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站避雷针(气象台站防雷技术规范)

海潮机械 2023-01-16 07:23 编辑:admin 243阅读

1. 气象台站防雷技术规范

机房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切实做到从工作需要出发,以人为本,满足功能需要,兼顾美观实用,为设备提供一个安全运行的空间,为从事计算机操作的工作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别人的机房1

一、机房等级分类

按照我国《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数据中心可根据使用性质、管理要求及其在经济和社会中的重要性划分为A、B、C三级。

A级为容错型,在系统需要运行期间,其场地设备不应因操作失误、设备故障、外电源中断、维护和检修而导致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A级是最高级别,主要是指涉及国计民生的机房设计。其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将造成重大的经济损或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像国家气象台;国家级信息中心、计算中心;重要的军事指挥部门;大中城市的机场、广播电台、电视台、应急指挥中心;银行总行等属A级机房。

B级为冗余型,在系统需要运行期间,其场地设备在冗余能力范围内,不应因设备故障而导致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B级定义为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将造成一定的社会秩序混乱和一定的经济损失的机房。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三级医院;大中城市的气象台、信息中心、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电力调度中心、交通(铁路、公路、水运)指挥调度中心;国际会议中心;国际体育比赛场馆;省部级以上政府办公楼等属B级机房。

C级为基本型,在场地设备正常运行情况下,应保证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不中断。A级或B级范围之外的电子信息系统机房都称为C级。

别人的机房2

二、数据中心机房组成

包含:中心机房的组成、建筑装修、供电系统、接地防雷系统、空调系统、照明系统、消防报警系统、安防系统、综合布线与网络系统等。

中心机房由主机房和辅助房间组成。主机房:放置各类服务器、主要网络设备、网络配线架(机柜)等。辅助房间包括:UPS电源间、专用空调控制室、灭火钢瓶间、监控室、信息管理人员办公室和维修室。主机房必须是专用房间,辅助房间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合并。

我们的机房

三、数据中心机房标准

工程中的数据中心机房建设是保证计算机网络设备和各级劳动保障系统正常运转的关键。现在的计算机设备对运行环境要求较高。因此,必须按照一定的标准规范,科学地设计机房。

1、建筑装修

为保障网络设备的高安全性、高可靠性,机房建筑面积必须达标

2、供电系统

a.保证服务器、网络设备及辅助设备安全稳定运行,计算机供电系统必须达到一类供电标准,即必须建立不间断供电系统

b.信息系统设备供电系统必须与动力、照明系统分开。

c.电力布线要求:机房UPS电源要采用独立双回路供电,输入电流应符合UPS输入端电流要求;将市电不稳定性对机房产生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静电地板下的供电线路置于管内,分支到各用电区域,向各个用电插座分配电力,防止外界电磁干扰系统设备;线路上要有标帖表明去向及功能,保证维修方便、操作灵活。

3、接地、防雷系统

a.机房内各个系统都有独自的接地要求,按功能分有交流地、安全保护地、静电地、屏蔽地、直流地、防雷地等。

b.中心机房的接地系统:必须安装室外的独立接地体;直流地,防静电地采用独立接地;交流工作地、安全保护地采用电力系统接地;不得共用接地线缆,所有机柜必须接地。

c.机房防雷体系:主要包括建筑物内、外两层防护措施和机房进出线防护措施。外部防护主要由建筑物自身防雷系统来承担;所有由室外直接接入机房金属信息线缆,必须作防浪涌处理;铠装光纤金属保护层进行可靠接地;所有弱电线缆不裸露于外部环境;弱电桥架使用扁铜软线带跨接,进行可靠接地;机房电源系统至少二极防浪涌处理;重要负载末端防浪涌处理。

4、空调系统

通过该系统保持机房内相对稳定的温度和湿度,使机房内的各类设备保持良好的运行环境,确保系统可靠、稳定运行。市局中心机房必须采用专业空调,备份用的可采用民用空调。

5、照明系统

保持机房内良好的光线照度,方便机房管理员管理维护。机房必须有应急照明系统,由专线或电池供电,应急照明灯具的完好率应保证达100%。

6、消防报警系统

a.机房的物理环境:机房的结构、材料、配置设施必须满足保温、隔热、防火等要求。

b.机房要有:温感、烟感、报警器等装置和消防设备。

c.机房要有防水害措施,确保机房安全运行

7、安防系统

由实时监视摄像系统和其它安全设施组成,全方位监控机房总体运行状况。

8、综合布线与网络系统

a.机房的综合布线是开放式结构,能够满足所支持的数据系统的传输速率要求。

b.网络必须达到百兆网标准,有条件的可以实施千兆网。

c.有主干线路或新建综合布线系统的,主干线路要有冗余。

d.布线系统中所有的电缆、光缆、信息模块、接插件、配线架、机柜等在其被安装的场所均要容易被识别,线缆布设整齐,布线中的每根电缆、光缆、信息模块、配线架和端点要指定统一的标识符,电缆在两端要有标注;保证维修方便、操作灵活

2. 气象局防雷检测规范要求

每年都是要检测一次的,检查时间是在3~9月份之间,每季度要定期检查一次,包括防雷接地、防静电接等各种设施是否正常,并且要上报给公司的安全部门。如有异常,要及时上报给相关负责人或者是部门的负责人来进行统一的处理。

防雷设施在施工完成后,要向当地的主管机构进行竣工验收以及验收合格的标准,然后等颁发防雷合格证书之后,才能进行正式的投入使用。

可以请专业的防雷工程公司来进行检测,看防雷接地是否良好。或者防雷器是否失效了以及避雷器是否漏电流等等。要注意一定要在雷雨季节来临之前检测完成。如果是属于危险爆炸的区域,那么需要一年检查两次。

3. 气象局防雷验收

这个要看合同约定了,如果合同没有约定,应该属于施工单位,完整的竣工报告里应包括第三方检测报告(防雷检测)。如果没有,甲方可按竣工不合格论 。

防雷验收是专项验收,规当地具有检测质资的检测部门实际检测,由气象部门验收出具验收合格。

办理防雷工程检测登记,应提交以下材料:

1、填妥的《建设项目防雷工程检测登记表(回执)》(一式叁份,加盖公章);

2、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附件--建筑工程项目表(复印件);

3、防雷装置施工图(项目总平面图、防雷接地基础平面图、屋面防雷平面图、防雷接地系统图、电气防雷设计(施工)说明、低压配电系统图、弱电系统图)。

防雷检测报告至少一式四份,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各一份。

4. 气象观测场防雷技术规范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建筑物的防雷设计。

​本规范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于2005年3月30日以建标函[2005]84号“关于印发《2005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的要求,由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会同相关单位对《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5(2000年版)修订而成的。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内容为:

1增加了术语一章;

2变更防接触电压和防跨步电压的措施;

3补充外部防雷装置采用不同金属物的要求;

4修改防侧击的规定;

5详细规定电气系统和电子系统选用电涌保护器的要求;

6简化了雷击大地的年平均密度计算公式,并相应调整了预计雷击次数判定建筑物的防雷分类的数值。

7.部分条款作了更具体的要求。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负责日常管理,由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

5. 自动气象站场室防雷技术规范

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类的建筑防雷做法(桩基)是:先把避雷钢筋焊接在基础桩钢筋上,然后利用桩帽梁钢筋把各个点连成一个环,再跟着基础柱子钢筋往上接。

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无桩):如果底板埋深在5米以上,底板钢筋就可以做为接地体,利用柱内钢筋直接向上引即可;如果埋深不足3米,每个柱下应该再打一根垂直接地极(19以上镀锌圆钢,不得用螺纹钢),然后与底板钢筋联通,再利用柱内钢筋直接向上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