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重传感器怎么固定(称重传感器固定方式)

海潮机械 2023-01-25 08:44 编辑:admin 290阅读

1. 称重传感器固定方式

具体的看传感器的线速, +EXE、+SIG 、-EXE 、- SIG 分别是正激励、正信号、 负激励、 负信号、按照对应的线速接到仪表上,仪表上一般都有标志好的。

称重传感器由组合式S型梁结构及金属箔式应变计构成,具有过载保护装置。测量精度高、温度特性好、工作稳定等优点。广泛用于各种结构的动、静态测量及各种电子称的一次仪表。

工作原理:

被称重物或者载重汽车置于秤台上,在重力效用下,秤台将重力传递至弹性体支承,使称重传感器弹性体发生形变,贴附于弹性体应变梁上的应变计桥路失去平衡,输出与重量数据成比例的差分电压信号,经线性放大器将差分电压信号放大。再经A/D转换为数码信号,由仪表的微处理器(CPU)对重量信号进行计算、解码等处理后直接显重量数据。

是由一个或多个能在受力后产生形变的弹性体,和能感应这个形变量的电阻应变片组成的电桥电路(如惠斯登电桥),以及能把电阻应变片固定粘贴在弹性体上并能传导应变量的粘合剂和保护电子电路的密封胶等三大部分组成测力传感器。简单说,就是应变片贴在弹性体上,当弹性体受力变形时,应变片也变形,同时应变片的电阻值发生变化,以此达到测量的目的。

2. 称重传感器怎么固定安装

只要在天车承重部件的任何位置安装一个重量传感器就可以了。

3. 称重传感器如何标定

电子称显示仪表背面的标定开关向上拨,然后同时按“数量设定”和“定值”按键。显示PASS,000000,输入319015;

  按“数量设定”,显示 E 002,这是分度值;

  按“数量设定”,显示 POS 0,这是小数点的位置;

  按“数量设定”,显示 ZERO, 一般选2244;

  按“数量设定”,显示 FLT,选012;

  按“数量设定”,显示 FULL 50000,这是满量程;

  按“数量设定”,显示 NOLOAD, 这是空秤;

按“数量设定”,显示 ADLOAD,加载标准校正砝码,然后按数字键输入砝码重量值,比如10000,按“数量设定”确认即可校正完成

4. 称重传感器固定方式是什么

康力电梯称重传感器6线应该是五根的,两根电源线,两根信号,一根黑色的屏蔽线,称重传感的线是相应的接到一个接线盒里,再从接线盒里拖出一根总线连到仪表里,一般不需要量电压值,判定一个称重传感器的好坏,先量他的阻值,就是两根信号线,其它的判定方法因为你不是这个行业的我就不详细说了,量电压的话只能作为一种参考,也不是从仪表上量的,是在接线盒里量的。

5. 称重传感器设置方法

调感应器的方法如下

在自动状态将电梯空载开到中间层,打到检修状态。

将菜单调到5-1-1 确认,七段码显示 L X(X 为轿厢载重,范围为-33~115)

空载的调整:将385 板上的 GAIN(LWDF)电位器(增益)调到中间位置(先逆时针旋转 到底,会听到一种声音(轻微叭的一声) ,证明已到底,然后再顺时针调 15 圈,即为中间位 置,顺时针调到底应为 30 圈) ,再调整 OFFSET(LWDE)电位器(偏置) ,使显示变为 L 0。

半载的调整:往轿厢内加入半载砝码,应显示50,否则调整 GAIN(LWDF)

6. 称重传感器连接方式

首先确定显示器上传感器器接口的电源正、电源负、反馈正、反馈负、信号正、信号负,如果是6线制传器,测出传感器电阻最小的两组线分别是电源正、反馈正;电源负、反馈负,接到显示器后对传感器加载,测量另外两根线的电压值(毫伏)正接显示器信号正,负接显示器信号负;如果是四线值,需要将显示器的电源正与反馈正短接、电源负与反馈负短接,用万用表测量传感器四根线,其中电阻值最大的两根是电源,另外两根是信号;

根据传感器的产地,可以用引线的色判断,我们一般是红为电源正,黑为电源负,黄为信号正,白为信号负。称重传感器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输入、输出接线方法:一种是四线制接法,另一种是六线制接法。四线制接法的称重传感器对二次仪表无特殊要求,使用起来比较方便,但当电缆线较长时,容易受环境温度波动等因素的影响。

7. 称重传感器固定方式有哪些

接线方式分两种:六线制和四线制接法

1)六线制接法:XC+正电源接红线,EXN+正反馈接蓝线,EXC-为电源负接黑线,EXN-为电源负反馈接黄色,SIG+正信号接绿,SIG-负信号接白,黑粗线为地线。

(2)四线制接线法:EXC+正电源接红线,EXC-为负电源接黑线,SIG+正信号接绿,SIG-负信号接白,黑粗线为地线。

(3)四线制和六线制的区别,称重传感器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输入、输出接线方法:一种是四线制接法,另一种是六线制接法.四线制接法的称重传感器对二次仪表无特殊要求,使用起来比较方便,但当电缆线较长时,容易受环境温度波动等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