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钢化炉传动机构(玻璃钢化炉工艺技术讲解)

海潮机械 2023-01-07 00:44 编辑:admin 285阅读

1. 玻璃钢化炉工艺技术讲解

一、玻璃钢化炉物理钢化方法

玻璃钢化炉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在玻璃表面形成压应力层、内部形成拉应力层;当玻璃受到外力作用时,压应力层可将部分拉应力抵消,避免玻璃破碎,从而达到提高玻璃强度的目的。不仅如此,玻璃表面的微裂纹在这种压应力下变得更加细微,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玻璃的强度。

目前普遍采用的物理钢化法是将玻璃加热到软化点附(650℃左右),这时玻璃仍能保持原来的形状,但玻璃中粒子已有一定的迁移能力,进行结构调整,以使内部存在的应力很快清理,然后将玻璃钢化炉钢化玻璃进行吹风骤冷,当温度平衡后,玻璃表面产生了压应力,内层产生了张应力,即玻璃产生了一种均匀而有规律分布的内应力,提高了玻璃作为脆性材料的抗张强度,从而使玻璃抗弯曲和抗冲击强度得到提高。同时,由于玻璃内部均匀应力的存在,一旦玻璃局部受到超过其强度能承受的冲击发生破裂时,在内部应力的作用下爆开为小颗粒,提高了其安全性。因此,钢化玻璃亦可称为预应力玻璃或安全玻璃。

玻璃钢化炉在钢化的过程中,一般都会产生风斑和应力斑,风斑是在冷却过程中,由于受冷不均而导致玻璃应力不均而形成的,其在某种特殊角度下观察会看到玻璃表面呈明暗相间的条纹。应力斑也是因为应力不均造成的,比如在加热过程中,炉边部和中部存在温差而导致应力不均。应力斑目前还没有办法完全避免,但设计良好的钢化设备可以更大程度的减少应力斑的可见性。

2. 玻璃钢化原理及钢化炉特点培训

北玻钢化炉对流的正确用法:

加热玻璃钢化炉内装有热平衡管,热平衡管方向与加热炉丝方向垂直,在每根加热炉丝的正下方,热平衡管都开一个1mm的小孔,相邻孔方向相反,孔间距为120mm,与相邻炉丝之间的间距相等,从孔内喷出的压缩空气经过上部加热元件加热后吹到玻璃的上表面,形成对流加热。

3. 玻璃钢化炉的操作视频

把零线直接与加热元件的一根电源线铰接在一起即可,另一根分别接到开关上,开关的另一个接口接火线进线即可。

4. 玻璃钢化炉的原理

玻璃是熔融、冷却固化的非结晶无机物,具有非常可贵的特性,透明、坚硬,具有良好的耐腐蚀、耐热特性,能够用多种成形和加工方法制成各种形状和大小的制品。玻璃制品高温成型后,在冷却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热应力,这些分布不均匀的热应力,会大大降低制品的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同时对玻璃膨胀、密度、光学常数等都有影响,使制品不能实现使用的目的。

玻璃制品退火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消除或减弱制品中的残余应力、光学不均匀性以及稳定玻璃的内部结构。没有经过退火的玻璃制品,其内部的结构还没有处于稳定状态,如退火后玻璃密度的改变。

5. 玻璃钢化炉工艺技术讲解视频

铁水出炉温度应在1300度左右,越高越好,因为在球化过程中温度会降低,而且铁水的流动性也变差,含c量应在3.8至4.2左右,因为铸造球墨铸铁是本着在高碳低硫的前提下产生的,低的话会球化不良。

6. 钢化炉操作各种玻璃钢化参数

在小型钢化炉钢化玻璃工艺过程控制当中,钢化炉工艺参数设定的是否合理对产品的质量及成品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对每一个参数进行设定时,我们必须了解这项参数的作用和设定的依据,以及相关参数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而才确保专业工艺的实现。

玻璃的出炉速度的快慢对玻璃在进行风淬火时自身的温度造成很大的影响。出小型钢化炉的速度越慢,玻璃在传输至风冷段过程中的热量损失就越多。由于玻璃的厚度越薄,对风冷淬火时的温度要求越严格,所以出炉速度的设定主要应该依据钢化玻璃的厚度和玻璃板面的大小。

冷摆速度对玻璃的均匀冷却起到影响,不合理的冷摆速度,会导致玻璃钢化后的碎片不均。玻璃的厚度越薄,对小型钢化炉钢化时的风压要求越严格,为了使玻璃表面各区域实现良好的钢化程度,这时需要增加玻璃在风冷段的冷摆速度。玻璃厚度越厚,可以相应的降低玻璃的冷摆速度,例如生产5mm厚度的钢化玻璃时设定的冷摆速度为250mm/s,那么在生产6mm厚的钢化玻璃时,可适当降低玻璃的冷摆速度为200m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