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泵安全阀作用(计量泵安全阀调试方法)

海潮机械 2023-01-05 11:14 编辑:admin 236阅读

1. 计量泵安全阀调试方法

1、恒压泵要调节其设定压力值;

2、如果泵出口有系统安全阀的话,安全阀所调压力要高于恒压泵调定压力,高多少要看系统情况,一般例如1MPa或略大;千万不能小于恒压泵调定压力,否则恒压泵进不了恒压工况。这一点以往的教科书可能强调不够,如前面所说,恒压泵在未达到调定压力之前,实际上是起到最大排量的定量泵作用。

3、系统选用恒压泵的出发点,就是基于低压大流量,实现快进;下一步实现高压小流量,既保压又没有多余流量溢流而发热。

4、恒压泵进入恒压工况(达到其调定压力)后,它能根据系统的需要提供最大流量以下的流量,系统要多就多提供,系统要少就少提供,而保持系统为恒压压力。像保压这种系统不需要流量时,泵的流量只要满足内泄漏就行了。

5、现在有好几家的样本,将变量泵的压力切断动能与恒压功能等同起来,实在是误解,因为压力切断功能是一旦达到设定切断压力,泵的输出流量很快就讲到零。恒压泵有一条是能提供系统所需流量,并不是好么最大,要么零。

6、如果是多台恒压泵并联,用的少,请直接查阅样本的规定,该如何调节压力。

2. 加药计量泵安全阀

漏药 换膜片 正确步骤

1、取下固定泵头的4个螺丝。螺丝位置在隔膜计量泵的背面;?

2、在泵头松动之后,取下泵头之前,调节冲程长度到0%位置。可以保证电磁轴有足够的压力,保持其连接稳固,这样就可以旋下隔膜;? ?

3、向外拉液力端使螺丝从插孔内脱离。抓住液体端逆时针旋转。稍有些阻力,可以旋下隔膜;? 4、一旦隔膜被取下,检查计量泵的安全隔膜,确保其是完好的,没有任何损坏。安装新的隔膜,顺时针旋转背板和隔膜直到贴紧。调节背板,使漏液排出孔位于泵的最底端;

5、在隔膜计量泵安装完毕、并且背板漏液排出孔置于垂直位置之后,安装泵头。确保吸液阀与漏液排出孔对齐,液力端的螺丝与相应的4个孔对齐;?

6、旋转到冲程长度100%位置。这样可以使整套部件旋转至背板漏液排出孔与泵的最底端对齐。在泵运行过程中调整液力端和隔膜至合适的位置;?

7、当液力端连同背板位置调好之后,4个螺栓以对角方式拧紧,直到合适为止。完成这项工作时应用力均匀。

3. 气泵安全阀怎样调试

整车的系统气压是通过干燥器的调压阀调节决定的。气压充到干燥器设定的排气压力,会听到挺大的一声排气声,有水雾喷出来。调节干燥器的调压阀就可以了。

当系统中有气体溢出时,气体会顺着管道向上爬,最终聚集在系统的最高点,而排气阀一般都安装在系统最高点,当气体进入排气阀阀腔聚集在排气阀的上部,随着阀内气体的增多,压力上升,当气体压力大于系统压力时,气体会使腔内水面下降,浮筒随水位一起下降,打开排气口;

4. 计量泵安全阀调试方法图解

1.进出口阀全开;

2.行程调至零;

3.启动电机;

4.调行程至需要流量即可。

这是一般的过程,如果是维修过的或者更换隔膜的,最好在30%行程左右运行一段时间,待流量稳定后调行程至需要流量即可。

5. 计量泵安全阀压力怎么调节

要先找到自动增压泵调节压力的阀门,通常在增压泵的顶部或者侧面位置,可以看到上面的两个旋钮,找到合适的螺丝刀用来调整,顺时针旋转,增压泵的压力也就随之变大,若逆时针旋转,压力也随之变小。由于自动增压泵品牌不同,操作方式也有所区别,建议对照购买时的说明书调节。

6. 计量泵安全阀调试方法视频

换个电磁阀还用视频吗?

加油机断电,准备好灭火器,接油的容器,把电磁阀拆下来,然后换上同型号的,注意电磁阀上有箭头指示,按箭头方向安装即可。

7. 计量泵安全阀原理

截断阀当系统压力低于规定的低限压力时,系统设备可能已因某种因素而被破坏,本阀也会自动关闭,防止天然气(介质)外泄。

随着凝析油气田的开发,一种井口紧急切断装置正在开始使用。它的作用是:当地面设施的某一部分出现故障导致井口回压过高,或是由于下游管线破裂使井口回压过低时,立即关井,从而不会造成更大的损失。也就是事故时关井。因此它也可用在应具备这种安全措施的其它油、气井口。

紧急切断阀的执行机构是一个液压作用和弹簧反作用的系统。它无需附加别的能源,因此在生产井口使用很方便。

8. 计量泵安全操作规程

1.进出口阀全开;

2.行程调至零;

3.启动电机;

4.调行程至需要流量即可。

这是一般的过程,如果是维修过的或者更换隔膜的,最好在30%行程左右运行一段时间,待流量稳定后调行程至需要流量即可。

9. 计量泵安全阀调试方法图片

拆下阀帽和助跳扳手,拧松定压螺母背母,然后拧定压螺母,拧紧,开启压力升高,拧松,开启压力下降。

如果要调整到需要的压力,必须将安全阀安装在校验台上,进行调整,调整到需要的压力后,拧紧背母,即可。

10. 计量泵安全泄压阀

1、回油不畅;

2、轨压传感器或其线路损坏;

3、燃油计量阀损坏;

4、喷油器堵塞;

5、泄压阀故障;

6、发动机运行过程中,点火信号偶发丢失 ;

7、曲轴、凸轮轴传感器线束插反;

8、曲轴传感器失灵;

9、曲轴传感器两 2 根线位置反(4G\4E);

10、低压油路阻力过大;

11、ECU 故障;

12、油门线路(从故障概率由大到小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