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成果质量检查(测绘成果质量检查管理制度)

海潮机械 2022-12-23 23:53 编辑:admin 293阅读

1. 测绘成果质量检查管理制度

二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

一、目的 测绘产品的检查验收实行二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 二级检查即过程检查和最终检查,过程检查由项目部组织承担,最终检查由公司质监部负责实施。 一级验收由任务的委托单位组织实施,或由该单位委托具有验收资格的检验机构验收。

二、执行流程 (一)过程检查 过程检查包括作业组的自检和作业组之间的互检,贯穿于整个作业过程。 1.过程检查按照《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1002-95)的要求进行。 2.检查应将检查意见填写在《测绘项目检查记录表》上,检查意见的处理情况应由处理者填在相应栏内,检查者应对处理情况复查。 3.地形图测绘中还应进行数据正确性检查、图面检查和接边检查、野外巡查、野外设站检查,填写《测绘成果检查表》。 (二)最终检查 1.最终检查由队长负责组织实施,终检结束后编写最终检查报告,并随其他资料上交。

2.工程经终检后,由队长按《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CH1003-95)主持评定工程质量。 3.最终检查、质量评定过程中存在质量问题的意见分歧时,由队长裁定。 (三)验收 最终检查、质量评定完成后,应及时通知任务委托单位,由任务委托单位或受其委托的具有验收资格的检验机构验收。 各级检查、验收工作必须独立进行,不得省略或代替。

2. 测绘成果质量检查管理制度范本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第二条,测绘成果是指通过测绘形成的数据、信息、图件以及相关的技术资料。测绘成果分为基础测绘成果和非基础测绘成果。

觉得有用点个赞吧

3. 测绘成果质量检查管理制度内容

1、工作流程:①登记收件;②外业测量;

③内业数据处理;

④经复审、终审后,出具测绘报告;

⑤收费;

⑥领取报告。

2、收件资料:委托书、土地证复印件、规划许可证复印件、规划红线图复印件、身份证复印件等。

3、工作制度

①、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进行外、内业测量;

②、不严格按照以。上流程,导致成果出错者,按照《不动产产测绘质量管理实施细则》和《奖惩管理暂行规定》实施扣分和处罚;

③、按照各自的岗位职责,由技术负责人一质检→项目组→外、内业人员这一管理流程各施其责;

④、内业、外业人员必须熟悉勘测室所有业务,定期轮换岗位。

4. 测绘技术质量管理制度

(一)各级人民政府加强测绘工作领导

《测绘法》第三条规定:测绘事业是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事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测绘工作的领导。

根据该条规定,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县人民政府以及乡镇人民政府都应当加强对测绘工作的领导。

(二)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对测绘工作实行统一监督管理

《测绘法》第四条规定: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测绘工作的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测绘工作的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测绘工作的统一监督管理。

根据该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负责测绘工作的统一监督管理。

(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的责任

《测绘法》第四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本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分工,负责本部门有关的测绘工作。

(四)军队测绘主管部门的责任

《测绘法》第四条规定:军队测绘主管部门负责管理军事部门的测绘工作,并按照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规定的职责分工负责管理海洋基础测绘工作。

5. 测绘成果质量管理办法

测绘行业标准

由我国测绘主管部门批准发布,在该部门范围内统一使用的标准,称为测绘行业标准。

测绘行业标准规范测绘标准网测绘技术规范国家测绘标准规范测绘标准规范测绘基本术语测绘规范大全数字测绘成果质量要求测绘标准化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基本信息

国家测绘局制定的测绘行业标准

本表所列均为最新版本,仅列出标准名称编号及概要说明,需要了解归口及起草单位等详情的,可与国家测绘局测绘标准化工作委员会联系。

6. 测绘质量管理办法

测绘技术要求

①测绘术语、分类、模式、代号、代码、符号、图式、图例等技术要求;

②国家大地基准、高程基准、重力基准和深度基准的定义和技术参数,国家大地坐标系统、平面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地心坐标系统和重力测量系统的实现、更新和维护的仪器、方法、过程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③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公众版地图及其测绘的方法、过程、质量、检验和管理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④基础航空摄影的仪器、方法、过程、质量、检验和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指标和技术要求,用于测绘的遥感卫星影像的质量、检验和管理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⑤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生产及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更新与维护的方法、过程、质量、检验和管理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⑥测绘工作中需要统一的其他技术要求。

7. 测绘质量检查验收制度

一、计量器具校准或检定的必要条件企事业单位在科研、生产和服务的提供尤其是检验试验过程中,要使用到大量的计量器具,如专用的卡尺、千分表、千分尺;生产过程投料的磅秤、过程监控的监视仪、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上的压力表、流量表、成品检测用到功率计;生产和检验共用的计量器具以及配备属于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和计算机软件等等。

二、计量器具校准或检定的区别“校准”和“检定”是保障量值准确有效的两种不同的途径和手段。校准和检定从量值溯源来讲,它们是相同的,但从法律效力上讲,它们又是不同的。GJB9001A-2001标准中7.6条款a要求:对照能溯源到国际或国家标准的测量标准,必要时,测量设备应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或在使用前进行校准或检定。

8. 测绘成果质量检查管理制度汇编

测绘管理制度

一、 总则

加强测绘管理,提高测绘产品的质量。对测绘人员进行工作配,确保测绘工作的按时完成和工作质量的监督检查。

二、岗位职责

1.负责大修项目测绘出图工作和外围市场配件的测绘出图工作。

2.负责处理因图纸问题造成的质量问题,并做好错误记录,以及此类 错误问题分析和预防措施。

3.做好图纸标准化信息,测绘图纸的图号编排。

4.负责库存配件的消化工作,并做出库存配件消化使用方案。

5.合理分配测绘任务时间,跟踪测绘出图进度。

6.跟踪处理遗留未测绘任务,做好未能测绘出图原因。

7.定期做测绘出图培训工作,和软件安装使用培训

三、测绘流程

3.1 助销部下达测绘任务通知。 3.2 测绘负责人接到任务通知单后,了解测绘内容、测绘时间和测绘地点。 3.3 测绘负责人安排测绘人员,安排具体测绘具体内容、测绘时间和测绘地点,准备所需的测绘相关资料。 3.4 测绘人员与相关项目负责人(大修生产调度、销售人员等)取得联,系,确定具体测绘时间和测绘地点。 3.5 到达现场由相关负责人(大修负责人或销售人员),进行协调安排测绘,保证测绘件与测绘内容一致性和准确性,做好测绘记录,对于当时无法测绘项,记录无法测绘原因,落实具体测绘时间。 3.6 测绘工作结束后,整理测绘内容,做出测绘情况详细报告,下发给助销部、销售部、技术部。 3.7 按照测绘记录单及时完成出图工作,完成出图的图纸转交审图人员进行审图。 3.8 把审核通过的图纸明细,下发到助销部。

四、测绘工作管理

4.1 测绘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4.1.1 测绘任务实施前,应对使用的仪器、设备、工具进行检验和校正;在生产中应用的计算机软件及需用的各种物资,以能保证满足产品质量和任务完成为前提条件,仪器精度指标鉴定不合格的不准投入使用。 4.1.2 测绘项目实施过程中,测绘人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遇到技术问题,由项目负责人与生产部负责人沟通处理。 4.1.3 测量人员须对自己所测内容的质量和进度负责,按分工做好测量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严格按照技术设计书或作业指导书进行测量工作,对测量产品的质量进行自查、互查,测量产品将有相关测绘人员负责,如若出现误工、返工等,造成一定的开支费用,相应的测绘人员按照处罚规定,进行处罚。 4.2 严格实施测绘质量奖惩制度 4.2.1 对及时完成测绘任务和保证测绘产品质量中作出显著成绩的个人,给予奖励。 4.2.2对于测绘产品质量造成损失,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罚款、辞退的处理。

测绘任务通知单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联系电话: 日期: 序号 名称、规格 架型 支架厂家 客户图号 数量 1 2 测绘任务对照表

测绘项目名称 测绘负责人: 负责人电话: 日期: 序号 客户名称规格 架型 落实后名称规格 客户图号 落实后图号 数量 是否完成测绘 未测绘原因 备注

1 2 测绘进度表 测绘项目名称 序号 名称、规格 计划完成实际完成负责人 未完成原因

时间 时间 1 2 测绘任务下计划对照表

测绘项目 任务下达时间: 所属区域: 项目负责人: 序号 所属支架 客户图号名称、规格 落实后图号名称、规格 是否能下计划 1 2 工作量汇总表

___-- __月 工作任务汇总 序号 项目名称 测绘类别 测绘内容 测绘时间 出图张数 负责人 是否错误及错误原因

1 2 大修支架测绘明细表 项目名称 支架厂家: 支架架型: 维修地点:

9. 测绘成果质量检查验收实行什么制度

没有这两套规范了。

2009年的测绘成果质量检查验收规定替换这两种标准

10. 测绘成果质量管理制度目录

1、有健全的测绘成果及资料档案管理制度和保密制度;

2、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县级以上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考核;

3、不少于40平方米办公场所;

4、专业技术人员(测绘及相关专业);

5、主体资格 具有企业或者事业单位法人资格。

6、单位注册资金不低于50万元。

7、丁级测绘资质的业务范围仅限于工程测量、地籍测绘、房产测绘、海洋测绘,且不超过上述范围内的三项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