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保持型继电器(磁保持继电器和普通继电器)

海潮机械 2023-01-04 08:01 编辑:admin 101阅读

1. 磁保持继电器和普通继电器

  不可以,用一个线圈是能动作,但断电就不能保持了,而且一般这种继电器都是一组线圈动作,一组线圈保持的。  继电器:继电器是一种电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之间的互动关系。通常应用于自动化的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运作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当输入量(如电压、电流、温度等)达到规定值时,使被控制的输出电路导通或断开的电器。可分为电气量(如电流、电压、频率、功率等)继电器及非电气量(如温度、压力、速度等)继电器两大类。具有动作快、工作稳定、使用寿命长、体积小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电力保护、自动化、运动、遥控、测量和通信等装置中。

2. 什么是磁保持继电器

磁保持继电器是一种自动开关。和其他电磁继电器一样,对电路起着自动接通和切断作用。所不同的是,磁保持继电器的常闭或常开状态完全是依赖永久磁钢的作用,其开关状态的转换是靠通过给线圈通正和负直流电压使其切换保持。

磁保持继电器只要一个正向电就会永久吸合,不需要保特电压。要想释放必须加上个反向电压。还有一种双线圏的产品,一个线圏专用加正向电压吸合,另一个线圏专门加反向电压释放用。

自保持继电器有二组线圈一组用于动作,一组用于保持。

3. 磁保持继电器和普通继电器区别

磁保持工作原理:当给一个线圈不同方向的电流 从而使线圈产生不同极性的磁场 然后对里面的一个永久磁钢产生相吸 或者相斥 通过磁钢来拉动开关触点的闭合或者断开!

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线圈不用长时通电,只需要一个脉冲就可以控制断开或者闭合。

磁保持继电器动作原理,在激磁线圈加电(DC)后吸上, 激磁线圈断电后,在剩磁的作用下,依然保持吸上状态, 如果给激磁线圈加适当的反向电流,消除剩磁的作用,继电器方可释放。元则电器在研发磁保持继电器过程中,发现在实际应用中,如只有一线圈很不方便,所以磁保持继电器通常有两个线圈, 一个用于吸上,另一个用于释放!

4. 什么叫磁保持继电器

磁保持继电器

磁保持继电器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继电器,也是一种自动开关。和其他电磁继电器一样,对电路起着自动接通和切断作用。所不同的是,磁保持继电器的常闭或常开状态完全是依赖永久磁钢的作用,其开关状态的转换是靠一定宽度的脉冲电信号触发而完成的。磁保持继电器分为单相和三相。据有关资料介绍,目前市场上的磁保持继电器的触点转换电流最大可达150A;控制线圈电压分为DC9V、DC12V等。一般电器寿命10000次;机械寿命1000000次;触点接触压降<100mV。因此,具有省电、性能稳定、体积小、承载能力大,比一般电磁继电器性能优越的特点。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磁保持继电器

别名

新型继电器

原理

物理学

原理特性

动作原理

磁保持继电器其触点开、合状态平时由永久磁铁所产生的磁力所保持。当继电器的触点需要开或合状态时,只需要用正(反)直流脉冲电压激励线圈,继电器在瞬间就完成了开与合的状态转换。通常触点处于保持状态时,线圈不需要继续通电,仅靠永久磁铁的磁力就能维持继电器的状态不变。

动作过程

当继电器的触点需要置位时,只需要用正直流脉冲电压激励线圈J2,线圈J2励磁后产生的磁极与永磁铁的磁极相互作用,同极性相互排斥,异极性相互吸引,使得继电器在瞬间就完成了复位到置位的状态转换。示意图1-4演示了具体状态转换过程。磁保持继电器由置位状态转换为复位状态的过程同理。

5. 磁保持继电器和普通继电器一样吗

磁保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 磁保持继电器是利用永久磁铁或具有很高剩磁特性的零件,使电磁继电器的衔铁在其线圈断开后仍能保持在线圈通电时的位置上的继电器。

磁保持继电器与普通继电器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保持衔铁状态,这个期间不需要通电,而普通继电器需要持续用电。

6. 电磁继电器和磁保持继电器

固态继电器与固体继电器的区别

  固体继电器与固态继电器的对比,由于涉及种类较多,下面以电磁继电器与相应固态继电器比较说明它们的区别:

  1、结构区别:电磁继电器利用输入电路内电路在电磁铁铁芯与衔铁间产生的吸力作用而工作的;固体继电器用电子元件履行其功能而无机械运动构件,输入和输出是隔离的。

  2、工作方式区别:电磁继电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通过电磁铁的力量来控制电路通断,因此,用直流电接线圈,触点可以通交、直流电;固态继电器依靠半导体器件和电子元件的电、磁和光特性来完成其隔离和继电切换功能,因此,分直流输入-交流输出型、直流输入-支流输出型、交流输入-交流输出型、交流输入-直流输出型。

  3、工作状态区别:电磁继电器利用衔铁间产生的吸力作用,通、断电路,因此,动作反应慢、有噪声、寿命有限;固态继电器响应快,运行无噪音,寿命长。

  4、使用环境:温度、湿度、大气压力(海拔高度)、砂尘污染、化学气体和电磁干扰等要素影响中,电磁继电器普遍不如固态继电器。

  5、电气性能区别:电磁继电器与相应固态继电器比较,前者驱动简单,但功耗大,隔离好,短时过载耐受性好,控制大电流、大功率场合不如后者,控制动作濒繁的电路时,寿命不如后者长。

7. 磁保持继电器用途

磁保持工作原理:当给一个线圈不同方向的电流 从而使线圈产生不同极性的磁场 然后对里面的一个永久磁钢产生相吸 或者相斥 通过磁钢来拉动开关触点的闭合或者断开。

8. 磁保持继电器工作原理

极性保持继电器一种非对称并联磁路的安全型有极继电器。分类有6组定、反位接点(JYXC-660型)与4 组定、反位接点(JYXC-270型)2种规格。

工作原理

当线圈不通电时,永久磁铁的磁通分布为与2 条并联支路:从N极出发,经第一工作气隙、铁心、轭铁回到S极;另一路从N 极出发经衔铁上部、重锤片、第二工作气隙后回到S极。很明显,这2条并联的极化磁通的磁路是不对称的,因此造成了这种极性保持继电器的正向吸起值与反向打落值不一致。

当继电器衔铁处于打落状态时 所以,由产生的吸力以及衔铁重力,动接点预压力的和大于产生的吸力与后接点压力之和,使衔铁保持在打落状态。

9. 磁保持继电器和普通继电器哪个好

磁保持继电器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继电器,也是一种自动开关。和其他电磁继电器一样,对电路起着自动接通和切断作用。所不同的是,磁保持继电器的常闭或常开状态完全是依赖永久磁钢的作用,其开关状态的转换是靠一定宽度的脉冲电信号触发而完成的。   磁保持继电器最早是主要用于IC卡预付费电表、集中抄表系统中。最近几年,磁保持继电器大量地应用于无功补偿装置的复合开关中,在复合开关中与可控硅配合使用,成为无功补偿装置中的主要切换器件,以切换大电流电路之用,亦可用于各种家电和自动控制装置(如灯光控制系统)中。   动作原理:   磁保持继电器其触点开、合状态平时是由永久磁钢所产生的磁力所保持。当继电器的触点需要开或合状态时(即接通或切断负载时),只需用正(反)直流脉冲电压激励线圈,继电器在瞬间就完成了开与合的状态转换。这时的功率损耗一般小于1W。通常触点处于保持状态时,线圈不需继续通电,仅靠永久磁钢的磁力就能维持继电器的状态不变。   磁保持继电器分为单相和三相。据有关资料介绍,目前市场上的磁保持继电器的触电转换电流最大可达150A;控制线圈电压分为DC9V;DC12V等。一般电器寿命 10000 次;机械寿命 1000000 次;触点接触压降

10. 磁保持继电器应用电路

过充保护放电电路、过放保护充电电路和限流电阻组成;脱桥式磁保持继电器串联在锂电池组的充放电主回路中,过充保护放电电路和过放保护充电电路分别与脱桥式磁保持继电器并联;过充保护放电电路和过放保护充电电路的一端均接入充放电主回路的负极,过充保护放电电路和过放保护充电电路的另一端均通过限流电阻接入充放电主回路的正极。本实用新型只采用一个继电器、两个MOS开关和两个二极管便可对锂电池提供有效的过充和过放保护,结构可靠,成本低廉,在过充保护时保留放电功能,在过放保护时保留充电功能,特别适用于动力电池和储能站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锂电池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继电器管理模式的锂电池保护器。

背景技术

动力锂离子电池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各种设备当中,包括汽车、UPS、电力储能、野外用电。其具有容量大,体积小的优点,是目前电池市场的主流。由于锂电池由若干个电芯串联而成,受其物理特性的限制,每个电芯在充放电时无法做到完全一致,因此极易出现一致性偏差的问题,这就极有可能使得锂电池在使用时,其内部的某个或某几个电芯出现过充或过放的情况。

而过充和过放则是锂离子电池应用中的两个重大安全隐患。锂电池过充会导致正极材料结构变化,造成容量损失,而其分解放氧与电解液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电池剧烈升温,最坏的结果就是发生爆炸。锂电池过放可能会给电池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特别是大电流过放,或反复过放对电池影响更大。一般而言,过放电会使电池内压升高,正负极活性物质可逆性受到破坏,即使充电也只能部分恢复,容量也会有明显衰减。因此,锂电池必须强制安装一个能够进行过充和过放保护的保护装置,这也是动力锂电池应用的主要技术难点之一。

在手机、小型电动工具等应用领域,通常采用MOSFETs、IGBT等半导体开关作为锂电池的过充过放保护装置。当锂电池的电压达到过充电压或降至过放电压时,MOSFETs、IGBT等半导体开关随即切断电池的充放电回路,电池停止充放电,以被保证电池的安全运行。虽然MOSFETs、IGBT等半导体开关具有应用灵活,动作迅速等优点,但目前的MOSFETs、IGBT等半导体器件存在寿命短、稳定性差、抗干扰能力弱、耐电流冲击能力弱、抗高压浪涌能力弱、自身发热严重等问题,因此使用半导体开关的锂电池无法实现自由串并联,进而也无法应用于如电动汽车,超级能源包,甚至于电力储能站中,传统的做法是将电池集中管理控制在一个大型的继电器下,导致成本高,热管理难度高,严重限制了锂电池的标准化推广。

目前市面上也出现了一些自带均衡功能的锂电池物理保护器。这些物理保护器虽然在性能上大大优于半导体开关,具备了耐高压,抗浪涌等特点,可以实现锂电池的自由串并联,十分适用于动力锂电池。但由于该种物理保护器的内部采用只有一个触发开关,这就意味着一旦该物理保护器被触发,则整组锂电池的充放电电路就会全部断开,锂电池组的充电和放电功能全部失去,用户只能等待物理保护器中的能量均衡装置对锂电池进行能量均衡,而无法进行人工干预,这就使得动力电池或者电力储能站无法尽快恢复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锂电池管理和保护方法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单继电器管理模式的锂电池保护器,可对锂电池提供有效的过充和过放保护,以实现锂电池的自由串并联,并最终应用于动力电池甚至电力储能站中。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单继电器管理模式的锂电池保护器,由监测电路、控制电路、脱桥式磁保持继电器、过充保护放电电路、过放保护充电电路和限流电阻组成;

所述脱桥式磁保持继电器串联在锂电池组的充放电主回路中,所述过充保护放电电路和所述过放保护充电电路分别与所述脱桥式磁保持继电器并联;所述过充保护放电电路包括第一MOS开关和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经过所述第一MOS开关后接入所述充放电主回路的负极,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经过所述限流电阻接入所述充放电主回路的正极;所述过放保护充电电路包括第二MOS开关和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经过所述第二MOS开关后接入所述充放电主回路的负极,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经过所述限流电阻接入所述充放电主回路的正极;所述限流电阻在过充保护放电和过放保护充电时起到抗浪涌,抗高压,限流的作用;

所述监测电路的一端与所述锂电池组中的每一支电芯连接,所述监测电路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所述脱桥式磁保持继电器、所述第一MOS开关和所述第二MOS开关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脱桥式磁保持继电器、所述第一MOS开关和所述第二MOS开关中有且仅有一个处于闭合状态,其余两个均处于断开状态。具体状态如下:

当所述锂电池组工作正常时,所述脱桥式磁保持继电器处于闭合状态,所述第一MOS开关和所述第二MOS开关则均处于断开状态;

当所述锂电池组过充时,所述第一MOS开关处于闭合状态,所述脱桥式磁保持继电器和所述第二MOS开关则均处于断开状态;

当所述锂电池组过放时,所述第二MOS开关处于闭合状态,所述脱桥式磁保持继电器和所述第一MOS开关则均处于断开状态。

优选的,所述过充继电器采用本发明人在先申请的专利“一种采用微动开关的脱桥式磁保持继电器(专利号:201621398568.4)”,所述脱桥式磁保持继电器包括一个罩壳,所述罩壳内设置有第一衔铁、第二衔铁、双线圈电磁铁、工字型磁钢、第一磁铁、第二磁铁和双向微动开关;

所述第一衔铁的下端露出于所述罩壳外,所述第一衔铁的上端设置有静触点;所述第二衔铁的下端露出于所述罩壳外,所述第二衔铁的上端设置有一块衔铁弹片;所述衔铁弹片的中部设置有动触点,所述动触点与所述静触点相对应,所述衔铁弹片的下端设置有一根与之垂直的连杆;所述连杆的中部铰接有一个磁钢固定座,所述工字型磁钢设置在所述磁钢固定座中,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分别位于所述工字型磁钢下方的左右两侧;所述双线圈电磁铁位于所述工字型磁钢的上方,所述双线圈电磁铁包括一根条形导体,所述条形导体的左右两端分别缠绕有第一励磁线圈和第二励磁线圈;所述第一励磁线圈和所述第二励磁线圈的一端分别从所述罩壳中引出,并均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第一励磁线圈和所述第二励磁线圈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双向微动开关中的第一连接点和第二连接点连接;

所述双向微动开关中还包括有第三连接点、金属弹片和拨杆,所述金属弹片的固定端连接在所述第三连接点上,所述金属弹片的活动端可在所述第一连接点和所述第二连接点之间来回摆动;所述第三连接点上连接有导线,并从所述罩壳中引出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所述拨杆的固定端连接在所述金属弹片的中部,所述拨杆的活动端对准所述连杆的末端。

进一步的,所述连杆和所述拨杆的材质为绝缘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连杆的末端和所述拨杆的活动端之间设置有一块触发弹片。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1、通过控制电路设定锂电池组中每支电芯的过充保护电压和过放保护电压,然后利用监测电路对锂电池组中的每支电芯的电压进行实时测量,当锂电池组处于正常状态时,控制电路分别控制脱桥式磁保持继电器闭合,充放电主回路导通,第一MOS开关断开,过充保护放电电路断路,第二MOS开关断开,过放保护充电电路断路。

2、当锂电池组处于充电状态,且监测电路检测到任意一支电芯的电压达到过充保护电压时,监测电路立刻向控制电路给出一个反馈信号,控制电路随即控制脱桥式磁保持继电器断开,此时锂电池组的充放电主回路断路,锂电池组不再进行充电;同时,控制电路控制第一MOS开关闭合,接通过充保护放电电路,由于第一二极管的单向导通性,因此此时的锂电池组只能通过过充保护放电电路进行放电,而不能通过充放电主回路进行充电;用户可以等待锂电池组自身携带的能量均衡装置进行能量均衡,或者通过过充保护放电电路对锂电池组进行电能输出,使其加快恢复到正常状态;当监测电路检测到该支电芯的电压降到指定电压以下时,立刻向控制电路给出一个反馈信号,控制电路随即控制第一MOS开关断开,过充保护放电电路再次断路,脱桥式磁保持继电器闭合,充放电主回路再次导通,恢复初始状态。

3、当锂电池组处于放电状态,且监测电路检测到任意一支电芯的电压下降到过放保护电压时,监测电路立刻向控制电路给出一个反馈信号,控制电路随即控制脱桥式磁保持继电器断开,此时锂电池组的充放电主回路断路,锂电池组不再进行充电;同时,控制电路控制第二MOS开关闭合,接通过放保护充电电路,由于第二二极管的单向导通性,因此此时的锂电池组只能通过过放保护充电电路进行充电,而不能通过充放电主回路进行放电;用户可以对通过过放保护充电电路对锂电池组进行补电,并且在第二二极管正极处连接的限流电阻可以起到抗浪涌,抗高压和限流的作用,使的锂电池组可以加快恢复到正常状态;当监测电路检测到该支电芯的电压恢复到指定电压以上时,立刻向控制电路给出一个反馈信号,控制电路随即控制控制第二MOS开关断开,过放保护充电电路再次断路,脱桥式磁保持继电器闭合,充放电主回路再次导通,恢复初始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机械开关,即脱桥式双稳态磁保持继电器对动力锂电池进行安全防护,解决了传统半导体开关无法承受高压,浪涌等问题。也就是说,在传统标准锂电池的标准化电压平台下,本实用新型构成独立的安全防护措施,使得锂电池可以实现自由串并联。

2、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脱桥式双稳态磁保持继电器,在两个稳态切换时只需要很小的激励电流,不需要持续消耗锂电池组中的电量,保持继电器的稳态则是靠脱桥来实现的,从而确保在锂电池组进行过放保护时不再有能量消耗。

3、本实用新型只采用一个继电器、两个MOS开关和两个二极管便可对锂电池提供有效的过充和过放保护,不仅结构可靠,而且相对于采用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继电器的锂电池保护器来说,成本更加低廉,更便于广泛应用和普及。

4、本实用新型的过充保护放电电路和过放保护充电电路,利用其各自对应的MOS开关的开关和二极管的单向导通性的,可以确保在锂电池组过充时只具备放电能力,而在过放时只具备充电能力,这就使得采用本保护装置的锂电池更加适用于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超级能源包,甚至电力储能站。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单继电器管理模式的锂电池保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脱桥式磁保持继电器处于闭合状态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脱桥式磁保持继电器处于断开状态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脱桥式磁保持继电器的双线圈电磁铁与双向微动开关的连接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所示,一种单继电器管理模式的锂电池保护器,由监测电路3、控制电路1、脱桥式磁保持继电器2、过充保护放电电路4、过放保护充电电路5和限流电阻6组成;

所述脱桥式磁保持继电器2串联在锂电池组7的充放电主回路中,所述过充保护放电电路4和所述过放保护充电电路5分别与所述脱桥式磁保持继电器2并联;所述过充保护放电电路4包括第一MOS开关41和第一二极管42,所述第一二极管42的正极经过所述第一MOS开关41后接入所述充放电主回路的负极,所述第一二极管42的负极经过所述限流电阻6接入所述充放电主回路的正极;所述过放保护充电电路5包括第二MOS开关51和第二二极管52,所述第二二极管52的负极经过所述第二MOS开关51后接入所述充放电主回路的负极,所述第二二极管52的正极经过所述限流电阻6接入所述充放电主回路的正极;所述限流电阻6在过充保护放电和过放保护充电时起到抗浪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