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灌装机喷头(喷灌机喷头)

海潮机械 2023-01-30 23:01 编辑:admin 286阅读

1. 喷灌机喷头

喷灌喷头一般都有控制按钮,不转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控制开关没打开,另外也可能是长时间不用导致的,可以用手轻轻拧一下。

2. 喷灌机喷头不摆是什么原因

一、控梢不当

原因:1、喷化学控梢次数过多,使用浓度过高,即将稳果还使用控梢时间较长的药剂。2、环割/剥过重,环割口没有愈合。

补救方案:1、喷芸苔素+大量元素叶面肥,打破控梢药效以及补充养分。2、用电工胶布,把环割/剥口包起。

二、水分不足

原因:撒肥或埋肥后,遇到连续干旱,土壤水分不足,根系是不能正常吸收养分,树体养分不足导致放出秋梢。

去年两广秋天连续干旱,有些果园出现放不出秋梢、迟迟不出秋梢、放出秋梢较少、秋梢不能老熟等。

判断缺水:1、晴天下午新叶卷曲,晚上有雾水,第二天早晨又能恢复正常,说明开始缺水。2、树盘下的土壤,表层已经明显干燥。3、没有喷施除草剂,果园里的杂草,大面积发生萎蔫现象。

补救方案:果园土壤持水量低于60%时,及时淋水/灌水。

干旱需要淋水大家都懂,但是费人工,有些想省点投入。有些想淋水,但是干旱时,附近无灌溉水源,当初选择园地考虑不周到。

三、根系受损

原因:沤根、烧根、根系虫危害等,导致根系受损。土壤板结、施肥不当等,导致根系弱。

根系有问题了,果树都会偏弱,大量施肥也没有,主要是先养根,让根系恢复正常。

补救方案:淋有机质水溶肥/腐熟麸水+生根剂+芸苔素,叶面喷芸苔素+大量元素叶面肥。

沤根要注意果园排水,烧根可先用清水冲掉肥效,根线虫危害可用噻唑膦、阿维菌素、淡紫拟青霉等杀虫,再养根。

四、挂果量过大

原因:挂果量过于大的时候,果实膨大需求养分大,叶片比例较少的情况下,放出秋梢较少,甚至发不出秋梢。

补救:先疏病害果、虫害果、畸形果、花皮果、粗皮果、太阳果、裂果、偏小果等,疏掉部分串果/扎堆果,依然挂果量过大,就再疏掉部分正常果实。修剪可以果换梢,剪去部分顶果。

五、修剪不当

原因:晚夏梢未老熟就修剪放梢,修剪后遇到连续降雨,剪口感染病菌,过后剪口以及附近都干掉,放不出秋梢。

补救方案:晚夏梢老熟时,重新修剪放秋梢。

新梢要老熟了才修剪。到放秋梢修剪时优质的晚夏未老熟,可以留着不剪,不良的晚夏梢就短截掉,重新放梢。

3. 喷灌机喷头高度

这个有点专业呀,不会有点难搞; 简单的,喷头你得买吧,按喷头的说明,多少个喷头,每个流量多少,把流量加起来就是泵的流量; 喷头所需要的压力或扬程,换算关系为p(单位pa)=1000*9.8*H(单位m),加上泵吸水液面到喷头高度,加上管路系统损失,再留点富余量,就是泵的扬程了

4. 喷灌机喷头安装顺序

喷灌机的正确使用方法如下:

1、采用三角皮带传动时,动力机主轴和水泵必须平行,皮带轮要对齐,中心距不得小于两皮带轮直径之和的两倍。当水泵和动力机相连时,应配共同底盘,采用爪型弹性连轴器,并注意动力机主轴和水泵的同心度。

2、水泵安装高度(以吸水池水面为基准)应低于允许水吸上空高的1-2米。作业位置的土质应坚实,以防崩塌或陷入地面;进水管路的安装要特别注意防漏气,滤网应淹没于水下30厘米左右。

3、铺设出水管道时,软管应避免与石子、树木等物体摩擦,避免车轮辗压和行人践踏,切勿与运行机件接触。

4、将喷架支撑在地面,喷架接头端面应尽量安置平稳,以便喷头转动均匀,后固定喷架,检查喷头和转向机构转动是否灵活,拉开摇臂看其松紧是否合适,并在转动部位加注适量机油。然后将快速接头揩试干净连接好。

5、如水泵起动3分钟未出水,应停机检查水泵运行中若出现不正常现象(杂音、振动、水量下降等),应立即停机,并注意轴承温升不可超过75℃,同时观察喷头转动有无不均、过快或过馒甚至不转动现象,转向是否灵活,有无异常现象。

6、应尽量避免引用泥砂含量过多的水进行喷灌,否则水泵叶轮和喷头的喷嘴易磨损,并影响作物生长。对不同的土质和作物,需更换喷嘴。调整喷头转速时,可通过拧紧或放松摇臂弹簧来实现。

5. 喷灌机喷头调整

一、调节喷孔口径大小

通过更换备用喷嘴可以调节喷孔口径的大小,从而改变喷头的喷水量、水滴直径、射程等情况。喷孔大小的调节应根据喷头的工作压力和生产对水滴直径、射程的具体要求而调节。

二、调节喷枪旋转速度

喷枪旋转速度可以通过导流板的上、下位置和摇臂弹簧的扭紧程度来调节。如果导流板吃水深度越大,摇臂弹簧扭力越大,摇臂对喷管的敲击力越大,旋转速度也越快。旋转速度过快,对射程影响较大;旋转速度过慢,易造成局部积水和产生径流。一般喷枪喷灌时的旋转速度应适中,在不产生径流的前提下,以旋转慢一些为好。

6. 喷灌机喷头和支架

在我国用得较多的有以下几种:固定管道式喷灌干支管都埋在地下(也有的把支管铺在地面,但在整个灌溉季节都不移动),这样管理更省人力,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只是设备投资很高,目前使用塑料管道的系统单位造价也有12000~18000元/公顷之间,有的甚至达到22500元/公顷。

半移动式管道喷灌干管固定,支管移动,这样可大大减少支管用量,从而使得公顷投资仅为固定式的50%~70%,但是移动支管需要较多人力,并且如管理不善,支管容易损坏。

为了避免或减少因支管移动带来的费工、易损等不足,近代发明了一些由机械移动支管的方式,可以部分或全部克服这一缺点。

中心支轴式喷灌机将支管支撑在高2~3m的支架上,全长可达400m,支架可以自己行走,支管的一端固定在水源处,整个支管就绕中心点绕行,像时针一样,边走边灌,可以使用低压喷头,灌溉质量好。自动化程度很高。我国已有产品,在华北和东北已有一定的使用经验,适用于大面积的平原(或浅丘区),要求灌区内没有任何高的障碍(如电杆、树木等)。

其缺点是只能灌溉圆形的面积,边角要想法用其他方法补灌。

此机在美国应用广泛,也值得我国在大平原地区、大规模农场推广。

滚移式喷灌机将喷灌支管(一般为金属管)用法兰连成一个整体,每隔一定距离以支管为轴安装一个大轮子。

在移动支管时用一个小动力机推动,使支管滚到下一个喷位。每根支管最长可达400m。

这种机型我国已有产品,适用于矮杆作物(如蔬菜、小麦等)要求地形比较平坦。

大型平移喷灌机为了克服时针式喷灌机只能灌圆形面积的缺点,近代在时针式喷灌机的基础上研制出可使支管作平行移动的喷灌系统。这样灌溉的面积就成矩形的。但其缺点是当机组行走到田头时,要专门牵引到原来出发地点,才能进行第二次灌溉。

而且平移的准直技术要求高。因此,没有时针式喷灌机使用得那么广泛,我国也已有产品。

其适于推广的范围与时针式相仿。

纹盘式喷灌机用软管给一个大喷头供水,软管盘在一个大绞盘上。

灌溉时逐渐将软管收卷在绞盘上,喷头边走边喷,灌溉一个宽度为两倍射程的矩形田块。

这种系统,田间工程少,机械设备比时针式简单,从而造价也低一些,工作可靠性高一些。但一般要采用中高压喷头,能耗较高。

适合于灌溉粗壮的作物(如玉米、甘蔗等)。

也要求地形比较平坦,地面坡度不能太大,在一个喷头工作的范围内是一面坡。

该机型我国也已有系列产品。

中、小型喷灌机组这是我国在70年代用得最多的一种喷灌模式,常见的形式是配有1~8个喷头,用水龙带连接到装有水泵和动力机(多为柴油机与电动机)的小车上,动力功率为3~12马力居多。使用灵活,每公顷投资为固定管道式的20%~60%,移动费劳力大,管理要求高,近年来,发展的规模似有降低的趋势,只适用于中小型的农场和田块。

但投资较低,使用灵活以上各种喷灌形式各有利弊,各自适合于不同的条件,因此只能因地制宜地决策选用用途和优缺点喷灌几乎适用于除水稻外的所有大田作物,以及蔬菜、果树等。

它对地形、土壤等条件适应性强。但在多风的情况下,会出现喷洒不均匀,蒸发损失增大的问题。

与地面灌溉相比,大田作物喷灌一般可省水30%~50%,增产10%-30%。

优点是使农田灌溉从传统的人工作业变成半机械化、机械化,甚至自动化作业,加快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但在多风、蒸发强烈地区容易受气候条件的影响,有时难以发挥其优越性,在这些地区进行喷灌应该对其适应性进行进一步分析。

7. 喷灌机喷头自动转原理

绞盘式喷灌机的工作原理:把主机摆放到灌溉地块的一端;利用牵引力把缠绕在主机上的输水管以及连接在输水管上的喷水行车拖出至地块的另一端;接上水源并达到一定的工作水压,这样喷水小车通过喷枪或悬臂开始向农田进行喷水;同时,主机利用水压通过水涡轮、变速箱以及传动系统的工作产生一定的机械动能,开始转动卷盘;卷盘的转动带动输水管地块的一端向主机方向一端回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