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串联电路的容性与感性怎么判断?
1、计算电路的阻抗Z=R+jX。如果整个电路阻抗中,X>0,则电路为感性;如X<0,则电路为容性。
2、已经知道电路中的电压相量相位角为φ1、电流相量的相位角为φ2。如果φ1-φ2>0,则电路为感性;反之则为容性。(-π<φ1-φ2<π)。
3、当负载是(或含有)电感性质时,电压相位超前电流,就是说负载是感性的;当负载是(或含有)容性负载时,电压相位滞后电流,或者说,电流相位超前电压,就是说负载是容性的。
二、感性和阻性计算公式?
阻抗公式z= r+j ( xl–xc)
负载是电阻、电感的感抗、 电容的容抗三种类型的复物,复合后统称“阻抗”,写成数学公式即是:阻抗z= r+j ( xl –xc) 。其中r为电阻,xl为感抗,xc为容抗。如果( xl–xc) > 0,称为“感性负载”;反之,如果( xl –xc) < 0称为“容性负载”。
三、感性容性的计算?
功率因数超前就是感性负载,功率因数滞后就是容性负载。计算公式都是=总无功功率/视在功率 总无功功率=感性无功-容性无功 最后计算结果为正,就是超前,感性负载。为负就是滞后,容性负载
四、感性电路容性电路怎么计算电流?
还要看功率因数呢,如果是纯阻性负载,比如说白炽灯,电炉,热水器,电流I=P÷U=1000÷220=4.545A 如果是感性或者容性负载,还要除以他们的功率因数 cosΦ所以说感性或者容性负载电路中电流I=P÷U÷cosΦ>4.54A还要除以他们的功率因数 cosΦ所以说感性或者容性负载电路中电流I=P÷U÷cosΦ>4.54A
五、如何判断,电路是感性还是容性?
首先说一个电路是不是感性和容性,前提是你要为这个电路找到“进出”点(不涉及双端或者多端网络),从这两点看进去,才能说是感性的或者是容性或者阻性电路。因为像简单电路,我们一般是考虑的从电源两端(单电源)看进去,来谈论它是感性、容性或者阻性的(因为还可以“截取”电路的一部分来看它是什么性的电路呀)。 对一个简单电路(单电源)来说,比如加一个正弦激励电源,只要主回路的电压相角超前主回路的电流相角(即电压相角-电流相角>0),则此电路为感性电路。若 回路的电压相角落后主回路的电流相角(即电压相角-电流相角<0),则此电路为容性电路。
六、电力系统中的感性和容性是什么意思?
感性和容性指的是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关系.
根据电压和电流相位的前后关系不同可以分为三类。
①电压和电流相位相同时,就是属于纯电阻负载
②电压相位电流在电流前面时候,就是属于感性负载。比如自感元件,变压器。
③电压相位滞后电流,就是属于容性负载。比如电容。
一个部件,或者一个网络的等效阻抗也会呈现感性、容性或者纯电阻性.。
七、电路分析基础:怎么判断电路的容性和感性?
通俗一点的讲,仅是通过电阻类的元件进行工作的负载称为阻性负载,例如:灯泡;线路中有,电感,电容元件参与工作的负载,称为感性负载;例如日光灯,电动机;
一般电源控制类产品,例如上述提到的断路器,定时器,感应开关,等所给出的负载,如未加说明则是给出的是视在功率;即总容量功率;它既包括有功功率,也包括无功功率;
而一般感性负载说明中给出的往往是有功功率的大小,例如荧光灯,标注为15~40瓦的荧光灯。
八、电路分析基础:怎么判断电路的容性和感性?
一般的方法是通过计算电路的电压与电流,然后比较二者相位差φ,如果φ>0,电压相位超前电流相位,电路呈感性。如果φ<0,电压相位落后电流相位,电路呈容性。
如果是谐振电路,还可以根据频率与谐振频率的关系判断电路的感性或者容性。
串联谐振电路,当频率低于谐振频率时,电路呈容性;当频率高于谐振频率时,电路呈感性。
并联谐振电路,当频率低于谐振频率时,电路呈感性;当频率高于谐振频率时,电路呈容性。
九、电容和电感并联,如何判断组成的电路是容性还是感性?
这个跟信号的频率ω 有关。
假设电容的电容值为C,电感的电感值为L。由于电容和电感并联。所以电路的复阻抗Z表达式为1/Z=jωC+1/jωL。化简得:Z=j*(ωL/(1-ω^2LC))。ω^2表示ω的平方。
根据Z的表达式。当ωL/(1-ω^2LC)大于0时,为电路为感性;当ωL/(1-ω^2LC)小于0时,为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