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逆式摆线齿轮油泵(摆线齿轮油泵结构图)

海潮机械 2023-01-17 03:18 编辑:admin 209阅读

1. 摆线齿轮油泵结构图

很多朋友对于液压马达和液压泵的区别不是很了解,说实话,没有做过相关工作的人很难认清这两者的本质。

液压泵就像我们人的心脏,是一个能量转换装置,将发动机的机械能转换为液压能,然后把液压油输送到执行元件,作为一个能量转换装置,液压泵制造精度高,容积效率也比较高。对我们直观的感受是液压泵转速高,尤其是齿轮泵都有最低转速限制,一般来说齿轮泵的稳定转速在600转以上。低于这个转速液压泵就会吸空。

液压马达是液压执行元件,他把液压能转换为机械能,相当于人的手和脚。对液压马达,我们常要求他力量大,能够满足不同工况的条件,虽然液压马达也有稳定转速,但比液压泵低的多。比如摆线马达的最低稳定转速在20转左右。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不同点

1、液压泵一般来说都是单向旋转,而液压马达都是双向旋转。

2、液压马达要求力量大,机械效率高,容积效率马达比液压泵小。

3、一般来说液压泵承受径向力能力小,而液压马达可以承受一定的径向力。

4、液压泵一般只有进油口和出油口,尤其是齿轮泵。而液压马达还要有泄油口。

综上,最好不要使液压泵和液压马达互换使用,这样齿轮泵会损坏较快。而有时液压马达处于泵的工况时,要及时的给马达补油,马达不能像泵一样给液压系统供油,因为他不稳定。

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液压马达工程师头条号

2. 齿轮油泵原理及结构图

6部分组成,

齿轮油泵有齿轮,轴,泵体,泵盖,轴承套,轴端密封等组成。齿轮油泵适用于输送各种有润滑性的液体,温度不高于70度,如需高温200度,可配用耐高温材料即可,粘度为5×10-5—1.5×10-3m2/S。

3. 齿轮油泵结构示意图

机油泵的工作原理是当发动机工作时,凸轮轴上的驱动齿轮带动机油泵的传动齿轮,使固定在主动齿轮轴上的主动齿轮旋转,带动从动齿轮作反方向的旋转,将机油从进油腔沿齿隙与泵壁送至出油腔。

进油腔处便形成低压产生吸力,把油底壳内的机油吸进油腔,由于主、从动齿轮不断地旋转,机油便不断地被压送到需要的部位。机油泵按结构形式可分为齿轮式和转子式两类。齿轮式机油泵又分外啮合齿轮式和内啮合齿轮式,外啮合齿轮式机油泵壳体内装有一个主动齿轮和一个从动齿轮。

4. 摆线齿轮油泵工作原理

需要加油泵

摆线针轮减速机允许使用在连续工作制的场合,同时允许正、反两个方向运转。

输入轴的转速额定转数为1500转/分,在输入功率大于18.5千瓦时建议采用960转/分的6极电机配套使用,BLD4或者双极BLED42以上型号建议加油泵。

5. 摆线齿轮泵图片

摆线针轮传动是指由外齿轮齿廓为变态摆线、内齿轮轮齿为圆销的一对内啮合齿轮和输出机构所组成的行星齿轮传动。除齿轮的齿廓外,其他结构与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相同。摆线针轮行星减速器的传动比约为6~87,效率一般为0.9~0.94。发生圆在基圆上滚动,若大于r1,点画出的是长幅外摆线;若小于r1,点画出的是短幅外摆线;用这些摆线中一根曲线上的任意点作为圆心,以针齿半径rZ为半径画一系列圆,而后作一根与这一系列圆相切的曲线,得到的就是相应的长幅外摆线齿廓或短幅外摆线齿廓,其中短幅外摆线齿廓应用最广。用整条短幅外摆线作齿廓时,针轮和摆线轮的齿数差仅为1,而且理论上针轮有一半的齿数都与摆线轮齿同时啮合传动。但如果用部分曲线为齿廓就可得到两齿差和三齿差的摆线针轮传动。用长幅外摆线的一部分作轮齿曲线时,其齿廓与圆近似,并与针齿半径相差不大,因此可用它的密切圆弧代替。摆线针轮传动的优点是传动比大、结构紧凑、效率高、运转平稳和寿命长。摆线针轮行星传动具有传动比大、结构紧凑、承载能力大和传动效率高等突出的优点,广泛应用于机械、矿山、冶金、化工、纺织、国防工业等工业领域.该传动啮合齿数多,误差平均效应显著,传动精度高,且没有柔性构件,扭转刚度高,近年来在精密传动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此外,基于摆线针轮行星传动原理的摆线齿轮泵由于啮合过程平稳、脉动小、噪声低,也得到了各国的重视。摆线针轮行星啮合传动的理论通常描述为:外摆法和内摆法形成短幅摆线;短幅摆线和针齿满足齿廓啮合定律;连续传动条件[1,2]。与渐开线等齿轮共轭啮合传动的理论相比,该理论存在以下问题:(Ⅰ)缺乏严密的数学推导,啮合方程、啮合线等与传动特性密切联系的问题没有相应的阐述;(Ⅱ)理论不成体系,如一齿差、多齿差行星传动通常是分别论述,没有反应内齿轮齿廓确定为针齿后其共轭齿廓的实质;(Ⅲ)有自相矛盾的结论,如连续传动条件为针轮比摆线轮多一齿,而实际上二齿差、三齿差完全能够正确啮合传动;(Ⅳ)概念不清晰,对于正确啮合条件、重合度等未给出明确的定义及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