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运机器人发展历史(机器人的产生的历史)

海潮机械 2023-01-30 22:18 编辑:admin 61阅读

1. 机器人的产生的历史

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叫尤尼梅特。其外形像一个坦克的炮塔,基座上有一个大机械臂,大臂上又伸出一个可以伸缩和转动的小机械臂,能进行一些简单的操作,可以代替人做一些抓放零件的工作。

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

机器人的历史并不算长,1959年美国英格伯格和德沃尔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机器人的历史才算真正开始。

近百年来,机器人经历三个时代。第一代为简单个体机器人,第二代为群体劳动机器人,第三代为类似人类的智能机器人。

第一代机器人属于示教再现型 , 第二代则具备了感觉能力 , 第三代机器人是智能机器人, 它不仅具有感觉能力 , 还具有独立判断和行动的能力

2. 机器人产生的历史用英语怎么说

机器人(Robot)是一种能够半自主或全自主工作的智能机器。机器人能够通过编程和自动控制来执行诸如作业或移动等任务。历史上最早的机器人见于隋炀帝命工匠按照柳抃形象所营造的木偶机器人,施有机关,有坐、起、拜、伏等能力。机器人具有感知、决策、执行。

3. 机器人的产生的历史原理

从工业革命开始之后的两百年时间里,人们就一直不断提高机器的设计理念和制造工艺。尤其是自20世纪中期以来,大规模生产的迫切需求推动了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进而衍生出三代机器人产品。第一代机器人是遥控操作的机器,工作方式是人通过遥控设备对机器进行指挥,而机器本身并不能独自控制运动。第二代机器人通过程序控制,可以使其自动重复完成某种方式的操作。第三代机器人被称为智能机器人。

第一代机器人的诞生源于发展核技术的需求。20世纪40年代,美国建立了原子能实验室,但实验室内部的核辐射环境对人体的伤害较大,迫切需要一些操作机械能代替人处理放射性物质。在这个需求的推动下,美国原子能委员会的阿尔贡研究所于1947年开发了遥控机械手,随后又在1948年开发了机械耦合的主从机械手。所谓主从机械手,即当操作人员控制主机械手做一连串动作时,从机械手可准确地模仿主机械手的动作。

1952年,美国帕森斯公司制造了一台由大型立式仿形铣床改装而成的三坐标数控铣床,这标志着数控机床的诞生。此后,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对控制系统、伺服系统、减速器等数控机床关键零部件技术的深入研究,为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这些机器人是遥控操作的机器,工作方式是人通过遥控设备对机器进行指挥,而机器人本身并不能独立控制运动。

凭借自动化技术和零部件技术的研究积累,第二代机器人登上了历史舞台。1954年,美国人乔治·沃尔德制造出世界第一台可编程的机械手,并注册了专利。按照预先设定好的程序,该机械手可以从事不同的工作,具有通用性和灵活性。

随后的1958年,被誉为“机器人之父”的美国人约瑟夫·恩格尔伯格创建了世界上第一家机器人公司——Unimation,正式把机器人向产业化方向推进。1962年,Unimation公司的第一台机器人产品Unimate问世。该机器人由液压驱动,并依靠计算机控制手臂执行相应的动作。同年,美国机床铸造公司也研制了Versatran机器人,其工作原理于Unimate相似。一般认为,Unimate和Versatran是世界上最早的工业机器人。

世界上最早的工业机器人——Unimate

机器人发展到第二代,依旧是通过程序被控制,可以自动重复完成某种方式的操作。

在机器人技术的研发过程中,人们尝试利用传感器提高机器人的可操作性,具备感知能力的第三代智能机器人渐成研发热点。如厄恩斯特的触觉传感机械手、托莫维奇和博尼的安装有压力传感器的“灵巧手”、麦肯锡的具备视觉传感器系统的机器人以及约翰·霍普斯金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研制出的Beast机器人等的成功尝试,第三代智能机器人的发展曙光渐显。

1968年,美国斯坦福国际研究所成功研制出移动式机器人Shakey,它是世界上第一台带有人工智能的机器人,能够自主进行感知、环境建模、行为规划等任务。该机器配有电视摄像机、三角法测距仪、碰撞传感器、驱动电动以及编码器等硬件设备,并由两台计算机通过无线通信系统控制。限于当时的计算水平,Shakey 需要相当大的机房支持其进行功能运算,同时规划行动也往往要耗时数小时。

世界上首台智能移动机器人—Shakey

即便Shakey笨重且效率低下,但它具备人工智能机器人所具备的特征,即利用各种传感器和测量器等来获取环境信息,然后基于智能技术进行识别、理解和推理,并做出规划决策,同时能够自主行动实现预定目标。于是,第三代智能机器人由此展开。

由上述机器人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工业生产的内在需求以及传统工业方式亟待转变的趋势,都是推动机器人发展的核心力量。

4. 机器人产生的历史英文版

新剧场版观看的先后顺序分别是:《福音战士新剧场版:序 》、《福音战士新剧场版:破》、《福音战士新剧场版:Q》。剧场版《新世纪福音战士 Air/真心为你》是紧跟着剧版的故事线发展的正统结局,和新剧场版的四部电影没有关系。

1、《福音战士新剧场版:序 》

电影的副题是EVANGELION:1.0 YOU ARE (NOT) ALONE。电影于2007年9月1日在日本上映。这是福音战士新剧场版系列的第一部。

本作品是1997年7月《新世纪福音战士剧场版:THE END OF EVANGELION》上映后10年间,EVA系列首部新的影视作品。作为新剧场版第一部,本作是基于原作TV版1-6集的重新制作,而不是续编。与原TV版剧情大致相同,但也有许多改动。

作品中所使用的画面全是重新制作,虽然有使用电视版的素材,但电视版的原画一幅也没有使用。另外,整个系列都大量使用高质量3DCG,例如部份的EVA初号机及使徒等。

2、《福音战士新剧场版:破》

该片讲述了碇真治和绫波丽搭乘巨大生命体机器人“Evangelion”挑战神秘生命体“使徒”的故事。影片于2009年6月27日在日本上映。

《福音战士新剧场版:破》是2009年重新制作的Evangelion动画电影。 这是《福音战士新剧场版》系列的第二部,英文版标题是“EVANGELION:2.0 YOU CAN (NOT) ADVANCE”。

故事方面改编自原动画的8~19集,但不同于第一部剧场版,本作于原作在各方面已经有了很大差别。

3、《福音战士新剧场版:Q》

《福音战士新剧场版:Q》是2012年Evangelion动画电影的新作。 这是《福音战士新剧场版》系列的第三部,英文版标题是“EVANGELION:3.0 YOU CAN (NOT) REDO”。本作的剧情已经与旧版完全不同。

扩展资料:

作为新剧场版,本系列对于原作的剧情虽然基本相同,但出入也很大。

1、NERV的标志修改。

2、与旧版不同,新剧场版没有设定具体时代。

3、SEELE人员减少为七人,并改以石碑而非真人方式登场。

4、使徒数目减少为12只。

5、原作中,第二使徒Lilith在地下被作为第一使徒保存,知道真相的只有包括碇源堂在内的少数人。本作中,地下保存的是第二使徒一事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6、光之巨人不再是一个而是多个。

7、渚熏提前登场

10、明日香的姓氏从“惣流”改成了“式波”,且有了军阶(上尉)。

11、旧版中不曾有的新角色“真希波·玛丽·伊兰崔亚斯”登场,国籍为英国。

12、EVA-05,EVA-06的作为非量产型EVA登场。 葛城美里军阶从三佐升为一佐。

13、铃原东治不再是EVA驾驶员。明日香代替其成为三号机驾驶员。

14、加持良治带给碇司令的物品由“胎儿体亚当”变为“尼布甲尼撒之匙”。

15、驾驶二号机迎击使徒的人变为真希波

5. 机器人产生的历史和作用

1950年:图灵测试

1950年,著名的图灵测试诞生,按照“人工智能之父”艾伦·图灵的定义:如果一台机器能够与人类展开对话(通过电传设备)而不能被辨别出其机器身份,那么称这台机器具有智能。同一年,图灵还预言会创造出具有真正智能的机器的可能性。

1954年:第一台可编程机器人诞生

1954年美国人乔治·戴沃尔设计了世界上第一台可编程机器人。

1956年:人工智能诞生

1956年夏天,美国达特茅斯学院举行了历史上第一次人工智能研讨会,被认为是人工智能诞生的标志。会上,麦卡锡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这个概念,纽厄尔和西蒙则展示了编写的逻辑理论机器。

6. 机器人的产生的历史原因

在教学“机器人的由来”的时候,补充“机器人产生背景”的知识——工业化大生产,为了追求生产效率,大量生产流水线的出现,工作的分化越来越细,使得每个工人只要做非常简单的操作,从而使机器代替人生产成为可能。机器人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

7. 机器人产生的历史和作用英文版手抄报

  机器人指能自动执行任务的人造机器装置,用以取代或协助人类工作。

  组成部分

  机器人一般由执行机构、驱动装置、检测装置和控制系统和复杂机械等组成。

  执行机构

  即机器人本体,其臂部一般采用空间开链连杆机构,其中的运动副(转动副或移动副)常称为关节,关节个数通常即为机器人的自由度数。

  驱动装置

  机器人使用的驱动装置主要是电力驱动装置,如步进电机、伺服电机等,此外也有采用液压、气动等驱动装置。

  检测装置

  是实时检测机器人的运动及工作情况,根据需要反馈给控制系统,与设定信息进行比较后,对执行机构进行调整,以保证机器人的动作符合预定的要求。

  控制系统

  一种是集中式控制,即机器人的全部控制由一台微型计算机完成。另一种是分散(级)式控制,即采用多台微机来分担机器人的控制,如当采用上、下两级微机共同完成机器人的控制时,主机常用于负责系统的管理、通讯、运动学和动力学计算,并向下级微机发送指令信息;作为下级从机,各关节分别对应一个CPU,进行插补运算和伺服控制处理,实现给定的运动,并向主机反馈信息。

8. 机器人的产生的历史与发展

世界上第一台机器人是在1959年 ,由享有“机器人之父”美誉的恩格尔伯格先生发明的。拓展资料机器人(Robot)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

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它是高级整合控制论、机械电子、计算机、材料和仿生学的产物。在工业、医学、农业、建筑业甚至军事等领域中均有重要用途。国际上对机器人的概念已经逐渐趋近一致。一般来说,人们都可以接受这种说法,即机器人是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机器。

联合国标准化组织采纳了美国机器人协会给机器人下的定义:“一种可编程和多功能的操作机;或是为了执行不同的任务而具有可用电脑改变和可编程动作的专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