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绝缘子爬电距离(绝缘子的爬电距离)

海潮机械 2023-01-15 07:37 编辑:admin 222阅读

1. 绝缘子的爬电距离

根据线路的绝缘子片数和当地污秽等级判断:?10KV一般是1到2片.?35KV为3片左右,?66KV为5片左右,?110KV为7片.?220为14至15片。【绝缘子串】   要是污秽等级比较高可以加绝缘子片数即加爬距.?直线杆塔上悬垂绝缘子串绝缘子个数?   35(3)、66(5)、110(7)、220(13)、330(19)、500(24)------?耐张串上多1~2个

2. 绝缘子的爬电距离与两段电压

电力设备外绝缘的爬电距离与设备最高工作电压有效值之比,单位为mm/kV。

绝缘子的爬电比距定义为绝缘子的爬电距离与该绝缘子上承载的最高运行电压的方均根值之比。

3. 绝缘子爬电距离是指什么

母线绝缘跨距指的是安装母线导电排所用的绝缘支架的间距。

母线(bus line)指用高导电率的铜(铜排)、铝质材料制成的,用以传输电能,具有汇集和分配电力能力的产品。电站或变电站输送电能用的总导线。通过它,把发电机、变压器或整流器输出的电能输送给各个用户或其他变电所。数学上指依一定条件运动而产生面的直线。

4. 绝缘子的爬电距离是什么意思

统一爬电比距是指表面距离与系统最高电压的比值。

电力设备外绝缘的爬电距离与设备最高工作电压有效值之比,单位为mm/kV。

绝缘子的爬电比距定义为绝缘子的爬电距离与该绝缘子上承载的最高运行电压的方均根值之比。

在绝缘材料的性能降低时受天气等外界因素如空气湿度大,接连阴天梅雨季节,潮湿环境等使得带电金属部位与绝缘材料产生像水纹样电弧沿着外皮爬的现象,也有点像闪电一样。

两极之间的绝缘体表面有轻微的放电现象,造成绝缘体的表面(一般)呈树枝状或是树叶的经络状放电痕迹,一般这种放电痕迹不是连通两极的。

放电一般不是连续的,只是在特定条件下发生,如天气潮湿、绝缘体表面有污秽、灰尘等,时间长了会导致绝缘损坏。

绝缘部分表面附着污秽,使绝缘部分绝缘强度下降,在空气潮湿时发生爬电。

绝缘表面电压分布不均匀,造成局部放电。

5. 绝缘子的爬电距离和泄漏距离区别

爬电距离是指指沿绝缘表面测得的两个导电器件或导电器件与设备界面之间的最短距离,主要用来确定绝缘子,如支持绝缘子的长度和绝缘子串的数量。

干弧距离即闪络距离,是指直线距离 爬距是沿绝缘表面放电的距离即泄漏距离

6. 绝缘子爬电距离怎么测量

500kV的瓷绝缘子大约是28个左右。

不同电压等级采用的绝缘子数量一般要根据下列条件来确定:安装地点的防污等级;绝缘子的爬电距离;线路的电压等级;海拔高度和地理位置。

一般情况下,1个绝缘子大约是6-10kV,3个绝缘子是35kV,5个绝缘子是60kV,7个绝缘子是110kV,11个绝缘子是220kV,16个绝缘子是330kV,28个绝缘子是500kV。

7. 绝缘子爬电距离示意图

是的

爬电距离指的是一定等级电压沿绝缘体表面对大地不产生闪络所需要的最小距离。这里面有个污秽等级的概念,绝缘体表面越脏,导电性就越好。所以根据大气环境确定一个污秽等级,就得到一个爬电比距,比如四级污秽 31mm/kV。表示如果是220kV系统,所匹配的绝缘子必须具有220X31mm以上的爬电距离。这个参数在绝缘子,瓷瓶,瓷片的样本上都有。

8. 绝缘子的爬电距离是哪里到哪里

爬电距离指沿绝缘表面测得的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在不同的使用情况下,由于导体周围的绝缘材料被电极化,导致绝缘材料呈现带电现象的带电区。

爬电距离是沿绝缘表面测得的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或导电零部件与设备防护界面之间的最短路径。即在不同的使用情况下,由于导体周围的绝缘材料被电极化,导致绝缘材料呈现带电现象。

UL、CSA和VDE安全标准强调了爬电距离的安全要求,这是为了防止器件间或器件和地之间打火从而威胁到人身安全。

绝缘子爬电距离是指绝缘子正常承载运行电压的两部件间沿绝缘表面的最短距离或最短距离的和。

9. 绝缘子的爬电距离公式

10KV高压柜的电气间隙为125mm,爬电距离为250mm。

高压柜的电气间隙根据其自身电压等级不同电气间隙也不相同,10kV高压开关柜及配电柜的电气间隙要求是不小于125mm。35KV开关柜要求电气间隙是300mm。

不同带电体间最短的空气距离就是电气间隙,在《电气设计禁忌手册》中规定额定电压“大于300V小于660V”爬电距离为14mm,12kV的电器产品电气设备的电气间隙要求是12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