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距离传感器原理(微波距离传感器原理图解)

海潮机械 2022-12-23 11:37 编辑:admin 263阅读

1. 微波距离传感器原理图解

微波传感器是利用微波特性来检测一些物理量的器件。包括感应物体的存在、运动速度、距离、角度等信息。

由发射天线发出的微波,遇到被测物体时将被吸收或反射,使功率发生变化。若利用接收天线接收通过被测物体或由被测物反射回来的微波,并将它转换成电信号,再由测量电路处理,就实现了微波检测。

2. 微波距离传感器原理图解大全

微波传输原理:利用波长约1毫米至1米的微波进行遥感,可不受天气的制约而进行全天候观测,这是因为利用了可见光及红外遥感的优点。

微波遥感有两种成象方式,一种是主动成象方式,即利用传感器向地面发射微波,然后接受其散射波的成象方式,如合成孔径雷达、微波散射计、雷达高度计等。另一种是被动成象方式,即观测地表目标的辐射方式,如微波辐射计等。

接收微波雷达形成的后向散射波,从还原的图象特征中测定目标的性质是微波遥感的主要目的。典型的目标物包括起伏的陆地地形、表层地质、海面波浪等。了解目标物的性质及其对微波特性后向散射的影响,对于解译雷达图象的特征非常重要。

微波特性包括频率(波长)特性和极化特性。在雷达遥感中,广泛应用L波段、C波段、X波段,有时也用P波段。对波长而言,表面光滑时,反射多,后向散射少,图象较暗;表面粗糙时,后向散射成分较大,图象较亮。故据波长的不同可测量表面的粗糙度。

微波散射计是对有起伏的物体表面发射电波,并测量从其表面散射回来的接收功率的仪器。微波散射计发射的电波是连续波。

构成地球表面的物质通过热辐射会辐射出电波。测量电波中的地球热辐射的绝对量,观测地表或大气的遥感器是微波辐射计。微波辐射计也用于其它遥感器的大气修正。

3. 微波传感器工作原理

微波传感器的特质与优缺点 

微波是波长为1~ 1000mm的电磁波,它既具有电磁波的性质,又不同于普通无线电波和光波。微波相对于波长较长的电微波具有下列特点:

1.定向辐射装置容易制造;

2.遇到工作障碍物易于反射;

3.绕射能力较差;

4.传输性能良好,传输过程中受烟、火焰、灰尘、强光等的影响很小;

5.介质对微波的吸收与介质的介电常数成比例,水对微波的吸收能力最强。正是这些特点构成了微法检测的基础。

由发射天线发出的微波,遇到被测物时将被吸收或反射,使功率发生变化。若利用接收天线,接收通过被测物或由被测物反射回来的微波,并将它转换成电信号,再由测量电路测量和指示、就实现了微波检测过程。

4. 微波测距传感器 原理

光电测距仪的种类比较多,如按载波来分,采用可见光或红外光作为载波的称为光电测距,采用微波段的无线电波作为载波的称为微波测距。光电测距仪是通过测量光波在待测距离上往、返一次所经过的时间t,间接地确定两点间距离D的一种仪器。测定两点间的距离时,在A点安置光电测距仪,在B安置反光棱镜,仪器发出的光束由A到达B,经反光棱镜反射后又返回到仪器一设光速。为已知,如果再知道光束在待测距离刀上往、返传播的时间f,则距离D就可由下式求得;

  D=t2d?c/2这就是光电测距仪工作的基本原理,也即红外测距仪测距原理。

5. 微波感应器感应距离

主要区别是工作频率不同,应用领域不同。

毫米波雷达

毫米波的工作频率介于微波和光之间,毫米波雷达比微波雷达体积小、重量轻、波速窄、带宽大、抗干扰能力强。

毫米波雷达主要应用在汽车防撞和导航,交通流识别和管理,安防监控等领域。

微波是波长很短的无线电波,微波的方向性很好,速度等于光速。微波遇到车辆立即被反射回来,再被雷达测速计接收。这样一来一回,不过几十万分之一秒的时间,数码管上就会显示出所测车辆的车速。雷达或微波乃是类似广播传送器所发出的电波,只不过频率较高出许多。当人物或物体在微波的 感应范围内移动时,便会启动感应器。用于高速公路的测速效果最好。

6. 微波感应距离

微波无线传输的距离计算.xl公式为:假设收发天线之间无障碍,为视距传输。天线配对增益 100mW--with--100mW 12 12 20 20 3.73 13.30 1329.微波通信工程距离常用公式抛物面天线增益 =20logf(GHZ)+20logD(m)+20.4+10logdB 其中f 为频率,D 为天线口径, 为天线效率,一般为50-60 抛物面。

7. 微波遥感传感器工作原理

我觉得主要把握一下微波遥感的特点,包括主动微波遥感和被动微波遥感的区别、微波遥感的优点,对比着来考虑光学遥感的特点.

微波遥感

定义:运用波长为1~1 000mm的微波电磁波的遥感技术.包括通过接收地面目标物辐射的微波能量,或接收遥感器本身发射出的电磁波束的回波信号,根据其特征来判别目标物的性质,特征和状态,包括被动遥感和主动遥感技术.微波遥感对云层、地表植被、松散沙层和冰雪具有一定的穿透能力,可以全天侯工作.

微波遥感是传感器的工作波长在微波波谱区的遥感技术,是利用微波投射于物体表面,由其反射回的微波波长改变及频移确定其大小、形态以及移动速度的技术.

常用的微波波长范围为0.30厘米.其中又细分为K、Ku、X、G、C、S、Ls、L等波段.

微波遥感的工作方式分主动式(有源)微波遥感和被动式(无源)微波遥感.前者由传感器发射微波波束再接收由地面物体反射或散射回来的回波,如侧视雷达;后者接收地面物体自身辐射的微波,如微波辐射计、微波散射计等.

微波遥感的突出优点是具全天候工作能力,不受云、雨、雾的影响,可在夜间工作,并能透过植被、冰雪和干沙土,以获得近地面以下的信息.广泛应用于海洋研究、陆地资源调查和地图制图.

微波雷达可探测出目的物体的较细节的特征,通过对比数据库,可以分析出目标到底是什么.

可见光遥感

定义1:运用地表物体对0.0.7μm可见光波段的反射特征进行目标地物探测的遥感技术.

定义2:利用0.4 0.7μm可见光光谱波段本身和在大气中传输的物理特性所进行的遥感.

电磁波谱的可见光区波长范围约在0.38~0.76微米之间,是传统航空摄影侦察和航空摄影测绘中最常用的工作波段.因感光胶片的感色范围正好在这个波长范围,故可得到具有很高地面分辨率和判读与地图制图性能的黑白全色或彩色影像.但因受太阳光照条件的极大限制,加之红外摄影和多波段遥感的相继出现,可见光遥感已把工作波段外延至近红外区(约0.9微米).在成像方式上也从单一的摄影成像发展为包括黑白摄影、红外摄影、彩色摄影、彩色红外摄影及多波段摄影和多波段扫描,其探测能力得到极大提高.可见光遥感以画幅式航天摄影机的应用为标志的航天摄影测量很有发展潜力.

8. 微波距离传感器原理图解视频

入侵探测器是安防报警系统的关键部分。文中讨论了入侵探测器的组成、分类、主要性能要求以及其弊端与对策。   一、入侵探测器的组成   入侵探测器(Intrusiondetector)是安防报警系统的输入部分,是用来探测入侵者入侵时所发生的移动或其它动作的装置。   入侵探测器通常由传感器(Sensor)、信号处理器和输出接口组成,简单的入侵探测器可以没有信号处理器和输出接口。   传感器是一种物理量的探测、转换装置。它就像入侵探测器的眼睛、鼻子、耳朵一样,入侵者在实施入侵时总是要发出声响、振动、阻断光路,对地面或某些物体产生压力,破坏原有温度场发出红外光等物理现象,传感器则是利用某些材料对这些物理现象的敏感性而将其感知并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和电参量(电压、电流、电阻、电容等)。处理器则对电信号放大、滤波、整形后成为有效的报警信号。输出接口使入侵探测器的输出呈现两种输出状态,即警戒状态为无电位的常闭触点或导通电阻不大于100Ω。报警状态和未加电时为常闭触点开路或开路电阻不小于1MΩ。   二、入侵探测器的分类   入侵探测器有多种多样,进行分类将有助于从总体上对入侵探测器的认识和掌握。   入侵探测器通常可按传感器的种类、工作方式、警戒范围、传输方式、应用场合来区分。   1.按传感器种类分类   按传感器的种类,即按传感器探测的物理量来区分,通常有:磁控开关探测器、振动探测器、超声入侵探测器、次声入侵探测器、红外入侵探测器、微波入侵探测器和视频移动探测器等等。   探测器的名称大多是按传感器的种类来称呼的。   2.按入侵探测器工作方式来分类   按入侵探测器工作方式分类,有:主动式入侵探测器和被动式入侵探测器两种。   被动入侵探测器在工作时不需向探测现场发出信号,而依靠对被测物体自身存在的能量进行检测。平时,在传感器上输出一个稳定的信号,当出现入侵情况时,稳定信号被破坏,输出带有报警信息,经处理发出报警信号。例如,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利用了热电传感器能检测被测物体发射的红外线能量的原理。当被测物体移动时,把周围环境温度与移动被测物体表面温度差的变化检测出来,从而触发探测器的报警输出。所以,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是被动式入侵探测器。   主动式探测器是在工作时,探测器要向探测现场发出某种形式的能量,经反射或直射在接收传感器上形成一个稳定信号,当出现入侵情况时,稳定信号被破坏,输出带有报警信息,经处理发出报警信号。例如,微波入侵探测器,由微波发射器发射微波能量,在探测现场形成稳定的微波场,一旦移动的被测物体入侵时,稳定的微波场便遭到破坏,微波接收机接收这一变化后,即输出报警信号。所以,微波入侵探测器是主动式探测器。主动式探测器其发射装置和接收传感器可以在同一位置,如,微波入侵探测器。也可以在不同位置,如,对射式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   被动式入侵探测器有: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振动入侵探测器、声控入侵探测器、视频移动探测器等等。主动式入侵探测器有:微波入侵探测器、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超声波入侵探测器等等。   3.按警戒范围分类   按警戒范围可分成点控制探测器、线控制探测器、面控制探测器和空间控制探测器。   点控制探测器是指警戒范围仅是一个点的探测器。当这个警戒点的警戒状态被破坏时,即发出报警信号。如安装在门窗、柜台、保险柜的磁控开关探测器,当这一警戒点出现危险情况时,即发出报警信号。磁控开关和微动开关探测器、压力传感器常用作点控制探测器。   线控制探测器警戒的是一条直线范围,当这条警戒线上出现危险情况时,发出报警信号。如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或激光入侵探测器,先由红外源或激光器发出一束红外光或激光,被接收器接收,当红外光和激光被遮断,探测器即发出报警信号。主动红外、激光和感应式入侵探测器常用作线控制式探测器。   面控制探测器警戒范围为一个面,如仓库、农场的周界围网等。当警戒面上出现危害时,即发出报警信号。如振动入侵探测器装在一面墙上,当这个墙面上任何一点受到振动时,即发出报警信号。振动入侵探测器、栅栏式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平行线电场畸变探测器等常用做面控制式探测器。   空间控制探测器警戒的范围是一个空间,如档案室、资料室、武器库等。当这个警戒空间内的任意处出现入侵危害时,即发出报警信号。如在微波入侵探测器所警戒的空间内,入侵者从门窗、天花板或地板的任何一处入侵其中,都会产生报警信号。声控入侵探测器、超声波入侵探测器、微波入侵探测器、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微波红外复合探测器等探测器,常用作空间防范控制探测器。   4.按探测信号传输方式来分类   按探测信号传输方式来划分,探测器可分为有线探测器和无线探测器两类。探测信号由传输线(如双绞线、多芯线、电话线、电缆等等)来传输的探测器,称为有线传输探测器。这是目前大量采用的方式。探测信号经调制后由空间电磁波来传输的探测器,称为无线传输探测器。在防范现场很分散或不便架设传输线的情况下,无线传输探测器有它独特的作用。为实现无线传输,在报警控制器上必需增加无线接收机。   5.按应用场合分类   按应用场合分,入侵探测器可分为室外探测器和室内探测器两种。   室外入侵探测器又可分为建筑物外围探测器和周界探测器。周界探测器用于防范区域的周界警戒,是防范者的第一道防线,如泄漏电缆探测器、电子围栏式周界探测器等。建筑物外围探测器用于防范区域内建筑物的外围警戒,是防范者的第二道防线,如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室外微波入侵探测器、振动探测器等。   室内入侵探测器是防范入侵者的最后防线。如微动开关探测器、振动探测器、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等。     三、入侵探测器的主要性能要求   入侵探测器的灵敏度和探测范围应符合产品标准的规定。   1.电源适应范围   当入侵探测器的电源电压在额定值的85%~110%范围内变化时,入侵探测器应不需调整而能正常工作,且性能指标应符合要求。   2.过压状态运行   入侵探测器在电源电压为额定值的115%时,以每分钟不大于15次的报警速率循环50次,每次均应完成警戒、报警的功能。   3.备用电源   ①使用交流电源供电的入侵探测器应有直流备用电源,并能在交流电源断电时自动切换到备用电源。   ②备用电源使用时间:银行、仓库、文物单位用的入侵探测器为24小时,商业用的入侵探测器为16小时。交流电源恢复时应对备用电源自动充电。   4.接口   入侵探测器的接口:警戒状态为无电位的常闭触点或导通电阻不大于100Ω。报警状态和未加电时为常闭触点开路或开路电阻不小于1MΩ。   5.稳定性要求   入侵探测器在正常气候环境下,连续工作7天不应出现误报警和漏报警,其灵敏度或探测范围的变化不应超过±10%。   6.耐久性要求   入侵探测器在额定电压和额定负载电流下进行警戒、报警和复位,循环6000次,应无电的或机械的故障,也不应有器件损坏或触点粘连。   7.抗干扰要求   ①入侵探测器应符合GB6833.1中规定的静电放电敏感度试验、电源瞬态敏感度试验、辐射敏感度试验的要求,不应出现误报警和漏报警。   ②抗热气流干扰   入侵探测器在警戒状态下受热气流干扰时应能正常工作,不应出现误报警和漏报警。   8.绝缘电阻   入侵探测器电源插头或电源引入端子与外壳裸露金属部件之间的绝缘电阻在正常环境条件下应不小于10MΩ(直流电压小于36v,且一端接地者除外)。     四、入侵探测器的弊端及其对策   目前,在安防报警系统中所使用的探测器的弊端,其探测方式主要是探测环境物理量和状态的变化,这种探测方式从本质上不具备识别探测目标的能力。因此,安防报警系统会因为某些意外的情况或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而触发,从而发生误报警。为此,安防报警系统的入侵探测器采用了多个探测元、多技术复合探测以及智能化的数据分析等方法,这些,确使探测器的性能和功能有了很大的提高,也降低了误报警,但这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对于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较高的场合,安防报警系统必须采用多种不同探测技术组成入侵探测系统来克服或减小由于某些意外的情况或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发生误报警,同时加装音频和视频复核装置,当系统报警时,启动音频和视频复核装置工作,对报警防区进行声音和视频图像的复核。

9. 微波传感器组成

微波固体流量计是采用24GH高频微波,通过传感器与管道之间电磁场的耦合,产生一个测量场。

当被检测介质从微波检测场经过时,传感器传送低功率微波并接收物体反射回的能量。

接收到的微波反射频率与发射频率产生频差,从而在输出端产生一低频交流电压,即微波传感器检测到运动介质的数量和流速。

测量场的微波能量被固体颗粒反射回来并被接收器接收,根据多普勒原理,微波固体流量计仅流动的颗粒能被测量,结合记录的颗粒数目和状态可计算出流量(质量)。

10. 距离传感器 原理

原理:

GPS导航系统的基本原理是测量出已知位置的卫星到用户接收机之间的距离,然后综合多颗卫星的数据就可知道接收机的具体位置。要达到这一目的,卫星的位置可以根据星载时钟所记录的时间在卫星星历中查出。

而用户到卫星的距离则通过记录卫星信号传播到用户所经历的时间,再将其乘以光速得到(由于大气层电离层的干扰,这一距离并不是用户与卫星之间的真实距离,而是伪距(PR,):当GPS卫星正常工作时,会不断地用1和0二进制码元组成的伪随机码(简称伪码)发射导航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