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标准滤光片检定规程
分光光度计采用一个可以产生多个波长的光源,通过系列分光装置,从而产生特定波长的光源,光线透过测试的样品后,部分光线被吸收,计算样品的吸光值,从而转化成样品的浓度。样品的吸光值与样品的浓度成正比。 单色光辐射穿过被测物质溶液时,被该物质吸收的量与该物质的浓度和液层的厚度(光路长度)成正比,其关系如下式: A=-lg(I/I。)=-lgT=kLc 式中 :A 为吸光度; I。为入射的单色光强度; I 为透射的单色光强度; T 为物质的透射率; k 为摩尔吸收系数; L 为被分析物质的光程,即比色皿的边长; c 为物质的浓度; 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波长,以及相应的吸收系数是该物质的物理常数。当已知某纯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的吸收系数后可用同样条件将该供试品配成溶液,测定其吸收度,即可由上式计算出供试品中该物质的含量。在可见光区,除某些物质对光有吸收外,很多物质本身并没有吸收但可在一定条件下加入显色试剂或经过处理使其显色后再测定,故又称比色分析。由于显色时影响呈色深浅的因素较多,且常使用单色光纯度较差的仪器,故测定时应用标准品或对照品同时操作。 分光光度计原理是什么 在分光光度计中,将不同波长的光连续地照射到一定浓度的样品溶液时,便可得到与众不同波长相对应的吸收强度。如以波长(λ)为横坐标,吸收强度(A)为纵坐标,就可绘出该物质的吸收光谱曲线。利用该曲线进行物质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称为分光光度法,也称为吸收光谱法。用紫外光源测定无色物质的方法,称为紫外分光光度法;用可见光光源测定有色物质的方法,称为可见光光度法。它们与比色法一样,都以Beer-Lambert定律为基础。 近年来,紫外及可见光分光光度分析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它不仅可以用于物质的鉴定及结构分析,而且还可以用于某些物质含量的测定。 分光光谱技术可用于: 通过测定某种物质吸收或发射光谱来确定该物质的组成。 通过测量适当波长的信号强度确定某种单独存在或与其他物质混合存在的一种物质的含量。 通过测量某一种底物消失或产物出现的量同时间的关系,追踪反应过程。 一、紫外及可见光分光光度法这是一种只在可见光及紫外光光谱应用范围内测量物质吸收辐射线的技术,应用十分广泛。其中分光光度计可用于精确测量特定波长的吸收值,而比色计则是一种较简单的测量仪器,其原理是利用虑光片来测量较宽波段(如可见光中的绿光、红光或蓝光范围)的吸收值。 光吸收法则: 溶液对光的吸收有两个基本法则: 透过溶液的光的吸收值同吸收溶质的分子数目(即溶质浓度[C])呈指数相关。 透过溶液的光的吸收值同透过吸收溶液的路径长度l成指数相关。 这两条法则包括在比尔-朗伯关系式中。通常以入射光(Io)和出射光(I)的光密度来表示: ε其中ε对于吸收物质及波长是一个常数,称为吸光系数或吸收系数,[C]的单位为mol/L或g/L,l的单位为ml.这一公式非常有用,因为大多数分光光度计设计为直接测量log10(Io/I)的值(A)或消光值(E)(旧教材中可能使用以废除的术语:光密度)。对于遵循比尔-朗伯关系的物质,A与C呈线性关系。吸收值常用下标表示其波长,如A550表示550nm处的吸收值。透过溶液的光的比例称为透光率(T),可由出射光和入射光的比值求得。 吸收值(A)(absorbance)--由公式得出: 透光率(T)(transmittance)--通常以百分数表示:T=(I/Io)×(一)比色计比色计用于测定颜色明显,并且是溶液主要组分的待测物,如血液中的血红细胞,也可以在待测物之中加入一种试剂,使其形成有色产物(一种生色团),如用茚三酮法测定氨基酸含量。定量分析某种物质要做标准曲线,标准曲线是在测定待测样品的同时测定已知含量的物质来制成的,而不是使用比尔-朗伯关系。 光源通常为钨丝灯泡,通过一个凸透镜聚焦后产生一束平行光,平行光穿过装有溶液的玻璃样品或小池,然后透过一个有色滤光片到达光电管检测仪,检测仪产生一个同落在光电管上的光密度成正比的电势,来自于光电管的信号被放大然后传递到电流计或数字读数器。 比色计的使用: ①接通电源使仪器稳定,使用前至少要让灯预热5min;② 选择一种同底物颜色互补的滤光器;③调零(用空白对照调零);④调整灵敏度;⑤分析样品及标准溶液;⑥由于不同比色杯的吸光特性、杯壁厚度不同,因此为了提高精确度,同一试验应用同一比色杯,且在比色槽中摆放的方位相同;⑦每次测样前清洗比色杯;⑧经常重复测定同一溶液检验比色计的可重复性;⑨用标准溶液绘制标准曲线。 由于大多数过滤器过滤出来的光的波带很宽,因而比色计既不能用于确定某种复合物,也无法分辨在混合液中吸收特性非常相近的两种物质。比色计所用光电管的变化系数为0.5%左右,因而不适合要求具有高度精确性的工作。使用这种最简单的仪器,由于仪表上对数测量刻度单位的随意性,即使是把表上的灵敏度/刻度调节到零控点,在一个仪器上获得的值不可直接同另一台仪器上测得的值相比较,同一仪器的不同设置之间也不可直接比较。比色计对于特定波长的量化工作是不合适的。 (二)紫外光/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紫外光/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基本装置中采用高强度的钨灯作为光源,能够在可见光范围(400~700nm)调节。氘灯用于紫外分光光度测量(200~400nm);使用氘灯时要用石英杯,因为紫外线不能透过玻璃。 分光光度计之所以优于比色计就在于使用了一个衍射光栅将光源的复色光转换为单色平行光束。实际上从这种单色一种产生的光不是某个波长的光,而是一段窄的带宽上的光,带宽是分光光度计的一个重要特性,这是由于它决定了吸收测量中所用的波长--普通分光光度计的带宽为5~10nm,用于研究的仪器的带宽小于因为光栅夹缝的宽度影响着带宽,带宽随光栅夹缝的宽度的减少而降低,要获得特定波长下的精确数据,尽可能使用最小的缝宽度。然而,减少了缝宽也会减少到达监测器的光度,降低了信/噪比。缝宽可减少的程度取决于检测/放大系统的灵敏度及稳定性于离散光的存在。 大多数UV/可见光分光光度计使用的比色杯的光穿过路径为10nm.一次性塑料杯适合于对水和乙醇溶液在可见光范围内的测量。玻璃比色杯的生产要求更加严格的标准,因而在精确研究中要使用玻璃比色杯,尤其当溶液的吸收值很低时(《0.1),即使盛对照液与待测样品液的比色杯在光学性质上有稍许不同,也会导致结果偏差。玻璃和塑料会吸收UV光,因此在测波长小于300nm的吸收值时要使用石英杯。 进行测量之前,比色杯要保证干净,无划痕,外表面干燥,盛液到适当高度,并放在了比色槽中的正确位置。生物样品中蛋白质和核酸可能会在玻璃/石英杯的内表面沉积,因而要用棉球沾上丙酮擦去比色杯内的沉淀或用1mol/L硝酸浸泡过夜。腐蚀性及毒性溶液必须使用有盖子的比色杯,以防止溅出,破坏仪器。 基本分光光度计使用的光电管类似于比色计中所使用的光电管。许多情况下,当波长高于和低于550~600nm时必须使用不同的光电管,这是因为它们在可见光波长内的灵敏度不同,更精彩的仪器中所使用的是具有比光电管更高的灵敏度和稳定性的检测器。数字显示由于不易产生视觉错误和误读范围的错误,正逐渐代替指针读数。一些仪器可以直接给出所测定物质的浓度。 。紫外光/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的类型: 基本分光光度计只产生单束光。这种仪器首先用空白对照调到零吸收值,然后取出空白液,加入待测液,测定待测液的吸收值。也有一种双束分光光度计,有单色光源产生的光束被分为两束,一束穿过待测液,另一束穿过空白液。吸收值由一个电子线路通过对比透过待测液及空白液的出射光进行测定。双光束分光光度计减少了由于光源输出的不稳定或检测系统灵敏度的变化而导致的测量错误,这时由于待测液与对照液是同时进行测量的。记录式分光光度计是一种双束测定仪,用于记录已知波段下吸收值随时间的变化(如用于酶分析)。 分光光度计的定量分析: 假如已知一种物质在某一波长下的吸光率(通常是该物质的最大吸收值,这时灵敏度最高),这种物质纯溶液的浓度可用比尔-朗伯关系式算出。摩尔吸光系数是指物质在1mol/L的浓度下,比色杯厚度为1cm时的吸收值。该值可以从光谱数据表中查到,也可以用实验方法通过测量一系列已知浓度的物质的吸收值来绘制一条标准曲线。这样,在所要求的浓度范围内,便可确定吸收值与浓度之间存在的线性关系,该直线的斜率即为摩尔吸光系数。 比吸光率是指物质质量溶液浓度为10g/L时,比色杯厚度为1cm时测定的吸光值。该值对于未知分子质量的物质如蛋白质核酸的测定很有用,这种情况下溶液中物质的含量以其质量表示而不用摩尔浓度表示。使用公式Log10(Io/I)=εl[C]时,比吸光率要除以10才可以得到一个以g/L为单位的浓度值。 这种简单的方法不能用于测定混合样品。在这种情况下,也许可以通过测量几个波长下的吸光度来估算每种成分的含量,如可用此方法在核酸存在下进行蛋白质含量的估算.
2. 标准中性滤光片检定
ND镜学名是中性灰密度镜,也叫减光镜,两者没有区别。ND镜它是一种可以减少或者改变光的所有波长或者颜色,但不会改变色调的滤光片,它可以是无色滤光片,也可以是灰色滤光片,它在摄影中的作用,是允许摄影者在不同的环境以及拍摄条件下,灵活的改变目标物的光圈、曝光时间和动态模糊.它的英文单词是:Neutral Density Filter.nd,故名ND镜。
3. 滤光片检验标准
工艺:来料检验-投料检验-切割-摆片-滚圆/仿型-上篮-清洗-外观检验-镀膜-下片-检测指标-投料-擦拭-品保检验-出货。
所用的设备有:分光仪-切割机-研磨机-抛光机--仿型机-机床-镀膜机。滤光片用来选取所需辐射波段的光学器件。滤光片的一个共性,就是没有任何滤光片能让天体的成像变得更明亮,因为所有的滤光片都会吸收某些波长,从而使物体变得更暗。
4. 标准滤光片检定规程是什么
分光光度计校正原理与方法
仪器出厂后在搬动过程中受到过震动以及仪器正常使用半年至一年后仪器的波长准确度会发生偏移,为此需进行波长正确度检查和校正,确保仪器的正常测试精度。
1.检查原理:
利用随机附件中的镨汝滤光片(呈浅蓝色的一块),固有的特征吸收峰529.8nm,采用逐点测试法来进行。
2.操作步骤:
(1)开机后将波长设定为580nm,打开试样室盖,用一张名片大小的白纸贴在样品室左侧正中央,此时可看到一个长方形的黄色光斑(完后将白纸拿掉)。
(2)将仪器设置为T档,波长设定为520nm,样品为空白,打开试样室盖,按▽/0%键使数显为000.0,然后关闭试样室盖,按△/100%键使数显为100.0。
(3)将镨汝滤光片作为被测样品放入试样室,依次调波长520nm, 522nm, 524nm, 526nm, 528nm, 530nm, 534nm, 536nm,逐点读出并记录各自所测得的T%值,
5. 标准中性滤光片检定规程
①开启汞灯后,在荧光显微镜工作台上放一张白纸,并从物镜转换器中转出物镜,即转换器上出现的空孔位于光轴上,卸去转换器上保护盖(如无空孔,可卸掉一个低倍物镜,校准完毕后再旋上)。转动荧光显微镜主体内的滤光片座,选一个透过绿光的滤光片组,使反射照明有光通过物镜转换器孔,此时在白纸上可以看到汞灯照亮的光斑。如光斑太亮,可以插入中性滤光片,或带上太阳眼镜,以保护眼睛。
②转动聚光镜调焦旋手,使汞灯光弧在白纸上成像清晰。因汞灯室内装有一个球面反光镜,用来增加亮度,于是在白纸上看到两个光弧的像。旋转汞灯调节旋手和反光镜位置调节旋手,使两个光弧并立。再转动反光镜聚焦调节旋手,使两个光弧有接近相等的亮度。
③旋转汞灯调节旋手和反光镜位置调节旋手,使两个光弧重合。再调节聚光镜调焦旋手,得到放大和均匀的光弧像。这样汞灯校准工作就完成了。转入物镜后,根据物镜具体倍率,稍微调节一下聚光镜调焦旋手就可以了。
6. 标准滤光片检定规程最新
变温PL系统是一种用于物理学、材料科学、电子与通信技术领域的分析仪器,于2015年12月18日启用。
技术指标
深紫外测试光路:266激光器,100mW连续可调 Kimmon/325nm He-Cd激光器,30mW,稳定性<1.0%,噪声<0.5% 配备滤光片双塔轮,每个塔轮安装5个滤光片,两两组合从而可实现325激光器的激发功率从0.15mW-30mW改变 汞灯校准光源 带光学窗口的Janis低温制冷系统(5K-300K),降温速度2h以内到5K 10μm精度的电动XYZ调节台组。
光谱分辨率:PMT分辨率优于0.025nm,CCD分辨率优于0.1nm 光电倍增管探测器PMT探测波长200-860nm 高性能、低噪声液氮制冷背照射UV增强CCD探测器,探测波长400-900nm,1024×256像素16比特,制冷温度173K。
7. 标准滤光片检定规程有哪些
首先开机让仪器自动进行开机校验,进行波长、滤光片、坞灯、氘灯、比色池等的自校验。
1、自校验通过后,会出现4项需要选择的内容。选择第2项波长扫描。
2、然后仪器会进入界面。按仪器上的F1参数键,选择需要扫描的波长段,如220nm-400nm等。然后选择高度,可选择,-0.1-1.0,然后再选择扫描速度。扫描的速度输入的值越小,扫描的速度越慢。但是越精确。如果数值大,则相反。
3、设置完成后,按确认键。然后把空白溶液放入比色皿后,按AutoZero,开始进行空白基线的扫描。这个时候就不用管了,仪器会自动把空白溶液的吸光度排除掉。
4、空白基线校正完成后,把待测液体倒入清洗干净的比色皿中(与空白相同的比色皿),然后点击Start按钮。这个时候就会开始图谱扫描了。然后会在有吸收峰的地方出现峰高。这个时候等它走完就可以了。
5、最后,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因为TU-1800在扫描完成后,最然出现图谱,但是不会自动出现波长数值。这个时候就需要输入阈值,来让波长显现出来。
6、通常情况下,输入的阈值越大,所能标注的峰越窄;而输入的阈值越小,则能标注的峰宽越大。因此,在输入的时候,可以慢慢尝试从2、4、6这样输入阈值。通常情况下,小的数值就可以。
7、然后按键盘上的左右方向键,就可以看在不同吸收峰处的波长了。
这个适用于TU-18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日常校验和年度内部校验的波长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