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耕地犁(新式耕地犁设计要求)

海潮机械 2023-01-05 05:37 编辑:admin 57阅读

1. 新式耕地犁设计要求

304很难配犁,理论上只能配1.25的,但是车宽又在1.7左右,又不利于耕作;只有配1.7的犁,这又导致功率不足,小马拉大车,即费油又费车。

只有根据你当地具体土质选配了。黑土可以用1.7-1.8的,黄土只能选1.5以下的,水耙地选1.8-2的新型水田平地机(搅浆机)

我说的尺寸都是耕幅宽度(净宽度),不是经销商说的宽度

2. 新式耕地犁设计要求有哪些

tc桥带2.5米大犁

D桥是运输型车型,车身轻。f桥是农田型车型,采用了两项技术专利(新型流线型专利机罩和专利前照灯组件),车身重,拉犁更好,相比较而言f桥更适合农田作业。还是tc桥比较好一点。

3. 农用耕地犁

东方红LY1404带435型的犁子。

东方红LY1404是一辆发动机的额定功率140马力的大马力农用拖拉机,他是一辆四轮驱动的大马力拖拉机。140农用拖拉机在犁地时带一架435型中型的4铧犁,.如果拉在大的犁,在宽的犁幅,该车的马力达不到,会导致发动机高温,犁地质量也达不到技术要求。

4. 小型深耕犁

一、拖拉机轮距的调整

轮式拖拉机犁耕时,一般都是一侧的轮子走在犁沟内,轮胎内侧与沟墙保持约1-2 cm间隔,轮式拖拉机犁耕时须将其前后轮的轮距凋整合适,一是前后轮都要与拖拉机纵向中心线对称,两前轮内侧之间的距离一般要比两后轮内侧之间的距离大50-100mm;二是要根据不同犁体间距和犁铧工作幅宽的要求调整轮距,从拖拉机犁耕机组的稳定性来讲,轮距较大时牵引力更大,翻转犁翻转更加平稳和安全。

二、液压翻转犁的挂接

液压翻转犁挂接前,要对翻转犁及拖拉机的技术状态进行检查,一是检查翻转犁各部位紧固件有无松动,工作部件是否完整有无损伤等。二是检查拖拉机胎压是否正常,拖拉机犁耕时胎压不能太高,一般约在80-120KPa,两边轮胎胎压应一致,否则两边耕作质量会有差异。检查无误后进行翻转犁的挂接,轮式拖拉机与翻转犁均采用三点悬挂方式,挂接时应先将拖拉机两个下拉杆高度调一致,将两个下拉杆、上拉杆分别与犁的两个下悬挂点、上悬挂点连接,并调整两侧限位杆,使翻转犁处于两轮的正中间位置,且能左右轻微晃动。

三、液压翻转犁的翻转操作

翻转犁挂接好后,按翻转犁上的标志要求接好液压油管(有的带自动换向阀,对油管连接有要求,不能接错,否则无法工作),进行翻转犁翻转时,带自动换向阀和不带自动换向阀的的翻转操作方式不一样,具体如下:

油缸未带自动换向阀的,翻转时先操纵分配器手柄,将犁提升至最高位置,然后先拉或推多路阀操纵手柄,等翻转犁犁架稍微越过中心位置时。将多路阀手柄反向操纵,使犁架继续翻转,直至完全翻转到位,操纵时应尽量平稳,避免犁架产生较大的冲击。带有自动换向阀的翻转犁,翻转操作较为简单,翻转时多路阀操纵手柄始终保持同一个方向即可,无需反方向操纵,便可自动完成翻转全过程。翻转犁翻转操作时,切记要注意安全。

5. 新式耕地犁设计要求是什么

首先我们要进行的是犁耕作业前的准备工作,一是检查机具的完整性,有无损坏、缺少的部件,螺栓有无松动,保证机具完好无损,螺栓紧固。二是调整翻转犁第一铧的配置,轮式拖拉机犁耕时一般一个轮子要走犁沟,走犁沟的轮胎其内侧与沟墙一般保持1-2cm的间隙,第一铧安装时其横向位置应使犁铧末端置于沟墙线上,使第一铧的切垡宽度正好等于单铧犁体设计宽度,如果不然,液压翻转犁来回穿梭工作时,就会在每个工作幅宽之间留下沟或垄。三是对轮距进行检查调整,检查拖拉机后轮内侧间距H及所配翻转犁的第一铧犁侧板到转轴中心的距离h ,要求满足H/2=h+b,b为单铧耕宽。

不能满足该条件时,要对翻转犁进行调整,翻转犁无法调整的,可以通过调整拖拉机轮距来满足要求,调整轮距时要先调整后轮轮距,再根据后轮轮距调整前轮轮距。四是检查轮胎压力,犁耕作业时,轮胎压力以80-110KPa为宜,具体以说明书为准。五是检查拖拉机的液压油是否足够,液压快速接头是否完好,与翻转犁的液压油管连接时,要根据翻转犁上的油管标志进行连接。

检查完之后,我们就要来挂接液压翻转犁,轮式拖拉机与液压翻转犁的挂接是三点悬挂,挂接前,我们要先调左右下拉杆,保证左右下拉杆的水平。具体调节方法如下,将拖拉机停放在平整的路面,操纵液压的提升手柄落下下拉杆,检查左右下拉杆连接球头中心是否与地面高度一致,如左右高度不一致,可以通过调节左右提升杆的长度使其保持一致。左在下拉杆调平后,开始进行液压翻转犁的挂接,把左右下拉杆球头分别与犁的左右两个下悬挂点进行连接,并用销子锁住防脱;下拉杆连接好后,连接拖拉机上拉杆,将上拉杆与液压翻转犁地上悬挂点用销轴进行连接并用销子锁住防脱。三点悬挂连接好后,操纵液压手柄将液压翻转犁升起,调整左右限位杆(有的是限位链),使犁处于两轮正中间位置,且液压翻转犁只能左右轻微晃动。

拖拉机犁耕时我们对液压翻转犁的犁架横向水平进行调整,保证耕作时犁柱与地面垂直,由于轮式拖拉机犁耕作业时一般是一侧轮子走犁沟,拖拉机有一定的倾斜角度,此时会造成犁架横向不水平,也就是犁柱与地面不垂直。调整犁架横向水平的方法如下:调整犁架翻转限位螺钉,通过限位螺钉长度使犁入土后犁柱能与地面呈垂直状态。对左、右两个翻转限位螺钉长度都需要进行调节,保证液压翻转犁在往复耕作行程中犁柱均能与地面保持垂直状态。

调好横向水平后,我们还要对犁架的纵向水平进行调整,如果犁架的纵向不水平,翻转犁耕作时就会出现前后犁铧耕深不一致及纵向不稳定现象,调整犁架纵向水平时主要是调整上拉杆长度。犁耕中观察犁的大架前后是否水平,犁架前低后高时,会造翻转犁的第一犁铧过深,而后铧过浅,有的会出现耕深过大拉不动现象,此时可以通过将上拉杆调长来解决;而如果犁架是前高后低,会造成第一铧耕深过浅而后铧过深、犁入土困难等现象,此时可以通过将上拉杆调短来解决。

对于耕深的调整,液压翻转犁上一般都有限深轮,主要通过调整限深轮丝杠来调节耕深,满足耕深需求。如果耕深过浅,调整丝杠使限深轮升高,达到增加深度的目的;如果耕深过深,调整丝杠使限深轮降低,达到减小耕深的目的。对于耕宽调整,有的翻转犁具有调幅功能,可以根据土质情况对耕宽进行调整,调幅犁调整幅宽的方式一般是调节螺杆长度,通过改变犁架相对转轴的角度来实现耕宽大小调整。

关于翻转犁入土角度的调整,为使翻转犁在不同的土壤条件下入土性能良好,不少翻转犁具有入土角可调功能,常见的调整方法为:松开犁体与犁柱之间的紧固螺栓、定位调整螺栓,敲击犁体,略微增大、减小犁体相对犁柱的角度,以使入土角增大或减小,调整好后入土角后拧紧固定螺栓并将定位调整螺栓拧紧。

液压翻转犁翻转时操作方法如下:液压翻转犁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油缸上未带自动换向阀,另一种是油缸上带自动换向阀,两种液压翻转犁翻转时的操纵方法不一样。对于油缸上未带自动换向阀的,翻转时通过拖拉机液压提升手柄先将翻转犁提升到最高位置,再通过操纵多路阀操纵手柄来翻转,操纵时先推或拉操纵手柄,待翻转犁一越过中线位置,立即将操纵多路阀手柄向相反向操作,翻转犁即可翻转过去,驾驶员刚操作时由于不熟悉会出现翻转不过去的现象,熟悉以后就可以顺利翻转过去了,但驾驶员在操纵翻转时应尽量保持平稳,避免使犁架产生较大的冲击,造成整车摇晃摆动;对于油缸上带有自动换向阀的,翻转操纵就简单多了,翻转时只需将多路阀操纵手柄始终搬向一个方向即可完成翻转全过程,无需反向操纵手柄。

6. 新型耕地犁

稻田耕作主要是通过耕、耙、秒、平等项作业使稻田具有深、松、软、平的耕作层,创造一个有利于水稻生长发育的土壤环境条件。

耕翻,水田土壤由于长期淹水,土粒分散程度高,呈单粒状态,容易沉实板结,并常因缺氧而累积有毒的还原性物质和影响有机养分的矿质化。因此,进行必要的耕翻,疏松土层,对增加土壤孔隙、改善通气状况、促进土壤风化、解除有毒物质、消灭杂草和防治病、虫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深耕结合施用有机肥料,更能促使土肥相融,存肥于土,为水稻生长发育打好基础。

耕翻时期:最好的耕翻时期是秋翻。在秋翻后漫长的冬季和春季结冰,融化和风化后,松散的块状物可以改善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改善养分供应,减少堆积密度并显着减少病虫害。与此同时,切碎的稻田被切碎,质量更好。

秋翻时间一般在10月上、中旬开始,至封冻为止。因适耕时期较短,故应做好适时撤水、收获和搬运工作,力争提早下地作业,尽量扩大秋翻而积。对水分较大的洼地可抢冻茬耕翻,翻后即冻,有利于提高翌春整地质量。对来不及秋翻的地块,可实行春翻,春翻时间应在早春化冻后及时抢翻,以提高“干土效应”,增进地力。

耕翻方法:动力铧式犁的耕翻:动力铧式犁操作一般有内翻法与外翻法两种方式。内翻法是从耕区中部起耕,土垡向内翻转,因而在耕区中线形成一条闭垄,故称闭垄式翻耕。外翻法是从耕区两边起耕,土垡向外翻转,在耕区中线形成一条开垄,故称开垄式翻耕。目前稻区多实行条田化,而条田的宽度较窄,故以两块条田联合套耕为好,并要求内翻和外翻隔年交替进行,将其开、闭垄移到水线处,不留在条田中间,以减轻整地负担,保持田面平整。内外两区套耕法田间。

为了确保耕翻质量,在进行田间作业时,需要注意下列几点。严格掌握适耕的土壤水分:土壤水分的多少,不仅影响到耕作阻力的大小,效率的高低,而且也直接关系到耕翻质量的好坏。当土壤过干时,土壤硬结,耕作阻力大,土块不易散碎。土壤过湿时,土粒外围形成一层水膜,土软发粘,稍加挤压,细土粒即易填塞于大土粒之间,于是破坏土粒结构,使土粒排列紧密,孔隙变小。如在此时耕翻,往往形成大垡条,干燥以后,不易耕碎,这是坷垃形成的主要原因。据调査:粘壤质黑土耕层的土壤水分含量达25%时耕翻,即易呈现大垡条现象。一般适耕的土壤水分范围是1823%,土质过于粘重的则还应低些。

机组作业时,首先要打好起落犁标线,并要经常检查悬挂犁、犁架前后左右是否保持水平,避免犁底深浅不一,同时还要注意因土调节耕深和防止漏耕跑茬。为了防止立垡,可在犁壁上安装延长板,促使垡块翻转。

动力旅耕机耕翻:稻田旋耕是近期发展的一项新的耕作技术。生产实践表明,旋耕碎土效果好,土地整平容易,是今后稻田耕作上极有发展前途的一种方式。

畜力耕翻:丘陵山区河谷分布的一些稻田,或一些地角、地边,由于田块较小,不适于动力翻耕,有时仍沿用畜力带动新式步犁耕翻或旧式犁耕翻。但畜力耕翻一般较浅,尤其旧式犁翻土性能不高,深浅不一,耕作质量差。

耕翻深度:稻田适宜的耕翻深度,应根据土层厚薄、耕翻时间、有机肥料数量等条件因地制宜来确定。土深厚、土质肥沃的宜深些,反之则宜浅些;早期秋翻的应该深些,而春翻的则宜浅些;有机肥料多的可以深些,否则宜浅些。一般秋耕深度多在1618厘米,春耕深度多在1416厘米,并宜配合增施有机肥料,逐年加深耕层。

整地,稻田整地的进度和质量与插秧的进度和质量密切相关,只有整好地才能插好秧,从这个意义上说,整地即等于插秧的见解是并不过分的。尤其是随着水资源的日趋紧张,泡田时期集中,这除增加了整地的紧张程度外,对质量的要求也更较突出。

整地的目的与作用,整地的目的是使土壤松软,田面平整,以便于插秧。田面不平或松软度不好的稻田,不仅影响插秧质量,而且还会给以后的田间水肥管理带来诸多不便,影响稻苗的均衡生育。整地的另一作用是通过耙、秒使土粒堵塞孔隙,防止漏水,增大保水保肥能力。但如耙秒次数过多,土块过于细碎,也会影响土壤的透水性和通气性,造成不利于水稻生长的环境。此外,耙田还可把撤施田表面的肥料,较为均匀地混入土中,可以减少淋溶、脱氮等损失,提高肥效。

整地方法:机械水耙地:大型机械水耙地是辽宁省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整地方法。这对于解决当时的整地困难,加快作业进度,提高耕层的碎土和松软程度以及消灭杂草等方面,都起到过良好的作用。但这种整地方法,起浆性大,对土质粘重的稻田,更易引起土壤的通气不良。

且搭堤埝时又必将多余的灌水排出,不利于节约用水,同时还存在着机车下水作业其行走部分发生严重的磨损等缺点,故现在多为机械早耙地所代替,但对垡块坷垃过大或漏水稻田,仍有一定应用价值。

7. 老式耕地犁

把后面的抓地的一整套拆下来,买个双滑犁装上就行了,不想麻烦用钢丝绳拉个手扶的老式犁也行,关键要一人开机一个人扶犁,我们这都采取的方法二,拿了犁子就能抓地.两不误,方法一.只能犁地不能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