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感振动中心频率(振动中角频率)

海潮机械 2023-01-04 18:32 编辑:admin 182阅读

1. 电感振动中心频率

弹性振动: f=(1/2π)sqr(k/m)这里k为倔强系数(弹性系数);m为质量;f为振动频率。

单摆振动: f=(1/2π)sqr(l/m)这里l为单摆的线长;m为摆锤质量。

电磁振动: f=(1/2π)sqr(1/LC)这里L为电感量;C为电容量

2. 振动中角频率

周期,频率和角频率三者的关系是:频率(f)、角频率(ω)和周期(T)的关系为ω = 2πf = 2π/T.

1/周期:事物在运动、变化过程中,某些特征多次重复出现,其连续两次出现所经过的时间,物理上正弦交流电完成一次循环变化所用的时间叫做周期,用字母T表示,单位为秒(s)。显然正弦交流电流或电压相邻的两个最大值(或相邻的两个最小值)之间的时间间隔即为周期。

2/频率,是单位时间内完成周期性变化的次数,是描述周期运动频繁程度的量,常用符号f或ν表示,单位为秒分之一,符号为s。为了纪念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的贡献,人们把频率的单位命名为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每个物体都有由它本身性质决定的与振幅无关的频率,叫做固有频率。频率概念不仅在力学、声学中应用,在电磁学、光学与无线电技术中也常使用。物质在1s内完成周期性变化的次数叫做频率,常用f表示。

3/角频率:数值上等于谐振动系统中旋转矢量的转动的角速度。单位时间内变化的相角弧度值。常用符号ω,与频率成正比,是对应频率的2π倍。SI单位为rad/s(弧度每秒)或s-1(每秒、负一次方秒)。

3. 振动传感器频率响应

(我假设是压电陶瓷加速度计)如果是测量结构振动响应 0 - 1000Hz,一般的粘结蜡就可以,有专门的产品比如PCB。1000以上如果要求准确度不大,蜡也可以用。如果要求准确度高1000Hz以上,那么刚性连接比较好,比如瞬干胶502或者更好的陶瓷胶。这种粘接一般可以到3000Hz以上没有问题。最后还有打孔的机械连接,但是对结构有一定的破坏。

4. 振动频率检测

人体的共振频率为7.5左右。其中身体的每个部位又有自己的共振频率,比如内脏的共振频率为4-6,头部位的共振频率为8-12等。

共振频率是指一物理系统在特定频率和波长下,比其他频率和波长以更大的振幅做振动的情形;这些特定频率和波长称之为共振频率和共振波长。

在共振频率和共振波长下,很小的周期振动便可产生很大的振动,因为系统储存了动能。当阻力很小时,共振频率和共振波长大约与系统自然频率和自然波长(或称固有频率和固有波长)相等,后者是自由振荡时的频率和波长。

5. 振动传感器频率

频率和振幅的区别:特点不同、作用不同、性质不同

一、特点不同

1、频率: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了n次试验,在这n次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次数m称为事件A发生的频数。

2、振幅:振动的物理量可能达到的最大值,通常以A表示。它是表示振动的范围和强度的物理量。

二、作用不同

1、频率:在一定条件下,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观察或测验,每实现一次条件组,称为一次试验。其结果称为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称为随机事件。

2、振幅:物体完成一次全振动经过的时间为一个周期T,其单位为秒。周期是表示质点振动快慢的物理量,周期越长,振动越慢。振动质点经过一次全振动后其振动状态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恢复到原来状态”指与原来的位置、速度、位移、加速度等大小和方向都相同的状态。

三、性质不同

1、频率:非负性,0小于等于fn(A)小于等于1;规范性,fn(Ω)=1 。

2、振幅:物体振动时离开平衡位置最大位移的绝对值,振幅在数值上等于最大位移的大小。振幅是标量,单位用米或厘米表示。振幅描述了物体振动幅度的大小和振动的强弱。

1、定义

频率,是单位时间内完成周期性变化的次数,是描述周期运动频繁程度的量,常用符号f或ν表示,单位为秒分之一,符号为s-1。

振幅是指振动的物理量可能达到的最大值,通常以A表示。它是表示振动的范围和强度的物理量。

2、测量方法

频率:为了定量分析物理学上的频率,势必涉及频率测量。频率测量一般原理,是通过相应的传感器,将周期变化的特性转化为电信号,再由电子频率计显示对应的频率,如工频、声频、振动频率等。除此之外,还有应用多普勒效应原理,对声频的测量。

振幅:一般会在调制端使用一个较高频的信号,其振动幅度变化与调制信号成一定的函数关系,之后在解调端进行反调制。

扩展资料:

频率的分类:

1、工频:中国使用的电是一种正弦交流电,其频率是50Hz,即一秒钟内做了50次周期性变化。交流电的频率,工业术语叫做工频。2013年,全世界的电力系统中,工频有两种,一种为50Hz,还有一种是60Hz。

2、声频:机械振动,能够穿越处于各种物态的物质。这些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称为介质。声音不能传播于真空。我们听到的声音也是一种有一定频率的声波。人耳听觉的频率范围约为20~20000Hz,超出这个范围的就不为我们人耳所察觉。

3、潮汐频率:在天文潮汐学中,由于各种天体活动周期长,以赫兹的单位显示不便,频率常用的单位为:cph,即次/小时(cycle per hour)。如最常见的M2分潮的周期约为12.42h,则其频率通常表示为0.08051cph。

6. 电磁感应频率

电磁频率分为长波、中波、短波、微波等。300KHZ在长波范围内。 频率,是指电磁波在每秒钟内,完成正弦波的多少(周波、赫兹)。 如交流电是每秒50赫兹。 手机工作频率是900MHZ和1800MHZ。 人的心脏跳动频率大约在每秒60至90次(HZ)。 300KHZ,就是在每秒钟内,完成3000000次周波。

频率就是单位时间每秒振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Hz)或者千赫兹(KHz),简称千赫。300KHz就是每秒钟振动300千次,也就是300000次。

7. 磁电式绝对振动速度传感器振频率

振动传感器主要监测旋转机械的振动情况,每种设备都有自己的振动标准,超过振动值,表明机器出现故障,所以振动传感器是起到对振动的保护作用。

  振动传感器分为磁电式与压电式两种,磁电式的结构简单、价格较低,但精度较差,现在常用的是压电式的传感器,测量精度较高。

  振动传感器首先感应振动加速度,经过积分得到速度,二次积分得到位移,但加速度和位移会受频率的影响,同时国家振动标准称为振动烈度,也就是振动速度的有效值,所以,通常监测振动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