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臂吊加长(吊车吊臂加长)

海潮机械 2023-01-14 10:59 编辑:admin 236阅读

1. 吊车吊臂加长

一、 根据《塔式起重机安全操作规程》第三项第三十六条文规定起吊臂与起吊物必须于高低架空线路保持安全距离,(1)距离低压供电线路水平距离不小于1.5米,(2)距离高压线路水平距离不小于2米,垂直距离不小于3米。

二、 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规定,在高压线路下方不得搭设临建,不准堆放材料,在高压线一侧作业时必须保证6米以上水平距离,达不到距离时,必须采取防护隔离措施,防止施工人员作业时金属料具碰触高压线造成触电事故,特制安全防护支塔方案如下。

三、 塔设注意事项:

(1) 塔设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塔设人员应穿绝缘胶鞋,头戴安全帽,身穿紧身衣,腰系安全带。

(2) 传递铅丝采用绳索运送,严禁抛掷铅丝和其它金属料具,防止触碰高压线,变压器或伤及行人。

(3) 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执行安全交底。

(4) 避开上下交叉作业,主意周边工作人员,设置警戒区和专门巡视人员,由电工专业人员进行监护,确保安全生产。

四、 材料要求

(1) 杉木:禁止使用腐朽、断裂,杉木小头直径小于8公分,要立杆加密,搭接长度要加长。

(2) 脚手板使用平整、无腐朽、断裂,铅丝采用8号铅丝。

五、 具体支塔方法:

1、 南、北向距离变压器立杆 2 米,东、西向距离变压器立杆 2 米,高度超过立杆 1.5 米,杉木立杆共三排,里边两排立杆高度为距离变压器1米,南、北侧面1排高出变压器1.5米。立杆杉木埋入地下不小于50公分与横杆帮扎牢固。

2、 立杆纵向间距为1.5米,横向间距为1.7米,大横杆间距为1.2-1.5米,剪刀撑横向每3米设置一组,与小横杆绑扎牢固,延续到顶,。立杆、大横杆、剪刀撑必须大小头错开绑扎,立杆最上一根塔接是大头冲上。

3、 踏步前每6米设置一组,搭设角度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在南侧面支塔踏步前与小横杆绑牢。

4、 缆风绳要求钢丝绳直径12毫米,并在 锚处安装花篮螺栓,调整松紧。

5、 铺脚板铺设时要特别小心,因此北侧棚顶距离高压线1米,不小心触碰到高压线后果严重,要铺平铺严密,并用铅丝绑牢固。

6、 地貌设置采用排桩式地锚,要求调整好角度,打入地下1米,每6米设置一个地锚。

7、 抛撑由于北侧南立面高出高压线1.5米而且单排,需要支塔斜撑,要求在里排脚手板往上支塔斜撑,每3米一根。

8、 通道高5米、宽6米,必须支塔八字,要求双杆并用,中间必须设置一组,反八字撑也得支塔好。

9、 灰棚:在灰棚上立杆必须在棚顶铺板,并支塔八字撑和横向剪刀撑。

10、挂荆笆要求在南侧面从上往下挂到脚手板,要求挂严密。

六、 东侧变压器和护线架要连接在一起保证架子稳定,变压器架子长度为11米、宽6米、高超过变压器2米,立杆与变压器的水平距离不小于1.2米,东西向剪刀撑不小于三道,并与小横杆绑牢固,棚顶设置八字撑,铺严脚手板,立杆纵向1.5米,横向间距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特别处理。(2)小横杆1.5米,最大不大于2米,大面小面都必须设剪刀撑。

七、 东侧架子的支塔方法,(1)长度为31米,宽度为4米,高度超过高压线1.5米,要求三排立杆,要求靠围墙的一排高出高压线1.5米,里边两排10米高,立杆、大横杆、剪刀撑、地锚、踏步前和北侧一样,荆笆挂到围墙往上,支塔完成后和变压器防护架子连接一起,搅拌机棚处支塔可以在棚顶立杆,但必须采取加固措施,此处横向剪刀撑要加密。踏步前搅拌机棚在南北两边各设置一组,缆风同样设置两组在搅拌机棚南北两侧。也可以在棚顶设置踏步前。

八、 变压器北侧高压线护线架子,要求和东侧架子,变压器架子支塔三排立杆,高压线下面两排北侧一排在4.5米探出1.2米下面支塔斜撑,1.5米一根,立根间距为1.5米,横杆间距为1.5米,要求弹出的杉杆必须和东侧架子和变压器架子拉接牢固,要求东侧架子靠北侧一起之塔到顶,变压器北侧架子剪刀撑设置,横向3米设置一组,纵向5跟立杆设置一组,小横杆为1.5米,斜撑设置考虑到变压器防护架不可能支塔15高,在变压器棚顶设置抛撑,和北侧高压线拉接绑扎牢固。东侧也可设置抛撑和北侧护线架子绑扎牢固。

2. 吊车吊臂加长多少钱

吊车的加长吊臂把大臀放下来把加长臀用螺栓固定在大臂上就可以,但不能超吊

3. 吊车吊臂长度

计算方法:汽车吊理论吨位乘以3,再除以要吊的重量能得出距离,除以距离能得出重量,但是吊车的实际能力达不到计算出来的结果,还要把主臂的重量和吊钩的重量算上。

常见汽车吊的吨位即吊臂长:

(1)8吨的吊车:21米;

(2)16吨的吊车:31.5米;

(3)20吨的吊车:34米;

(4)25吨的吊车:38.5米到40.5米;

(5)36吨的吊车:38.5米;

(6)50吨的吊车:42米;

(7)65吨的吊车:61米。

4. 吊车的加长臂

总重(kg)

46000

基 本 臂(m)

12.7

最 长 主 臂(m)

48

最 长 主 臂 + 副 臂(m)

65

发动机额定功率(kw/(r/min))

268/1900 265/1900

发动机额定扭矩(N.m/(r/min))

  1800/1000-14001700/1300

最小转弯直径(m)

24

臂头最小转弯直径(m)

28.8

最大爬坡度(%)

45

最小离地间隙(mm)

305

接近角 (°)

16

离去角(°)

13.5

制动距离(m)

≤10

百公里油耗(L)

40

主要性能参

最大额定总起重量(t)

75

最大额定总起重量(t)

75

最小额定幅度(m)

3

基本臂最大起重力矩(kN·m)

3175

转台尾部回转半径(mm)

4545

支腿

纵 向(m)

8.45

横 向(m)

7.9(5.6)

最大起升高

基 本 臂(m)

12.7

最 长 主 臂(m)

48

最 长 主 臂 + 副 臂(m)

65

最 长 主 臂 + 副 臂+加长节

74

起重臂长度

基本臂(m)

12.4

最 长 主 臂 (m)

48

最 长 主 臂 + 副 臂

65.5

最 长 主 臂 + 副 臂+加长节(m)

74.5

工作速度

最大回转速度(r/min)

2

起升速度

主起升机构

145

副起升机构

90

起重臂伸缩时间

全伸(s)

110

全缩

变 幅 时 间

全程起臂(s)

55

全程落臂(s)

支 腿 收 放--水 平

同 时 放--水 平(s)

50

同 时 收--水 平(s)

40

支 腿 收 放--垂 直

*

同 时 放(s)

50

同 时 收(s)

45

5. 吊车吊臂加长方法

主臂长(m) 64

副臂长(m) 32.1

加长臂+副臂(m) 96.1

起重臂起幅/落幅时间(s) 60/100

起重臂全伸/全缩时间(s) 420

基本臂最大起重力矩(kN·m) 4380

基本臂最大起升高度(m) 13.5

6. 吊车臂展与吊重

100吨吊车主秆72米,有3节加强秆约在104米。

吊三吨货物时,在不考虑跨距问题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全伸。(满配重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