b--) for(a=2;a>0;a--);}

6. 晶振频率11.0592

一、11.0592Mhz 的晶振不可能产生 100KHz 的方波 二、如果用的是 12MHz 的晶振,12 分频后的 CPU 指令周期为 1MHz,产生 100KHz 的方波,则需要每 5 个指令周期 IO 口翻转一次,用汇编,setb 需要一个指令周期,sjmp 需要两个指令周期;即 loop: clr pin_io; nop; nop; nop; nop; setb pin_io; nop; nop; sjmp loop;

7. 6mhz的晶振 一个机器周期

通常的51芯片是12个晶振周期为1个机器周期。但是目前也有很多型号的51芯片是6晶振周期为1个机器周期。如NXP(原PHILLIPS)的51系列芯片。

  机械周期是cpu完成一个基本操作所需要的时间。取指令,读或写数据等。

  MCS-51单片机每12个时钟(时钟周期)为1个机械周期。即Tcy=12/fosc

  若晶振频率为6MHZ,即fosc=6mhz; Tcy=2us.

8. 12mhz晶振一个机器周期

时钟周期就是时钟振荡周期=1/12M=0.083us机器周期=12*时钟周期=12/12M=1us

机器周期:在计算机中,为了便于管理,常把一条指令的执行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阶段,每一阶段完成一项工作。例如,取指令、存储器读、存储器写等,这每一项工作称为一个基本操作。完成一个基本操作所需要的时间称为机器周期。一般情况下,一个机器周期由 若干个S周期(状态周期)组成。通常用内存中读取一个指令字的最短时间来规定CPU周期,(也就是 计算机通过内部或外部总线进行一次信息传输从而完成一个或几个微操作所需要的时间)),它一般由12个时钟周期(振荡周期)组成,也是由6个状态周期组成。而振荡周期=1秒/晶振频率,因此单片机的机器周期=12秒/晶振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