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蒸发空气冷却器(冷却空气的蒸发器)

海潮机械 2023-01-16 22:14 编辑:admin 221阅读

1. 冷却空气的蒸发器

是蒸发器的一种。空调酸性蒸发器的作用是利用液态低温制冷剂在低压下易蒸发,转变为蒸气并吸收被冷却介质的热量,达到制冷目的。

空调酸性蒸发器依靠风机强制库房内的空气流经箱体内的冷却排管进行热交换,使空气冷却,从而达到降低库温的目的。

2. 冷却空气的蒸发器有两种

板管式蒸发器是一种包括蒸发管和散热板的蒸发器,特征在于散热板上面有规律地设置有对流孔,层与层之间对流孔的位置和数量相对应。

由于对流孔的存在,空气能够在各层蒸发器之间形成大的层间对流循环,使冷藏冷冻箱等换热设备内部空气更快冷却,蒸发器的换热销量可以提高5%~14%,冷藏冷冻箱的制冷效果大幅度改善,耗电量随之明显降低。

板管式蒸发器方便安装,并自动除霜。

3. 冷却空气的蒸发器是制冷剂在管内直接蒸发来冷却空气

答:空调工作时从蒸发器出来的低压气态致冷剂流经压缩机变成高压高温气体,经过冷凝器散热管降温冷却变成高压低温的液体,再经过贮液干燥器除湿与缓冲,然后以较稳定的压力和流量流向膨胀阀,经节流和降压最后流向蒸发器。致冷剂一遇低压环境即蒸发(是自动的,高压的冷媒经膨胀阀流进空旷的低压环境,体积必然膨胀),吸收大量热能。车厢内的空气不断流经蒸发器,车厢内温度也就因此降低。

希望对你有帮助,谢谢!

.

4. 冷却空气的蒸发器设计

冷凝器的确定主要是计算好冷凝器的传热面积,选用合适型号的冷凝器,计算冷却介质的流量跟冷却介质通过冷凝器时的流动阻力。

冷凝器的选择有以下5条原则:

1.对于冷却水水质较差、水温较高、水量充足的地区宜采用立式壳管式冷凝器;

2.水质较好,水温较低的地区可采用卧式壳管式冷凝器;

3.小型制冷装置可选用套管式冷凝器;

4.在水源不足的地区或夏季室外空气湿球温度较低的地区可采用蒸发式冷凝器;

5.冷却水采用循环使用时,应该根据制冷装置的要求进行合理的选择。

根据以上几点选择原则,下面一起来了解下冷凝器几项数据的计算。

冷凝器传热面积的计算公式:

基本方程式:Φ?=KAΔt,其中Φ?是指冷凝器的热负荷;K是指冷凝器的传热系数;A是指冷凝器的传热面积;Δt是指冷凝器的传热平均温差。

上述公式中,冷凝器的热负荷Φ?是指制冷剂在冷凝器中放给冷却水或者空气的热量,如果忽略压缩机和排气管表面散失的热量,那高压制冷剂蒸汽在冷凝器中放给冷却塔或者空气的热量就等于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被冷却物体的热量。

制冷剂在冷凝器中冷却时是一个变温的过程,进入冷凝器的制冷剂是通过热蒸汽,与冷却介质发生热量交换,由过热蒸汽冷却冷凝为饱和蒸汽,因此在冷凝器内制冷剂的温度不是定值,分为过热区、饱和区和过冷区三个区,冷却水一侧而是由进水温度上升到出水温度,这样计算两者之间的传热平均温差就很复杂,考虑到制冷剂的放热主要是在中间的冷凝段,而此时的温度是一定的,为了简化计算,把制冷剂的温度认定为冷凝温度。

5. 冷却空气的蒸发器分为

蒸发器是制冷系统中的一个主要热交换部件,它的功能是将节流后低温低压液体制冷剂在蒸发管内蒸发吸热来达到制冷降温的目的。蒸发器的分类方式有多种,按被冷却的介质可分为两大类,即冷却液体蒸发器和冷却空气蒸发器。

其中,冷却液体蒸发器又分为立管式蒸发器、V型管式蒸发器、双头螺旋管式蒸发器、满液卧式壳管式蒸发器、非满液卧式壳管蒸发器等。

冷却空气蒸发器又可分为空气自然对流式蒸发器和强迫空气对流式蒸发器。

6. 冷却空气的蒸发器设计与计算

体积(升)×升温度数÷升温时间(分钟)×60÷0.86(系数)=(W)

体积(吨或立方米)×升温度数÷升温时间(小时)÷0.86(系数)=(KW)

1、如60立方米的库房,需要制冷温度-18℃,不考虑其它因素,需要用10P压缩机的制冷量(并计算出每立方需要多大的制冷量)。

2、风冷式冷凝器换热面积的计算:制冷量+压缩机电机功率÷(200~250)㎡

3、水冷式冷凝器与风冷式冷凝器的比例一般为:1:15,如风冷式冷凝器为300㎡,水冷式冷凝器则为:300÷15=20㎡。冷却水质差可适当缩小比例 至1:10左右。

4、如60立方米的库房,库温-18℃,风冷式蒸发器(冷风机)的配比一般以压缩机的制冷功率相近。

5、如60立方米的库房,库温-18℃,蒸发器采用吊顶铝排,按库房底面积的两倍配置即可(即库房底面积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