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差压液位计图片
1、液位波动较大
介质波动大或气化严重;
上引压管或下引压管不畅通;
毛细管有破损介质泄漏;
膜盒损坏;
伴热温度过高。
2、显示不变化
引出阀未打开或引压管线堵塞;
强制信号未取消;
电路板故障损坏;
膜盒损坏;
正负毛细管同时被挤压造成管路堵塞或损坏。
3、指示*大(*小)
低压侧(高压侧)隔离液泄漏、膜片坏;
毛细管损坏;
低压侧(高压侧)引压阀没开或堵塞。
4、指示偏大(偏小)
低压侧(高压侧)引压阀开度过小;
放空堵头漏;
仪表迁移量没计算准确,组态未设置好,仪表没有校验好。
5、仪表无指示
信号线脱落或虚接、电源保险烧坏、安全栅损坏、电路板损坏。
2. 差压液位计结构
差压液位计有正负压室!
3. 差压液位计安装示意图
当容器内的蒸汽密度不能忽略(随着压力的升高蒸汽的密度也会升高)或者容器内液体的温度较高,和测量管道内的液体存在密度差的时候,需要进行密度补偿。
当容器内的液体被加热或者冷却时,密度会发生变化,从而比体积也会变化。即同样质量的液体具有不同的体积,也就具有了不同的液位。由于重力压头只与液柱内流体的重力有关,因此当液体被加热而使得实际液位上升的时候,未进行密度补偿的液位计将测不到此时液位的变化。密度补偿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参考液注内流体的温度、容器内流体的温度、容器内蒸汽的压力等。
4. 差压液位计怎么看
读数步骤:
1、观察U型压差计上面的分度值,就是每一小格的读数,最后读出的数据要精确到分度值下一位;
2、分别把左边和右边的数据都读数并记录;
3、计算出左右两边读数的差,这就是最终结果。
由于U型管压力计两边玻璃管的内径很难保持完全一致 ,因此在读取数值时为限制引入附加误差,U型管压力计应垂直放置,并同时读取两管的液面高度,视线应与液面平齐,读数应以液面弯月面顶部切线为准。一般的读取误差在1mm左右,如果是二次读取则在2mm左右。
U型管压力计的测量精度由测量范围和被测压力的大小以及工作液的选取所决定。在U型管压力计的工作液确定后,测量范围越大、被测压力越高、其测量精度就越高。比如以水为工作液时测量5kPa时精度为±0.5%,2.5kPa时精度为土1%,lkPa时精度为±2.5%,0.5kPa时精度为±5%。
另外在高度一定时若想提高其测量精度和灵敏度应选取密度低的工作液。在使用过程中还应注意必须同时读取两边玻璃管的液面高度,不允许只读取一边玻璃管的数值乘二的做法,这一点必须特 别注意。从下面的例子中可了解到同时读取两边玻璃管数值的重要性。
如在一次测量中,使用10kPa的U型管压力计,无压力时两液面静止在5000Pa刻度上。当加上某一压力时,上液面上升至7800Pa,下液面为3000Pa,正确的压力值应为7800—3000=4800Pa,若采用单管读数乘2的做法,取上液面读数为准,则压力值为 (7800Pa-5000Pa)×2=5600Pa,误5600Pa-4800Pa= 800Pa取下液面读数为准,则压力值为 (5000Pa-3000Pa)×2=4000Pa,误4000Pa-4800Pa=800Pa。
由此可见,用此U型管压力计来测量压力值,压力为4800Pa的压力时,若采用用单管读数乘2的方法将产生士800Pa的误差。当被测压力变化时,使用不同的U型管压力计,其附加误差也将随之变化。
5. 差压液位计原理图
排除液位计故障的前提下,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锅炉运行异常引起的。
锅炉在突然大量用汽引起汽包急剧减压的情况下,汽包中的水剧烈沸腾,水中产生大量气泡,出现液位表面上升而实际水量减少的“假液位”现象。
从测量原理来看:
差压液位计读数=液位高度×介质重度,水中的气泡会减少介质重度,所以差压液位计可以不受“假液位”影响而反映实际减少的“水量”,出现低报。
电接点水位计是以电极是否接触液体来判断液位的,“假液位”时液位表面上升,电接点水位计反映的是虚假液位(实际是真实的液位表面),出现高报。
这也是锅炉配置的两台液位计必须是一台能始终反映“水量”(如差压、沉筒),一台能始终反映“水面”(如电极,浮子),的原因。
6. 差压式液位计
英文缩写:lldg
英文全称:Liquid level difference gauge
中文音译:液位差计
是通过测量容器两个不同点处的压力差来计算容器内物体液位(差压)的仪表。
技术原理
常规的差压变送器通过测量容器中的液位压力来进行液位的测量。例如,500毫米的水柱对应了500 mmH20的压力。然而,在许多应用中,在液体之上有额外的蒸气压力。由于蒸气压力不是液位测量的一部分,需要使用引压管和有密封件的毛细管来抵消它的存在。
毛细管柱和密封系统解决了引压管的许多安装问题。这些系统包括通过充油毛细管柱连接到差压变送器的外部传感膜片。压力的变化引起了的膜片的位移,这样压力就通过充油毛细管传送到变送器。充油毛细管系统都经过精心的焊接和制造,因此它是一个性能可靠的密封系统。这种类型的结构消除了可能在引压管中产生的泄漏点和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