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食品机(包装食品机械操作规程)

海潮机械 2023-01-25 09:34 编辑:admin 293阅读

1. 包装食品机械操作规程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等基础标准;《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等产品标准;《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等生产企业卫生规范及《食品毒理学安全性评价原则》等检验方法和诊断技术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和《食品容器、包装材料中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涉及2040种食品添加剂和987种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

2. 自动包装机的操作规程

1、接上电源线,打开电源开关,此时电源灯亮。

2、打电脑控制程序开关,液晶显示器出现:“欢迎威尔盛真空包装机……”的界面。大约两秒后自动切换到选择工作模式的界面。

3、按设置键,选择“封口”或者“真空”设置所需时间。另外有充气制程一、充气制程二可以调。每个真空包装机厂家的真空包装机界面显示可能稍有差别,但一般都是大同小异。

4、设置好参数后,按“返回”,再按“运行”键。真空包装机可以开始工作

5、把袋子放好,踩下脚踏开关,开始抽真空,此时液晶显示屏上会出现倒计时,当显示为0时,抽真空结束。

3. 包装机械怎么操作

  水果运输工具的选择  水果运输的条件比较复杂,有的品种怕冷,有的怕热。多种水果要求运输温度保持0-4℃。而香蕉最好在12-14℃,才能耐 保持好的质量,有些柔软多汁水果,抗机械伤能力十分低,虽然它们要求运输条件差异较大,但概括起来,运输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好的质量检查;选择适合水果特点的包装,装载要留有通风空隙;途中保持水果所要求的温度。  目前,铁路运输是我国水果远距离运输的主要方式。铁路运输在水果运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采用的主要保鲜运输形式有:  (1)加冰保温车。根据冰盐制冷理论,冰盐制冷最低可达-21.2℃,但实践证实,加冰保温车利用冰盐混合物冷却,在外界气温为25℃时,车内最低只能保持在-8℃左右.我国加冰保温车以B11型车顶式冰箱保温车为主.它有六个鞍形冰箱均匀分布在车顶上,每个冰箱分两个冰槽,每边三个冰槽连通,共用一个排水器,所以每侧两个排水器。每个冰箱容积为1.7立方米,全车共能载冰10.2立方米。约6—8吨,车厢装有隔热材料聚苯乙烯,底部装有地搁栅,侧墙、端墙设有通风木条,以便冷空气在车内流通,保持车内温度均匀。  加冰保温车在运输中溶化到一定程度时要加冰,因此,在铁路沿线每350—600公里距离处要设置加冰站,站内有加冰台、储盐库及其他设备,或有可移动的加冰车。  根据广东商业部门的经验采用B8型车顶式加冰保温车,将全部六个冰箱加满,在平均25—30℃的外温下,24小时内的降温过程耗冰量为1.8—2.0吨,以后每24小时耗冰量为0.8吨左右。B8型车内温度一般较为稳定。  (2)机械冷藏车。使用机械制冷的铁路运送车辆有B16、B17、B19、B18、B20等,B16型机械冷藏车组是由23辆车组成,B17型由12辆车组成,它们都是集中发电和集中制冷。B19、B18、B20型机械冷藏车是集中供电,每辆货车单独制冷,车内装有风机,使空气进行循环,以增加冷却效果。它们分别由10辆、5辆、9辆车组成一个车组。机械冷藏车降温快,冷却效果好,有电热器进行加温,轻易实现自动化控制,中途不需要加冰,运输速度较快。  (3)、敞车加冰运输。目前我国运输,由于加冰保温车和机械冷藏车不够用,主要利用敞车内放置冰堆、打冰墙,或在内夹冰,然后在车底和四面用草包、棉被等衬垫覆盖着的运输,我们通常叫它“土保温车”。  (4)、防寒车运输。离寒运输是在冬季北方运输水果时采用的一种方式。外界气温在-5 ℃以上,可以使用棚车进行防寒运输。采用车底垫2-3厘米厚的谷糠,车壁钉挂草帘,货物上用草帘加盖,以防止货物冻伤。假如外界气温不低于-15℃,运送时间在7天以内,可以用有防寒装置的冷藏车,这时,可将排水管用稻草堵塞,地板上铺上稻草,因车角上冻坏的危险性大,稻草应铺得厚些。装车时,车墙与货物之间衬垫一层稻草,装车完毕,货物上层也要加盖稻草,车门应用棉被盖严。

4. 食品厂设备操作规程

参照国际通用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及其认证制度,根据保健品的特点,制定并实施《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是解决保健食品生产质量管理问题最佳方法,是保健食品优良品质和安全卫生的可靠保证体系。

我国《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与国际上的GMP在制定目的、原则是一致的,因此,该规范也是可以称为我国的保健食品GMP。与GMP的大致框架类似,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基本要求

《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具备了较好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它与以往国家制定的十余项食品企业卫生规范有所不同,后者主要以防止污染为主要目的,主要是对卫生操作方面的要求,而《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的内容则包括了保健食品生产过程的卫生要求和质量规格要求,既包括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又包括防止污染。

《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厂房设计与设施、原料、生产过程、品质管理、成品储存与运输、人员、卫生管理等7部分内容,其实现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是:

1.所有生产加工应有明确的规定,必须根据产品和工艺特点进行系统的检查,并证明能够按照产品质量要求、工艺要求、规格标准进行生产;

2.对生产加工的关键环节和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验证并提前制定必要的控制措施;

3.提供所有必需的设施条件,这包括:

(1)资厉合格并经过培训的人员;

(2)适宜的厂房和空何;

(3)合适的设备和设施;

(4)正确的物料、容器和标签;

(5)经过审核的规程文本、制度文本和记录文本;

(6)合适的储存和运输条件、设备;

4.正确的生产指令和质量控制;

5.符合规范要求的生产操作、储存、运输过程;

6.原料、中间产品、终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控制

7.保存的样品、生产记录。

(二)人员

1.原则。有足够、合格的人员,能承担起保证生产出符合标准要求的保健食品的任务。根据不同人员所发挥的作用的不同,规定对企业技术负责人、生产和质管理部门负贵人、专职技术人员、质检人员、一般从业人员不同的要求。

2.重点要求。考虑到保健食品的生产经营比一般的食品生产有更高的技术和质量要求,《规范》对保健食品企业的技术负责人、品质管理部门负贵人及技术人员、生产人员提出了不同的资格要求。应当注意到,由于所发挥的具体作用和在质量控制体系中承担的职责不同,这些人员不应当是互相替代的,不同职责人员应一当依据相应的授权,承担自己应负的生产或品质管理责任。

岗位培训和正确执行是规范执行好坏的基础。规范特别规定,从业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食品法规教育及相应技术培训,企业应建立培训及考核档案,企业负责人及生产、品质管理部门负责人还应接受省级以上食品监督部门有关保健食品的专业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三)设计与设施

1.原则。《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中规定的设计与设施的原则是厂房和设备的设计、空间及结构、维护有利于按照规范要求的质量控制要求实施控制。厂房应避免外界和交叉污染以及其他因素对产品的不良影响,使产生差错的危险降至最低。

2.重点要求。保健食品的生产条件必须达到国家《食品厂通用卫生规范》的要求,在此

基础上,根据保健食品生产的条件,规定了不同保健食品的生产所必须具备的硬件设施。本部分的重点内容是关于洁净厂房和与之相应的辅助设施,洁净厂房的级别要求参考了我国药品规范和国际上通用的洁净要求,同时,根据是否有终末消毒环节,提出了不同的洁净级别的要求。

(四)原料要求

1.原则。保健食品的功效成分的含量和作用是否达到应有的要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料的质量和控制。原料必须与要求的规格标准相一致;所有的原料都必须按规定的内容进行检查。

2.重点要求。该部分重点从原料采购、储存、投料等环节的鉴定、验收、发放和使用等方面的管理制度着手,严格控制原料的来源、产地、质量规格和卫生要求。要求原料从进货到使用前的所有处理过程必须由责任人按照规程进行,保持其原有的品质,免受污染。对各工序应进行记录。购买的中间产品和待包装的产品用做原料的,进货时视同原料进行管理。

(五)生产过程.

1.原则。生产操作应严格按规定的规程进行,避免盲目性、随意性。各工序有专门的岗位规程,流程应按产品数量、质量规格的要求层层验收合格后传递,确保预定的要求。

2.重点要求。生产过程包括原辅料的领取和投料,配料与加工,包装容器的洗涤、,灭菌和保洁,产品杀菌,灌装或装填,包装,标识等内容《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对保健食品生产过程的要求包括制定标准操作规程,生产人员、设备、物料运转一的合理配制、防止交叉污染,装填和灌装环境及成品包装条件等内容。

另外,针对某些保健食品生产工艺落后,达不到机械化生产,因而不能保证每批次生产的质量和卫生要求等问题,明确规定了在重点控制的环节要采用机械化操作。为保证规范的正确执行,还规定了对质量和卫生安全方面的关键控制环节要制定量化操作标准和记录核对制度。

(六)成品储存与运输

1.原则。按照规定的条件进行储存和运输,保证储存时间、温度不对产品构成不良影响。应保留能够反映产品批次、销售对象、数量的记录,以便核对。

2.重点要求。规定了保健食品在出厂前后的质量和卫生保证措施。

(七)品质管理

1.原则。对取样、规格标准、检验以及各相关机构的规程的制定和检查。确定各环节执行规程的标准是否一致。品质管理与生产过程对于保证GMP的完整实施同样重要,品质管理机构与生产机构相互配合和监督,构成 GMP的完整内容。品质管理是GMP的核心所在。

2.重点要求。品质管理的内容包括:建立独立的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品质管理机构,制定品质管理制度,品质管理制度必须与所有与生产过程的内容相对应与执行同一般食品厂生产规范相比,《保健食品生产通用技术规范》对食品企业的品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明确划定了品质管理部门的权利和责任,对质量检验所需的设备条件和人员条件、检验要求也作出了具体的规定。

(八)卫生管理.

1.原则。工厂的一般卫生管理可等同与管理良好的食品企业,达到《食品厂通用卫生规范》要求。

2.重点要求。内容包括除虫、灭害、有毒有害处理、饲养动物、污水污物处理、副产品处理等。《食品厂通用卫生规范》对食品厂的卫生设施和管理等方面已经做了详细的规定,本《规范》要求的卫生管理内容按照《食品厂通用卫生规范》执行。

办理手续如下:(顺序不能变)

1.有企业自己的《保健食品批准证书》或《保健食品产品注册证》

2.具备生产条件向企业所在地当地省药监局提出申请认证《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即《保健食品GMP证书),(有的省份仍由省卫生厅负责认证,并颁发《保健食品GMP证书>>,详情以各省具体情况为准。)

3.向企业所在地《保健食品生产许可证》

4.工商局登记注册,方可组织生产。

5. 食品设备操作规程

新的《食品安全法》的确没有明确这样的条款。你可以依据《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四十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条第一款、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二款、第十六条第(二)、(三)、(四)、(八)、(九)项的有关规定,按照《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予以处罚。

实际上, 第十六条第(二)、(三)、(四)、(八)、(九)项的有关规定基本上是餐饮加工的一些要求,违反了就按《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予以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