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台风应急预案施工升降机(施工升降机应急措施)

海潮机械 2023-01-15 19:28 编辑:admin 281阅读

1. 施工升降机应急措施

施工升降机的安全装置有:

1、限速器 为了防止施工升降机的吊笼超速或坠落而设置的一种安全装置,分为单向式和双向式两种,单向限速器只能沿吊笼下降方向起限速作用,双向限速器则可沿吊笼的上下两个方向起限速作用。 限速器应按规定期限进行性能检测。

2、缓冲弹簧 缓冲弹簧装在与基础架连接的弹簧座上,以便当吊笼发生坠落事故时,减轻吊笼的冲击,同时保证吊笼和配重下降着地时成柔性接触,减缓吊笼和配重着地时的冲击。

3、上、下限位器 为防止吊笼上、下时超过需停位置,或因司机误操作以及电气故障等原因继续上行或下降引发事故而设置的装置,安装在吊笼和导轨架上,限位装置由限位碰块和限位开关构成。

4、上、下极限限位器 上、下极限限位器是在上、下限位器不起作用时,当吊笼运行超过限位开关和越程后,能及时切断电源使吊笼停车。极限限位是非自动复位型。 动作后只能手动复位才能使吊笼重新启动。极限限位器安装在吊笼和导轨架上。(越程是指限位开光与极限位开关之间所规定的安全距离)

5、安全钩 安全钩是为防止吊笼达到预先设定位置,上限位器和上极限限位器因各种原因不能及时动作,吊笼继续向上运行,将导致吊笼冲击导轨架顶部面发生倾翻坠落事故而设置的钩块状,也是最后一道安全装置。 它能使吊笼上行到轨架安全防护设施顶部时,安全地沟在导轨架上,防止吊笼出轨,保证吊笼不发生倾覆坠落事故。

6、急停开关 当吊笼在运行过程中发生各种原因的紧急情况时,司机能在任何时候按下急停开关,使吊笼停止运行。急停快关必须是非自行复位的安全装置,一般安装在吊笼顶部。

7、吊笼门、防护围栏门连锁装置 施工升降机的吊笼门、防护围栏门均装有电器连锁开关,它们能有效地防止因吊笼或防护围栏门未关闭就启动运行而造成人员的物料坠落,只有当吊笼门和防护围栏完全关闭后才能启动运行。

8、楼层通道门 施工升降机与楼层之间设置了运料和人进出的通道,在通道口与施工升降机结合部必须设置楼层通道门。 此门在吊笼上下运行时处于常闭状态,只能在吊笼停靠时才能由吊笼内的人员打开。应做到楼层内的人员无法打开此门,以保证通道口处在封闭的条件下不出现危险。

9、通讯装置 由于司机的操作室位于吊笼内,无法知道各楼层的需求情况和分辨不清哪个楼层发出信号,因此必须安装一个闭路的双向电器通讯装置。司机应能听到每一楼层的需求信号。

10、地面进口处防护棚 施工升降机安全完毕时,应及时搭设地面出入口的防护棚,防护棚搭设的材质选用普通脚手架钢管、防护棚长度不应小于5m,有条件的可与地面通道防护棚连接起来。 宽度应不小于升降机底笼最外部尺寸。其顶部材料可采用50mm厚木板或两层竹笆,上下竹笆间距应不小于600mm。

11、断绳保护装置 吊笼和配重的钢丝绳发生断绳时,断绳保护开关切断控制电路,制动器抱闸停车。

2. 施工升降机的有效管理措施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用具及机械设备使用监督管理规定,目前有效。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工商行政管理局、技术监督局,计划单列市建委、工商行政管理局、技术监督局: 现将《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用具及机械设备使用监督管理规定》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落实。附件: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用具及机械设备使用监督管理规定 一九九八年九月四日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用具及机械设备使用监督管理规定 为加强对施工现场上使用的安全防护用具及机械设备的监督管理,防止因不合格产品流入施工现场而造成伤亡事故,确保施工安全,制定本规定。凡从事建筑施工(包括土木建筑、线路管道设备安装、装饰装修)的企业和个人以及为其提供安全防护用具及机械设备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规定。本规定所指的安全防护用具及机械设备,是指在施工现场上使用的安全防护用品、安全防护设施、电气产品、架设机具和施工机械设备: (一)安全防护用具 1.安全防护用品,包括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安全绳及其他个人防护用品等; 2.安全防护设施,包括各种“临边、洞口”的防护用具等; 3.电气产品,包括手持电动工具、木工机具、钢筋、机械、振动机具、漏电保护器、电闸箱、电缆、电器开关、插卒及电工元器件等; 4、架设机具,包括用竹、木、钢等材料组成的各类脚手架及其零部件、登高设施、简易起重装机具等。(二)施工机械设备 包括大中型起重机械、施工电梯、挖掘机、打桩机、混凝土搅拌机等施工机械设备。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用具及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实施监督管理。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用具及机械设备使用的具体监督管理工作,可以委托所属的建筑安全监督管理机构负责实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负责查处市场管理和商标管理中发现的经销掺假或假冒的安全防护用具及机械设备;质量技术监督机关负责查处生产和流通领域中安全防护用具及机械设备的质量违法行为。为施工现场提供安全防护用具及机械设备的生产、销售单位,必须遵守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设计、生产、销售符合施工安全要求的产品。向建筑施工企业或者施工现场销售安全防护用具及机械设备的单位,应当提供检测合格证明及下列资料: (一)产品的生产许可证(指实行生产许可证的产品)和出厂产品合格证; (二)产品的有关技术标准、规范; (三)产品的有关图纸及技术资料; (四)产品的技术性能、安全防护装置的说明。建筑安全监督管理机构要对建筑施工企业或者施工现场使用的安全防护用具及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抽检,发现不合格产品或者技术指标和安全性能不能满足施工安全需要的产品,必须立即停止使用,并清除出施工现场。建筑施工企业和施工现场必须采购、使用具有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的产品,并建立安全防护用具及机械设备的采购、使用、检查维修、保养的责任制。施工现场新安装或者停工6个月以上又重新使用的塔式起重机、龙门架(井字架)、整体提升脚手架等,在使用前必须组织由本企业的安全、施工等技术管理人员参加的检验,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不能自行检验的,可以委托当地建筑安全监督管理机构进行检验。建筑施工企业及其项目经理部必须对施工中使用的安全防护用具及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隐患或者不符合要求的,应当立即采取措施解决。建设、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行政主管部门根据职能分工,可以对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用具及机械设备组织联合检查,并公布合格或者不合格产品名录。有条件的城市可以建立安全防护用具及机械设备交易市场,为生产、销售单位和建筑施工企业提供服务,并加强监督管理。对于违反本规定的生产、销售单位和建筑施工企业,由建设、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依法作出处罚。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3. 施工升降机应急措施方案

第一步;检查刹车把手的行程,行程过大,刹车效果差在紧急情况下刹不住车,需要调整刹车把手行程。应该把刹车把手行程调小,调至到正常范围内。

第二步;刹车线固定螺丝。刹车线固定螺丝是用紧固刹车线和调整刹车把手的行程的作用。调整刹车线固定螺丝时应该是松开一点,不应该全部松开。如全部松开可能会造成刹车线脱离。

第三步;调整刹车线固定螺丝,用10—12号扳手的10号松开调整刹车线螺丝一点能拉动刹车线就行(扳手应逆时针旋转为松开),松开一圈到三圈就可以了。

第四步;拉动刹车线,松开调整刹车线螺丝后,用右手拿紧刹车线向后使劲拉一点即可。

第五步;紧固刹车线固定螺丝,用10—12号扳手的10号紧固调整刹车线螺丝(扳手应顺时针旋转为紧固),上紧即可,不可把螺丝紧坏。

第六步;检查刹车把手的行程是否合格,应左手握刹车把手,右手转动电动车后轮。调整刹车把手行程在正常范围内即可。

第七步;检查刹车把手的行程,行程过小,刹车效果好但是费电,需要调整刹车把手行程。应该把刹车把手行程调大,调至到正常范围内。

第八步;刹车线固定螺丝。刹车线固定螺丝是用紧固刹车线和调整刹车把手的行程的作用。调整刹车线固定螺丝时应该是松开一点,不应该全部松开。如全部松开可能会造成刹车线脱离。

第九步;调整刹车线固定螺丝,用10—12号扳手的10号松开调整刹车线螺丝一点能拉动刹车线就行(扳手应逆时针旋转为松开),松开一圈到三圈就可以了。

第十步;拉紧刹车线,松开调整刹车线螺丝后,应该用左手轻轻握下刹车把手让刹车线往回。

第十一步;紧固刹车线固定螺丝,用10—12号扳手的10号紧固调整刹车线螺丝(扳手应顺时针旋转为紧固),上紧即可,不可把螺丝紧坏。

第十二步;检查刹车把手的行程是否合格,应左手握刹车把手,右手转动后轮。调整刹车把手行程在正常范围内即可。

4. 施工升降机应急处置措施

常见故障一:空载时吊笼不能起动

故障原因分析:1,电梯限位或者极限开关动作不顺畅,操作不正常;2,施工升降机吊笼缺相;3,电锁没有打开或者紧急停开关未能正常旋出;4,热继电器常闭接点莫名断开或电动机制动器未分离。

施工升降机有电起动不了怎么原因

解决措施:

1,检修护栏门、天窗、单限位,确保其灵敏活动性;检查开关、触点的完好无损;

2,接通电源,检查并排除缺相原因;

3,注意打开电锁或旋出急停开关;

4,调整元件整定值以及测试制动线圈直流电压。

常见故障二:吊笼运行时不正常振动

故障原因分析:齿轮、齿条啮合间隙过大、润滑油不够、造成磨损或者滚轮的螺栓没有栓紧出现松动情况。另外可能标准节对接处的阶差过大,螺栓松动。施工升降机有电起动不了怎么原因

解决措施:

紧固螺栓,重新调整齿轮齿条的间隙,并补充润滑油;调整对接阶差,并紧固螺栓。

5. 施工升降机工程技术措施

  第一、防坠安全器是施工升降机上重要的一个部件,要依靠它来消除吊笼坠落事故的发生,保证乘员的生命安全。因此防坠安全器出厂试验非常严格的,出厂前由法定的检验单位对它进行转矩的测量,临界转速时测量,弹簧压缩量的测量,每台都附有测试报告,组装到施工升降机上后进行额定载荷下的坠落试验,而工地上使用中的升降机都必须每三个月就要进行一次坠落试验。对出厂两年的防坠安全器(防坠安全器上出厂日期),还必须送到法定的检验单位进行检测试验,以后每年检测一次。到目前为止很少有人送检,有些工地甚至连每三个月检测一次坠落试验都不做,都认为自己的防坠安全器没有问题,可是一旦出了事故就后悔莫及。为什么不按制度定期试验和送检呢?使用单位盲目认为不坏就算好。实际上防坠安全器好坏只能通过试验和送检才能判断好坏,日常运行中是无法确定其是否好坏的,对那些超期服役的防坠安全器,建议还是早些送检和定期试验为好,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将恶性事故防患于未然。  第二、升降机的安全开关都是根据安全需要设计的,有围栏门限位、吊笼门限位、顶门限位、极限位开关、上下限位开关、对重防断绳保护开关等。一些工地上为了省事将一些限位开关人为取消和短接或损坏后不及时修复,就等于取消了这几道安全防线,种下了事故隐患。例:吊笼要装载长东西,吊笼内放不下需伸出吊笼外,而人为取消门限位或顶门限位,在上述安全设施不完善或不完好的情况下,照样载人载物,这种违章作业是拿人生命开玩笑的,为了避免事故隐患的发生,希望使用单位领导加强管理,严格要求升降机维护和操作人员定期检查各种安全开关的安全可靠性,杜绝事故的发生。  第三、工地上的施工,作业环境条件恶劣,水泥、砂浆、尘土不可能消除干净,齿轮与齿条的相互研磨,齿都磨尖了仍然还在使用,应当引起重视。众所周知,齿形应如同一个悬臂梁,当磨损到一定尺寸时,必须更换齿轮(或齿条)。磨损到什么程度就要停止使用更换新的呢?可以采用25-50mm公法线千分尺进行测量,当齿轮的公法线长度由37.1mm磨损到小于35.1mm尺寸时(2个齿)就必须要更换新齿轮。当齿条磨损后,由齿厚卡尺测量,弦高为8mm时齿厚从12.56mm磨损到小于10.6mm时,齿条一定要更换了,然而工地上很多“老掉牙”的齿轮、齿条的升降机仍然在超期服役使用,为了安全起见,必须更换新配件。  第四、工地上的升降机频繁作业,利用率高,但不得不考虑电机的间断工作制问题,也就是常说的暂载率的问题(有时叫负载持续率)它的定义是FC=工作周期时间/负载时间×100%,其中工作周期时间为负载时间和停机时间。有的工地上升降机是租赁公司租来的,总想充分利用,而电机的的暂载率(FC=40%或25%)就完全不顾,电机怎么不发热呢?有的甚至于冒出焦糊味还在使用,这是很不正常的操作使用。如果传动系统润滑不良或运行阻力过大,超载使用,或作频繁的启动,那就更是小马拉大车了。因此工地上的每个司机都必须明白暂载率的概念,按科学规律办事,这种电机本身就是按间断作业设计的。  第五、施工升降机上的缓冲器的施工升降机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第一,它必须设置,第二,它必须有一定的强度,能承受升降机额定载荷的冲击,且起到缓冲的作用。而现在很多工地,有的虽有设置,但不足以起到缓冲的作用,有地工地上就完全没有缓冲器,这是极端错误的,希望使用单位注意进行检查,不要轻视这最后一道防线。  第六、施工升降机各停靠层应设置停靠安全防护门。很明显如果不按要求设置,在高处等候的施工人员很容易发生意外坠落事故。在设置停靠安全防护门时,应保证安全防护门的高度不小于1.8m,且层门应有联锁装置,在吊笼未到停层位置,防护门无法打开,保证作业人员安全。而目前工地上普遍存在着等候施工电梯的人员随时可以打开安全防护门,这是十分危险的,应引起重视。  第七、根据GB10055之规定“基础围栏应装有机械联锁或电气联锁,机构联锁应使吊笼只能位于底部所规定的位置时,基础围栏门才能开启,电气联锁应使防护围栏开启后吊笼停车且不能起动”。有相当多施工升降机,在吊笼接近围栏门时,吊笼底部压住一根横梁向下运行,通过换向滑轮钢丝绳带动围栏门向上开启,这是不允许的,很容易给围栏外附近的人造成伤害。  第八、各部位的钢丝绳绳头应采用可靠连接方式,如浇注编织、锻造并采用楔形坚固件,如采用U型绳卡不得少于3个,绳卡数量和绳卡间距与钢丝绳直径有关,绳卡的间距不小于钢丝绳直径的6倍,绳头距最后一个绳卡的长度不小于140mm,并须用细钢丝捆扎,绳卡的滑轮放在钢丝绳工作时受力一侧,U型螺栓扣在钢丝绳的尾端,不得正反交错设置绳卡,钢丝绳受力前固定绳卡,受力后要再紧固。但很多工地由于安全意识淡薄,采用绳卡固定时,绳卡数量、卡距、绳间设置、尾端长度等随心所欲,不按标准,致使本来只有80%-85%固接强度的接头打折扣,留下安全隐患。  第九、吊笼顶部控制盒。GB10055之规定“吊笼顶部应设有检修或拆装时使用的控制盒,并具有在多种速度的情况下只允许以不高于0.65m/s的速度运行。在使用吊笼顶部控制盒时,其它操作装置均起不到作用。此时吊笼的安全装置仍起保护作用。吊笼顶部控制应采用恒定压力按钮或双稳态开关进行操作,吊笼顶部应安装非自行复位急停开关,任何时候均可切断电路,停止吊笼的动作”。这一条主要针对SC型施工升降机,很少企业的产品能同时满足该条的五项规定:包括一些有名的设计单位设计的产品。不满足这五项规定,有什么坏处呢?有可能由于安装、维护人员的误操作,而造成安全事故。希望有关使用单位对施工升降机进行对照检查,尤其是老产品,如不符合上述规定的应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改造。  第十、过压、欠压、错断相保护装置是在当出现电压降、过电压、电气线路出现错相和断相故障时,保护装置动作,施工升降机停止运行。有些工地上施工升降机维修人员,不及时排除引起过欠压错断相保护装置动作的故障,而是把保护装置取消或短接,使其不起作用,给设备留下事故隐患,有一些早期产品根本没有该保护装置,建议应予以配备。施工升降机应在过欠压、错断相保护装置可靠有效的情况下方可载人运物。 起初,升降机停在地面上。这时物理学家观察到升降机中的一切物体都受到一个向下的加速度g(即都具有重量),这是地球的引力场的特点。然后,将此升降机移到远离地球的无引力场的太空中去。先假定升降机是静止的。或在作匀速运动,因而升降机中是一个无引力场的惯性系。升降机中的物理学家将感到自己处于失重状态中。向在宇宙飞船中一样。

6. 施工升降机安全措施

电梯安全有以下八点风险:

1、防止被挤压、撞击、坠落、剪切;安全措施:包括层门门锁与轿门电气联锁及门的防夹人装置;

2、防止轿厢超速;安全措施:包括限速器、安全钳、缓冲期及其他形式的超速保护装置;

3、防止超越行程保护;安全措施:包括强迫减速开关、终端限位开关、终端极限开关;

4、防止超载运行;安全措施:包括轿厢超载保护装置,各种装置的状态检测保护装置等;

5、防止人员被困于轿厢或井道;安全措施:包括报警和通讯装置、曳引机紧急手动操作装置、层门手动开锁装置、轿顶安全窗等;

6、防止人员被电梯运动部件的伤害;安全措施:包括绳轮的防护罩,轿顶的防护栏,底坑对重防护栏等;

7、防止轿厢意外移动对人员的伤害;安全措施:包括紧急停止开关、检修开关、开门情况下平层和再平层的控制装置;

8、电气安全保护。安全措施:包括防止人员触电和设备损毁事故,比如绝缘耐压的要求,接地保护、供电系统的短路保护和错断相保护、安全触点和安全电路的要求等等。

7. 施工升降机应急措施有哪些

一、乘客被困之后,最好的方法就是按下电梯内部的紧急呼叫按钮,这个按钮会跟值班室或者监视中心连接,如果呼叫有回应,要做的就是等待救援。

二、如果报警没有引起值班人员注意,或者呼叫按钮也失灵了,最好用手机拨打报警电话求援。目前,许多电梯内都配置了手机的发射装置,可以在电梯内正常接打电话。

三、如果适逢停电,或者手机在电梯内没有信号,面对这种情况时,最好保持镇静,因为电梯都安装有安全防坠装置。防坠装置将牢牢卡在电梯槽两旁的轨道,使电梯不至于掉下去。即使遭遇停电,安全装置也不会失灵。

四、在稍事稳定情绪之后,要做的就是,把铺在电梯轿厢地面上的地毯卷起来,将底部的通风口暴露出来,达到最好的通风效果。并向外面呼喊,以期引起过往行人的注意

8. 施工升降机使用应急救援预案

1. 接到业主报警或发现有乘客被困在电梯内,应立即通知保安消防监控室,同时记录接报和发现时间。

2. 保安消防监控室接报后应一方面通过监控系统或对讲机了解电梯困人发生地点、被困人数、人员情况、以及电梯所在楼层,另一方面通过对讲机向保安部经理汇报,联系维修单位前往解救。

3. 保安部经理接报后,立即亲自到场或派员到场与被困乘客取得联系,安慰乘客,要求乘客保持冷静,耐心等待求援。尤其当被困乘客惊恐不安或非常急躁,试图采用撬门等非常措施逃生时,要耐心告诫乘客不要惊慌和急躁,不要盲目采取无谓的行动,以免使故障扩大,发生危险。注意在这一过程中,现场始终不能离人,要不断与被困人员对话,及时了解被困人员的情绪和健康状况,同时及时将情况向公司总经理或值班领导汇报。

4. 维修单位经理或值班人员接报后,应立即派人前往现场解救,同时电话通知电梯维修公司前来抢修。

5. 若维修单位和电梯维修公司都无能力解救或短期时间内解救不了,应视情况向公安部门或消防部门求助(应说明求助原因和情况)。向公安、消防部门求助前应征得公司总经理或值班领导的同意。

6. 在解救过程中,若发现被困乘客中有人晕厥、神志昏迷(尤其是老人或小孩),应立即通知医护人员到场,以便被困人员救出后即可进行抢救。

7. 被困者救出后,保安部经理或当班领班应当立即向他们表示慰问,并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和需要,同时请他们提供姓名、地址、联系电话及到本小区事由。如被困者不合作自行离去,应记录下来存档备案。

8. 被困者救出后,应立即请电梯维修公司查明故障原因,修复后方可恢复正常运行。

9. 保安部经理或当班领班应详细记录事件经过情况,包括接报时间、保安和维修人员到达现场时间、电梯维修公司通知和到达时间、被困人员的解救时间、被困人员的基本情况、电梯恢复正常运行时间。若有公安、消防、医护人员到场,还应分别记录到场和离开时间、车辆号码;被困人员有伤者的,应记录伤者情况和被送往的医院。

10. 维修单位经理或值班人员应详细记录故障发生时间、原因、解救办法和修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