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菌剂作用方式有哪些(杀菌剂的作用和原理)

海潮机械 2023-01-05 00:58 编辑:admin 199阅读

1. 杀菌剂的作用和原理

杀菌原理主要是阳离子通过静电力、氢键力以及表面活性剂分子与蛋白质分子间的疏水结合等作用,吸附带负电的细菌体,聚集在细胞壁上,产生室阻效应,导致细菌生长受抑而死亡;同时其憎水烷基还能与细菌的亲水基作用,改变膜的通透性,继而发生溶胞作用,破坏细胞结构,引起细胞的溶解和死亡。

这类杀菌剂具有高效、低毒、不易受pH值变化的影响、使用方便、对粘液层有较强的剥离作用、化学性能稳定、分散及缓蚀作用较好等特点;但存在易起泡沫、矿化度较高时杀菌效力降低、容易吸附损失。

如果长期单独使用,易产生抗药性等缺点。

产品类型有:AEM5700。

2. 化学杀菌剂的作用原理

杀菌剂是用于防治由各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植物病害的一类农药,一般指杀真菌剂。但国际上,通常是作为防治各类病原微生物的药剂的总称。根据杀菌剂的化学成分,可以分为无机杀菌剂和有机杀菌剂两类。例如,氯、溴、二氧化氯、臭氧和次氯酸钠等属于无机杀菌剂;氯酚类、季铵盐类、氯胺类和大蒜素等则属于有机杀菌剂。按药剂杀生的机制来分,一般可分为氧化型和非氧化型杀菌剂两类。例如,氯、次氯酸钠、溴、臭氧和氯胺等为氧化型杀菌剂;季铵盐、二硫氰基甲烷等属于非氧化型杀菌剂。   杀菌剂按来源分,除农用抗生素属于生物源杀菌剂外,主要的品种都是化学合成杀菌剂,杀菌剂是一类用来防治植物病害的药剂。凡是对病原物有杀死作用或抑制生长作用,但又不妨碍植物正常生长的药剂,统称为杀菌剂。杀菌剂可根据作用方式、原料来源及化学组成进行分类。   从杀灭微生物的程度将杀菌剂分成两类   (1)微生物杀菌剂   这是杀生作用很强的化学药剂,它们能在短时间内产生各种生物效应,能够真正杀死有关的微生物。一般而言,它们大都是强的氧化剂,常以冲击性的方式加入循环冷却水系统中,毒性一般比较大。   (2)微生物抑制剂   这类药品不能大量的杀死在循环冷却水中的微生物,而是阻止它们的繁殖,不让其发展到出现系统故障的水平。这类药剂的毒性比杀生剂类要小。   按杀菌剂的原料来源分   1、无机杀菌剂如硫磺粉、石硫合剂、硫酸铜、升汞、石灰波尔多液、氢氧化铜、氧化亚铜等。   2、有机硫杀菌剂如代森铵、敌锈钠、福美锌、代森锌、代森锰锌、福美双等。   3、有机磷、砷杀菌剂如稻瘟净、克瘟散、乙磷铝、甲基立枯磷、退菌特、稻脚青等。   4、取代苯类杀菌剂如甲基托布津、百菌清、敌克松、五氯硝基苯等。   5、唑类杀菌剂如粉锈宁、多菌灵、恶霉灵、苯菌灵、噻菌灵等。   6、抗菌素类杀菌剂井冈霉素、多抗霉素、春雷霉素、农用链霉素、抗霉菌素120等。   7、复配杀菌剂如灭病威、双效灵、炭疽福美、杀毒矾M8、甲霜铜、DT杀菌剂、甲霜灵·锰锌、拌种灵·锰锌、甲基硫菌灵·锰锌、广灭菌乳粉、甲霜灵—福美双可湿性粉剂等。   8、其他杀菌剂如甲霜灵、菌核利、腐霉利、扑海因、灭菌丹、克菌丹、特富灵、敌菌灵、瑞枯霉、福尔马林、高脂膜、菌毒清、霜霉威、喹菌酮、烯酰吗啉·锰锌等。   按杀菌剂的使用方式分   1、保护剂在病原微生物没有接触植物或没浸入植物体之前,用药剂处理植物或周围环境,达到抑制病原   杀菌剂孢子萌发或杀死萌发的病原孢子,以保护植物免受其害,这种作用称为保护作用。具有此种作用的药剂为保护剂。如波尔多液、代森锌、硫酸铜、绿乳铜、代森锰锌、百菌清等。   2、治疗剂病原微生物已经浸入植物体内,但植物表现病症处于潜伏期。药物从植物表皮渗人植物组织内部,经输导、扩散、或产生代谢物来杀死或抑制病原,使病株不再受害,并恢复健康。具有这种治疗作用的药剂称为治疗剂或化学治疗剂。如甲基托布津、多菌灵、春雷霉素等。   3、铲除剂指植物感病后施药能直接杀死已侵入植物的病原物。具有这种铲除作用的药剂为铲除剂。如福美砷、五氯酚钠、石硫合剂等。   按传导特性分类   1、内吸性杀菌剂能被植物叶、茎、根、种子吸收进入植物体内,经植物体液输导、扩散、存留或产生代谢物,可防治一些深入到植物体内或种子胚乳内病害,以保护作物不受病原物的浸染或对已感病的植物进行治疗,因此具有治疗和保护作用。如多菌灵、力克菌、绿亨2号、多霉清、霜疫清、噻菌铜、甲霜灵、乙磷铝、甲基托布津、敌克松、粉锈宁、甲霜铜、杀毒矾、拌种双等。   2、非内吸性杀菌剂指药剂不能被植物内吸并传导、存留。目前,大多数品种都是非内吸性的杀菌剂,此类药剂不易使病原物产生抗药性,比较经济,但大多数只具有保护作用,不能防治深入植物体内的病害。如硫酸锌、硫酸铜、多果定、百菌清、绿乳铜、表面活性剂、增效剂、硫合剂、草木灰、波尔多液、代森锰锌、福美双、百菌清等。此外,杀菌剂还可根据使用方法分类,如种子处理剂、土壤消毒剂、喷洒剂等。

3. 杀菌剂的作用和原理图片

拿敌稳的成分是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戊唑醇属于三唑类杀菌剂,幼苗、幼果期超量使用,是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三唑类杀菌剂抑制作物生长的原理是抑制赤霉酸的合成,发现有抑制的话,喷施赤霉酸就可以了。

如果间隔14天以上并且不超量使用问题也不大。

4. 杀菌剂的作用和原理是什么

杀菌剂的作用原理结合病害侵入、生长、传播等各时期的特点合理使用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杀菌剂的杀菌作用主要表现为孢子不能萌发或孢子在萌发中被杀死,从而达到组织病害侵入的目的;杀菌剂的抑菌作用表现为抑制芽管或菌丝的生长,使其不能导致植物产生病害;杀菌剂的抗产孢作用为抑制真菌孢子的形成,阻止病害扩展和传播。

5. 杀菌剂的作用和原理图

杀菌原理

氯溴异氰尿酸稀释后,能释放出次溴酸和次氯酸两种弱酸,这两种弱酸均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尤其是次溴酸的杀菌能力比次氯酸高4倍以上,喷施在作物叶片上后,能慢慢释放出次氯酸和次溴酸杀灭作物上的病菌,同时,释放出次氯酸和次溴酸后的母体通过内吸传导形成三嗪二酮(DHT)和三嗪(ADHL),也具有强烈的杀病毒作用,达到预防和治疗多种病害的目的。

6. 杀菌剂的作用是什么

杀菌剂药效可用病情指数的降低及受害率的降低来表示。除草剂药效可用施药后杂草的死亡百分率来表示。药效的测定,一般先经室内毒力试验证明有效后,再进行田间小区试验。在小区试验基础上,证明药效比较好的若干品种,可进行大区试验以进一步肯定其药效和推广价值。

在评价农药的药效和防效时,还要评价这种农药的理化性质对生态环境安全性的影响,如这种农药的水溶性、化学稳定性、土壤挥发作用、土壤淋溶作用、土壤降解作用、对非靶标对象的影响等。

7. 什么是杀菌剂的作用机理

卉太朗(40%咯菌腈)作为最新一代吡咯类杀菌剂,通过抑制葡萄糖磷酰化有关信号的转移,并且可以有效抑制菌丝体的生长,直接导致病菌死亡,杀菌作用机理独特,是防治葡萄灰霉病的特效药。

2、卉太朗(40%咯菌腈)对光和水解作用较为稳定,持效期长,可以对花序进行持久的保护。

3、卉太朗(40%咯菌腈)的安全性很高,和大多数拉花、保果药都可混合使用(大面积使用前需做小试),即使在花期和幼果期等敏感期使用也非常安全。

8. 杀菌剂的作用原理有哪些

异菌脲是二甲酰亚胺类高效广谱、触杀型杀菌剂。适用于防治多种果树、蔬菜、瓜果类等作物早期落叶病、灰霉病、早疫病等病害。其他名称:扑海因、桑迪恩。制剂:50%可湿性粉剂、50%悬浮剂、25%、5%扑油悬浮剂。毒性:按中国农药毒性分级标准,异菌脲属低毒杀菌剂。作用机制:异菌脲能抑制蛋白激酶,控制许多细胞功能的细胞内信号,包括碳水化合物结合进入真菌细胞组分的干扰作用。

因此,它即可抑制真菌孢子的萌发及产生,也可抑制菌丝生长。即对病原菌生活史中的各发育阶段均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