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脚芯片烧写(14脚芯片)

海潮机械 2022-12-14 06:03 编辑:admin 219阅读

1. 14脚芯片

1 脚: 误差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 إ

2 脚: 误差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 إ

3 脚:同步信号输入端, 同步脉冲的频率应比振荡器频率fS要低一些;

4 脚: 振荡器输出; إ

5 脚: 振荡器外接定时电阻RT端,RT值为2~150 kΩ;إ

6 脚: 振荡器外接电容CT端,振荡器频率fs=1/CT(0.7RT+3R0), R0为⑤脚与⑦脚之间跨接的电阻,用来调节死区时间, 定时电容范围为0.001~0.1 μF;

7 脚:振荡器放电端,用外接电阻来控制死区时间,电阻范围为0~500 Ω;

8 脚:软启动端,外接软启动电容,该电容由内部Urefت的50 μA恒流源充电;

9 脚: 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端; إ

10脚:PWM信号封锁端, 当该脚为高电平时, 输出驱动脉冲信号被封锁,该脚主要用于故障保护; إ

11脚: A路驱动信号输出; إ

12脚: 接地; إ

13 脚: 输出集电极电压; إ

14 脚: B路驱动信号输出; إ

15脚: 电源, 其范围为8~35 V;إ

16脚: 内部+5 V基准电压

2. 14脚芯片怎么测好坏

1. 检查供电:直接用万用表测量VCC和GND的电平,是否符合要求。如果VCC偏离5V或3.3V过多,检查7805或其他稳压、滤波电路的输出。

2. 检查晶振…… 这个我也不知道怎么检查晶振好坏,我的方法比较土:一般是多换几个晶振上电试试,反正石英晶振不值很多钱:) 

3. 检查RESET引脚电平逻辑,注意所用机型是高电平复位还是低电平复位的,如果MCU一直处于反复被复位状态,呵呵,结果不言而喻。

4. 如果设计时,程序是从扩展的外部ROM开始运行的,还需检查EA脚。

5. 检查MCU是否损坏或flash无法下载,最好换块新的芯片试试。

6. 如果确定上述几点都没问题,按道理说硬件是应该正常运行的了(为了防止万一,也可以写一段较简短的并口亮灯程序测试下最小系统)……如果测试程序运行正常。那就基本确定是控制程序的问题了,在keil里反复跟踪调试程序,留意调用子程序后工作寄存器组、累加器、DPTR等是否为预期值。

3. 单节锂电池电量显示14脚芯片

有两根是同色的是正极、另外两根则为负极、他的作用是用在设备上一个正负极接在设备上放电使用、还有两根正负极则是外露、以便充电。

外露的四根线是电池的充电线,起到锂电池平衡充电的作用,也就是平衡每节电池的电压,不可以边充电边放电,以免造成危险,以及充电器损坏。

扩展资料:

作用机理:

锂离子电池以碳素材料为负极,以含锂的化合物作正极,没有金属锂存在,只有锂离子,这就是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是指以锂离子嵌入化合物为正极材料电池的总称。

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过程,就是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嵌过程。在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嵌过程中,同时伴随着与锂离子等当量电子的嵌入和脱嵌(习惯上正极用嵌入或脱嵌表示,而负极用插入或脱插表示)。

在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往返嵌入/脱嵌和插入/脱插,被形象地称为“摇椅电池”。

当对电池进行充电时,电池的正极上有锂离子生成,生成的锂离子经过电解液运动到负极。

作为负极的碳呈层状结构,它有很多微孔,达到负极的锂离子就嵌入到碳层的微孔中,嵌入的锂离子越多,充电容量越高。同样,当对电池进行放电时(即我们使用电池的过程),嵌在负极碳层中的锂离子脱出,又运动回正极。回正极的锂离子越多,放电容量越高。

4. 14脚芯片型号大全

14nm的麒麟芯片有一款为麒麟710a,由中芯国际代工,实现了国产化。

5. 14脚芯片7脚地14脚电源

1脚(COMP)为误差放大器补偿脚。该脚与误差放大器反相输入端(VFB)之间应接入RC补偿网络,以改善误差放大器的性能。2脚(VFB)为误差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反馈电压接入该脚,与误差放大器同相输入端的基准电压比较,以便设定误差电压。

3脚(ISENSE)为电流取样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电流取样电阻两端的压降加到该脚,与加到该放大器反相输入端的误差电压(最大值为1V)比较,确定输出驱动脉冲的占空比。

4脚(RT/CT)为外接振荡器定时电阻和定时电容。该脚与基准电压输出脚 (VREF)之间接入基准电阻,该脚与接地脚之间接入基准电容。

5 脚(GROUND)为接地脚。

6脚(OUTPUT)为输出脚。该脚输出的低电平为1.5V,输出的灌电流(平均值)为200mA。输出的高电平为13.5V,输出的源电流电压可达30V。

7脚(VCC)为电源电压引脚。该系列IC芯片的输入电源电压可达30V。

8脚(VREF)为基准电压输出端。该脚输出电压为5V,输出电流可达5mA。该基准电压可为外部电路供电

6. 14脚芯片引脚图

4093bp芯片是四组2输入端与非施密特触发器。7脚Ⅴss,14脚Vdd,1,2是第一组输入A,B,3脚输出J。5,6是第二组输入C,D,4脚是第二组输出K,8,9是第三组输入E,F,10脚是第三组输出L,12,13是第四组输入H,G,11脚是第四组输出M。

7. 14脚芯片种类

普通芯片的引脚图都是俯视图,即芯片正面向上,人从上面向下看得到的图。芯片一般会在上面有1脚的标记,有的是一个圆点,有的是整个芯片起始脚边的标记,这个从数据手册上也能知道。

如果芯片数据手册上的图片不是俯视图的话,那它一定会在图片附件进行特殊标示、说明的。

按照俯视图,如果是四周出管脚的贴片型封装,按照逆时针方向顺序递增管脚号。

8. 14脚芯片各脚解释

意思是处理器工艺制程是14nm。

处理器后面显示14nm的意思就是该处理器的工艺制程是14nm的。nm就是纳米,表示物理长度单位,一般用来表示硅晶体管栅极宽度。14nm也就是采用14nm工艺制程制作的芯片。

9. 14脚芯片型号大全手册

芯片上有个半圆的豁口或是一个角有凹下去的小圆圈。摆动芯片这个豁口或小圆圈朝上,有字的一面向着你。芯片的引脚从你的左手边从上向下数,1~4号引脚,右手边的引脚从下向上数5~8号引脚。也就是逆时针一般电路的箭头代表电流方向,或者连接处。

PA----输出 PB----输入 PC0-2 ----输出接地 PC3----输入 可能是负反馈之类数。

10. 14脚芯片延时电路

1. L339(一个14脚的贴片元件)是电压比较器芯片。 2. LM339集成块内部装有四个独立的电压比较器,特点是: 1)失调电压小,典型值为2mV; 2)电源电压范围宽,单电源为2-36V,双电源电压为±1V-±18V; 3)对比较信号源的内阻限制较宽; 4)共模范围很大,为0~(Ucc-1.5V)Vo; 5)差动输入电压范围较大,大到可以等于电源电压; 6)输出端电位可灵活方便地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