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筒液位计标定(浮筒液位计标定用改密度吗)

海潮机械 2023-01-13 18:05 编辑:admin 285阅读

1. 浮筒液位计标定用改密度吗

1、浮筒液位计没有液位显示或显示最小

本故障是指工艺的液位正常,但仪表无显示或显示最小,甚至显示负值。可进行排污,来检查取样阀门、取样管路有没有积垢、堵塞故障;可通过清洗,吹洗的方法来疏通堵塞,取样阀门堵塞严重或泄漏只有更换。可对外浮筒内部进行检查,浮筒破裂,浮筒挂料都会使液位显示变低或显示零下。

变送器连接电路出现断路,供电失常,变送器的放大板,显示板损坏都会使变送器无显示,或者输出电流下降,显示与输出电流不吻合。更换电路板需要重新进行参数的设置。

变送器没有电流输出,检查接线是否正确;观察液晶表头是否有显示,有显示但无输出电流,可能是输出管损坏,可更换电路板来确定。EEPROM损坏,会造成仪表标定数据的丢失,也会引起无电流输出故障。

2、浮筒液位计液位显示最大

可按先机械后电气的次序检查。工艺介质的腐蚀、结晶、沉积物附着,工艺介质密度变化大,浮筒被卡,浮筒脱落,安装的垂直度不合乎要求,都会使液位显示最大;机械部分与工艺介质直接接触,故障率高于电气部分。浮筒被卡可拆卸处理或清洗浮筒的污物,浮筒脱落需要拆卸后挂浮筒,进行调校才能使用。工艺介质密度有较大变化,介质温度超过设计值太多,与工艺协商后,要重新计算按新的量程进行调校使用。

确定机械部分没有问题,可对变送器的供电、零点、量程进行检查,零点是否有漂移或偏高现象,量程设置是否正确,可测量变送器输出电流来判断变送器,安全栅是否正常.

3、浮筒液位计液位显示偏高或偏低

液位显示有偏差时,用手操器检查变送器的参数设置是否正确,浮筒液位计显示有偏差,很多时候与所测介质有关,介质密度变化与设计、设定值相差较大,液位显示值就会不准。有的气体、汽油等介质含硫量较高,易在浮筒吊杆处结晶或结块造成测量不准。

信号线路的原因引起DCS液位显示偏高或偏低,其现象是浮筒液位计与就地液位计的显示是对应的,但DCS的液位显示偏差较大,这类故障很多是由于信号线路的接线端子,分线箱端子进水使信号线对地的绝缘电阻下降,或使信号线正负极间的绝缘电阻下降;严重导致信号线接地,信号线间的短路故障;信号分流会使DCS的显示比现场仪表偏低,引入了地电流干扰会使DCS的显示偏高。故障常在雨季或卫生大扫除后发生,端子盒、分线箱密封不良很容易进水,可用塑料布包扎或用防爆胶泥密封来防水。

4、浮筒液位计液位显示波动

观察被测液位的历史记录曲线,看是什么样的波动,缓慢波动可能是介质波动或浮筒有机械故障。浮筒浸在介质中会有一定的惯性和阻尼,所以波动是不可能突变的。有很大的波动或者是突然出现的波动,大多是电路或信号线有问题,如变送器的接线接触不良或松动,可分段测量导线的电阻值来判断,还应检查仪表是否受到电磁干扰。

工艺液位经常波动,可加大阻尼时间和滤波来克服。被测液位波动较大可考虑配置防波管。要了解工艺被测介质的性质,如某公司用浮筒液位计测量冷凝器液位,介质为氟利昂,液位显示经常出现波动,后来查明引起波动的原因是氟利昂里气泡太多,导致浮筒波动;可见生产工况对仪表测量的影响是很大的。因此在判断和处理故障时,不能只从仪表方面作手,还要考虑工艺方面的影响。设计选型有问题,浮筒的计算密度不对,安装位置不佳;被测介质的性质与设计值不符;工艺的压力,流量波动过大,都有可能引起液位显示的波动。

变送器输出电流不稳定,对变送器测量回路进行检查,检查变送器端子上的电压是否稳定,检查变送器连接线路有没有接触不良或接地等现象。用手操器使变送器输出4mA或20mA等固定电流,来判断变送器或安全栅是否有问题,并对症处理。

机械部分有故障,如扭力管的工作性能不稳定,浮筒挂钩损坏,会使仪表的输出电流不稳定,零点附近量程波动大,还会影响仪表的线性。机械故障要拆卸检查才能确定。

5、浮筒液位计液位变化迟钝

工艺液位变化时仪表显示也变化,但变化速度与实际液位不一致,可排污检查取样阀门及取样管有没有堵塞现象;液位变化迟钝很多是由于浮筒上有附着物或浮筒与外套筒有摩擦;可定时用蒸汽吹扫,或在仪表外套筒增加伴热。

液位计的气、液相取样管或取样阀门堵塞,尤其是气相管路堵塞时,会导致测量筒与容器上部压力不平衡,浮筒上部憋压,使浮筒移动缓慢导致液位显示变化缓慢。取样阀门开度过小,也会出现液位变化缓慢,与实际液位有偏差的故障,气相管有堵塞时该故障更突出。

6、浮筒液位计液位显示不变化

工艺液位正常并有变化但液位显示长时间没有变化,DCS液位趋势曲线为直线,可通过排污来发现问题,排污时可敲打外浮筒,有时浮筒被卡住,浮筒与外浮筒相碰,通过敲打外浮筒就有可能恢复正常;机械部分没有问题,就应该在变送器的电路上查找原因,变送器的显示板或放大板有问题,可用备件代换来确定故障。更换电路板,需要重新输人参数并进行线性调整。

液位计的气,液相取样管或取样阀门堵塞,取样阀门开度过小,都会使被测液位长时间不变化,而液位趋势曲线为直线,尤其是液相取样管,经常会被管道内的杂质堵塞,管线较长时被堵塞的概率更高。气相取样管或取样阀门堵塞,取样阀门开度过小,会出现液位变化缓慢,与实际液位有偏差的故障。

测量介质易结晶,或者温度,压力的变化导致物料结晶,结晶物将浮筒。扭力管、挂钩卡死都会造成液位显示不变化的故障。 该类故障只有拆下修理,没有好办法彻底消除,但可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小影响,如把外浮筒用保温材料包裹起来,减少外部温度的影响,以消除挥发物在浮筒内的结晶,结焦现象;如果被测介质可以吹蒸汽,热风,则可使用吹扫法来减少结晶,结焦现象。采取以上措施仍然受困于结晶问题时,只能考虑用其他测量方法。

2. 浮筒液位计标定方法

仪表风指的是给各生产用气动动力,如气动阀,和用来控制和显示工艺参数的仪表用气,空气质量要求较高,压力稳定,仪表风要常开。

对于液位仪表和流量仪表都是在检测点调整信号发生器,依次给出测量范围的0%、50%、100%、50%、0%时所对应的电流值(4mA、12mA、20mA、12mA、4mA)观察操作台CRT的液位或流量值显示是否正确。

对于常见的两种液位计-浮筒和双法兰,根据现场情况应注意浮筒液位计需要标定量程;双法兰液位计的量程需要迁移。

3. 浮筒液位计安装要求

外浮筒安装方式有:侧侧式,顶侧式,顶底式,根据工艺需要选择相应的引出位置。

4. 浮筒液位计结构

浮筒液位计基于阿基米德定律和电磁感应原理设计,浮子是根据介质密度和耐压、耐温等特定条件而制作的。在介质的密度、温度、压力发生变化时,测量精度降低。

采用弹簧支持浮子结构的浮筒液位计,当浮子处于干燥状态时,浮子接触浮子腔下部。当液位发生变化时,浮子所受浮力相应改变,平衡状态被打破,从而引起弹力变化即弹簧的伸缩,以达到新的平衡。弹簧的伸缩使其与刚性连接的磁钢产生位移。这样,通过指示器内磁感应元件和传动装置使其指示出液位。液位变化引起浮力的变化作用到量程弹簧支持的浮子上,从而使得位于顶部的线性可变差动变换器(LVDT)内的检测磁芯做垂直运动。当检测磁芯的位置随着液位变化而变化时,LVDT的次级线圈内产生了感应电压,产生的电压与液位成线性关系。这些信号经电路处理并转为4~20mA的电流信号输出。

另一种采用浮子和扭力管结构的浮筒液位计,当浮子处于干燥状态时,扭力管的弹力与浮子的自身重力相平衡,浮子处于悬空状态。当液位上升时引起浮力变大,扭力管的弹力相应减小,扭力管形成角度变化,芯轴与扭力管同步旋转,将浮力的变化即液位变化转换成扭力管芯轴的角位移输出。转角输出到表头里的摇架组件上,带动固定在摇架上的磁钢组件发生位移变化,改变了霍尔效应传感器检测到的磁场,霍尔传感器作相应电压输出,产生的电压与液位成比例关系。通过电子线路部分转换成4~20mA的电流信号输出。

5. 浮筒液位计和密度有关系么

浮筒液位计是根据阿基米德定律和磁耦合原理设计而成的液位测量仪表,仪表可用来测量液位、界位和密度,负责上下限位报警信号输出。专用于测量压力容器内液位,由四个基本部分组成:浮筒、弹簧、磁钢室和指示器。原理:浸在液体中的浮筒受到浮筒液位计向下的重力,向上的浮力和弹簧弹力的复合作用。当这三个力达到平衡时,浮筒就静止在某一位置。当液位发生变化时,浮筒所受浮力相应改变,平衡状态被打破,从而引起弹力变化即弹簧的伸缩,以达到新的平衡。弹簧的伸缩使其与刚性连接的磁钢产生位移。这样,通过指示器内磁感应元件和传动装置使其指示出液位。限位开关的仪表即可实现液位信号的报警功能。基于位移测量原理,悬挂在测量弹簧上的位移筒体沉浸在被测液体中,并受到阿基米德向上浮力作用,其作用力与排开液体质量成正比。根据液位高低,筒体浸入深度不同,向上浮力发生变化,测量弹簧将要作相应延伸,以达到测量结果。校验方法:浮球的重力=水的浮力=甲醇的浮力水的浮力=1*g*h1甲醇的浮力=0.8*g*2二者相等,所以,注入水的高度是:h1=1.6m

6. 浮筒液位计特点

答:浮筒液位计的校验计算公式

G挂=G筒-F浮(F浮=ρ*g*V V=π*(D/2)2 *L)F=浮力ρ=介质密度 V=内筒体积 g=重力加速度 L=浮筒长度D=浮筒直径

零点砝码挂重=筒重(G筒)

满点砝码挂重=筒重-浮力

7. 浮筒液位计说明书

挂重校准砝码重量计算公式:

G挂=G筒-F浮(F浮=ρ*g*V V=π*(D/2)2 *L)F=浮力ρ=介质密度 V=内筒体积 g=重力加速度 L=浮筒长度D=浮筒直径

零点砝码挂重=筒重(G筒)

满点砝码挂重=筒重-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