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容器(实验室容器做什么科目)

海潮机械 2023-01-06 19:47 编辑:admin 271阅读

1. 实验室容器做什么科目

实验室灭火方法1.隔离灭火法

  将可燃物与引火源或氧气隔离开来,可防止燃烧继续扩大。比如,在燃烧过程中,关闭相关的阀门和电源开关,将燃烧区附近的可燃物搬离现场。隔离灭火法的主要工具是四氯化碳灭火剂,它能蒸发冷却可燃物和稀释氧浓度。四氯化碳为五色透明液体,不助燃、不自燃、不导电、沸点低(76.8℃)。当四氯化碳遇火时,迅速蒸发,由于其蒸气重,能密集在火源四周包围正在燃烧的物质,起到了隔离空气的作用。四氯化碳是一种阻燃能力很强的灭火剂,特别适用于带电设备的灭火。由于四氯化碳在许多条件下能生成盐酸和光气,所以在使用四氯化碳灭火器时,必须戴防毒面具,并站在上风口。

  实验室灭火方法2.窒息灭火法

  将氧气浓度降低至最低限度,可以阻止燃烧继续扩大。如在燃烧发生过程中,紧闭门窗,造成氧气不足,能暂时停止燃烧;用石棉布、湿棉被等材料覆盖在燃烧物上等方法均能起到窒息灭火的作用。窒息灭火的主要工具是二氧化碳灭火剂。

  二氧化碳灭火剂的主要作用也就是稀释空气中的氧浓度,使其达到燃烧的最低需氧浓度以下,火即自动熄灭。二氧化碳灭火剂是将二氧化碳以液体的形式加压充装于灭火器中,因液态二氧化碳极易挥发成气体,挥发后体积将扩大760倍,当它从灭火器里喷出时,由于汽化吸收热量的关系,立即变成干冰。这种霜状干冰喷向着火处,立即汽化,将燃烧处包围起来,起到隔离和稀释氧的作用。

  由于二氧化碳不导电,所以常用于扑灭电气设备的着火。对于不能用水灭火的遇水燃烧物质,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剂最为合适,同时由于二氧化碳能不留痕迹地把火扑灭,因此非常适合用于扑灭精密机械设备等的着火。但二氧化碳也有缺点,就是冷却作用相对不好,同时还应注意二氧化碳能使人窒息的问题。

  实验室灭火方法3.冷却灭火法

  对于一般可燃物来说,能够持续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它们在火焰或热的作用下达到了各自的着火温度。因此,将一般可燃物冷却到其燃点或闪点以下,燃烧反应就会停止。

  用水冷却灭火是最常用的方法,水的吸热量比其他物质大,使1kg水的温度上升1℃需要4 186.6J的热量。水的缺点是水具有导电性,不宜扑救带电设备的火灾,不能扑救遇水燃烧物质和非水溶性燃烧液体的火灾。另外,水与高温盐液接触会发生爆炸,这些都是用水灭火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实验室灭火方法4.抑止灭火法

  使用的灭火剂与链式反应的中间体形成自由基反应,从而使燃烧的链式反应中断,使燃烧不能持续进行。常用的干粉灭火剂就是利用化学抑止作用灭火的。

  干粉是细微的固体微粒,常用的有碳酸氢纳、碳酸氢钾、磷酸二氢胺、尿素干粉等。于粉灭火剂综合了泡沫、二氧化碳和四氯化碳灭火剂的特点,具有不导电、不腐蚀、扑救火灾快等优点,可扑灭可燃气体、电气设备、油类、遇水燃烧物质等物品的火灾,但干粉灭火剂不能扑灭易燃液体的火灾,也不能用于扑灭精密仪器、旋转电动机等的火灾。

  实验室的安全隐患分析

  分析实验室存在的安全隐患,易发生的事故类型有:

  (一)、火灾

  火灾性事故的发生具有普遍性,几乎所有的实验室都可能发生: 1、忘记关电源,致使设备或用电器具通电时间过长,温度过高,引起着火;2、操作不慎或使用不当,使火源接触易燃物质,引起着火; 3、供电线路老化、超负荷运行,导致线路发热,引起着火; 4、乱扔烟头,接触易燃物质,引起着火。

  (二)、爆炸

  爆炸性事故多发生在具有易燃易爆物品和压力容器的实验室: 1、违反操作规程,引燃易燃物品,进而导致爆炸; 2、设备老化,存在故障或缺陷,造成易燃易爆物品泄漏,遇火花而引起爆炸。

  (三)、中毒

  毒害性事故多发生在具有化学药品和剧毒物质的化学实验室和具有毒气排放的实验室: 1、违反操作规程,将食物带进有毒物的实验室,造成误食中毒; 2、设备设施老化,存在故障或缺陷,造成有毒物质泄漏或有毒气体排放不出,酿成中毒; 3、管理不善,造成有毒物品散落流失,引起环境污染; 4、废水排放管路受阻或失修改道,造成有毒废水未经处理而流出,引起环境污染; 5、进行有毒有害操作时不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具; 6、不按照要求处理实验“三废”,污染环境。

  (四)、触电

  1、违反操作规程,乱拉电线等; 2、因设备设施老化而存在故障和缺陷,造成漏电触电。

  (五)、灼伤

  皮肤直接接触强腐蚀性物质、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如浓酸、浓碱、氢氟酸、钠、溴等引起的局部外伤: 1、在做化学实验时没有根据实验要求配戴护目镜,眼睛受刺激性气体薰染,化学药品特别是强酸、强碱、玻璃屑等异物进入眼内; 2、在紫外光下长时间用裸眼观察物体; 3、使用毒品时没有配戴橡皮手套,而是用手直接取用化学毒品; 4、在处理具有刺激性的、恶臭的和有毒的化学药品时,没有在通风橱中进行, 吸入了药品和溶剂蒸气。 5、用口吸吸管移取浓酸、浓碱,有毒液体,用鼻子直接嗅气体。

2. 化验室常用容器和量器有哪些

1、用处不同。 玻璃容器泛指用于盛放物质的玻璃产品,一般主要是用来装东西的。比如烧杯、烧瓶、试剂瓶之类的。

2、使用方法不同 玻璃量器是用于计量或者测量的产品,一般都有刻度和精度,比如:量筒、温度计、滴定管之类的。

3、使用要求不同。 玻璃材质的仪器称为玻璃仪器,化验室中大量使用玻璃仪器,因为玻璃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有很好的透明度、一定的机械强度和良好的绝缘性能。烧杯是反应容器,可以加热不可以量取液体。 利用玻璃的优良性能而制成的玻璃仪器,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实验室,如化学实验室、医学检验实验室、生物实验室、科学研究实验室以及教学实验室。 玻璃的化学稳定性好,但并不是完全不受侵蚀,而是其受侵蚀的程度符合一定的标准.因玻璃被侵蚀而又痕量离子进入溶液中和玻璃表面吸附溶液中的待测分析离子。 是微量分析要注意的问题.氢氟酸很强烈地腐蚀玻璃,故不能用玻璃仪器进行含有氢氟酸的实验.碱液特别是浓的或热的碱液队玻璃明显地腐蚀.储存碱液的玻璃仪器如果是磨口仪器还会是磨口粘在一起无法打开。

3. 化学做实验的容器都有什么

洗瓶化学实验室中用于装纯水的一种容器,并配有发射细液流的装置。常用的有吹出型和挤压型两种。吹出型由平底玻璃烧瓶和瓶口装置一短吹气管和长的出水管组成;挤压型由塑料细口瓶和瓶口装置出水管组成。洗瓶用于溶液的定量转移和沉淀的洗涤和转移。 洗瓶经济洗瓶(常用500ml经济洗瓶)、安全洗瓶(蒸馏水洗瓶、甲苯洗瓶、乙醇洗瓶、甲醇洗瓶、丙酮洗瓶、异丙醇洗瓶、次氯酸钠洗瓶)、耐溶剂洗瓶,塑料洗瓶(红)(即红嘴洗瓶)

4. 实验室常用容器有哪些

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仪器有:

1、托盘天平:是用来粗略称量物质质量的一种仪器,每架天平都成套配备法码一盒。中学实验室常用载重100 g(感量为0.1 g)和200 g(感量为0.2 g)2种。

2、漏斗:是一个筒型物体,被用作把液体及幼粉状物体注入入口较细小的容器。在漏斗咀部较细小的管状部份可以有不同长度。漏斗通常以不锈钢或塑胶制造,但纸制漏斗亦有时被使用于难以彻底清洗的物质,例如引擎机油。

3、广口瓶是用于盛放固体试剂的玻璃容器,有透明和棕色两种,棕色瓶用于盛放需避光保存的试剂(例如硝酸银)。广口瓶一般用于存放试剂,瓶口内部磨砂,用于与瓶塞配合使用。

4、石棉网是用于加热液体时架在酒精灯上的三脚架上的铁丝网。它是由两片铁丝网夹着一张石棉水浸泡后晾干的棉布做的。

5、铁架台:用于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铁环可代替漏斗架使用。一般常用于过滤、加热、滴定等实验操作。是物理、化学实验中使用最广泛的仪器之一,常与酒精灯配合使用。

参考资料:

5. 实验室用压力容器应该

按照TSGR0004-2009第1.4.2条规定,该容器的容积小于25L,不需要按照特种设备管理办法登记注册。但其设计、制造是有要求的。

6. 实验室仪器入什么科目

生产和做实验用的设备检测费应该记入什么科目?

如果属企业科研部门做实验用的设备检测费应计入企业:“管理费用”。

如果是属车间生产车间做实验用的设备检测费应该记入:“制造费用”;

7. 实验室的容器有哪些

实验室玻璃仪器很多种:烧杯、量筒、容量瓶(棕色容量瓶)、刻度吸管、移液吸管、常见实验室玻璃仪器 白碱滴定管、蓝白线碱式滴定管、具塞比色管、棕色碱式滴定管。实验玻璃仪器品质也相差很大,注意选择高硼硅材质、环线印色等工艺。

8. 实验室设备入什么科目

工厂购买的实验室用品按用途,分别计入相关会计科目:

1、实验室购买的设备仪器类用品,价值较低的记入“低值易耗品”会计科目;价值较高的计入“固定资产”。并依法摊销或计提折旧。

2、实验室购买的试剂类用品,价值较低的记入“原材料”会计科目;使用时计入“研发支出”。

9. 化验室容器有哪些

化验室最常用的玻璃器皿有烧杯,三角杯,移液管,滴定管,玻璃棒,试剂瓶,滴瓶,容量瓶,比色管,这都是基本常用的。